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作文范文:古人的“三个境界”,教我们做事做人
加入VIP免费下载

2020年高考作文范文:古人的“三个境界”,教我们做事做人

ID:349431

大小:15.76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7-12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古人的“三个境界”,教我们做事做人 在灾难而前不可屈服,而应更加勇敢地去正视它。——维吉尔 中国人喜欢数字“三”。领导们讲话都爱说:“我再补充三点……”山东 人在酒桌上敬酒,喜欢说“三三不断,我敬大家三杯酒”。 儒学研究专家庞朴先生认为,“三分法”是中国思想文化的特色,是中国 思维方法的精髓。“一分为三”是中国人的大智慧。于是,谈到人生境界,很 多学者都喜欢归纳出三个。 “三个境界”,真能把人生说透了! 王国维:学问三境界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将做学问分为“三个境界”: “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个境界”——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这是晏殊的词,原意是说, “我”登上高楼眺望,西风惨烈,碧树凋零,远路漫漫。王国维用此句比喻 做学问的第一境:做学问者,首先要有执著追求,登高望远,明确目标。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这是第二境,引用的是柳永词句。 比喻为求学问,就要经过一番艰辛努力,以至人瘦带宽也不后悔。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是第三境, 引自辛弃疾《青玉案》,本是描写爱情,苦觅佳人不得,却在蓦然回首时看到。 王国维认为做学问,如同觅佳人,不断求索,执著追寻,才可能豁然贯通。 禅宗:修行三境界 宋代禅宗将修行也分为三个境界。第一境:“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芳迹。” 第二境:“空山无人,水流花开。” 第三境:“万古长空,一朝风月。” 三个境界中都有“空”字,却各有所解。 第一境是苦苦寻觅,第二境是似有所悟,第三境是顿悟永恒。这三个境 界,与王国维做学问的三个境界有点相似。 关于修行,宋代青原惟信禅师的一段话更有名: “老僧三十年前未参禅时,见山是山,见水是水; 及至后来,亲见知识,有个人处,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 而今得个休歇处,依前见山只是山,见水只是水。” 这第一境界,目光短浅,只看到了表面,见到什么就是什么,看不到事 物的本质 这第二境界,就能够超出表面现象,看到了事物的本源了。 这第三境界,才真正看穿看透,放下一切,万法随缘。 严羽:作诗三境界 做人有三境界,作诗也有三境界。 南宋诗论家严羽在《沧浪诗话》中,提出作诗的三境界: “其初不识好恶,连篇累牍,肆笔而成; 既识羞愧,始生畏缩,成之极难; 及其透彻,则七纵八横,信手拈来,头头是道也。” 我的一位初中同学,整天在朋友圈里晒自己写得“律诗”,却不讲格律, 只是从第一句开始押韵到底,他就属于第一境界。等到学会了格律,才发现 合辙押韵并不那么简单,于是又不敢写了,这便到了第二境界。再看看人家 杜甫,一首首写来,格律不必记在心上,却自然符合,这就叫“戴着镣铐跳 霹雳舞”,随心所欲不逾矩。读书笔记三境界 作读书笔记呢?也有三个境界: 一是“提要钩玄”,二是“采花酿蜜”,三是“开山铸铜”。 韩愈云:“记事者必提其要,纂言者必钩其玄。”读书时首先把重要的事 件摘记下来,把主要论点摘录出来。这是摘抄。 然后再“采花酿蜜”,读到一本书,可以找同类的书读读,通过比较研究, 得出自己的看法,这便是酿蜜。 最后便可“开山铸铜”,从许多材料中发掘出新的问题,提出新的见解。 这已经是创造了。

资料: 1.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