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作文全国II卷深度解析及范文 (附:文题解析及范文展示)
加入VIP免费下载

2020年高考作文全国II卷深度解析及范文 (附:文题解析及范文展示)

ID:349413

大小:20.82 KB

页数:7页

时间:2020-07-10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2020 年高考作文全国 II 卷深度解析及范文 (附:文题解析及范文展示) 作文题【2020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卷(全国卷 2)】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墨子说:“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 英国诗人约翰•多恩说:“没有人是自成一体、与世隔绝的孤岛,每一个人都是广袤大 陆的一部分。”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同气连枝,共盼春来。”……2020 年的春 天,这些寄言印在国际社会援助中国的物资上,表达了世界人民对中国的支持。 “山和山不相遇,人和人要相逢。”“消失吧,黑夜!黎明时我们将获胜!”……这 些话语印在中国援助其他国家的物资上,寄托着中国人民对世界的祝福。 “世界青年与社会发展论坛”邀请你作为中国青年代表参会,发表以“携手同一世 界,青年共创未来”为主题的中文演讲。请完成一篇演讲稿。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 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 命题方向 责任担当: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国际理解 科学精神:理性思维 学会学习:勤于反思 人文底蕴:人文积淀、人文情怀 实践创新:问题解决 审题 限制性 1.真实情境的限制性。作文材料关注现实话题,其中第二、三段紧扣 2020 年抗击新冠肺炎这一热点,但视野更为开阔,拓展到国际疫情的背景上。材料引用抗疫期间中国 和其他国家之间捐资物资上的寄语,表明面对疫情危机时国与国之间的守望相助,体现 “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主题。考生写作必须基于材料展开联想和思考,表现“携手同 一世界,青年共创未来”这一主题。 2.典型任务的限制性。考生的写作身份是参加“世界青年与社会发展论坛”的中国 青年代表,文章主题是“携手同一世界,青年共创未来”,演讲地点是国际论坛,听众 对象是国际青年,因此要有身份意识、对象意识和交流意识。 3.价值判断的限制性。任务中明确设置“世界青年与社会发展论坛”这一具体情境, 与考生的青年身份紧密结合,“世界青年”与“社会发展论坛”的结合,则体现出世界 各国青年应该对人类社会发展有责任担当意识,“携手同一世界,青年共创未来”的演 讲主题,进一步强调了青年人的责任担当意识,再与前面的三段材料相联系,可知此作 文倡导各国青年在人类面临危机时应团结起来,用青年人的责任与担当,促进人类社会 的健康、稳定发展。 开放性 1.立意开放。“携手同一世界,青年共创未来”是一个大的主题,考生可以从不同的 角度和层面来表现这个主题。 2.联想和思考自由。考生从材料出发,基于主题,可展开自由联想。 3.表达方式开放。虽然只能写演讲稿,但演讲稿既可以以理性为主,体现严密而深 刻的思考,又可以列举抗疫中的典型事例,借抒情打动人心,表现“人类命运共同体” 的主题。 解题 这是一道多则材料的任务驱动型作文,材料分三段,除第一段材料较为陌生外,第 二、三段材料内容紧扣时代脉搏,与疫情有关,许多学校在复习备考中都有过训练,学 生下笔不难。第一段材料引用中外名言,墨子这段话的意思是:对待别人的国家,要像 对待自己的国家一样;对待别人的家庭,要像对待自己的家庭一样;对待他人,也要像 对待自己一样。体现墨家“兼爱”的思想主张。英国诗人约翰·多恩的名言从个人与集体、国家与世界的角度谈团结的重要性。这两段话连在一起,启发我们团结互助、相亲 相爱是世界人民的共同期盼,此段也为下面两段做了铺垫。 但应注意,可能因为第二、三段材料过于熟悉,学生懒于思考,写作时可能会因思 维定式影响,过多依赖平时作文,只重视材料中真实情境的限制,或忽略第一段材料对 “团结互助”的价值情境的限制,泛泛而谈不同国家文化特色或针对国内疫情的思考, 或忽略任务中对写作主题的限制自说自话,则容易产生偏题或跑题的问题。 从文体上来看,与 2019 年全国卷Ⅱ一致,仍是设定情境下的应用文写作,不过本 题仅考查演讲稿一种形式。演讲稿是应用文的一种,应用文写作时应明确四点:1.我是 谁;2.写给谁;3.什么场景;4.为什么写。就此则材料而言,“我”是中国青年代表,写 给世界各国青年,演讲场景是“世界青年与社会发展论坛”,写作目的是表达“携手同 一世界,青年共创未来”的主题。面对国际论坛,写作不能仅限于疫情,要扩展到人类 面临的危机或困境上,呼吁世界青年携手同行;演讲的场景是世界论坛,所以写作内容 要有国际视野,不能只写国内状况;演讲主题要体现“青年共创未来”这一点,即必须 明确突出青年身份及对未来的期待。语言表达方面应符合演讲稿的特点,语言要富有感 染力和激情,能打动在座的国际青年,使青年听众信服。 参考立意 切题立意: 1.与你一起,共创世界未来。 2.青年共筑“地球村”。 3.青年携手,引领世界未来。 4.聚团结之火,燃未来之灯。 5.构建命运共同体,实现人类共赢。 6.世界青年携手,共创一片蓝天。 7.国家守望相助,青年携手行动。 偏题立意: 1.地球与日月共存。(只关注了地球共同体,忽略了青年)2.协和万邦,兼善天下。(同上) 3.而今青年需担当。(只关注了青年,忽略了国家与世界) 4.青年有担当,抗疫有力量。(立意偏跑,不能体现“携手同一世界,青年共创未来” 的主题) 5.文化交融。(同上) ...... 范文展示 聚团结之火,燃未来之灯 亢欣 尊敬的各位参会代表: 大家好! 我是中国青年代表,我演讲的题目是“聚团结之火,燃未来之灯”。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王昌龄有诗如是。诚然,自古以来,人类 相互依存,各国休戚与共,团结使我们攻坚克难,共谋发展。各位代表,今日,我们青 年之责任,在于积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聚团结之火,燃未来之灯! 团结是攻坚克难的利器。 江河之远,在于支流汇集,共同奔涌;山川之高,在于万石堆积,共筑巍峦;蝼蚁 聚力可敌大象,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在世界发展日趋迅猛的今天,我们应团结一心,携 手并进,共创美好未来!疫情面前,世界各国戮力同心,共克时艰。2020 年伊始,新冠 肺炎席卷中国,世界各国积极驰援中国,物资上的“同气连枝,共盼春来”彰显着世界 人民对中国的关心和支持;在世界疫情日趋严重之际,中国同样积极组建医疗队派往各 国,“消失吧,黑夜!黎明时我们将获胜!”是中国人民对世界的祝福。魏源有言:“孤 局者难起,众行者易趋。”诚然,如若我们只关心自己,对他人不管不顾,最终只会画 地为牢,故步自封。所以,唯有团结,可攻坚克难,创造奇迹。 团结是谋求发展的正道。《淮南子》有言:“积力之所举,则无不胜也,众志之所为,则无不成也。”昔有 陈胜吴广揭竿而起,团结天下各路之人,积众力,集众智,成就一代伟业。今有中国积 极推行“一带一路”建设,积极发展与各国的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 发展沿线经济。可见,正是因为有了团结协作的助力,事业才得以发展,世界才得以互 相交流、携手并进。所以,唯有团结方可谋求发展,创造未来。 然知之非难,行之惟艰。梁任公有言:“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 作为时代之未来的我们,自当秉承团结协作的精神,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以协作 共进的姿态投身于实践,共创美好未来! “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团结是我们追寻的永恒主题。时至今日,世界形势日趋 严峻,全球化指向日趋显著,我们自当积极协作,共克时艰,谋求发展,聚团结之火, 燃未来之灯! 谢谢大家! 点评 文章开篇自然,以中国青年代表的身份出场,开门见山地提出了“青年”和“团结” 的主题;演讲过程中在分析论证“团结”的重要性时,能关照在场的国际青年,代入感 和情境意识较强。文中恰当的名言名句引用,既有力论证了主题,又凸显了中国传统文 化的丰富储备,展示了作者厚实的文字功底。 下水文 着眼人类明天 共建美好未来 郭军平老师 亲爱的世界各地的青年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   首先感谢“世界青年与社会发展论坛”搭建的这个平台,让来自五大洲四大洋的青 年代表们汇集在一起,共同探讨我们人类发展所面临的问题。首先,我呼吁:让我们以 开放包容的胸怀,携手发展,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创我们人类社会发展的美好未来。    朋友们,当前我们的共同敌人——“新冠肺炎”仍然在全世界蔓延,感染人数不断 上升。据可靠消息,全球新冠肺炎累计确诊病例突破 1174 万例,累计死亡病例超过 54 万例。而其中尤以美国最多,突破 304 万例,累计死亡超过 13.2 万例。    病毒无国界,不分地域,不分人种,不分民族,不分党派,威胁着我们人类的生命 安全,破坏着我们人类发展美好繁荣的良好局面,摧毁着我们人类创造的劳动成果,延 缓了我们人类发展的前进步伐,直接影响到人类每一分子的生活状态和人居幸福感。    面对新冠病毒,我们只有携手联合起来,才能共同遏制这个来势汹汹、狡猾多变的 人间毒魔。    在疫情面前,我们看到了世界各个国家相互帮助、相互支援的美好情景,无论是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同气连枝,共盼春来”“山川异域,风月同天” 的寄言,还是“山和山不相遇,人和人要相逢”“消失吧,黑夜!黎明时我们将获胜” 的祝福,都体现了国与国、人与人之间的美好情谊。    “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没有人 是自成一体、与世隔绝的孤岛,每一个人都是广袤大陆的一部分。”古今中外的先贤圣 哲无不深刻地看到我们人类是不可分割的命运共同体,呼吁人类之间要相爱相助。为此, 我们每一个人都很有必要担当起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任。须知,雪崩的时候,没有 一片雪花是无辜的!   除了蔓延全球的新冠疫情,当前,随着全球气候的日益变暖,极端天气不断出现, 各类自然灾害接踵而来。非洲蝗灾、澳大利亚的森林大火,包括全球各地频繁出现的低 度地震等等,恶化的自然环境在不断警示我们人类的活动要有所节制。    如同行驶在大洋里的一艘巨船,我们同乘于舟,结伴而行,虽肤色不同,种族不同, 语言不同,但我们同呼吸,共命运。当飓风、海啸来临时,没有一个人会幸免于外。“覆 巢之下,安有完卵?”这次新冠疫情,就是一个教训与警示。    朋友们,我们人类居住在茫茫太空中最美好的蓝色星球——地球上。我们有着共同 的命运,共同的利益。我们享受着人类创造的文明成果,享受着地球母亲为我们人类提 供的生活便利。这些足以促使我们着眼于明天,着眼于未来,携起手来,消除歧见,共 同建设我们人类美好幸福的明天。 我的发言完毕,谢谢大家。

资料: 1.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