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高考作文写作指津:从整体到内含—这才是作文审题的关键!
加入VIP免费下载

名师高考作文写作指津:从整体到内含—这才是作文审题的关键!

ID:349776

大小:17.24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7-18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名师高考作文写作指津:从整体到内含—这才是作文审题的关键! “一篇文章定乾坤”,这句话概括了作文在语文考试中举足轻重的作用。 从往年的高考作文来看,语言流畅、卷面整洁只能算是锦上添花;切题正确而有新意, 往往才是作文获得高分的重要因素。 首先要考虑写什么,其次才是思考怎么写。面对新材料作文,万万不可管中窥豹、一 隅之见,要把握整体,理清逻辑顺序;审清题目要求;透过材料表意,感悟深层含义;抓 住材料关键词句。这样,作文才能避免偏题或者跑题。 整体把握,理清逻辑链条 面对作文题目时一定要有整体意识,仔细审读材料内容、写作要求,梳理材料中的逻 辑,从而快速明确从材料的中心思想。 2018 年全国新课标卷的作文命题类型是任务驱动型作文,不妨回顾一下材料: 2000 年 农历辰龙年,人类迈进新千年,中国千万“世纪宝宝”出生。 2008 年 汶川地震,北京奥运会。 2013 年 “天宫一号”首次太空授课。公路“村村通”接近完成;“精准扶贫”开始 推动。 2017 年 网民规模达 7.72 亿,互联网普及率超全球平均水平。 2018 年 “世纪宝宝”一代长大成人。 …… 2020 年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2035 年 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际遇和机缘、使命和挑战。你们与新世纪的中国一路同行、成长, 和中国的新时代一起追梦、圆梦。 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据此写一篇文章,想象它装进“时光瓶”留 待 2035 年开启,给那时 18 岁的一代人阅读。 可以看出材料中有多个年份出现,这里提示考生材料的逻辑是按时间顺序展开的,从 际遇、机缘、使命、挑战的角度回顾了中国近年来的重大事件,并且明确了未来 17 年的国家发展目标,将考生引进一个具有历史纵深感的情境,材料命题范围谈的就是“小我”与 时代“大我”之间的关系。 明确任务指令,审清写作要求 高考语文作文材料阐述过后,会有一个简单的总结,在总结句里,考生需要抓住关键 词,在中心观点的阐释中加以运用。除此之外,考生要密切关注“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 的联想和思考”之类的语句,文章切忌“高大全”“假大空”,一定要做到文中有“我”,写 出个人的联想和思考。同时,考生还要仔细地审读写作要求。 以 2015 年江苏高考作文题为例: 智慧是一种经验,一种能力,一种境界。和大自然一样,智慧也有他自己的样子。 要求:请以此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作文,题目自拟,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材料的关键词“智慧”,作文扣住关键词去写就会切合题意,这既是对考生的提醒,也 是内在要求。考生在写作时一定要有扣题意识。 透过材料表象,感悟理性内涵 考生在阅读叙事性材料时,要重视结果,学会由果溯因,揭示本质;要透过材料的核 心事件,更深层次的去挖掘思考点,运用全面的的眼光进行深入分析。 例如 2011 年辽宁高考作文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 有位哲学家举起一个苹果,对学生说:“这是我刚从果园摘来的,你们闻到苹果香味 了吗?”有个学生一看到苹果红红的就抢着说:“闻到了。”哲学家拿着苹果走到学生面前 让他们闻,有的说闻到了,有的闻也不闻就说闻到了,只有三个学生默不作声。哲学家问: “你们怎么啦?”一个学生上前又闻了闻,说:“什么味也没闻到。”另一个学生上来摸了 摸说:“这是什么苹果?”还有一个讷讷地说:“老师,今天我感冒了”。 哲学家把那个苹果交给大家传看,竟然是蜡做的假苹果! 这是一道叙事性材料作文题,没有明显的指令性任务。理清材料中的人、物、事件, 辨清事件主角和主要内容。 材料里有哲学家,也有学生。其中学生分了两类,一类说闻到了苹果的香味,另一类 就说没闻到,没闻到的也就只有三个人。很明显,不管是哲学家还是试题的命制者都支持后三人的做法,否定前面那些学生的 行为。人不能随波逐流、人云亦云,不能迷信权威,轻信盲从;而要独立思考、寻根究底、 求真务实。 找出材料中心,解释关键词意 无论是单则材料还是多则材料,它们都会围绕一个中心话题展开,一个或多个核心词 汇、关键句子就能体现材料的中心,考生围绕材料中心进行审题立意即为切题。 从内容看,中心句是关键句,它是集中揭示说明对象特征或点明主要事理的语句,一 般是材料中具有总括意义的话,所出现的位置通常在材料的开头或结尾处。 从出现频率看,反复出现的句子是关键句,反复出现的词是关键词,它能表示需要强 调的内容。以 2013 年湖北高考作文为例: 你注意到了吗?装鲜牛奶的容器一般是方盒子,装矿泉水的容器一般是圆瓶子,装酒 的圆瓶子又一般放在方盒子里,方圆之间,各得其妙,古诗云:方圆虽异器,功用信具呈。 人生也是如此,所谓:上善若水任方圆。以方圆为话题,根据此材料,题目自拟写作文。 “方圆”一词反复出现,是关键词,由它构成的短语——“方圆之间”“方圆虽异器, 功用信具呈”“上善若水任方圆”等词语提示了写作的内容。 每则作文材料都会有其中心话题,往往体现为不同关键词或关键句之间的关系,我们 要学会合理迁移,从现实与历史、局部与整体、多重视角深入探索,让自己的文章写得有 深度。   作为备考生,要提高作文审题的能力,包括全面理解作文材料,把握所给材料中的内 涵,了解命题者的意图,分析清楚写作对象、范围和重点,并确定文章观的立意方向与写 作角度。 审题是否准确是评判作文优劣的首要标准,如果审题出现偏差,写作角度选择不当, 即使文章结构再严谨,论证再充分,事例再丰富新颖,语言再优美流畅,也是“瞎子点灯 ——白费蜡”。

资料: 1.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