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2020 年高考作文的四点教学启示(必看)
全国卷Ⅰ“管鲍之交”
全国卷Ⅱ“携手统一世界,青年共创未来”
全国卷Ⅲ“自画像”
山东卷“疫情中的距离与联系”
上海卷“人对事物发展进程的作用”
天津卷“2020 春天的中国面孔”
江苏卷“信息”
北京卷“每一颗都有自己的功用”
海南卷“带你走进(地名)”
浙江卷“个人与家庭、社会”
高考已过,再看十个作文真题,你是否已知道作文备考,路在何方?
一、关注课内
——以本为本,莫入宝山而空返
教材,是最好的素材库,且看全国 1 卷的“管鲍之交”,从鲍叔牙的角度来说,课
本内的例子有《烛之武退秦师》的佚之狐、《廉波蔺相如列传》的缪贤,《就任北京大学
校长之演说》中的蔡元培;从齐桓公的角度,则可用《谏太宗十思疏》中的唐太宗、《晋
灵公不君》中的晋灵公为例。而上海卷“人对事物发展进程的作用”,你是否想到了高
中课本里的毛泽东、烛之武、荆轲、鲁迅、刘和珍、蔺相如、周瑜、辛弃疾、林冲……
课本是宝山,有写作素材,有写作方法,怎可入之而空返?玩转课内,举一反三,改卷
老师定会青眼有加!
二、关注时事
——以时为书,躬身入局且三思
“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审好题才能答好题,我们又怎能不了解时事?不深思慎取?唯有了解时事,晓疫情,知凉山,才能写好山东卷“疫情中的距离与联系”、
天津卷“2020 春天的中国面孔”;唯有深思慎取,念过“青山一道”,探过信息本来,才
能对全国卷 2“携手同一世界,青年共创未来”有话可说,对江苏卷“信息”影响写出
深度。高考出题从来不避热点,我们从来都是局中人,躬身入局,我们要明辨之、博学
之、笃行之,高考作文时,才能写出新意,体现担当!
三、关注自我
——以我为心,常想我辈职与责
人生终极三问“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若你问过,便不会对全国卷 3
“自画像”作文无从下手;若你想过,便不会对北京卷“每一颗都有自己的功用”不明
所以。读课内的“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你应该想到我辈如何?观时事
的“中国被他们最勇敢的人保护得很好”,你应该思考我们如何成为“他们”。陶渊明曾
言“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这“悟”“知”
“觉”,也是我们每时每刻都要去做的,“博学”之外须有“参省”,才能“知明而行无
过”,才能在高考作文里写出深度,写出高度!
四、关注家国
——以国为念,功成自有你和我
生于斯,长于斯的家乡,你真的了解吗?如果答案是肯定的,海南卷的“带你走进
(地名)”,你一定是信手拈来;生于斯,长于斯的国家,你真的热爱吗?如果答案是肯
定的,浙江卷的“个人与家庭、社会”,你一定会一气呵成。我们从来不是,也不可能
是孤岛,常怀家国之思,才能思想深邃,胸有丘壑,方能下笔千言。“丈夫所志在经国,
期使四海皆衽席”,把家国放在心间、扛在肩头,作文有高分,人生有境界!
高考作文可甜、可苦,但明确方向,守正笃实,必可让甜者更甜,苦化为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