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人才子”挑战古文写作全国十地高考下水文——全国 III 卷
全国 III 卷作文原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人们用眼睛看他人、看世界,却无法直接看到完整的自己。所以,在人生的旅程中,
我们需要寻找各种“镜子”、不断绘制“自画像”来审视自我,尝试回答“我是怎样的人”“我
想过怎样的生活”“我能做些什么”“如何生活得更有意义”等重要的问题。
毕业前,学校请你给即将入学的高一新生写一封信,主题是“如何为自己画好像”,
与他们分享自己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
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
与新生论“镜”“像”书
毕光荫 作
诸位校友新生左右:
日落西山,方藏火镜;月升东海,便现冰轮(化用《西游记》中“日落西山藏火镜,
月升东海现冰轮”一句,感叹时光流逝之迅速。)。星移物换,桑海斗移。负箧曳屣,
吾属且赴蓬山;青衿紫带,尔等方入黉[1]舍。青鸟何托?鱼信难传;雁足谁寄?黄耳
无音[2](照应情景,注意书信体的格式。点出今后与新生相隔两地,书信难通。)。故
妄以马齿,号称识途;虚称前车,以鉴后辙。借名仁人,赠君数言[3]。
夫不知他人,无以行事;不知自己,无以立身。故孙子有言:知己知彼,百战不
殆;老氏有云: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认识自己,德尔菲神庙之箴言[4];三省吾身,
儒门宗圣[5]之警语。孔仲尼所忧,患不知人;苏格拉底之虑,患不知己。古今中外,圣哲仁人,人同此心,心同此理。(此段引古今中外圣哲仁人之言,证明“认识自己”之
重要性。)
然,烛火虽明,不能自照;流水虽清,岂能自净?圣人虽智,不能自明。何哉?
眼不能自视而明,耳不能自听而聪,舌不能自尝而甘,鼻不能自闻而嗅。以己观己,
譬如管中窥豹,只见一斑;林下观山,只得一面;盲人摸象,只觉一隅。然则,何如
则得见全豹,何如则得见全山,何如则得见全象,何如则知己全貌?曰:镜也。(此
段借“管中窥豹”、“林下观山”、“盲人摸象”三个比喻,说明不借助外物,完全通过自己认
识自己几乎是不可能的。)
如是我闻,佛在忉利天宫,广宣佛法,身放毫光。有人于此,欲摩法相,而目不
能直视;镜中取影,乃卒得真容[6]。故,欲得真容,需借明镜也。(借佛经中木匠为
佛祖画像的故事,说明“镜”对于“像”的重要性。)
镜者,山鸡看而独舞[7],海鸟见而孤鸣。临水则池中月出,照日则壁上菱生。试
想:天河渐没,日轮将起。燕噪吴王,乌惊御史。玉花簟上,金莲帐里。朝光晃眼,
早风吹面。揽镜自顾,则晓宿鬟尚卷,残妆已薄;遗镜自观,岂知靥上星稀,黄中月
落?(化用庾信《镜赋》文句,再次点出,画自画像,必须借助“镜子”。)
像者,前观以知所进;后观以知不足。(“像”的意义。)然则以何镜观之?所谓不
得铜镜,不知己容;不得人镜,不知己行。故太宗言之: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以何为“镜”,方能得“像”?人也。)老聃有云: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
人之资;尼父有云: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善人为镜,可知来者可追;不
善人为镜,可知迷途未远。前后相照,始得“完人”。譬如有牛于此,持草于前,执鞭
于后,岂有不力耕者?有人于此,前追圣哲,后警斗宵[8],岂有不成仁者?(贤者、
不贤者,善人、不善人都可以为“镜”,镜子可以使人从多方面、多角度观察自己。)
然以镜观像,譬如推石登山,循级而上;逆水行舟,亦未免时进时退。滚起滚落,
必有西西弗斯之毅力;随砍随合,必有吴刚伐桂之耐心。为己画像,必以镜为媒,乃至前后通观,乃至涂抹再三,然后始得一“完我”(画像要反复“修改”,才能接近本
真。)。画好像者,即做好人也。(升华主旨。)
短言简述,不知所云。
即致
学安
×××
2020 年 7 月 7 日
(此文的体裁是书信,文风与前两篇又有不同。管仲一篇,典故繁多,骈俪对偶,文
采华丽;青年一篇,文辞晓畅,句式腾挪,重在说理。此文则骈散相间,文质并重,比
喻新奇,说理透彻。从这三篇作品可以看出,作者的写作渐入佳境,由刚开始的重其形,
逐渐到重其质,乃至文质并重。这篇文章可以看作作者写作道路上的一次蜕变。
赞曰:遍识有情未识身,借来明镜暂通神。欲得彻骨真形像,不镜于水镜于人。)
【注释】
[1]黉(hóng),学校。
[2]《述异记》载:晋之陆机,畜一犬,曰黄耳。机官京师,久无家信,疑有不测。
一日,戏语犬曰:“汝能携书驰取消息否?”犬喜,摇尾。机遂作书,盛以竹筒,系
犬颈。犬经驿路,昼夜不息。家人见书,又反书陆机。犬即上路,越岭翻山,驰往
京师。其间千里之遥,人行往返五旬,而犬才二旬余。故后世称书信为黄耳。前面
提到的青鸟、鱼信、雁足,都是书信之意。
[3]《史记·孔子世家》:“老子送之曰:‘吾闻富贵者送人以财,仁人者送人以言。
吾不能富贵,窃仁人之号,送子以言。’”
[4]德尔菲神庙位于希腊的福基斯(Phocis),古希腊人认为,德尔菲是地球的中心,
是“地球的肚脐”。德尔菲神庙有三句箴言,其中最有名的一句是“认识你自己”。
[5]宗圣即曾子。
[6]这则传说来源于佛经,具体出处已经记不清。[7]南朝宋.刘敬叔《异苑》卷三:“山鸡爱其毛羽,映水则舞。魏武(曹操)时,
南方献之,帝欲其鸣舞而无由。公子苍舒令置大镜其前,鸡鉴形而舞不知止。遂乏
死。韦仲将为之赋其事。”后因以“山鸡舞镜”比喻人顾影自怜或对镜顾盼。
[8]斗宵,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