2020 山东淄博高三模拟考试作文--养成文明习惯,人人行动起来 范文与素材拓展
【试题回放】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 分)
最近,很多新闻媒体就文明习惯养成纷纷推出公益广告:“公勺公筷,文明用餐”
“拒食野味,走向文明”“保持一定社交距离,尊重他人合法隐私”等等。对此,也有
人持不同看法。有的说:“原先的习惯,很难改啊!”有的说:“文明习惯要从小培养,
我年龄大了,有些文明习惯我不太适应啊!”还有人说:“讲究文明习惯一阵风,过后
就烟消云散了。”这些不同声音也有一定市场。
对此你有怎样的看法?请以高中生身份给本市精神文明网“文明习惯大家谈”栏目
写一篇文章,倡导大家“养成文明习惯,人人行动起来”,体现你的思考和认识。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不少于 800 字。
【试题简析】
“文明习惯是在人类枝头绽放的最璀璨的花朵。”该题目属于材料任务驱动型作文,
着意于弘扬时代文明,聚焦学生自身良好习惯养成,集中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公
民道德层面的要求,把做人与作文有机结合起来。
写作此文要注意几点:
1.行文主旨不能另起炉灶,倡导意图要鲜明有力,确保论点明确清晰;
2.正面立论与反面驳斥要结合好,“难改论”“不适应论”“一阵风论”等三种错误观
点要批驳到位;
3.要结合高中生身份,有策略地讲出养成文明习惯的具体办法,使行文更有现实针
对性。
另外,行文要紧贴材料,贯通材料,切忌在材料外围发议论;还要突出自己的思考
与感悟,让自己的议论具有穿透力与周延性。当然,也要体现一定文采性。
若做到上述几点,文章就可达到发展层级:深刻、丰富、创新与有文采!
【出题人示范】
行动起来,让文明习惯之花绽放
陈鲁峰
“文明习惯大家谈”栏目:
编辑好,这是我给栏目写的一篇文章,题目为“行动起来,让文明习惯之花绽放”,
请选用。
最近,很多新闻媒体就文明习惯养成纷纷推出公益广告:“公勺公筷,文明用餐”
“拒食野味,走向文明”“保持一定社交距离,尊重他人合法隐私”等等,对此,我深
表赞成。是啊,这些文明习惯看似小事桩桩,但如果人人都践行起来,天地就会爽朗起
来,人间就会和谐起来,国家就会斯文起来!可见,行动起来,让文明习惯之花绽放在
每个人心间,是极为迫切的事情!
尤其疫情期间,养成文明习惯确实关乎生命安全。用餐用公勺公筷,可降低感染风
险;拒绝野味,可切断人兽间病毒的传播;保持社交距离,可有效阻断病毒散播渠道;
饭前便后勤洗手,可很大程度避免病菌侵害风险;起床后开窗勤通风,也可吹走室内不
好空气;……疫情期间专家、媒体之所以反复强调上述文明习惯,是因为一旦这些方面
出现问题,就会给病毒带来可乘之机!可见,养成文明习惯绝不是小事,否则,就可能
带来要命的损害!
其实,疫情过后,我们每个人也要积极践行文明习惯,切勿有“讲究文明习惯一阵
风,过后就烟消云散了”的看法。若是疫情来了,就讲究文明习惯;若是疫情过去了,
就不讲究文明习惯,那只能是“好了伤疤忘了痛”,受害的最终还是我们自己。由此看
来,讲究文明习惯绝对不能一阵风,应该是一辈子的事情!
也许有人会说:“原先的习惯,很难改啊!”这不好,要想养成文明习惯,就要把
那些不好的原先习惯尽数去掉,绝对不能借口“很难改啊”来掩饰自己的主观不作为。
记得鲁迅曾对柔石的善意劝告表示为难,说什么使惯了刀枪,再改换其他东西,恐怕很
难做到;柔石对此一本正经说道:“这有啥难的,只要做起来!”是啊,要改掉原先的不好习惯,这有啥难的,只要做起来,难者也会变易!
当然,也许有人说:“文明习惯要从小培养,我年龄大了,有些文明习惯我不太适
应啊!”猛一听,似乎有些道理;其实谬矣!文明习惯从小培养,这是对的;但借口年
龄大了,就说自己不适应文明习惯了,那是大错特错的!若你不习惯在人群密集的地方
戴口罩,一旦感染疾病,那怎么办?若你不习惯用公勺公筷,一旦把病菌传染给其他人,
怎么办?若你不习惯社交礼仪,一旦闹出交往的纠葛,怎么办?若你不习惯开车礼让行
人,一旦撞碰了行人,怎么办?……可见,借口年龄大了,就不愿意养成文明习惯,那
理由是站不住脚的!
那么,如何才能积极行动起来,让文明习惯之花绽放呢?无非三条:其一,养成文
明习惯要从“我”做起,古人说“非礼勿想,非礼勿言,非礼勿做”,这就是强调文明
习惯的自觉性;其二,养成文明习惯要移风易俗,剔旧布新,如原先用自己筷子勺子给
客人布菜,那是热情待客;现在就要改用公勺公筷了;否则的话,就会招人烦。其三,
养成文明习惯要多顾及他人感受和社会理解,如原先见面要握手,要拥抱;现在疫情期
间就要换换方式了,可改为远距离拱手或微笑点头示意,等等。
是啊,疫情期间,养成文明习惯可拒病毒于身体之外;风和日丽时候,养成文明习
惯可让行为举止赏心悦目。好处如此之多,为何不积极行动起来,让文明习惯之花绽放
于每个人的心间呢?
高中生×××
2020 年 4 月 21 日
【下水文选】
养成文明习惯
刘可翔
新冠疫情引发我们对文明习惯的深刻反思。最近,很多新闻媒体就文明习惯养成推
出公益广告。作为一名高中生,我向大家发出倡议:养成文明习惯,人人行动起来。
文明一般与野蛮对应,既是指人类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也是指一
种社会进步状态。只有人人行动起来,养成文明习惯,我们的社会才会成为一个文明的社会,我们的国家也才会成为一个文明的国家。
养成文明习惯,有利于我们的生命健康。17 年前 SARS 疫情的暴发,就促使人们反
思生活方式与生命健康的关系。“公勺公筷,文明用餐”,可以有效防止病毒传播,避免
交叉感染。生活中的许多疾病,就是由于聚餐时不注意使用“公勺公筷”导致的。比如,
好多人得了胃病,就是因为聚餐时感染了幽门螺杆菌。“拒食野味,走向文明”,既是保
护野生动物,也是保护我们的生命健康,更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良好生态的形成。
试问,此次新冠肺炎疫情来势汹汹,我们是不是应该反省和批判自身生活方式呢?
是不是应该认真反思如何更好地养成文明生活的习惯呢?是不是应该自觉养成讲文明、
讲卫生、讲科学的健康生活方式呢?
养成文明习惯,人人行动起来,有利于文明社会的形成。文明社会的形成,需要我
们所有人的共同努力。在日常生活或工作中,我们应当让文明习惯成为一种自觉。比如
“保持一定社交距离,尊重他人合法隐私”,学会真诚地说声“对不起”,有序排队上车,
尊老爱幼,和睦邻里,诚实守信,善于合作,公共场合不大声喧哗……试问,假如我们
所有人都行动起来,养成了以上良好的文明习惯,那么,我们国民的整体素质怎能不上
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呢?我们的社会怎能不成为一个令人羡慕的文明社会呢?
然而,在养成文明习惯方面,也有人持不同看法。有的说:“原先的习惯,很难改
啊!”有的说:“文明习惯要从小培养,我年龄大了,有些文明习惯我不太适应啊!”
还有人说:“讲究文明习惯一阵风,过后就烟消云散了。”其实,这些说法反映的是一
些人对文明习惯养成的不理解、不重视,反映的是一种置身事外的生活态度,反映的是
不能痛下决心改正陋习的思想痼疾。只有真正纠正这些错误认识,并切实行动起来,才
能不断地向着文明迈进。
综上所述,作为一名高中生,我要大声倡议:养成文明习惯,人人行动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