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名师指津:高考小说鉴赏—“我”之作用
加入VIP免费下载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名师指津:高考小说鉴赏—“我”之作用

ID:349784

大小:18.63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7-18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名师指津:高考小说鉴赏—“我”之作用 小说中一个常见的次要形象“我”,常常成为命题点。 小说中“我”的特殊性: 小说中的“我”是作品中的人物,有时也可能拟人化为作品中的动物。“我”可以是主 角,更多的时候是配角。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小说中的“我”是作品中的角色。 小说中“我”的四重作用:(背诵) ①叙述者 表现为写作“有限视角”起线索的作用,使小说情节自然、紧凑。(“有限视角”的好 处是“我”既是故事情节的讲述者,又是其中的参与者、见证者,使小说显得真实亲切, 拉近了小说与读者的距离,便于抒情。) ②亲历者 增强故事的真实性或现场感。 ③参与者 一般作为次要人物,衬托主要人物。 ④代言者 作者借“我”进行议论或抒情,便于表现主题,便于表达情感倾向。 实战演练 “我”在小说中的主要作用是什么?请简要分析。(6 分) 答:①讲述故事:小说故事是由“我”讲述出来的,真实可信; ②推进情节:“我”是事件的参与者,由于“我”的提议,情节得以发展变化; ③衬托人物:小说主人公王有福的性格,由于“我”的存在而更加鲜明。(每答出一点 得 2 分。意思答对即可。)阅读下面面文字,回答 4—6 题(14 分) 老兵 胡玲 单位招门卫,一直没招到人。应聘者要么嫌工作时间太长,要么嫌福利待遇不好。 这天下午,一个人影在办公室门口晃动,我走过去,吓得差点儿叫出声来。站在我面 前的是一个丑陋无比的男人,四五十岁的样子,瘦削的脸上布满了道道伤疤,像无数条狰 狞的蜈蚣匍匐于脸上。男人个子很高,背有点儿驼,穿着一件洗得发白的旧军装,肩上斜 挎着一个褪了色的绿军包。 我是来应聘门卫的。男人朝我讨好一笑。他笑的时候,脸上的疤痕显得更加突兀可怕。 听到有人来应聘,人事部的赵经理高喊一声,应聘的,过来! 男人扯了扯身上的军装,走了进去。 看到男人,赵经理也吓了一路。你脸上的疤怪吓人的。赵经理面带愠色。男人像做错 了事情一样,有点儿歉意地脸红起来。 你是哪里人?赵经理朝男人上上下下打量了一番问。 我是湖南桑植的,贺龙元帅的故乡,男人的语气中透着一丝骄傲。 带证件了吗?赵经理问。 男人从绿军包里掏出一个红绸布包着的东西,打开,里面是三个红本本。男人将红本 本小心翼翼地递到赵经理面前,这是我的证件,请您过目。 赵经理拿着三个红本本瞄了几眼,丢在了桌子上。你有做门卫的工作经验吗? 没有,我以前一直在老家种地,媳妇前段时间检查出得了重病,需要很多钱,我才出 来打工的。男人的肩膀微微颤抖了一下,丑陋的脸上闪过一抹悲凉之色。 不行,没有经验的我们不要,你走吧!赵经理斩钉截铁地说。 我能吃苦,还有一身力气,干门卫工作应该可以的。男人憨厚地说。 赵经理斜了男人一眼,没好气地说,门卫就是保护我们单位的财产和人身安全,你年 纪一大把了,怎么做得了。 我可以的,真的可以,我练过散打,也懂一些安全救助知识,一定能够干好门卫工作 的!男人有点儿着急地说。我说不行就不行,你就别哆嗦了!赵经理的头摇得像拨浪鼓。 您让我试试吧!哪怕工资低点儿也行,我媳妇病得不轻,我急需钱,急需一份工作。 男人带着央求的口气。 对不起,这里不慈善机构。赵经理冷冷地说。 男人强挤出一丝苦笑,从桌子上拿起三个红本本,认真地用红绸布包裹好,轻轻地装 进包里。那谨慎细心的样子,仿佛他放进去的是价值连城的稀有珍宝。 男人黯然地走出了办公室。 几星期后,单位购买了一批办公家具,需要搬到五楼办公室去。单位后面有座桥,桥 上每天聚焦着许多等活儿干的人,我决定去好运里找个搬运工来帮忙。 桥上,站着许多人,他们有的拿着扁担,有的拿着铁铲,有的坐在三轮车上。我走过 去,一大群人蜂拥而上:有活儿吗?多少钱?给我做吧! 有一批家具要搬到五楼,五十块钱做吗?我问道。 钱太少了,做不了。一听我报的价钱,一群人悻悻散去。 我正准备加价时,一个声音响起:这活儿我干。我顺着声音望过去,又看到了那个满 脸伤疤的丑陋男人,他依然穿着那身旧军装,挎着绿军包。 还没找到工作吗?我问他。 男人苦涩一笑,是呀,一个多月了,什么工作也没找到,别人要么嫌我老,要么嫌我 脸上有疤。实在没办法,我就和他们一样在桥上蹲点,也好寻些力气活儿做。 到了单位,男人二话没说,放下绿军包,找起一张桌子就上楼去了。 没多久,男人就把所有家具搬上了五楼。虽然是冬天,但男人的旧军装已经被汗湿透 了。 我递给了男人八十块钱,男人又退回我三十块。说好了五十块的。男人朴实地笑着说。 男人走后,我发现他的包掉在我这里了。 我打开男人的包,打开红绸布,看到那三个红本本。一本是退伍证,证书照片上的一 张脸年轻帅气,英姿飒爽。退伍证的纸张虽已泛黄和起皱,依然能清楚地看见上面的字迹: 南滨市某步兵部队,陈青山同志于 1994 年 4 月光荣退伍。一本是部队颁发的二等功证书。 一本是伤残军人证,写着陈青山在某次救火中不慎烧伤了脸。 男人很快就折了回来,十分着急的样子,看到我手里的包,他松了一大口气。差点儿忘了我最重要的东西。男人说。 男人脸上的伤疤,在阳光的照耀下像一朵美丽的鲜花。我怀着敬重的心情,双手把包 递到男人手中。 (有删改)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小说开头通过描写老兵的相貌以及赵经理的反应,突出老兵伤疤的可怕,是为了反 衬他内心的美好,同时,相貌的丑陋也为他找不到工作作了铺垫。 B.对老兵各种理由的反复请求,赵经理总是以不耐烦的语气来应答和拒绝,表现了他 内心对老兵的轻视和冷漠。 C.小说多次写到老兵身上所带的“三个红本本”,并用“红绸布包着”“我最重要的东 西”等来写他的珍惜,表现他对曾经拥有的身份和取得的功绩的重视。 D.对老兵的伤疤,“我”从开始时“像无数条狰狞的蜈蚣匍匐于脸上”的感受到了解真 相之后“像一朵美丽的鲜花”的赞美,反映出“我”对老兵的心理变化。 5.小说在刻画老兵这一形象时,突出了他的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5 分) 6.小说以“我”来展开情节的叙述,有什么作用?请结合作品进行分析。(6 分) 答案: 4.A(小说开头“老兵伤疤的可怕”不能反衬出“他内心的美好”,“老兵内心的美好” 是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逐渐表现出来的。) 5.①朴实本分。经常穿着旧军装,挎着绿军包。虽然知道自己可以用胜任门卫工作, 但由于自己脸上有疤,被人家拒绝毫无怨言。 ②吃苦耐劳。没多久就把一批家具搬到五楼,尽管旧军装被汗水湿透了也不多说什么。 ③做人有原则。尽管很需要钱,干活也很累,但毫不犹豫地退还“我”多给的三十块 钱。 ④有家庭责任感。出来求职赚钱是为了给媳妇治病。 (答出一点 1 分,两点 3 分,三点 5 分。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6.①作为见证者,“我”见证了老兵在城里求职的遭遇,以及他的坚持,视角更客观,人物形象更有真实感。 ②作为亲历者,作品通过“我”的感受和言行,更能凸显老兵高尚的人格,表现我对 他的尊重与肯定。 ③作为参与者,“我”进入场景,推动情节的发展,强化作品表现人物和主题的力度; ④作为代言者,通过“我”对老兵的敬重,表现了朴实善良的正能量具有强大感染力 的主题,升华主题。 (每点 2 分,答出三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说明:题目参考《2020 考点通》。答案,我根据需要,做了适当的修改,可商榷。)

资料: 1.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