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名师指津:2021年全国Ⅰ卷作文备考策略
加入VIP免费下载

高考名师指津:2021年全国Ⅰ卷作文备考策略

ID:349856

大小:17.74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7-20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名师指津:2021 年全国Ⅰ卷作文备考策略 作文是语文的“半壁江山”,语文试题的写作部分更是集中体现了语文学科的四个 方面的核心素养: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 解。 下面就 2010-2020 年全国Ⅰ卷语文“写作”高考真题进行一个简单的梳理,了解其 命题特点,积极备考。 (一)真题梳理 2010 年,新材料作文(寓言漫画类)“有鱼还捉老鼠”,核心考查点:①坚守职责, 远离私欲;②做人要自食其力;③思考当下,反省自身。 2011 年,新材料作文“中国崛起”,核心考查点:①中国的巨大变化;②热爱祖国, 赞美祖国;③作为中国人的骄傲;④成功经验、努力方向。 2012 年,新材料作文“船主与漆工”,核心考查点:①勿以善小而不为;②懂得感 恩;③查漏补缺,及时修补;④顺手做好事的习惯。 2013 年,新材料作文“经验与勇气”,核心考查点:①充分准备,直面风险;②积累经 验,勇敢面对;③轻松面对未来。 2014 年,新材料作文“山羊过独木桥”,核心考查点:①竞争与合作;②打破常规; ③与时俱进。 2015 年,任务驱动型作文(书信体)“女儿举报父亲”,核心考查点:①坚守规则;②敬 畏生命;③增强法律意识;④法制与伦理。 2016 年,新材料作文(漫画类)“分数与奖惩”,核心考查点:①教育的本质;②教育的 评价标准;③教育的方式。 2017 年,任务驱动型作文(可写书信体)“中国关键词”,核心考查点:①社会责 任;②国家认同;③国际关系;④技术认同。 2018 年,任务驱动型作文(可写书信体)“世纪宝宝”,核心考查点:①一代人的成 长;②关于成长的思考;③新世纪、新中国、新青年。 2019 年,任务驱动型作文(演讲稿)“热爱劳动”,核心考查点:①热爱劳动,从我做起;②民生在勤,勤则不匮;③立德树人,弘扬传统。 2020 年,材料作文与任务驱动型相结合(发言稿)“管鲍之交”,核心考查点:①知人 善举、唯才是用、提升自己等优秀品质;②立德树人,传承文化。 附:2020 年高考作文题 1.全国卷Ⅰ“管鲍之交” 2.全国卷Ⅱ“携手统一世界,青年共创未来” 3.全国卷Ⅲ“自画像” 4.全国新高考Ⅰ卷(山东卷)“疫情中的距离与联系” 5.全国新高考Ⅱ卷(海南卷)“带你走进(地名)” 6.上海卷“人对事物发展进程的作用” 7.天津卷“2020 春天的中国面孔” 8.江苏卷“信息” 9.北京卷“每一颗都有自己的功用” 10.浙江卷“个人与家庭、社会” (二)命题特点 从上面的统计我们可以看出,2010-2020 全国Ⅰ卷对“写作”部分的考查有如下特 点: 形式上: 稳中有变,尤其从 2015 年开始,由原先的新材料作文,演变为任务驱动型的材料 作文,以及后来的组合类任务驱动型作文。 内容上: ①折射中国社会多元化;②注重人文素养的考查;③强调思辨能力;④引导个性思 维;⑤凸现理性人文色彩;⑥关注对生活的思考和体验;⑦文政相结合,文史不分家。 可以说,近年来,高考作文越来越具有创新性,讲求开放性,但不论怎样创新变化, 都离不开在“生活性、文化性”这个圈子里做文章。从选材的角度看,作文方向更关注社会生活,更体现时代风采,同时也将目光投向中华悠久的历史文化,更强调积极向上 的精神品质和道德修养。 (三)备考策略 1.强化立意训练。一是平时备考中那些立意相对狭窄的题目可以不作为训练重点;二 是多角度的立意要学会“对”中选“优”。由于作文材料的开放性和多元性,容易做到 “审题无对错”,但“立意有高下”,看问题,要辩证思维,要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 2.注重思维训练。注重思辨能力和理性思维,是近年来高考作文命题的大趋势。要 写好这样的作文,需要有一定的辩证思维能力,而不是非此即彼,或用名言警句拼凑一 下就可以写好的,而且要有较多的阅读积累“打底”。要注重社会和国家发生的一些变 化,关注国事,关注大政方针的走向,热心于一些敏感的社会问题,这是写作的基本前 提。复习备考时,要首先要关注个体发展类的命意,比如爱岗敬业、服务社会等;其次要 关注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命意,比如合作共赢、诚信友善等;还要关注人与社会关系的命意, 比如公平正义,和谐发展等。 3.注重阅读训练。谈到作文要注重阅读和积累,有很多人简单地认为,就是要注重 阅读和积累素材。其实,对写作来说,积累包含思想积累和素材积累两大方面,思想的 积累尤其重要。 积累思想,一是要掌握认识问题的一些基本思想方法,如一分为二、全面发展的观 点;二是要把阅读经典文章与阅读时文结合起来,学习借鉴他人思想的精华,不断丰富自 己的头脑;三是要把课内课外充分地结合起来,内外兼收,学以致用,古为今用;四是 要把历史与现实结合起来,既回望历史,又关注时事,古为今用,立足当下,传承文化。 阅读积累时要特别注意: ①思维的深度。结合作文命题有一个纵深的思维空间。 ②思维的广度。结合作文命题挖掘立意与选材的广阔空间。 ③思维的批判性。把握作文试题争议、论辩及深入探究的思维空间。 ④思维的求异性。学生要有自己的独立思考,作出判断、分析、论证。 ⑤思维的创造性。对创造性思维要有意识地训练,提升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四)关注方向 面对高考,老师还是要反复强调—— 猜题押题是一种积极备考的状态,但高考面前,切勿心怀侥幸,可猜可押,但万不 可靠猜靠押! 请坚信:我们只要心存敬畏,脚踏实地,夯实基础,提升能力,进入考场之时,必 能厚积薄发。 有所积累,考题万变不离其宗,我们皆可恣意发挥;腹内草莽,即便真能预测到 作文原题,恐怕也很难一挥而就。 “机遇只垂青有准备的头脑,让自己眼界大开就是最好的准备。”2020 年高考我们 曾有方向性预测,即新冠疫情下的思考、学习时代楷模、传承优秀文化、家国情怀、人 类命运共同体、我辈青年、全面发展、扶贫攻坚、中国精神、社会公德,共十大方向备 考。 2020 年全国一卷高考作文“管鲍之交”折射出浓浓的传统文化、家国情怀以及中国 精神,当然,我们预测的大方向是没错的。那么 2021 年的作文呢?万变不离其宗,大 方向还是这些为主,只是会有微调而已,比如新冠疫情的方向,可能随着疫情的减弱而 淡出。 有同学说,如果有精准性预测,那就太好了! 然而,我们不是“精准”预测,是“方向性”预测,高考那么神奇,天机岂能泄露! 但有了大方向大目标,我们便可只管用心去付出汗水,多阅读,多写作,多领悟,其他 交给天意。 请相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上天自有安排。

资料: 1.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