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与写作:你被手机绑架了吗? 阅读写作导写练
加入VIP免费下载

阅读与写作:你被手机绑架了吗? 阅读写作导写练

ID:349783

大小:137.04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7-18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阅读与写作:你被手机绑架了吗? 阅读写作导写练 导语: 近年来,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使用手机浏览信息、网上购物、休闲娱乐,已经成为 人们主要的生活方式。手机的应用无疑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但过度使用手机 的问题也日益凸显出来。离开手机,人们甚至会感到魂不守舍、焦躁不安等,这是典型的 手机依赖症。沉溺手机往往让人荒废学习和耽误工作,危害是无穷的,而要想打败手机依 赖症,只能依靠自律,尤其对在校大学生来说非常重要。 打败手机依赖症,大学生需要坚守个人目标 (题目即观点,指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①手机依赖似乎成了人们耳熟能详的症候。近日,有媒体面向全国各地大学生发起关 于手机使用时间的调查,结果显示,仅 14.05%的受访者每天使用手机时长在 3 小时及以下, 24.75%的学生使用时间在 8 小时以上,而超过七成的大学生曾经尝试改变手机沉迷的现状。 (通过媒体对大学生手机使用时间的调查,引出手机依赖症的问题。) ②在信息时代背景下,人们的手机已经从简单通讯工具演化为社会生活数字化载体, 须臾不可离,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沉迷于手机满足自身娱乐、视听需求,的确会分散人们 在学习、工作上的注意力;但其实,手机并非洪水猛兽,人们对沉迷手机也不用反应过激。 (现实性分析。论述手机的重要性。) ③事实上,手机本身是“无辜”的。在手机出现之前,早已有形形色色的娱乐活动吸 引着学生的注意力,手机只不过是其中最新颖的一个。课余闲暇时间,本就是学生们自己 的时间,只要不影响正常的学习生活,娱乐一下又有何妨?要知道劳逸结合对于学习、工 作只会更有益处。 (现实性分析。指出手机本身是“无辜”的。)④人们所担心的,其实是时间而非手段。现代科技水平不断发展,娱乐方式也在不断 刷新着人们的认知。一块小小的手机屏幕,只不过逛逛淘宝、刷刷微博,结果一盯就是一 下午,放松倒是放松了,可学习也被耽误了。 (现实性分析。指出人们所担心的,其实是时间而非手段。过度使用手机,放松自己 会耽误学习。) ⑤克服诱惑、集中注意力最好的办法就是自律。作为信息时代重要的工具,手机既可 以是杀死时间的凶手,也可以是养成自律等好习惯的帮手。 (辩证看待手机的作用,指出克服诱惑、集中注意力最好的办法就是自律。) ⑥任何一个新型的工具,都需要足够的克制、自律才能兼得“鱼和熊掌”。譬如古希腊 的奥德修斯,他把自己绑到了桅杆上,于是既听到了海妖美妙的歌声,又不至于丢掉性命。 自律就是主动绑在身上的绳索,不否认娱乐性对于自身的吸引,但关键是要自控。 (通过古希腊的奥德修斯自绑桅杆的故事,强调对待任何一个新型的工具,都需要足 够的克制、自律才能兼得“鱼和熊掌”。) ⑦从根本来说,自律来源于个人的追求。它驱动着人们追求知识、学习技艺,以达成 心中既定的目标。很长一段时间里,总有类似的声音出现:“高中努力学,大学就轻松了。” 这是完全错误的观点,最主要的危害就是将学生们内心中的驱动力、学习目标偷换成了上 大学。一旦未能及时找到新的目标,很容易沉迷在耳目娱乐之中。 (必要性分析。“高中努力学,大学就轻松了”这一错误观点的主要危害是让大学生丧 失新的目标,沉迷于娱乐之中。指出从根本来说,自律来源于个人的追求。) ⑧当然,从手段上看,自律的绳索也可以来自外界。校方也应该更好地引导学生们正确对待手机,让学生把手机当作帮助自己学习、快速获取信息的工具。善于利用优秀软件, 对学习生活大有裨益。 (从手段上看,自律的绳索也可以来自外界。) 来源:2020-01-09 《科技日报》 【时代警语】 克服诱惑、集中注意力最好的办法就是自律。作为信息时代重要的工具,手机既可以 是杀死时间的凶手,也可以是养成自律等好习惯的帮手。任何一个新型的工具,都需要足 够的克制、自律才能兼得“鱼和熊掌”。自律就是主动绑在身上的绳索,不否认娱乐性对于 自身的吸引,但关键是要自控。 【思维串联】 【考点精练】 1.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 辑严密,每处不超过 15 个字。 事实上, (1) 。在手机出现之前,早已有形形色色的娱乐活 动吸引着学生的注意力,手机只不过是其中最新颖的一个。课余闲暇时间,本就是学生们 自己的时间,只要不影响正常的学习生活,娱乐一下又有何妨?要知道劳逸结合对于学习、 工作只会更有益处。 人们所担心的, (2) 。现代科技水平不断发展,娱乐方式也在 不断刷新着人们的认知。一块小小的手机屏幕,只不过逛逛淘宝、刷刷微博,结果一盯就是一下午,放松倒是放松了,可学习也被耽误了。 克服诱惑、集中注意力最好的办法就是自律。作为信息时代重要的工具,手机既可以 是杀死时间的凶手, (3) 。 2.读写一体化训练 (开放性试题) “高中努力学,大学就轻松了”,这句话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请从本文所谈坚守目标 的角度,结合你的读书体验和个人经历,谈谈你对这句话的认识,不少于 300 字。 【相关链接】 别拿“手机依赖症”不当回事 据媒体报道,西南大学在中心图书馆开设“脱机自习室”,学生进入此自习室须将手机 交给工作人员代为保管。这个自习室开设近一周,有学生坚持了 530 分钟不使用手机,但 也有学生 10 多分钟就熬不住了。“脱机自习”事情不大,但反映的问题值得我们深思。 近年来,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和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使用手机浏览信息、移动购物、 休闲娱乐,越来越成为人们重要的生活方式,在现实生活中最明显的反映,就是“低头族” 的流行。事实上,在经济发达地区,“低头族”不仅成为地铁、公交上的一道“风景”,甚 至在教室、办公室、会议室里,也不乏“低头族”的身影。手机在带给人们极大便利的同 时,也在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行为习惯。 作为一种通信工具,手机功能的应用无疑为人们生活提供了便利,但过度使用手机产 生的问题也在凸显,给人们带来不小的困扰。越来越多的人发现,一旦手机不在身边,就 会很不自在。更有甚者,吃饭、走路都在看手机,甚至睡觉前也养成了熬夜刷手机的习惯。 手机依赖还在向青少年蔓延。一项调查显示,我国“00 后”近视率高达 60%,他们平均每 天使用手机时间长达两小时 15 分钟。手机过多地介入人们的生活,使得工作生活高度“在 线化”,加剧了人们的疲惫感和焦虑感。同时,由于手机提供的多是高度碎片化的信息,大 幅挤压人们线下思考、系统思考的时间。 过度的手机依赖,还容易造成各种突发事故。近几年,因使用手机引发的行人交通事 故呈上升趋势。江苏南京警方 2015 年发布的一组数据显示,开车打电话、刷微博、聊微信、操作打车软件等“影响安全行车行为”引发的交通事故占事故总数的 49.1%,后果也最为 严重。去年 9 月,驾驶大型客车的常州司机高某因为走神撞死老人,其在 7 分钟内竟然看 了 39 次手机。 凡事过犹不及,使用手机也是这样。数据显示,2016 年 7 月,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 7.1 亿,总使用时长 379 亿小时,平均每人每天的使用时间达 112 分钟。一些深度“手机依赖 症患者”实际使用手机时长远远高于这个数字,他们往往难以认识到“手机依赖症”所产 生的危害,单纯依靠个人自觉和自律,很难阻止“手机依赖”对他们产生的一系列副作用。 并且,全社会似乎并未对此引起足够的重视,很多手机功能应用的研发还在以黏附用户为 目的,极力吸引用户的注意和兴趣。 科技改变生活,但所谓的改变不应只是产生了“低头族”现象。如果人们的生活品质 并未因科技而改善,人们的身心健康并没有因科技而提升,那就不能认为是我们主导了科 技进步,而是我们为科技所奴役。“手机依赖症”正在产生越来越多的身心问题,需要全社 会共同关注,也需要工会、少儿关爱机构等组织积极介入并行动起来,采取有效措施引导 人们合理使用智能手机。毕竟,拯救每一个“手机依赖症”患者,就是在拯救我们共同的 生活方式,营造共同的健康生活。 来源:《光明日报》

资料: 1.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