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时文之“石”,攻佳作之“玉”—— 高考作文如何向时评类文章学立意深刻
加入VIP免费下载

借时文之“石”,攻佳作之“玉”—— 高考作文如何向时评类文章学立意深刻

ID:349791

大小:21.05 KB

页数:7页

时间:2020-07-18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借时文之“石”,攻佳作之“玉”—— 高考作文如何向时评类文章学立意深刻 2015 年,全国卷Ⅰ“小陈举报老陈”与全国卷Ⅱ“最具风采人物”为代表的任务驱 动型作文“横空出世”后,任务驱动型作文在近四年高考中可谓“遍地开花”且日趋完 善,成为名副其实的“当红”题型。 任务驱动型作文试题材料大多取材于社会热点,写作任务大多要求考生对试题材料 中所呈现的具体新闻事件或焦点话题、现象发表看法。由此可见,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写 作与写时评文具有很大的相似度,所以精读优秀时评文,不仅可积累时鲜写作素材,而 且还能学到这些资深评论员评论的着力点,从而让自己的文章立意深刻。具体可从以下 几个方面着手。 一、探究原因立意法 探究原因立意法具体操作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先对核心事件或现象表明态度,然后 从各个角度阐释持此态度的原因,立意的重点着眼于对事件或现象的态度;另一类是围 绕核心事件或现象,从各个角度探究事件发生或现象出现的原因,立意的重点着眼于事 件或现象本身。显然探究原因立意法比单纯评论事件或现象、表象要深刻得多。 他山之石 全世界都在学中国话,首先当然是因为受到中国文化的吸引。历史悠久的中国文化, 博大精深,释放出超越时代和民族的文化吸引力。事实上,很多中国的传统文化元素在 国外有不少“铁杆粉丝”,从武侠电影到中国书法,从《论语》到《孙子兵法》,早已在 国外流行多年,就连汉字本身,对外国人而言也具有非比寻常的美感。 其次,更为重要的是近年来中国的发展日新月异,在世界上的“存在感”越来越强。 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世界上输出留学生最多的国家……中国在 世界上的影响力与日俱增。当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强大了,其语言变得更加流行只是水 到渠成的事。罗杰斯曾说:“无论我在什么地方演讲,特别是在西方,我会告诉人们, 当你有了孩子以后,你应当让他们学中文。因为中文将是他们余生最重要的语言。19 世纪是属于英国的,20 世纪是属于美国的,但是 21 世纪将是属于中国的,无论我们愿意 与否。” ——《“全世界都在学中国话”说明了什么》片段(摘自《广州日报》) 借鉴亮点 作者着眼于“全世界都在学中国话”这个社会热点现象,从“受到中国文化的吸引” 与中国“在世界上的‘存在感’越来越强”两个方面探究“全世界都在学中国话”的原 因,并且将这两个观点句置于段首。另外作者在行文过程中又引用名言警句与文化素材, 既丰富了内容,又彰显了文章深厚的文化底蕴,如此行文不但立意深刻,而且结构完整、 内容丰富。 佳作之玉 4 岁起在私塾读书,10 岁已考入大学,按照父亲的规划,争取 20 岁博士毕业。这 简直就是按下加速键的“开挂”人生,但根据自己的学习体会,我还是认为教育无须开 “外挂”,神童教育要不得。 教育无须开“外挂”,神童教育违背义务教育法。私塾教育虽具有一定的特点和优 势,但并不是社会教育的主流,充其量只是学校教育的补充。当然,我不否认看到很多 像张易文一样的“神童”,自学成材、连续跳级、12 岁上大学、15 岁硕博连读,但我的 身边,出现更多的却是“伤仲永”的悲剧。 教育无须开“外挂”,神童教育违背孩子的成长规律。教育有其内在的规律,这个 规律的核心内涵就是循序渐进,这是一个个人成长、社会化的必要过程,在融入社会的 过程中,我们不仅要获得各种知识,更重要的是需要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 观,培育优良品质,学习生活与生存技能。犹如我在小学时感觉背古诗难,而进入初中 后便感觉不到其难了,并且还慢慢地体会到了其中所蕴含的古人之智慧。 —— 优秀习作《教育无须开“外挂”》片段 高分点击开篇考生紧扣写作任务提出“我还是认为教育无须开‘外挂’,神童教育要不得” 的观点,接着从“神童教育违背义务教育法”与“神童教育违背孩子的成长规律”两个 方面展开行文思路,可谓立意深刻;同时考生又结合自身成长与学习体验,以“我”的 口吻现身说法,如此行文既紧扣写作任务,使其始终贯串全文,又感情真挚,更具说服 力。 二、探究本质立意法 所谓探究本质立意法就是要从各个角度探究核心事件或现象的本质,此立意方法既 可适用于正面材料,亦可适用于反面材料。例如:马旭老人感恩家乡实质是一种融入血 脉的家国情怀,共享吸烟室实质是一种有害创新。 他山之石 FAST 设想提出正值 20 世纪 90 年代初,当时我国最大的射电望远镜口径只有 30 米, 从 30 米一下跨越到 500 米,艰难和挑战可想而知。但是,南仁东却迎难而上,带领团 队经过 22 年的顽强拼搏,最终创造了奇迹。 奇迹的背后,是坚韧执着的精神。 为找到一个合适的台址,10 余年间,南仁东走遍了贵州上百个窝凼。为让 FAST 得 以正式立项,他自掏腰包满中国“化缘”。FAST 开建后,工程建设面临的困难远超想象, 南仁东又带领团队,不畏难、不放弃,最终攻克了一系列技术难题。 奇迹的背后,是勇于创新的精神。 FAST 比美国最先进的阿雷西博 305 米望远镜综合性能提高约 10 倍,比德国波恩 100 米望远镜灵敏度提高约 10 倍,能接收到 137 亿光年外的电磁信。每一项技术突破,都 是无先例可循的一步步开拓创新。 奇迹的背后,是甘于奉献的精神。 为了心中的梦想,放弃高薪毅然回国;遗愿“丧事从简,不举行追悼仪式”……22 年间,南仁东“板凳甘坐十年冷”,不计个人名利得失,默默地奋斗、奉献,直到生命 的最后一刻。 ——《奇迹背后,是一种精神》片段(摘自《人民日报》,作者:时言) 借鉴亮点 作者开篇先呈现核心事件,并指出这是一个奇迹,然后从三个方面探究奇迹的本质 是坚韧执着的精神、是勇于创新的精神、是甘于奉献的精神,这三个方面不仅全面揭示 了奇迹的本质,而且其探究角度也积极向上,彰显着时代正能量。同时在探究的过程中, 时时不忘将 FAST 贯串全文,可谓中心突出,观点明确。 佳作之玉 有媒体报道,留学生也同国内大学应届毕业生一样,要参加企业招聘会,挤人才市 场。甚至有知名企业 HR(人力资源经理)放言:现在海归研究生还不如 985 高校本科 生!更有杭州女孩 6 年花 200 万留学,回国工作被开 2 000 元底薪的报道。“海归贬值” 似乎已成为当今社会的一种普遍现象,其实我们没必要为此叫嚣,更没必要为此担忧。 “海归贬值”的本质是教育的功利主义。叫嚣海归贬值者不外乎是因为出国留学时 投入的金钱比较多,而回国后所得到的回报少而已,如果仅仅以金钱的投入与金钱的回 报是否成正比来衡量教育的成败的话,那么又将孩子出国后所获得的开阔的视野,提升 的个人素养置于何地呢? “海归贬值”的本质是崇洋媚外心理。不知你们是否思考过这个问题,当今社会有 多少“留学生”是国内高考体制下的淘汰者,又有多少“留学生”是在国外浑浑噩噩混 文凭。为什么出国之后再回国必须高人一等呢,说到底还是因为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 间内,社会存在着根深蒂固的“海归即优秀”的刻板印象,甚至说是崇洋媚外的心理在 作怪。如今,所谓“海归贬值”,很大程度上可认为是人力市场的理性回归——真正优 越的优质海归仍然招人稀罕,而那些投机庸碌之辈却已好景不再。 —— 优秀习作《莫为“海归贬值”叫嚣》片段 高分点击 考生开篇先呈现“海归贬值”这一社会热点,并提出“其实我们没必要为此叫嚣,更没必要为此担忧”的观点,接着从“‘海归贬值’的本质是教育的功利主义”与 “‘海归贬值’的本质是崇洋媚外心理”两个方面探究“海归贬值论”的本质,并且将 这两个观点句置于段首,可谓立意深刻又思路清晰。 三、探究影响立意法 所谓探究影响立意法就是从各个角度探究核心事件或现象给社会带来的影响,如果 试题材料为正面材料,考生要侧重于对其积极意义的阐述;如果试题材料为反面材料, 考生要侧重于对其消极影响的阐述。 他山之石 知识付费的出现与流行凸显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巨大进步,既体现了付费者可贵的求 知热情,又体现了知识的价值,可谓双赢。 但在付费围观了若干问题的解答乃至花钱买了感兴趣的几堂课后,我对知识付费的 态度却有所保留了。问题不在于解答是否令人满意,而是这种方式容易让人养成依赖性 ——只要我点点鼠标、花点儿小钱,所有我寻求的答案立即一目了然。我得到了答案, 却失去了存疑、寻找、分析、判断、论证的过程。换句话说,我在没有思考的情况下就 拿到了答案,痛快倒是痛快,但我怀疑长此以往自己会不会上瘾。 互联网的便捷让沉溺其中的人不愿再动脑子,遇到问题从一搜了之到一问了之,逐 渐丧失了思考能力。据《中国青年报》所做的一项调查,遇到基础知识“空白”,60.9% 的受访者第一反应是上网搜索。其实,何止是基础知识,就是遇到人生大事,不少人的 第一反应也是赶紧用搜索引擎搜一下。 有了互联网这个无所不知的老师,我们还需要思考吗?有了知识付费平台,我们还 有必要自己寻找答案吗? ——《警惕“知识付费”让你丧失思考能力》片段(摘自《人民日报》,作者:张 贺) 借鉴亮点 作者先肯定知识付费的利:知识付费的出现与流行凸显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巨大进 步,既体现了付费者可贵的求知热情,又体现了知识的价值。接着笔锋一转,指出知识付费会让寻求的答案立即一目了然所带来的弊:失去了存疑、寻找、分析、判断、论证 的过程,并担忧如果长此以往,会让人丧失思考能力。作者通过上述分析,全面展现了 知识付费的影响。 佳作之玉 江浙地区多丘陵,溪流在群山之间萦绕,滋润着这一片神奇的土地,人们日出而作 日落而息,勤奋而务实,这就是最初的浙江人,也是我们现在的浙江人。这几个字融进 这方土壤,成了人们吃进去的米,喝进去的水,也长成了一代又一代浙江人的血与肉。 这血与肉凝结成了“韧”的性格。他们有似水的柔韧,生生不息,一点点地开垦着 这片“蛮夷之地”,培育出文明之花、富裕之果,“蛮夷之地”也演变成了人们称赞的 “江南水乡”“富庶之地”。他们拥有如山的坚韧:越王勾践受挫后,苦心志,劳筋骨, 卧薪尝胆,终成大业。 这血与肉凝成了“苦”,凝成了“实”,凝成了“拼搏”和“创造”,成为我们基因 中的一行源代码。90 年代后,中国兴起了实业的浪潮,浙江的民营经济飞速发展。马云 原来只是一个英语老师,他辞了工作,四处奔走,艰苦创业,终于缔造了庞大的互联网 帝国;李书福最初也只是搭起了小小的棚子在路边给人修摩托,后来冒险挺进汽车行业, 终于成为了汽车王国的领军人物。 —— 2018 年浙江卷优秀作文《新的火炬从“浙”里传递》片段 高分点击 本片段中,考生先呈现“浙江人的血与肉”话题,然后通过“这血与肉凝结成了 ‘韧’的性格”与“血与肉凝成了‘苦’,凝成了‘实’,凝成了‘拼搏’和‘创造’, 成为我们基因中的一行源代码”两个小分论点,从古与今两个层面上阐述了“浙江人的 血与肉”的积极意义,在古今一脉相承中,形象地表现了浙江精神的影响,可谓说理深 刻、论证有力。 综上所述,提升文章立意深刻性的方法有“探究原因立意法 ”“探究本质立意法 ” “探究影响立意法 ”。此外,考生也可以采取“探究方案立意法 ”,即探究某些事件或 现象的解决方案;当然,考生还可以采取层层推进的思维来立意,即将上述几个角度综 合起来采取“探原因—析本质—谈影响—寻方案”的逻辑思维来立意。总之,考生对试题材料中所呈现的具体新闻事件或焦点话题、现象发表看法,最忌 讳的就是将眼光仅仅停留在事件、话题或现象的表层,所以只有用发展的、深入的眼光 看问题,才能让文章立意入木三分。

资料: 1.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