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名师指津: “人才”话题,经典素材解读
(1)握发吐哺
熟悉周公历史的人,大概都记得他“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的佳话。
为了辅佐武王守天下,周公食不甘味,寝不安枕,整天小心谨慎,兢兢业业,严格
要求自己,唯恐治国安民不周详。周公为了征集有利于治国的言论和经验,对进谏的人,
真正做到了礼贤。一次,周公正在洗发,忽然通报有人进谏,周公不敢怠慢,赶紧穿上
衣服握着湿漉漉的头发去见进谏者。他非常耐心地听取了进谏者的意见,把客人恭敬地
送走,才又去继续洗发(沐:古代洗发为“沐”,洗身为“浴”)。可刚一到水中,又有
进谏者来访,周公又握着湿发去见客人。一连三次,周公都是这样会见了客人。还有的
时候,周公正在吃饭,忽然有客人来访,他来不及咽下口中的饭菜(哺:嘴里含着的食
物),只得把饭吐出来去迎接客人。客人来得多,有时一顿饭要停下三次去接待来客。
后来,周公在训诫儿子伯禽就封于鲁时,谆谆告诫伯禽要宽厚待人,严于律己,说:
“我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我于天下亦不贱矣。然我一沐三握发,一饭三
吐哺,起以待士,犹恐失天下之贤人。子之鲁,慎无以国骄人。”
【素材解读】
集思广议良策多。三人行,则必有我师。为此周公选拔良才,为了对国忠心,尽职
尽责,他以满腔的热忱投入到工作中去,招来天下的贤才。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能受周公如此“一饭三吐哺”
“一沐三握发”礼遇贤人,人们一定会诚心诚意的归服于他,为他效力,就可以达到天
下心归。
(2)广罗贤士
战国时,燕昭王欲强大燕国,以雪被邻国侵略之耻,想广招贤者,但不知从何入手。
他就去请教郭隗。郭隗说:国君与贤人的关系是——想为帝的,将贤人当师长;想
为王的,将贤人当朋友;想为霸主的,将贤人当臣子;想亡国的,将贤人当仆役。你真想使燕国强大,只要选一贤人,朝其门下,天下之士便都会来了。燕昭王同意这个说法,
问先选谁呢?郭隗说:古代有一君王,想用千金求一匹千里马,三年不得。门下有位官
员说他可以做到,君王就派他去了。三个月后找到一匹千里马,马已死,他就拿五百金
买了死马的头,拿回来献给君主。君主当然大怒,官员辩解道:“我买死的千里马都肯
花那么多钱,活的千里马到我这里来当然价钱更高了。天下的人都知道君主你想要千里
马,千里马怎么会不源源不断地来呢?”事后不到一年,果然有三匹千里马到来。今天
昭王你既然想广聘贤人,为什么不从我开始呢?像我这样的人尚且能得到你的礼遇,比
我有才能的人就会不远千里而来了。
燕昭王以为然,为郭隗筑了一座宫,拜他为师。果然乐毅、剧辛、邹衍等纷纷从各
国赶来。而燕国后来也大败齐军,攻进齐国首都。
【素材解读】
燕昭王以“千金买马骨”,来表明他的诚心,就这种诚心感召了天下人,人材蜂拥
而来,助他成就了一番大业。同样,刘备也是靠一片诚心三访卧龙冈,才得到神机军师
诸葛亮。
贤路当广而不当狭,言路当开而不录塞。王符说:“君之明者,兼听也;其所以暗
者,偏信也。”兴国之君,乐闻其过,荒乱之主,乐闻其誉。燕昭王纳谏广罗了贤才,
刘邦纳谏打败了西楚霸王,李世民纳谏成就了大唐盛世。
(3)知人善任
汉高祖刘邦在一次宴会上分析自己得天下的原因时说:“在小小的军帐里策划军机,
决胜于千里之外,我不及张良;安邦定国,抚慰人民,供应军需、粮食,我不及萧何;
指挥百万大军,攻城略地,我不及韩信。这三个人都是杰出的人才,我能任用,这是我
取得天下的原因。项羽有一个难得的人才范增,却不能用,这是他失败被擒的原因。”
由此可见,知人善任是何等重要。
刘邦用人有个特点,就是只要有本领就用,不管出身。他的大臣大将中,数张良出
身最尊贵,是韩国的公子,其次就要算萧何和曹参,一个在沛县做过文书,一个是沛县的监狱官。在封建社会里,这都是官职卑微的小吏。再往下数,像陈平、王陵、郦食其
等,都是白丁,没有做过官。在鸿门宴上保护过刘邦的樊哙,是宰狗的屠户。大将周勃
是织草席子的手工业工人兼吹鼓手,大将灌婴是个绸布贩子。因此,历史上称他们为布
衣将相。
【素材解读】
人才是事业成败的关键。能用则成,不用则败。选择人才的特长,并且发挥人才的
优势。刘帮善于用人,能抓住人才的特长合理使用,他反败为胜,打败了力拔山兮气盖
世的项羽。项羽不能用人,仅有一个谋士范增也不能容纳,最后是由盛转衰,走向灭亡。
(4)三顾茅庐
三国时期,刘备身边没有出色的军师,所以当他听徐庶说南阳诸葛亮是“卧龙”时,
便前往拜见。当时诸葛亮是普通百姓,躬耕于南阳。刘备第一次去没见着,第二次去又
没见到,直到第三次去才得见。诸葛亮分析天下形势,指出刘备应奋斗的方向,听得刘
备茅塞顿开,以至把诸葛亮当作挚友。关羽、张飞见此颇不高兴。刘备解释说:“我有
了孔明,如鱼得水。”刘备请诸葛亮做军师中郎将。后来诸葛亮帮助刘备治理蜀国,与
曹操、孙权三分天下。
【素材解读】
为人主要懂得礼贤下士。三次到卧龙去请,毕恭毕敬,诚心诚意,终于请到了神机
妙算的军师。诸葛亮为了一个诚字,为人臣要竭忠尽智,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明君择良臣,良臣也择明君。良禽择木而栖,良臣择主而侍。
(5)月下追韩信
楚汉战争时,刘邦为了麻痹项羽,烧毁栈道,来到南郑。由于部下多为东边人,途
中跑了几十个军官。韩信因刘邦不重用自己,也跟着一起跑了。丞相萧何听说了之后,
没有来得及告诉刘邦,亲自连夜追赶韩信。刘邦对此不很理解。萧何解释道:“韩信,是全国杰出的人才。大王如果想当汉中王,不用他也没什么紧要,但如果要争天下,除
了韩信,就没有可商量大计的人了。”刘邦采纳了萧何的建议,以韩信为大将,以后韩
信果然帮助刘邦夺得了天下。
【素材解读】
世有伯乐,然后才有千里马,金子总是埋在地下也不会发光的。“成也萧何,败也
萧何”,古语有:“成败一知己(萧何),生死两妇人(漂母和吕雉)”
千军易得,一将难求。人才就是智慧,智慧就是力量。因此说人才是成功的前提条
件。要珍惜人才,珍惜智慧,更要珍惜杰出的人才。
(6)朕也喝醉,不知错对
宋太宗在北陪园饮酒,臣子孔守正和王荣侍奉酒宴。二臣喝得酩酊大醉,互相争吵
不休,失去了臣下的礼节,内侍奏请太宗将二人抓起来送吏部去治罪。但太宗说,不,
派人送他们回家去。第二天,他俩酒醒了,想起昨晚酒后在皇上面前失礼,十分后怕,
一齐跪在金銮殿上向皇帝请罪,宋太宗微微一笑,说:“昨晚,朕也喝醉了。”宋太宗
装糊涂,既表现了大度,又收买了人心。
【素材解读】
越是睿智人的,越有宽广的胸襟。宽容是一个人的财富,他原谅了别人,也美化了
自己。给别人一次宽容,给自己一条大路。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明察秋毫也要把握个度。刀磨的太锋利,伤人的同
时也会伤到自己。宋大宗的一句“朕也喝醉了”,宽容了臣子,收服了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