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素养:这些俗语背后深藏的典故,让人恍然大悟
加入VIP免费下载

高中语文素养:这些俗语背后深藏的典故,让人恍然大悟

ID:349640

大小:54.18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7-16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高中语文素养:这些俗语背后深藏的典故,让人恍然大悟 日常生活,与友侃侃而谈,俗语的应用很能展现一个人的语言能力。若再能 “口若悬河”说出俗语背后深藏的典故,那友之瞠目结舌便不稀奇了。 1 借光 《战国策·秦策》记载,在长江下游地区的一条支流两边住着很多人家。这些 人家中的姑娘们为了图个快活,总是在晚上凑到一起做针线活儿。 其中有一位姑娘家境贫寒,买不起灯烛,其余的姑娘嫌弃她,说她爱占小便宜, 所以总是不想和她在一起。 这位姑娘就对大家说:“我虽然买不起灯烛,但是我每晚先来,把屋子打扫干 净,把坐席铺设整齐,让大家一来就能舒适地做活,这对你们多少也有些方便。你 们的灯反正是要点的,借给我一点光又有什么损失呢?” 姑娘们觉得她的话有道理,便把她留下来了。 后来,“借光”一词便成为人们之间寻求帮助的礼貌性用语。 2 小巫见大巫 三国时,有两个同乡好友,一个名叫陈琳,在魏国做官;一个叫张纮,是东吴 孙权的谋士。 两人都很有才华,虽然各事其主,但相互仰慕,经常有书信来往,探讨作品。 有一次,张纮作了一篇赋。千里之外的陈琳见到了这篇赋后,赞赏不已。 在一次请客宴宾时,特地拿出文章让在座的宾客欣赏,嘴里还不断地夸赞张纮。 过了不久,张纮也看到了陈琳写的《武库赋》和《应机论》,不由得击掌叫好, 并马上写了一封信给陈琳。 信上对陈琳文辞清新、见解独到的文章大加赞赏。陈琳见信后感慨极了。 他在复信时谦虚地说:“和你们相比,差距实在太大了,就好像小巫遇见大巫, 没法施展巫术了。”自此,小巫见大巫便表示相形之下,一个比不上另一个。 3 小时 人们几乎每天都要和钟表打交道,“几点钟”、“几小时”这些话一天也不知 要说多少遍。可是为什么要把两个钟点之间的间隔称为“小时”呢? 其实,“小时”是从“大时”引申而来的。在中国古代,人们是用“铜壶滴漏” 的方法计时的。 根据天文历法的演算,人们便把一昼夜分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 申、酉、戌、亥十二个时辰。 如果和今天的二十四小时相对照的话,那么半夜十一点到次日一点的时间就是 子时,一点到三点为丑时,三点到五点为寅时,其余的以此类推。 可以明显地看出来,一个时辰其实相当于两个小时,而不是一个小时。 所以,当钟表刚刚传入中国时,就有人把一个时辰叫做“大时”,一个钟点就 为“小时”。后来,随着钟表的普及,“大时”一词就消失了,而“小时”却沿用 至今。 4 抬杠 “抬杠”一词起源于民间的一种风俗。汉族人民总是在正月十五闹元宵,但有 些地方却通过举行一种叫“抬杠会”的花会来表示对元宵节的庆祝。 就是很多人抬着一根木杆,大木杆的一头安一把椅子,椅上坐着一个穿红袍、 戴纱帽的丑角官。 这位丑官的职责就是随机应变回答逛花会的人的问题。即便观众提那些稀奇古 怪的问题,丑官也要能应答自如。 提问的和回答的有时还会互相争论、批驳,逗得大家哈哈大笑。 时间一长,人们就把这种互相争辩的对话形式,叫成“抬杠”了。 5 跳槽"跳槽"原是青楼语,在明清时代,这句话却含有狎邪之意。最早这个词是说妓 女的。 一个妓女和一个嫖客缠绵了一段之后,又发现了更有钱的主,于是丢弃旧爱, 另就新欢,如同马从一个槽换到了另外一个槽吃草。 这种另攀高枝的做法被形象地称为"跳槽"。如今"跳槽"被当成变换工作的代语。 6 吹牛 从前宰羊时放完血,屠夫会在羊的腿上割开一个小口,把嘴凑上去使劲往里吹 气,直到羊全身都膨胀起来,用刀轻轻一拉,皮就会自己裂开。 这叫吹猪或吹羊。如果谁要说可以把牛皮吹起来,那就是说大话了,因为牛皮 很大,而且非常坚韧,根本吹不起来。 所以"吹牛"就是说大话的代名词。 7 鸣金收兵 为什么古代军事成语有个“鸣金收兵”而非“鸣银收兵”、或“鸣铜收兵”? 这其中其实暗含着中医理论,从《易经》中的东南西北方位图可以看出,金、 西方代表收敛,而火、南方代表输布,水、北方代表收藏。 “鸣金收兵”的本意为停止进攻,结束战斗,现多喻完成任务,结束工作,也 就是说,完成任务该回来了,其实这就是“收敛”的过程。 8 吃醋 唐代《朝野佥载》里记载:房玄龄怕老婆很有名,一直不敢娶小妾,唐太宗想 赏几个美女给自己的爱卿,就派内侍去房玄龄家里去打探口风,结果真不得了了。 皇帝御驾来老房家里掺和,又下旨,天子欲赐十二名女子于房玄龄照顾饮食其 居,以表彰房丞相为国操劳之苦。 如果你应允这件事,那么这里有美酒一杯,自此以后和和美美,如果你要嫉妒 你们家老公,不允此事。朕赐你毒酒一杯,诏曰:“若宁不妒而生,宁妒而死?”房氏却说:“宁妒而 死。”拿起毒酒一饮而尽。 结果不过一杯醋而已。 9 东西 南宋大学者朱熹,一次在拜访他的朋友盛温如时,刚好碰到这哥们手挎着菜篮 子上街。 朱心里很是好奇,就随口一问:“这个时候你拿着个篮子是要去哪?” 朋友盛温如回答说:“我要上街买东西啊。” “买东西?”朱熹很奇怪,又问:“那么南北也可以买吗?” 盛回了一句:“不可以,我这篮子只装得金类木类,水类火类是装不得的。” 朱熹听罢连连点头。原来古代的“五行”木金水火土,是与东西南北中相对应 的。其中东方属木、西方属金、南方属火、北方属水、中属土。其实这一语言现象, 实际上是基于我国古代的五行观念衍生的。 "五行",即金、木、水、火、土。 我们的先人发现,上述五类物质经过混合加工,可以构成世间许多新的物质, 因而就产生了以这五类物质作为宇宙间万物的基础这一观念。据此,人们把一切事物和现象都归纳于这五类物质之中,而这五类物质由此成 了具体事物的抽象化的代名词。 这就是中国古代的五行观念,代表着当时历史条件下前人对世界本质的认知水 平。按照五行观念推衍,东西南北中,与金木水火土具有两两对应的关系,即东代 表金,西代表木,南代表水,北代表火,中代表土。 而古人认为,我们生活中使用的所有物体差不多都是由金和木两物质做成的, 因此,顺乎其然地便把"东西"二字当成了用来泛指物质、物体的代名词了。 现在,虽然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今人对世界的认识早已有了新而更新的一次 次飞跃,但这一语言现象却被一直沿用了下来。反正你说这么个词,大家都知道你 说的是什么意思。 所以人们常说“买东西”而不是“买南北”。

资料: 1.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