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写作:新时代,我们仍需要负重前行(附:文题详解及范文展示)
加入VIP免费下载

高考作文写作:新时代,我们仍需要负重前行(附:文题详解及范文展示)

ID:349892

大小:19.07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7-20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高考作文写作:新时代,我们仍需要负重前行(附:文题详解及范文展示) 作文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文章。 材料一:米兰・昆德拉认为,一切重压与负担,人都可以承受,它会使人坦荡而充 实地活着,而最不能承受的恰恰是轻松。最沉重的负担把我们压得越贴近天地,我们就 越能真实地感受生活。 材料二:一艘货船卸货后返航时,突遇巨大风暴,老船长果断下令:“打开所有货 舱,立刻往里面灌水!”水手们半信半疑地照着做了。虽然暴风巨浪依旧那么猛烈,但 随着货舱里的水位越来越高,货轮渐渐地平稳了,装满水负重的船在经验丰富的老船长 带领下安全返航。 材料三:华为自 2018 年 1 月份以来接遭受了包括来自美国、英国和加拿大等国的 许多不公平对待,任正非表示,华为今天碰到的问题,在十多年前就有预计,公司已经 准备了十几年,并不是完全仓促、没有准备地来应对这个局面。眼前的困境让华为更要 坚持走创新之路,突围而出,华为从未在世界上这么有名,应为这个广告宣传付钱。 面对今天时代发展和自己将来的人生选择,你有何感想?请据此写一篇文章。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 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 命题方向 实践创新:问题解决 责任担当:国家认同、社会责任 科学精神:理性思维、批判质疑、勇于探究 学会学习:勤于反思、乐学善学 审题限制性 1.材料内容的限制。题目由三则材料构成,材料一主要从思辨的角度来阐释人因重 负而能真实地感受生活;材料二主要从故事的角度阐释船因重负在风暴中安全返航;材 料三主要从现实的层面阐释华为未雨绸缪,敢于负重,突出重围。三则材料从三个角度 阐释重负的积极作用,由小到大,从个人到社会,层层递进,逐渐深入。材料内容是第 一位的,是后续立意行文的基础和前提,观点的生发和支撑都不应离开材料内容的范畴。 2.任务指令的限制。“面对今天时代发展和自己将来的人生选择,你有何感想?请据 此写一篇文章”作为任务指令,即要求考生首先聚焦“今天时代发展”和“自己将来的 人生选择”这两个方面与上述材料反复提到的“重负”之间的关系,这将是审题立意的 出发点,也是“据此”的意义所在;其次,要以“感想”的形式来体现,即感触和想法 必须在行文中得到明确体现;最后,还应关注连词“和”,其表示并列关系,所连接的 两个对象都需要在行文中得以体现,缺一不可。具体全面地落实任务指令,是优秀作文 的必由之路。 3.价值观取向的限制。从所提供的三则材料来看,价值观取向都是积极进取、催人 奋进的,所以考生在处理“今天时代发展”“自己将来的人生选择”与“重负”之间的 关系,进行审题立意时必须旗帜鲜明,正向立意;在行文论证的过程中,也需体现出一 名优秀高中生对人生、社会和祖国的热情,更要能直接或间接地传达时代主题,彰显社 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开放性 1.立意角度的开放。审题立意时主要应处理好“今天时代发展”“自己将来的人生选 择”与“重负”之间的关系,由于“今天时代发展”“自己将来的人生选择”两者背后 可选择阐释的角度非常多,大到集体、社会、国家、人类命运共同体,小到衣食住行等 等都可以,而对于“重负”的诠释既可抽象处理,又可具体呈现,再加上没有明确限制 具体的组合方式,二者的叠加使立意角度的开放性达到了最大化,这可以让考生的写作 才能得到充分展现。 2.思维角度的开放。材料中“重负”的积极作用呈现为三个大的方向:个人、集体或他人、社会或国家,而考生在任务指令的指引下联系材料做具体的选取,进行联想、 想象时可以择取其一,优选两个,或者多者兼顾。题目材料以具体形象的方式呈现却饱 含抽象的思维角度,而任务指令却恰恰相反,为考生思维转换、发散和深入思考提供了 广阔的平台,有利于检测考生的思维品质。 3.文体表达的开放。文体的选取、表达方式的运用方面都较为自由。在文体的选取 方面,根据材料来看,议论、记叙平分秋色;在表达方式的选择方面,大到记叙、议论、 描写,小到各种表现手法,如能合理运用,均能出彩。 解题 本题是典型的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主要包含材料和任务指令两大部分。有三大特 点:一、三则材料整体呈现出一个核心指向,这是需要考生解读并明确的,有一定的难 度;二、三则材料之间构成有机的联系,也从某种程度上限定了考生思维的走向;三、 任务驱动设置巧妙,以 AB 关系型来呈现任务指令却并不直接言明,看似浅易,实则有 心。 作为典型的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读懂材料尤其是材料中隐含的核心指向——重负 的积极作用,以及三者材料之间的有机关联——由小及大,是必要的前提;而任务指令 实则是引导考生去思考:在今天时代发展和自己将来的人生选择中,重负的积极作用将 如何体现,或者如何认识这个积极作用。明晰了这些方面,作文才能水到渠成。 参考立意 切题立意: 1.时代浪潮勇争先。 2.困中求进,重负助力。 3.生命因负重而精彩。 4.未雨绸缪,负重可兴。 5.美哉,负重的人生。 ……偏题立意: 1.抛开重负和压力,独自去“流浪”。(没有重视材料内容的意义和作用,只谈“今 天时代发展”“自己将来的人生选择”,没有结合“重负”而谈) 2.顾此失彼,考虑任务指令不全面。(只关注“今天时代发展”和“自己将来的人生 选择”二者之一和“重负”的关系,对任务指令理解不到位) 3.抛弃任务指令,泛谈重负的作用。 …… 下水文 为负重的人生喝彩 付强老师 货船在暴风巨浪中因为负重而安全返航,华为在艰苦创业时因为负重而享誉世界, 同样,我们青年一代的人生也会因负重而精彩,我们要为负重的人生喝彩。 米兰·昆德拉曾说:“一切重压与负担,人都可以承受,它会使人坦荡而充实地活 着,而最不能承受的恰恰是轻松。” 生命的过程不是轻歌曼舞、繁花似锦,更不是雅阁品茗、海滩度假,生命的意义在 于负重前行,只有让心灵背上责任、希望、动力、信念等,我们的人生才能走得更远, 步伐才会更为坚实。就像有人追求清闲,但任弼时却说他最怕没事可做;有人畏惧西藏 的恶劣环境,但孔繁森却志愿援藏十多个春秋;有人大学毕业后竞相奔往大城市,徐本 禹却把自己的青春献给了贫困山区的教育事业。他们身肩重负历经苦难,却在岁月中留 下了真实的感动,让负重的生命开出了绚丽的花朵。 米格格曾说:没有负重前行,便没有如释重负;没有狼狈不堪,便很难体会幸福感 爆棚。一个人如此,一代代人更是如此。 七十年负重追梦路漫漫,不觉回首遍地花开。伟大的变革离不开一代又一代中华赤 子的负重前行。新中国成立之初,当美苏早已展开“星球大战”逐鹿太空时,中国却只 能遥望天空做着“航天梦”,钱学森、邓稼先等一批爱国科学家毅然回国,投身航天事业,负重前行,从此我们有了“东方红”,不久又迎来了“神舟”载人飞船,如今“嫦 娥三号”月球探测器已在遨游太空。我们敢于负重,从无到有,从落后到领先,中国人 不仅在太空留下了身影,还骄傲地向世界证明中国是第一个登陆月背的国家。 名联有言:有事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归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 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究其原因就在于人的潜力是无穷的,重负之下,激发潜能,完 成壮举。 你可曾想,是什么使我们的国家日益强大?是什么让我们的生活日新月异?是天时 地利?不,是负重前行!2003 年非典爆发,2007 年洪涝灾害,2008 年汶川地震,2010 年玉树地震,2019 美国贸易战,这些并没有阻挡我们前进的步伐,多难兴邦,在负重中 我们迎难而上,毫不畏惧;中华民族历来深具忧患意识,从来勇于负重前行。正因为负 重,我们战胜洪水,战胜病疫;正因为负重前行,我们让滚滚黄沙成绿洲;正因为负重, 我们战胜贫困,全面小康。负重前行吧,青年,让我们挽起袖子加油干,创造更辉煌的 未来! 马克·吐温说:“黄金时代在我们前面,而不在我们背后。”新时代的我们,是黄 金时代的主力军,沐浴着祖国的美好,不仅要以负重前行之姿推动时代变化,更要以负 重前行之心肩负起复兴中华的伟大使命。

资料: 1.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