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名校模拟热点作文“文明与法制”等导写 3 则(附:立意点拨及素材金库)
文明与法制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材料 1 近日,浙江慈溪四年级小学生黄唯成了“网红”。他在慈溪 293 路公交车上,
短短 12 分钟连续 4 次让座。如此暖心的举动被同车乘客拍成视频,经人民日报法人微
博转发后,引发网友广泛關注。
材料 2 芬兰拉毕省一政府官员因乘坐公交车时没有给一位老太太让座,因而引起社
会的公愤。他不得不向公众道歉并自动引咎辞职。
材料 3 很多在日本生活过的小伙伴发现,在日本的公共交通工具上,给老人让座的
事情很少发生。
材料 4 在福州一辆公交上,一位老人因身边的女生没给自己让座,对女生破口大骂,
“缺德、畜生不如”,态度恶劣。
对“让座”这件事,你有什么想法,请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作文。要求:自定立
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
【立意点拨】
1. 提倡有限度的社会美德
社会美德的存在,虽然对社会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也容易被一些人利用。尤其是
要求对方让座者,他们仗着自己的年纪、身份等,动辄把自己的“弱势”摆在前面,又
“强势”地要求对方符合他的行为和观念,最终,对方有时候不得不屈服。这种道德化
暴力往往需要进行限制,比如法律可以规定某些情况下的“不让座”。
2. 涵养全社会的法治意识法治,是这个时代的共识。不文明行为之所以更为刺目刺耳,除了社交媒体这个放
大器,很大一个原因也在于,信奉法治者越来越多,公众法治意识在稳步提升。面对侮
辱烈士名誉的事件,鼓励“骂回去”的少了,呼吁为英雄烈士人格利益权立法者多了;
看到因延误而大闹机场时,一道起哄的人少了,认可“黑名单”制度的多了;对于警察
执法,更多人能站在公允的立场,支持“既不能粗暴也不能宽松软”。对热点话题,公
众的探讨越来越不局限在事实浅表,而逐渐向法治层面深入,这是法治意识不断提升的
体现,也构成了全面依法治国的坚实基础。
3. 培育深入人心的规则意识
在现代社会的文明肌体中,规则就是筋和骨。有明确的规则,才能框定人们的行动
边界。在传统熟人社会,人的流动性不强,熟人之间的评价,构成了“该做什么,不该
做什么”的标准。在现代社会,人的流动性强,“住了 3 年没跟邻居说过一句话”也不
鲜见。在这样的“陌生人”的社会里,人与人之间需要有明确的规则来协调彼此关系,
定义“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
4.权利伸张别忘“公共意识”
我们在张扬个体权利的同时,更加需要强调个人必须从属于社会,个人利益应服从
公共利益、服从民族和国家利益这一理念。每一滴水都能折射太阳的光芒,只有“公共
意识”这一观念的水位越来越高,集体主义价值观得到更好弘扬,我们的社会才能在“人
人相善其群”中更加现代、更加美好。
【素材金库】
素材一:循规蹈矩的德国人
在季羡林的《留德十年》中,有这样的描述:“二战”时,苏联红军对德国柏林进
行包围,德国百姓的生活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中——食物短缺,燃料匮乏。由于德国
冬季非常寒冷,燃料缺乏可能导致许多居民冻死。为了生存,一些居民开始进山砍伐树
木,将其当作燃料取暖。当时的德国行政管理名存实亡,一切都处于无政府状态。战争结束后,人们惊讶地发现,全德国没有发生一起居民乱砍滥伐事件,他们全部
忠实地执行了规定:只砍枯藤朽木。
【素材化用】循规蹈矩、一丝不苟是德国人遵守的一条规则,任何时候都不破坏规
则,这已经深入到人们的骨子里,即使处于无政府状态中,也不会改变。敬畏规则,才
会有公平正义;敬畏规则,其实就是敬畏人类自己。
素材二:人人独善其身到人人相善其群
去日本旅游的人,往往会感慨于其公共文明:一丝不苟的垃圾分类,不留一片垃圾
在体育赛场,井然有序的公共场所……究其源头,1948 年出台的《轻犯罪法》功不可没,
什么是现代社会的“勿以恶小而为之”,法律写得明明白白。即便如此,20 世纪 80 年
代,富起来的日本人在走出国门时也产生过“观光摩擦”,大声喧哗、不守秩序,以至
于日本媒体写社论提示国民,“尊重对方国家的风俗、习惯、礼仪”。
【素材化用】文明是一面镜子,在比较中更能正衣冠、知不足。而约束是压舱石,
一旦脱离执法环境、缺少了刚性约束,已经提升的文明素质也可能又倒退回去。要实现
从“人人独善其身”到“人人相善其群”的递进,一定的外部约束,总是不可或缺的。
素材三:高铁“霸座”事件
2018 年 8 月 21 日上午,在从济南站开往北京南站的 G334 次列车上,一名男乘客霸
占了别人的靠窗座位,不愿坐回自己的座位。当事女乘客叫来列车长后,该男乘客自称
“站不起来”。列车长问其是否身体不舒服或者喝了酒,对方回答:“没喝酒。”列车
长问:“没喝酒为什么站不起来?”对方称:“不知道。”并表示到站下车也站不起来,
需要乘务员帮助找轮椅。他拒绝坐回自己的座位,并称让女乘客要么站着,要么坐他的
座位,要么去餐车。
【素材运用】无知、无畏、无理,这不是撒娇而是撒泼,不是据理以争,而是胡搅
蛮缠。丑态毕露,形象尽失,为天下人所耻笑,“霸座”实属突兀。有理不在声高,冒
犯规则,恐难逃惩戒。捍卫规则,让人敬畏规则,执法者任重道远。素材四:新加坡鞭刑
新加坡的严峻刑罚在文明国家里,是少有匹敌的。连乱扔废弃物、在公共场所吸烟、
不冲公共厕所也要被重罚好几千块钱,还要被起诉。在众多刑罚中,具有显著代表性的,
是新加坡的肉体刑罚——鞭刑。1948 年新加坡监狱调查委员会记录了如下狱规:“对于
严重违反狱规的犯人,可由监狱当局判处藤鞭最高 12 鞭,或由来狱的法官判处藤鞭最
高 24 鞭。对于 15 岁以下未成年犯,只能由来狱法官判处最多细藤 6 鞭。鞭刑的行刑部
位是犯人的臀部。对成年犯使用的藤鞭直径不能超过半英寸,对未成年犯应使用细藤
鞭。”
【素材化用】改革开放之初,“新加坡奇迹”让前往考察的国人深受触动。从持续
而深远的影响来看,让国人内心更为震动的,是新加坡包括鞭刑在内的严明的法治和管
理。40 年后的今天,“当高楼大厦在我国大地上遍地林立时,中华民族精神的大厦也应
该巍然耸立。”这样的大厦,需要以“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的态度去建设,并让每一个
人都为之添砖加瓦。
新中国成立 70 周年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寫作。(60 分)
新中国成立 70 年,改革开放 40 年,我们的一个个梦想成为现实。历史见证了旧中
国的积弱积贫,也见证了“中国人民站起来”;历史见证了“落后就要挨打”,也见证
了“改革开放富起来”;历史见证了经济短缺的拮据,也见证了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
济体。
70 年,时光带走了许多,也带来了许多。作为新时代的你们,可曾了解过那些沧桑
巨变的细节、那些改天换地的故事:从泥泞的土路到平整的柏油路,从吃不饱到减肥茶,
从笔墨书信到智能手机,从遥望天空到载人航天……见证是一种经历,也是人生、社会记忆的凝聚。在生命历程中,我们见证了人生的
悲喜、社会的变迁;在历史长河中,许多人或事物又成为历史的见证。今天,在“中国
梦”指引下的中国人,将会有更多的奇迹见证于世界……
请以“见证与愿望”为主题,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作文,文体不限,不要套作,
不得抄袭。
【立意点拨】
1. 历史的变迁见证了中国的崛起
如“神舟十号”上天,“辽宁舰”入役,高铁的飞驰等。
2. 生活的变迁见证了人生的悲喜
从此角度立意,考生可选取他人,也可写自己的经历,在文体的选择上宜写成记叙
文或散文。
3. 某些具体的事物见证了观念的变迁
如手机见证了人与人之间沟通方式的转变,门的变迁见证了城市人际关系的亲疏等。
4. 无论是国家、社会,还是历史、个人层,见证都需要每个人的实干精神
从此角度立意,考生可联系领袖提出的“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来行文立意,让文
章更具时代感。
【素材金库】
素材一:中国人的探月之梦
2019 年 1 月 3 日上午 10 点 26 分,“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着陆在月球背面东经
177.6 度、南纬 45.5 度附近的预选着陆区,并通过“鹊桥”中继星传回了世界第一张近
距离拍摄的月背影像图,揭开了古老月背的神秘面纱。此次任务实现了人类探测器首次
月背软着陆、首次月背与地球的中继通信。这对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中国探月工程,带着中国人的探月之梦,前赴后继。
11 年前,“嫦娥一号”飞天;如今,“嫦娥四号”业已升空,“嫦娥五号”整装待
发。
2004 年发射的“嫦娥一号”,是嫦娥工程第一颗卫星,它圆满完成了第一期“绕月”
使命。2010 年,“嫦娥二号”由“长征三号”丙火箭发射。2014 年 7 月,已成为我国
首个人造太阳系小行星的“嫦娥二号”与地球间距离达到了 1 亿千米,为我国未来火星
探测的测控通信奠定了基础。2013 年 12 月,“嫦娥三号”由“长征三号”乙改进型火
箭送入地月转移轨道。“嫦娥三号”由着陆器与“玉兔号”月球车组成,12 月 14 日,
在月面软着陆,12 月 15 日,“玉兔号”月球车与“嫦娥三号”着陆器分离,踏上月面。
12 月 15 日,着陆器与月球车互相拍照,它标志着“嫦娥三号”任务取得了圆满成功,
使我国成为世界第三个掌握落月探测技术的国家。
【素材化用】从“嫦娥一号”到“嫦娥四号”“嫦娥五号”,我们见证了我国航天
测控通信系统一步一个台阶、迈向世界先进水平的历程。而这个历程,是中国航天人不
忘初心,始终追逐着航天梦才能实现的。
素材二:袁隆平的“禾下乘凉梦”
2014 年 4 月 29 日,袁隆平在华盛顿正式就任美国科学院院士,这只是他获得的大
小无数荣誉中的一个。因为改变世界粮食格局的一个发明——杂交水稻,他已经获得过
国家特等发明奖、美国“世界粮食奖”等数十项国际、国内大奖。但这些奖励对袁隆平
来说“都差不多,没有高下之分”,他更关心和一直在努力的是早日让自己的“禾下乘
凉梦”梦想成真——水稻比高粱还高,稻穗比扫帚还长,稻谷像花生米那样大,他和他
的助手们就坐在稻穗下面乘凉!
【素材化用】可曾记得?大庆油田上,铁人王进喜奋不顾身跳入油浆,用自己的身
体搅动油池,那奋斗的姿态是第一代石油工人拼搏的剪影。可曾记得?袁隆平为寻找一
株雄性败育株苦苦探索,顶着日晒雨淋,十余年踏遍山南水北的水稻田,那奋力寻找的身姿,是每一位中国科研人的写照。70 年来奋斗的又何止他们?每一位农民的辛勤耕耘,
每一位工人的汗流浃背,每一位白领的通宵加班,都是巨龙腾飞的引擎。
素材三:时间的洗礼
2007 年 6 月 29 日,乔布斯发布第一代 iPhone。这之后的十年,昔日的王者走下神
坛,诺基亚、摩托罗拉、黑莓由盛而衰。但十年里,踩准鼓点的一众中国厂商乘风飞舞,
迎来新时代,全球手机排名榜上的中国名字越来越多。十年前,排名前十的手机厂商中,
中国公司有四家,那时诺基亚位列榜首;十年后,排名前六的手机厂商中,中国厂商占
了四席,紧随三星和苹果的是华为、OPPO、小米和 vivo。
如今,华为、OPPO 等多家厂商接连发布了 5G 手机,而华为的折叠屏手机,更是引
发了舆论的热议。
【素材化用】不管你是拥有百年积淀,还是当下正傲视群雄,都无法作为未来称霸
的根本。跟不上步伐,看不清形势,就注定被淘汰。时间可以讓你从跟随者变为领先者,
亦可以让王者走下神坛。中国的发展在时间的见证下,正大跨步地向前迈进。
素材四:“两弹一星”集体精神永放光芒
今天我们更应该看到“两弹一星”精神的稀缺性,应该深切地体会“两弹一星”的
精神内涵,并让这种精神继续带给我们不畏挑战的强大动力。李政道先生曾撰文写道,
这支科学家团队之所以了不起,既是因为其中包含了许多杰出的科学家,更重要的是这
支团队整体效率很高、整体创造力发挥得特别好,毫不逊色于超级大国,甚至更好。
【素材化用】中华民族历来崇尚家国大义,在家尽孝、为国尽忠,“小家”同“大
国”同声相应。人民共和国 70 年基业上,镌刻着无数为家为国奋斗不已的名字。从“两
弹一星”、国产航母等国之重器跃然于世,到杂交水稻、青蒿素等重大突破造福世人,
再到新时代的历史性成就和变革,正因为有许许多多以身许党许国、报党报国的侠之大
者,中国脊梁才得以挺立,中国精神才得以弘扬,中国富强才得以厚积薄发。
素材五:领先世界的移动支付一大批优秀的金融科技企业积极抢占金融科技创新的制高点,推动标准、技术和服
务解决方案的输出,实现全球布局。如腾讯在英国、马来西亚推出微信支付,支付宝已
接入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不仅地域扩张,“巨头们”也在朝着多元化发展,支付宝杭
州上线道路停车“无感支付”、微信支付与各地公交集团合作、支付和微信都接入 12306
购票服务等。移动支付更深入地进入了我们的日常生活。
【素材化用】二维码支付手段在国内兴起并不是偶然,形成背景主要与我国 IT 技
术的快速发展以及电子商务的快速推进有关。IT 技术的日渐成熟,推动了智能手机、平
板电脑等移动终端的诞生,使得人们的移动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家与国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材料一:2010 年底,正在国外留学发展的徐峰接到母校西安交大的电话,母校诚挚
邀请他回校任教。徐峰毫不犹豫地放弃了欧美的高薪待遇,毅然回国。他说:“个人的
发展要与国家的发展紧密相连。”6 年后,他主持完成的科研成果“皮肤与牙热—力—
电耦合行为机理”填补了国际空白,被西方学者点赞。
材料二:2018 年春节,一则来自连云港的短视频纷纷被人民日报、新华社、澎湃新
闻、新华网、央广新闻、人民网等 200 多家媒体头条转载,网上获赞百万次。视频记录
了 105 岁母亲给 74 岁女儿发压岁钱的温馨一幕。视频的背后,是这个五世同堂家庭的
子孙贤孝,是百岁老人的幸福晚年。
要求:围绕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
作,不得抄袭。不少于 800 字。
【思路点拨】
这是一道多材料作文题,两则材料的侧重点不相同。材料一表现的是在个人利益与
国家利益面前,徐峰以国家利益为上,凸显的是一种强烈的爱国情怀;材料二中的视频展现的是百岁老人五世同堂的温馨画面,凸显家庭的温暖。像这样的多材料作文,如果
它们的内涵有重合或交叉,可以用“去异求同”的方法,从它们的“交集”入手,寻求
立意最佳角度;如果内涵不同,可以单独立意。写作本题,可以从其中的一则材料入手,
紧扣“爱国”或“爱家”构思立意,如“爱国当从足下始”“国家利益高于一切”“家
是温暖的港湾”“我爱我家”等;也可以综合两则材料立意,书写浓浓的“家国情怀”,
如“国之不存家将焉附”“爱小家,爱大家,更爱国家”“国家富强,家庭才能幸福”。
【立意角度】
1.常规角度
爱国爱家是为人起码的品德修养。一个人呱呱坠地,首先感受到的是家的温暖,在
家人的呵护下成长。长大后,在祖国的怀抱里求知,成才,有所作为。
2.核心角度
爱国需要有担当意识和奉献精神。爱国不是一句口号,它需要我们敢于担当,乐于
奉献,在国家需要时挺身而出,义无反顾,为国家利益贡献聪明才智。
3.创新角度
理性爱国彰显一个人的智慧与境界。当国家利益或安全受到威胁时,我们要为国家
的尊严与安全而战,但爱国需理智,不能感情冲动。
【素材金库】
素材一:黄旭华“深潜”30 年
1958 年,中国核潜艇工程立项上马。黄旭华被选中参加中国核潜艇的研制。面对一
穷二白的现状,黄旭华说,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干。他带领团队只用了不到 10 年
的时间,就研制出国外几十年才研制出的核潜艇,并冒着生命危险亲自参加核潜艇极限
深潜试验。1988 年 9 月,中国导弹核潜艇成功于水下发射潜地导弹,这标志着中国成为
世界上第五个真正拥有海基核打击、核威慑战略力量的国家。为了核潜艇这个绝密工程,
黄旭华隐姓埋名,30 年没回过老家。他说,对国家的忠就是对父母最大的孝。【素材化用】爱国就是对祖国的忠诚和热爱。自古至今,历朝历代,许多仁人志士
都具有强烈的忧国忧民思想。他们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以国事为己任,
前仆后继,迎难而上,使中华民族非但历经劫难而不衰,反而日渐强盛和繁荣。黄旭华,
这位中国核潜艇研制的先驱,为了核潜艇这个绝密工程,隐姓埋名,30 年间没回过老家,
用自己的赤胆忠心表达了对祖国的挚爱。
素材二:父母装的行李箱
2018 年 9 月,各地高校陆续开学,首批“00 后”大学新生背起行囊开始入学报到。
在大学校园里,每一个前来报到的同学的行李箱都是满满当当的,行李箱里除了衣服、
鞋子、日用品、化妆品等,还有很多家乡的土特产、药品等,全是父母沉甸甸的爱。很
多同学都说:“一个行李箱,感觉把半个家都搬走了。再大的行李箱,也装不下父母的
爱!”
【素材化用】“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一首《游
子吟》道出了儿女对慈母的感恩,更道出了慈母对儿女的拳拳深情。沉甸甸的行李箱,
装的是父母沉甸甸的爱。
素材三:北漂大叔给父母拍高分电影
45 岁的北漂大叔陆庆屹来自贵州农村,他不是科班出身,但用了近 6 年的时间,在
没有任何电影拍摄基础的情况下,竟然用深情拍出了一部令业界拍手称赞的电影——
《四个春天》。《四个春天》以陆庆屹年逾古稀的父母为主角,以四个春天为时间节点,
围绕年迈的父母的家庭生活拍摄。陆庆屹跟着父母从家里走到田埂,记录下一双父母厨
房逗乐、缝纫唱歌、田间采药、山间踏青以及做腊肠、唱山歌、拉二胡、染头发等诗意
又温暖的日常生活,凸显了儿子对父母的无限深爱。
【素材化用】“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光阴不等人,尽孝要趁早。
不经意间,父母双鬓已染霜。雏鸟有反哺之恩,羔羊有跪乳之情,作为儿女,如何报答
父母的养育之恩?北漂大叔陆庆屹给我们做出了最好的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