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与写作:对待工作,你是“事业心态”还是“职业心态”?阅读写作导写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阅读与写作:对待工作,你是“事业心态”还是“职业心态”?阅读写作导写练 导语: 事业心是指人们对自己所从事的事业执着追求的情感,坚定不移的信念。方志敏说: “我们活着不能与草木同腐,不能醉生梦死,枉度人生,要有所作为。”古往今来,抱 持事业心并做出丰功伟绩者不胜枚举:司马迁虽遭宫刑却编著史家之绝唱《史记》,李 时珍历经 23 年跋山涉水完成《本草纲目》,邓稼先仅用四年时间便成功研制出原子弹; 屠呦呦用 50 年时间成功研制出了青蒿素,并获得了诺贝尔医学奖······以上事 例告诉我们:只要有一颗为国为民、干事创业之心,踏踏实实干工作,心无旁骛钻业务, 再平凡的岗位也是干事的舞台,再小的地方也能有大作为。 抱持事业心态 (题目即论点,立场鲜明。) ①1960 年,一纸命令将程开甲调入北京, 加入中国核武器研究队伍,他从此在学 术界销声匿迹,却在西北戈壁滩带出 10 位院士和 40 多位将军,被人们称作“核司令”。 在遭受重重封锁的情况下,于敏接受研制氢弹的任务,先后 3 次与死神擦肩而过,最终 罗布泊沙漠腹地的一声核爆惊雷,为他赢得“氢弹之父”的称号。 ②回顾新中国 70 年历程,功勋人物不胜枚举,而且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立足自 身岗位,不满足于守成,不屑于安逸,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爱国奉献事业中。不 忘初心,上下求索,为伟大事业贡献毕生精力,同时也成就了光辉人生与不凡功绩。面 对工作,或以为职业,或以为事业。二者虽一字之差,却折射出不同的价值追求与人生 格局,成为决定人生意义的重要分水岭。 (开篇点题。通过列举新中国 70 年历程中的功勋人物程开甲和于敏,引出他们的 共同特点:抱持事业心态。) ③抱持职业心态的人,往往视之为养家糊口的谋生手段,考虑更多的是经济报酬和 人生的阶段任务,斤斤计较于付出最小化、回报最大化。任由职业目标功利化发展,忙 于守“自留地”、打“小算盘”,进步空间必然变得狭窄。把工作当事业的人,往往只问耕耘不问收获。他们将工作与自己的人生目的、人生价值、人生幸福融合为一体,对所 从事的行业和岗位发自内心热爱,在工作上迸发出一种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正因为 笃定了事业心而不只是职业心,才能坚定执着守好每班岗、心无旁骛地干好每件事,才 能从工作中寻找幸福、体味人生、感悟神圣。 (重要性分析。论述视工作为职业和事业的区别及笃定事业心的重要性。) ④职业和事业是不能截然分开的,职业是事业的基础,事业是职业的升华。很多人 能达到忘我工作、不懈进取的事业境界,得益于不断打磨职业技能、锤炼职业价值、涵 养职业情感。“两弹一星”元勋钱三强说过,古往今来,凡成就事业,对人类有所作为 的,无一不是脚踏实地、艰苦攀登的结果。知之深才能爱之切,只有品尝得了职业过程 中的任何酸甜苦辣,才能坚定职业选择,在不断追求、不断攀登、不断超越中实现事业 升华。涵养事业心态,关键就在于将对职业的热爱化为对事业的坚守,在积极地、主动 地、创造性地劳动中,实现职业价值,为社会作出贡献。 (重要性分析。论述职业、事业二者的关系:职业是事业的基础,事业是职业的升 华。) ⑤从选择职业到铸就事业,理想信念的导引作用同样显著。古人早就说过,“举而 措之天下之民,谓之事业”。在党的干部队伍中,曾出现过一个叫做“南下干部”的特 殊群体。1948 年,中央作出了“调干南下”的重大决策。“南下干部”大多在解放区刚 刚过上安定的生活,但为了革命需要,他们毅然告别家乡和亲人,重返硝烟战场,完成 了随军筹粮、城市接管、组建政权、支前土改、剿匪反霸、生产建设等各项重大任务。 从他们身上,我们看到了“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的忠贞信仰,看到了“舍小 家顾大家”的无私胸怀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党的旗帜引领,心中的信仰召 唤,化为无数共产党人前赴后继的勇毅行动,托举起经得起历史检验的辉煌事业。 (必要性分析。从选择职业到铸就事业,离不开理想信念的导引。) ⑥“行非常之事,乃有非常之功”。民族复兴曙光在前,处处都有干事创业的机遇, 处处都是大显身手的舞台。陶冶事业心态,激发职业担当,无论职位高低,不管岗位轻 重,平凡的职业历练一定会成就不平凡的事业,中国梦必将如美丽画卷般渐次展现在我 们眼前。(鞭策激励,期待展望。) 来源:2019 年 11 月 28 日《人民日报》 【时代警语】 “行非常之事,乃有非常之功”。民族复兴曙光在前,处处都有干事创业的机遇, 处处都是大显身手的舞台。陶冶事业心态,激发职业担当,无论职位高低,不管岗位轻 重,平凡的职业历练一定会成就不平凡的事业,中国梦必将如美丽画卷般渐次展现在我 们眼前。 【思维串联】 【考点精练】 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正因为笃定了事业心而不只是职业心,才能从工作中感悟神圣、体味人生、寻找幸 福,才能心无旁骛地干好每件事、坚定执着守好每班岗。 A.正因为笃定了事业心而不只是职业心,才能心无旁骛地干好每件事、坚定执着守 好每班岗,才能从工作中感悟神圣、寻找幸福、体味人生。 B.正因为笃定了事业心而不只是职业心,才能坚定执着守好每班岗、心无旁骛地干 好每件事,才能从工作中寻找幸福、体味人生、感悟神圣。 C.正因为笃定了事业心而不只是职业心,才能心无旁骛地干好每件事、坚定执着守 好每班岗,才能从工作中感悟神圣、体味人生、寻找幸福。D.正因为笃定了事业心而不只是职业心,才能坚定执着守好每班岗、心无旁骛地干 好每件事,才能从工作中寻找幸福、感悟神圣、体味人生。 2.读写一体化训练 (开放性试题) “举而措之天下之民,谓之事业”出自《易经·系辞》,结合本文谈谈你对这句话 的理解,不少于 300 字。 【相关链接】 钱学森能成“大家”源于对事业心存敬畏 凡能成就大事业者,大都对所从事的事业,保持着一种敬畏之情。钱学森能成为 “大家之中的大家”,也正是因为以科学为信仰,为学以敬,治学以畏。 “严谨、严肃、严格、严密”,钱学森曾在黑板上写下的这四个词,是对学生的要 求,也是自己一生学术精神的写照。“四严”之中,敬畏深藏。因为“敬”,所以严肃、 严格;因为“畏”,所以严谨、严密。 作为老师,钱学森对学生“如果你错了一个小数点,我就扣你 20 分”的要求,是 “严”;作为技术总负责人,他详细记录某个螺钉螺帽有问题等技术细节,是“严”;作 为学界权威,在年轻人指出方程推导错误时,亲笔回信承认错误,是“严”;作为领域 顶尖的科学家,“不题词,不为人写序,不出席应景活动,不接受媒体采访”的“四不” 原则,也是“严”。 “四严”以律己,使钱学森能始终站在世界科技潮头浪尖,成就折服世人。“四严” 以执业,使中国航天事业在白纸般的基础上成就“两弹一星”伟业,创造嫦娥奔月、太 空漫步的奇迹。“四严”以正人,使他身后涌现出一批新的科技领军人物,在前辈开拓 的道路上渐行渐远。 钱学森的离开,激起无数追思、悼念和感慨。这样一种“群体性”的反应,是对钱 老品质和精神的景仰,也寄托着人们对知识、对知识分子的理想和期待。追忆与怀念, 崇敬与赞誉,折射出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距离。 学术论文抄袭、造假丑闻屡有所闻;学术领域山头隐现,把持项目和资金,打压不同意见;以科研成果换取个人名利,当作晋升手段……当下的学术界,一定程度上存在 着急功近利的“浮躁病”,有的人为浮名所累、为私利所扰,无法静下心来研习、沉下 身去探索。在一些人眼里,“严谨、严肃、严格、严密”成为自找麻烦,能敷衍就敷衍, 能方便就方便。失去了“四严”,也就失去了对学术和事业的敬畏,变成了一种赤裸的 “利用”和轻慢的“亵玩”。这不仅让事业受损,也让知识在大众心中蒙尘。 在这样的时候,一个学识人品都堪为大师的老人离开,公众痛悼的,不仅是其人其 事,更是其用毕生实践写就的科学精神,是其以深深的敬畏之情,树立起的知识的尊严。 不是吗?“中国什么时候能拿诺贝尔奖”的争论热度未消,钱老用在工程控制论、物理 力学两个学科的开创性贡献,告诫世人:拿奖并非科研的全部。不是吗?某院士、某副 校长的“抄袭门”还未关上,钱老用“严谨、严肃、严格、严密”的训条,告诫世人: 科学来不得半点弄虚作假。“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以钱老 镜鉴当前的某些人、某些事,可以知治学中的大得失,科学中的大境界。 精神之光,烛幽以明。钱学森“四严”中深藏的这份敬畏,不仅镜鉴学界,也能烛 照到每个人。对自己的岗位,不轻视,更不轻慢,做小事如大事,视细节如全局。在工 作中,多一分严肃和严格;在学习中,多一分沉淀和积累。这些,不正是痛悼之余,我 们该赓续传扬的钱老的精神遗产吗? 来源:2019 年 11 月 13 日《人民日报》

资料: 1.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