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金题作文写作:“暖新闻的理性抉择”导写及范文展示
【金题速递】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
某报为了发掘有温度和人情味的新闻,引导读者以温暖的视角看待社会,开设了
《暖闻》专栏。编辑部收到三则新闻:
一位卖油条的青年多年坚持不用有害的“复炸油”炸油条,给顾客提供新鲜健康
的油条,被网友称赞为最帅的良心“油条哥”。
一位老父亲从外地来医院看望儿子,看到儿子正在坐诊,忙得抬不起头,根本说
不上话。老人家等了两个多小时后,只好挂了个号,和儿子见了一面。
某地举办珍品画展,一位男孩在探身观赏时不慎跌倒,损害一幅珍贵名画,主办
方认为男孩只有 12 岁,又不是故意的,因此仅备案而未报案,希望男孩的心理不要受
到影响。
从以上新闻中选择一则刊登在《暖闻》专栏中,你认为哪一则更合适?请综合材料
内容及含意作文,体现你的思考、权衡与选择。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
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审题指导】
这是典型的任务驱动型作文。材料第一部分叙述了三则新闻,均为有温度和人情味
的事件,体现出向他人或社会传递的温暖。材料第二部分提出写作要求,明确写作任务:
第一,必须从这三则新闻中选择其中一则新闻;第二,围绕“温度和人情味”这两个关
键词,阐述选择该新闻的理由,要体现思考、权衡和取舍;第三,把选择的新闻与其他
两则新闻进行对比性分析,凸显所选择新闻的温暖所在。
因此,符合题意的立意,应该圆满完成题目指定的任务:挑选出一则最能“向他人
或社会传递温暖和人情味”的新闻。如果脱离材料的内容及含意,无限生发,则属于偏
离题意;如果只是分析了三则新闻的温暖,没有做出选择判断,则亦属于偏离题意。
选择没有对错,不分优劣;关键看理由,理论支撑,事实依据。立意有写作之上的优劣之别,没有评分上的高下之分。
文章要体现思考、权衡与选择,但并不意味要对三则材料平均使用力量;可以并且
应该突出所选择的的那一则。如果仅仅分析一则材料没有顾及另外两则,降低一个档次
给分。
不排斥传统议论文的写作范式,也可以旁征博引类似或者相反的素材,但是必须注
意把握——素材必须为说理服务,必须为完成任务、回答问题、分析材料服务。
【佳作展示】
温情最暖
罗穆瑶
诚信待人的良心“油条哥”,你温暖在良心做人的诚信里;排号苦等的老父亲,温
暖在只为见儿子一面的挂号里。
然而在我看来,最具温暖价值的暖闻,当属珍品画展主办方那润物细无声的温情。
珍品画展主办方的温情之所以最暖,一个直观且重要的原因,就是充满善意地对人
的关注。那温情里有呵护,有理解,有宽容。它凝结着人心的珍贵。
诚然,良心“油条哥”坚持多年不用“复炸油”,良心待人诚信经商。在这个诚信
缺失、唯利是图的时代实属难难能可贵。但是诚信经商仍商人之本,如果这也变成了值
得歌颂和赞扬的事情,实在不能令我感到那所谓的温暖背后浓浓的寒意。
诚然,那位苦等多时只为见儿子一面的老父亲的经历,令我眼泛泪花,无比感动。
但儿子是一名责任重重的医护人员,他的勤勤勉勉是为了使更多的人有一个健康的身体。
老父亲为了见儿子一面,排队挂号,但见到了父亲的儿子会怎样。他的内心或许不会有
温暖,而是愧疚、无奈、心疼和放不下的责任。
而那珍品画展主办方的善意呵护,令我无比温暖。十二岁的孩子,刚启动自己的心
灵去看待这个世界,却只因摔了一次跤,损坏了一幅画,要承担巨额的赔偿,实在令人
寒心。主办方没有报案,没有索要巨大的赔偿。这样的处理,让人为之感动。损失虽大,
但画是死的,人是活的。画可再画,而被苛责、恐吓所破坏的童心,是无法弥补的。
少年犯错,本不应罚。此时此刻,主办方没有算计自己的损失,而是用满怀善意的方式去呵护孩子那第三的心灵,用这种方式去希望男孩心里不要受到影响,用感恩的心
态去对待世界,对身边的多一份理解和宽容,亦或引导着他走向正确的人生观。这种温
情在这人与人之间冷淡和信息缺失的时代,实在是弥足珍贵。
因此,主办方的温情无疑是最暖人心的。我不仅为此动容,为之鼓掌,为之感动,
更在此感受到了烟火人间的气息。
那是莫名的感动――温情。
“良心”油条更暖心
郭身兰
暖新闻,暖人心。良心“油条哥”,坚持给人炸健康油条,诚信经营;医生舍小家
为大家,忙不上照顾父亲,敬业守职;画展举办方对小男孩的过失予以之心,感动人心。
虽然三条新闻都给予社会传播了正能量,但我觉得“良心油条哥”的事迹更值得赞
扬。
良心油条应该坚守。健康是人体的一大本钱,在当今社会而言,现技术越来越发达,
在食品添加化学剂的也越来越多,有些商家为了商品的销量,不惜在食品上添加对人体
造成伤害的物质,使商品更有卖相。只为争取利益,去伤害别人身体健康。而“良心油
条”的出现,使人相信,社会上有商人是坚守业界良心的,使更多人相信社会是温暖的。
这位卖油条的青年,多年坚持不用有害的“复炸油”炸油条,虽然在收入上是薄利的,
但他年纪轻轻,就能如此诚信,坚守商业良心,实属不易。在这个各种食品都有可能具
有危害性的商业链中,正需要这种传播正能量的“良心油条”来给予人温暖。在时代洪
流中坚守道德底线,弘扬正能量。
其他两则暖新闻虽然温暖,但相比较而言,“良心油条”的传播会更加广泛。父亲
看望儿子、想念儿子而挂号去见他,这本就是人之常情,父子情本就是社会中富含的。
人们已是常见,对人的影响力也不及“良心油条”。
画展主办方原谅了小男孩,没有计较他的过失,这是一种宽容力量。小男孩虽年少,
但如果不让他承担这份责任,会不会削弱他的责任感呢?对其他参观展览的群众又会有怎样的影响呢?原本不能损坏的东西却被小男孩损坏,并且不需要负责人,这会对人造
成警戒吗?
如今,社会上的种种食品危害现象有更需要这种油条哥的业界良心来提醒,让这些
正能量得以传播,这种正能量是让人更能感悟到的,比起父子情和展方的宽容更加温暖
人心,所以说,最帅的良心油条哥更值得点赞,为社会传递温暖。
“良心”暖到我
刘媛
我认为在“温暖”栏目上刊登“多年良心经营,从不用复炸油炸油条”的新闻更加
温暖人心。
老父亲挂号见儿子的新闻,尽管有无声的父爱,有为他人奉献的精神在其中,但我
想到更多的却是新闻中经常报道的“空巢”老人;想到公益广告中年迈的老父亲,老母
亲期盼儿子回家做了一桌子好菜,最后只打来一通电话说:“爸,妈,我忙,没时间回
家”。这样的场景难免让人心酸。如果做子女的对父亲缺乏关爱还值得赞扬的话,岂不
是与中华传统美德相背?俗话说得好:“百善孝为先,凡事孝在前。”别让父母觉得孤
独,应当多抽出时间去陪陪他们。
一位 12 岁的小孩不小心摔倒损坏了一幅名画,主办方认为小孩子不是故意的,为
了不给小孩心里留下阴影,于是没报警也没有要求赔偿。这件事情虽体现了主办方的宽
容与理解,却仍旧没有暖到我。面对此类意外,拥有高尚品德或者较大名气的人,大多
会选择不追究。因为他们的行为,会受到来自社会和内心的约束。甚至有可能,这类事
件报道后,还会成为他们提高知名度的一种手段。至于对那位小孩子的影响,不知道你
们有没有注意到,他已经是个 12 岁的孩子了。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正是接受新东西、
不断成长的关键时期。主办方对孩子无意犯的错给予包容,很可能会让孩子认为只要是
无意的就不关自己的事,都可以不负责任。这,给孩子带来了不好的影响。这样看来,
这则新闻也不能刊登在温暖的版面上。
相比之下,我觉得良心经营、从不用复炸油炸油条的新闻,更加温暖人心。在现在这个发展迅速的时代,不但商品的质量没有一并提高,相反还在不断下滑;人与人的信
任,受到破坏。例如“三鹿奶粉”中的三聚氢氨;看着光鲜亮丽的红苹果表皮却被抹上
一层蜡;在双十一创下销售记录的淘宝,被查出正品少于四成。实在让人大跌眼镜。而
就是在这样的一个时代,油条哥就像一朵莲花,出淤泥而不染,坚守自己的原则,给消
费者提供健康的食品。这样的品质,值得大力宣扬,鼓舞更多的商人诚信经营。若能如
此,那么社会将会变得更和谐。
《暖报》若刊登油条哥的事迹,会带动更多人的良心经营。如此一来,人与人之间
就没有那么多的欺骗,离和谐社会也就更进一步了。
严格的社会里也需要宽容
谢嘉琪
人的性格分为理性和感性两种。社会的规则,则以理性为大多数。对与错,往往就
在一念之间,连解释与辩护都显得那么无力。在如此环境下,社会真的需要一丝宽容。
因而,画展主办方的行为更能打动我的心!
“油条哥”的行为固然可敬,但也从侧面反映出了社会的商业诚信问题.如果连做正
当生意都为人称赞,那么证明我们的社会是病态的。监管软弱,市场竞争混乱,不良商
家比比皆是,看到这则新闻,心中的感受不是温暖,应是愤怒。
“老父亲”的行为固然令人感动,但却是在严格的社会规则背景下,父子二人的无
奈抉择,并未突显社会的感性面。而画展主办方支取次宽容令一个孩子的心灵免受打击,
向社会彰显了宽容的力量!
都说社会的竞争是残酷的,人人处处都受到各种规则的制约。虽然规则是必要的,
但同时,规则也是无情的,这迫使大多数人在追逐金钱的道路上无法停住脚步,因为在
他的思维字典里,不竞争就会饿死,更或许,他们为的不只是自己的肚子,还有背后的
一个家庭。于是社会上便会屡屡出现“过劳死”等现象。为了缓解这一现象,社会需要
多一份宽容。一场画展的宽容保护了一个孩子脆弱的心灵,那么一丝社会的宽容将减轻多少人的压力?答案是巨大的,没有那么大的生存压力,也就会少一些唯利是图的黑心
商家,社会反而会多一份稳定的秩序,人民心中多一份对安全的信任。将规则与人性的
天平持平,才能实现社会发展的最大化,这就是良性循环,应为人称赞!
我们换个思路,我们需要的结果是什么?无疑是社会发展,人们安居乐业。那么如
何实现这一目标呢?我国著名的思想家章太炎有一次在给学生上课前,在地上撒了一把
米,后按住一只鸡头令其吃米,鸡死活不吃,一松开手,鸡便自动开始吃米。社会的发
展也是如此,总是强行逼迫其发展是行不通的,社会由人构成,人会累,越逼越累,越
累效率越低,社会的发展必须循续渐进,才能真正实现良好较快发展,人民才能真正安
居乐业。而要实现此愿,还需多一份宽容,当法与情的春风同时吹向社会中人们的脸庞,
我们的社会发展必将迎来“黄金时代”!
宽之奥义,极至深焉;宽之意义,极至广焉。人之宽,使人爱之,世之宽,国之盛
之;民乐其果,敌畏之盛;何为其意?中国梦也!
父爱袭来,暖风猎猎
龙俊江
大家都说父爱如山,带来人深沉庄重的暖意。我却认为,他更像一股暖风,徐徐吹
来,让人沐浴其中,纵享温暖。
所以,我想将老父亲儿子的新闻刊登在《暖闻》专栏中,不仅旨在让读者体会温情,
更要呼吁大家珍视亲情,百善孝为先。
怪只怪这铁一般强硬冷冰的制度,让外地的老父亲千里迢迢都无得见儿一面。这本
是多么平常多么普通的小事,到这却要成为两个多小时的等等甩至亲自去挂号的父亲。
制度越冰冷,人情越温暖。
坚持使用好油不用“复炸油”的油条哥的故事,的确温暖人心,但不如父爱之深遂,
不能引起所有人的共鸣。发音并不是所有人都吃油条,但所有人都有父亲!
不责怪不处罚无意祸的小男孩,主办方的做法的确触人心弦。但这种温情是有 门
的温情,开时熙熙,闭时默然。不像父爱之风经久不绝,徐徐猎猎。这不是言语,用理解与等等支持儿子工作的老父亲,如何教人不泪垂?儿子的音容,
他是想见想闻的啊?但儿子的职责,病人的急迫,他是更看重的啊!他只得牺牲自己的
时间,将沉默与等待作为行动,同时忍受着苦楚与煎熬!在这七千二百多秒的寂寞中,
每一秒都是对他心灵的震荡!这种无声的温暖,感人至深,直戳泪点。像温暖的春风指
过,却不曾打扰小鸟的歌唱,小草的郁郁葱葱。
由这一只小雏鸟,一颗小草,自然而然地能想到千万只受庇护的小鸟,千万颗受呵
护的小草。由这一位父亲,自然可见,千万隐伤忍痛,默默付出的父亲!农民工的他们
肩上扛着的不是砖头,而是男人对家庭的责任;写字楼办公的他们敲写的不是简单的文
字,那是对妻儿爱的符号。
曾几何时,我也叛逆,也狂妄,也视父亲的关爱为束缚,视春风为荆棘。但此时此
记得,读完这老父亲为儿坚守两小时的故事,心头一股股暖流涌过,没有阀门,难以平
息。它令我感动,也使我顿悟,使我在将临深渊之时悬崖勒马,决定再不挥霍父亲的温
情,再不挥霍春风。
无形父爱,脉脉温情,猎猎春风,自知冷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