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名师指津:高考小说鉴赏之—概括人物形象之答题角度
加入VIP免费下载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名师指津:高考小说鉴赏之—概括人物形象之答题角度

ID:349789

大小:18.21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7-18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名师指津:高考小说鉴赏之—概括人物形象之答题角度 人物形象的概括与分析,几乎是小说阅读的必考题,那么做题时从哪些方面入手呢? 答曰:①从情节入手,看人物构成与发展变化。 情节是小说故事推进的过程,是人物性格成长的历史。在分析人物性格成长与情节的 关系时,一方面要抓住突出故事情节的矛盾冲突来看人物性格的内涵;另一方面,要关注 重要场面和精彩细节中人物的形象特点。 ②从环境入手,看人物性格成长的背景。 环境是人物性格成长的基石。小说中的环境是指人物成长、活动和事件发生、发展的 场所。它可以交代背景、渲染气氛、推动情节、揭示人物的精神境界、烘托人物的思想性 格。(此也是环境描写的作用,需要记忆) ③从人物描写的方法入手,看人物性格的具体表现。 主要有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等。阅读时要细读文本 中上述各类描写的相关内容,从中看人物性格的各个侧面。 ④从小说中交代的人物身份、地位、经历、教养、气质等方面入手。 因为这些方面直接决定了人物的言行,影响人物的性格。 一般情况下,考虑此四点即可。另外还可结合小说的主旨、小说中人物的关系、小说 中的评价和议论来概括。 设题方式: (1)作品中××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 (2)小说中××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他(她)有什么样的心态?请简要分析。 (3)请概括××的性格特点,并作简要分析。实战演练 三、文学类文本阅(25 分)(2016 年全国三卷)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 分) 玻璃 贾平凹 约好在德巴街路南第十个电杆下会面,去了却没看到他。我决意再等一阵,踅进一家 小茶馆里一边吃茶一边盯着电杆。旁边新盖了一家酒店,玻瑞装嵌,还未完工,正有人用 白粉写“注意玻璃”的字样。 吃过一壶茶后,我回到了家。妻子说王有福来电话了,反复解释他是病了,不能赴约, 能否明日上午在德巴街后边的德比街再见,仍是路南第十个电杆下。第二天我赶到德比街, 电杆下果然坐着一个老头,额头上包着一块纱布。我说你是王得贵的爹吗,他立即弯下腰, 说:我叫王有福。 我把得贵捎的钱交给他,让给娘好好治病。他看四周没人,就解开裤带将钱装进裤衩 上的兜里,说:“我请你去喝烧酒!” 我谢绝了。他转身往街的西头走去,又回过头来给我鞠了个躬。我问他家离这儿远吗, 他说不远,就在德巴街紧南的胡同里。我说从这里过去不是更近吗,老头笑了一下,说: “我不走德巴街。” 他不去德巴街,我却要去,昨日那家茶馆不错。走过那家酒店,玻璃墙上却贴出了一 张布告——昨天因装修的玻璃上未作标志,致使一过路人误撞受伤。敬请受伤者速来我店 接受我们的歉意并领取赔偿费。 我被酒店此举感动,很快想到王有福是不是撞了玻璃受的伤呢,突然萌生了一个念头: 既然肯赔偿,那就是他们理屈,何不去法院上告,趁机索赔更大一笔钱呢?我为我的聪明 得意,第二天便给王有福打电话,约他下午到红星饭店边吃边谈。 红星饭店也是玻璃装修,我选择这家饭店,是要证实他是不是真的在酒店挂伤的。 他见了我,肿胀的脸上泛了笑容,步履却小心翼翼,到了门口还用手摸,证实是门口 了,一倾一倾地摇晃着小脑袋走进来。 “我没请你,你倒请我了!”他说。“一顿饭算什么!”我给他倒了一杯酒,他赶忙说:“我不敢喝的,我有伤。” “大伯,你是在德巴街酒店撞伤的吗?” “你……那酒店怎么啦?” “这么说,你真的在那儿撞的!” “这……”老头瓷在那里,似乎要抵赖,但脸色立即赤红,压低了声音说:“是在那 儿撞的。”一下子人蔫了许多,可怜得像个做错事的孩子。“这就好。”我说。 “我不是故意的。”老头急起来。“我那日感冒,头晕晕的,接到你的电话出来,经过 那里,明明看着没有什么,走过去,咚,便撞上了。” “你撞伤了,怎么就走了?” “哗啦一声,我才知道是撞上玻璃了.三个姑娘出来扶我,血流了一脸,把她们倒吓 坏了,要给我包扎伤口,我爬起来跑了。我赔不起那玻璃呀!”“他们到处找你哩。” “是吗?我已经几天没敢去德巴街了,他们是在街口认人吗?” “他们贴了布告……”老头哭丧下脸来,在腰里掏钱,问我一块玻璃多少钱。我嘿嘿 笑起来。 “不是你给他们赔,是他们要给你赔!” “赔我?” “是赔你。”我说,“但你不要接受他们的赔偿,他们能赔多少钱?上法院告他们,索 赔的就不是几百元几千元了!”老头愣在那里,一条线的眼里极力努出那黑珠来盯我,说: “你大伯是有私心,害怕赔偿才溜掉的,可我也经了一辈子世事,再也不受骗了!” “没骗你,你去看布告嘛!” “你不骗我,那酒店也骗我哩,我一去那不是投案自首了吗?” “大伯,你听我说……”老头从怀里构出一卷软沓沓的钱来,放在桌上:“你要肯认 我是大伯,那我求你把这些钱交给人家。不够的话,让得贵补齐。我不是有意的,真是看 着什么也没有的,谁知道就有玻璃。你能答应我,这事不要再给外人说,你答应吗?” “答应。”老头眼泪花花的,给我又鞠了下躬,扭身离开了饭桌。 我怎么叫他,他也不回头。 他走到玻璃墙边,看着玻璃上有个门,伸手摸了摸,没有玻璃,走了出去。 我坐在那里喝完了一壶酒,一口莱也没吃,从饭馆出来往德巴街去。趁无人理会,我揭下了那张布告:布告继续贴着,只能使他活得不安生。顺街往东走,照相馆的橱窗下又 是一堆碎玻璃,经理在大声骂:谁撞的,眼睛瞎了吗?! 我走出了狭窄的德巴街。 (有删改) 试题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 )(5 分) A.“约好在德巴街路南第十个电杆下会面”,是对地下斗争题材影视作品的模仿,为后 文悬念丛生的情节作出铺垫。 B.发现王有福正是受伤的路人后,“我”劝他到法院上告酒店,寻求更多赔偿,因为 “我”不仅热心帮助朋友,也有打官司的经验。 C.王有福不情愿承认自己误撞酒店玻璃受伤,主要是因为妻子有病,家庭生活很困难, 害怕酒店迫究责任,让他赔偿报失。 D.“我”经过照相馆时,见经理面对碎玻璃大骂,这一细节暗示此地这类纠纷不少, 王有福担心的“投案自首”之事是经常发生的。 E.玻璃墙伤人事件的背后,交织着伦理观念、法治观念、诚信意识等不同理念的矛盾、 困惑与冲突,是转型期中国社会的一面镜子。 (2)“我”在小说中的主要作用是什么?请简要分析。(6 分) (3)小说中的王有福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6 分) (4)是否状告酒店,“我”与王有福的态度不同。你更认同谁的态度?请结合全文, 谈谈你的观点。(8 分)

资料: 1.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