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写作:城市or乡村,你愿意哪里成为你未来的舞台?(附:文题详解及范文精评)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高考作文写作:城市 or 乡村,你愿意哪里成为你未来的舞台?(附:文题详解及范文精评) 作文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当下,有无数年轻人选择背井离乡,奔赴城市,在城市中奋斗一辈子;也有一些年轻 人,选择离开城市,去往乡野,追寻他们向往的生活。 对于年轻人的不同选择,你有什么看法?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 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 命题方向 人文底蕴:人文情怀 科学精神:理性思维、勇于探究 学会学习:勤于反思 责任担当:社会责任 实践创新:劳动意识、问题解决 审题 限制性 1.真实情境的限制。材料提供的真实情境为当今时代背景下,年轻一代对自己生活方 式和目标的选择:无数年轻人从农村奔赴城市,在城市奋斗一辈子;也有一些年轻人选择 离开城市,去往乡野,追寻自己向往的生活。材料陈述的两种选择表面上是对立矛盾的, 实质上又是辩证统一的。考生需要正确辨析二者的关系,可以选择其中某个角度立意或综 合立意,但不可脱离材料另起炉灶。 2.写作任务的限制。本题的任务指令相对明确:“对于年轻人的不同选择,你有什么 看法?”考生要表达的是对这两种选择的态度,而不是对“城市”和“乡野”的态度,考 生生发联想和论述的起点是材料中年轻人的不同选择。“看法”限定了文章的文体为议论文。3.价值判断的限制。材料所反映的中心问题正是当今社会年轻人人生观、价值观的多 维体现。一些关键词透露了命题者的情感倾向及立意所指,“无数年轻人”“在城市中奋斗 一辈子”肯定了这种选择;“也有一些年轻人”“去往乡野,追寻他们向往的生活”,“向往” 一词表明命题者对此种选择也没有否定的意涵。所以考生不可否定任何一种选择。 开放性 1.立意角度开放。“对于年轻人的不同选择,你有什么看法?”考生可以从前者的选择 出发,写从乡村到城市,用奋斗来创造幸福的主题;也可以从后者的选择出发,写从城市 到乡野,更重视遵照内心、追求与城市喧嚣相反的生活的主题;“去往乡野,追寻他们向 往的生活”也可能基于伟大的梦想,比如建设美丽乡村等。考生不管赞成哪种选择,只要 能自圆其说即可。 2.联想思考开放。针对年轻人的不同选择,考生联想思考的角度相对开放,可以分析 年轻人不同选择的原因,或者写不同选择的具象化表现,也可以写不同生活的意义和价值, 从而体现考生思维的深刻度、对语言的驾驭能力或谋篇布局的能力等。 解题 这是单则材料任务驱动型作文,特殊之处在于材料中隐含了一组对立统一关系的中心 词。考生审题立意时需要抓住关键词和能够体现命题者情感倾向的词语,需要注意引导语 所限定的任务是对年轻人的不同选择谈看法,必须围绕“年轻人”的两种“选择”展开, 不能抛开“年轻人”只谈“选择”。题目立意难度不大,但论证中需要体现对两种“选择” 的比较权衡。 参考立意 切题立意: 1.奔赴城市,寻找奋斗的机遇。 2.回归乡野,回归生命本真。 3.奋斗在城市和回归于乡野都能实现青春价值。 4.乡野也是年轻人奋斗的天地。5.城市乡野皆有我辈的诗和梦想。 …… 偏题立意: 1.摆脱“随遇而安”的舒适区。(没有注意到命题者的情感倾向,将后者的选择判断为 消极情绪) 2.做出选择,坚定道路。(只谈“选择”,无关年轻人,也无关“城市”“乡野”,走向 话题作文的窠臼) 3.时代允许你保持个性。(题目的核心概念不是“时代”,也不是“个性”) 范文展示 此“心”安处,皆是吾乡 (题目引用诗句,增强文采,点出两种选择都遵从本心,观点明确。) 一考生 世界在日新月异地变化着,也为现代人的生活提供了多元化的选择契机。城市的舞台 很大,于是无数年轻人选择了奔赴城市,那里的打拼掺杂着乡愁;城市的舞台很小,于是 一些年轻人离开城市回到乡野,那里的花香同样飘在“梦”中。(用简洁的语言扣住材料, 引出论题,巧妙地点出几个关键词:城市、乡野、选择、梦想。) 其实无论奔赴城市还是回归乡野,都只是在选择不同的生活方式,不同的立身之境, 只要能抵达梦想,实现人生价值,我们都可以说一声:城市的路很宽,乡野的天很蓝,跟 着梦想走,此心安处是吾乡!(承接上文,揭示本质,点明论点:“此心归处,皆是吾乡”。 无论选择城市还是乡野,都是对内心的忠实回答。) 如果说年轻人的征途是星辰大海,那么城市便是他们的第一站。社会的车轮使文明的 城市成为山里孩子梦中的神殿,经济的发展为梦想的实现提供着机遇和平台。年轻人对城 市的征服,始于直面未来的勇气和冲劲,始于改变现状的决心和企盼。他们是顶风冒雪将 邮件送到千家万户的快递小哥,是手术室里连续手术 19 小时晕倒在地的医生,是平均年龄 只有 30 多岁的中国航天人才队伍……为了梦想,他们把根深扎在城市,奋斗不息,拼搏不止,为社会奉献,为祖国争辉。(从选择在城市奋斗的角度论述,表达肯定的态度,赞美城 市奋斗者的个人价值和社会意义。) 如果说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那么乡野便是年轻人的诗和远方。古有陶渊明归园田居,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留下了隐逸的佳话;今有美食博主李子柒穿梭乡野,五月酿 琵琶,七月乞巧来,向世界输出中国文化。阿多尼斯说,你真正的凯旋,在于不断地毁坏 你的凯旋门。抛下了城市的鲜花和掌声,回归乡野,走近自然,另辟蹊径,你同样能感受 到生活的真意,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从选择回归乡野的角度论述,辨证分析,既肯定了 回归乡野的选择,也点明其积极影响,回应材料的价值观限制,表达回归乡野不能陷入颓 废消极的看法。) 未来,我们也将步入社会,带着年轻人的无畏,还有奋斗的汗水;未来,我们也许回 归乡野,在田垄间躬耕,在菜园里播种。城市和乡野的选择不是结束,只是开始;没有高 下,只有梦想。在城里奋斗一辈子,感受“戎马一生”的辉煌;回归乡野再出发,也能有 “少驻初程”的诗意。(再次重申观点,表达两种选择没有高下之分,都是实现人生价值的 途径。) 时代为我们提供了追逐梦想的权利和自由,那就无悔地选择,用更多样的精彩去回馈 时代的馈赠。用奋斗在城市的忙碌,用回归乡野的探寻,证明自己,保持真心,相信无论 身处何方,此心“安”处皆是吾乡!(收束全篇,回扣标题和开头,达到首尾呼应、浑然 一体的效果。) 点评 本文从综合性角度立意,提出在城市中打拼和回归乡野都是人生理想和价值的体现。 开门见山,论点鲜明。主体部分分述两种选择,重点阐述其原因、意义、价值,并罗列社 会群像,表现整个时代的多元价值追求。结尾两段,回扣前文,再次阐述两种人生选择的 意义。结构上,首尾呼应,严密完整。语言上,句式整散结合,文辞优美,富有诗意和内 涵,耐人寻味。

资料: 1.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