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与写作:如何才能让优秀传统文化既“活”又“火” 阅读写作导写练
加入VIP免费下载

阅读与写作:如何才能让优秀传统文化既“活”又“火” 阅读写作导写练

ID:349895

大小:133.37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7-20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阅读与写作:如何才能让优秀传统文化既“活”又“火”? 阅读写作导写练 导语: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灿烂辉煌。在 5000 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最独特的精神面貌,是中华民族生 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是当代中国发展 的突出优势,对延续和发展中华文明、促进人类文明进步起着重要作用。那么如何才能 让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新活力、散发新魅力呢? 如何才能让优秀传统文化既“活”又“火”? (标题运用反问句,凸显中心论点。) ①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文脉延续,国 之强大,离不开赓续历史传统、守护文化瑰宝。新时代领路人日前在甘肃考察时强调, 要加强对国粹传承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支持和扶持。可以说,支持优秀传统文化就 是丰富我们的精神世界,扶持优秀传统文化就是守护共同的精神家园。 (开篇点题,引出支持和扶持优秀传统文化的话题。) ②近年来,包括国粹艺术、非遗在内的优秀传统文化,渐成热潮。“故宫跑”、京剧 “潮”、敦煌美、诗词热……诸多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的艺术形态活跃在各大平台,不 仅越来越有时代风尚,而且吸引了更多人参与其中。伴随着传播热度的是,人们对优秀传统文化的高度关注。换言之,文化热,不能热在一时,而要在持续支持与扶持中焕发 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 ③应该看到,优秀传统文化“热起来”的背后,藏着对其支持与扶持的紧迫性。仔 细观察一些火热的传统文化形态,多数是因为某个“IP 人物”的带动而进入人们视野。 这是好现象,却也值得反思。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发展,如何更有持续性?如何能百 花齐放?如何能激发内生动力、散发外在魅力?思考并解决好这些问题,对于加强优秀 传统文化的支持和扶持大有裨益。 (紧迫性分析。优秀传统文化“热起来”的背后,藏着对其支持与扶持的紧迫性。) ④这就需要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研究,在历史与现实的对话中给予支持和扶持。 弘扬传统文化,既是传播的过程,又是研究的过程,归根结底都要立足于对其深入研究 之上。这几年,围绕敦煌的文化话题之所以火热,与深入挖掘敦煌文化和历史遗存蕴含 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价值理念、道德规范等不无相关。人们不仅知道敦煌文化,而 且了解以“敦煌的女儿”樊锦诗为代表的研究文化,更是借助诸如《敦煌飞天》的芭蕾 舞感受到其中的文化魅力。只有通过深入研究,挖掘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及现代意义, 才能真正既“活”又“火”。 (必要性分析。要在历史与现实的对话中给予优秀传统文化支持和扶持。) ⑤这就需要具有博大胸怀,更加广泛地开展同各国的文化交流。文明因交流而多彩, 文明因互鉴而丰富。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 以敦煌文化为例,其文化风格之丰富、文化样态之精彩,很大程度上在于历史上的中西 文明交流,这是互相学习借鉴的成果。如今,共建“一带一路”,再次为优秀传统文化 的研究发展、交流互鉴提供了契机,加强同沿线国家的文化交流,增进民心相通,就能 学习借鉴到世界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应该说,中华文化之伟大在于包容互鉴,铸就中华 文化新辉煌更需要秉持包容精神。 (现实性分析。要广泛地开展同各国的文化交流。) ⑥“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每一种文明都延续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 精神血脉,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更需要与时俱进、勇于创新。新时代,我们追 随时代的新进步,推动中华文明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激活其生命力,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就都能够活起来,中国人 民在实现中国梦的进程中也必定具有更强大的精神动力。 (照应题目,鼓励期许。) 来源:人民网 【时代警语】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每一种文明都延续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 神血脉,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更需要与时俱进、勇于创新。新时代,我们追随 时代的新进步,推动中华文明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激活其生命力,收藏在博物馆 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就都能够活起来,中国人民 在实现中国梦的进程中也必定具有更强大的精神。 【思维串联】 【考点精练】 1.请在下列选项中选出没有语病的一项( ) A.人们不仅知道敦煌文化,而且了解以“敦煌的女儿”樊锦诗为代表的研究文化, 更是借助诸如《敦煌飞天》的芭蕾舞感受到其中的文化魅力。 B.人们不仅知道敦煌文化,而且了解以“敦煌的女儿”樊锦诗为代表的研究文化, 更是依仗诸如《敦煌飞天》的芭蕾舞感受到其中的文化魅力。 C.不仅人们知道敦煌文化,而且了解以“敦煌的女儿”樊锦诗为代表的研究文化,更是借助诸如《敦煌飞天》的芭蕾舞感受到其中的文化魅力。 D.不仅人们知道敦煌文化,而且了解以“敦煌的女儿”樊锦诗为代表的研究文化, 更是依仗诸如《敦煌飞天》的芭蕾舞感受到其中的文化魅力。 2.读写一体化训练 (开放性试题) “每一种文明都延续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 更需要与时俱进、勇于创新。”面对当前我国传统文化面临的困境,请结合自身体会, 谈一谈如何才能更好地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不少于 300 字) 【相关链接】 兴文化,书写中华民族新史诗 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 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近日,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新时代领路人强调,完成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 作的使命任务,必须“自觉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 务,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兴文化,就是其中的关键处、要害处,唯有下功夫,才能推 动宣传思想工作不断强起来。 何为“兴文化”?就是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推动中华优秀传统 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激发全民族文 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到革命文化,再到社会 主义先进文化,兴文化的目的就在于激发活力、走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这不仅是实现文化强国的路径选择,而且能有力地促进全体人民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 道德观念上紧紧团结在一起,为服务党和国家事业全局作出更大贡献。 何故“兴文化”?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中华民族不仅创造了灿烂文 化,而且展现了非凡的文化自信。这种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 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然而,伴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出现了一些文化焦虑、“精 神滑坡”、创作瓶颈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文化创新创造的繁荣动力与发展潜力。 可以说,兴文化,既是要承续优秀文化的血脉与传统,又要破解当前文化发展面临的难题与困惑。不断抬升社会的文化水位、不断凝聚国民的文化力量,这样的民族和国家才 能汲取不竭的前行动力。 何以“兴文化”?文化是抽象的概念,兴文化则是具体的行动。兴文化,关键在于 “创”。一方面是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特质,进行创造性转化;另一方面是“推 陈出新,革故鼎新”,进行创新性发展。无论是日常文化生活还是文艺创作,亦或是互 联网文化现象,都需要在充分激发活力的前提下提升创造力和创新力。当然,这不意味 着要虚构历史、背离常识、宣扬谬论、肆意娱乐、挑战底线、违反法律,也不意味着恶 俗、丑化、媚态,而是要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只有以此作为文化创新创造的基石, 才能提供高品质的文化产品供给、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需要。 体制机制的创新,也是兴文化的重要保障。推动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坚 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重心下移、共建共享,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培 育新型文化业态和文化消费模式,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让制度的力量充分释放, 才能让文化的力量蓬勃涌动,人民群众的文化获得感、幸福感才能不断增强。 新时代领路人曾指出,中国有坚定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其本质是建 立在 5000 多年文明传承基础上的文化自信。我们从哪里来?我们走向何方?这样的历 史感一再提醒我们所具有的文化厚重,这样的时间感也一再提示我们要延续文化生命。 站立在 960 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上,吸吮着中华民族漫长奋斗积累的文化养分,就能 凝聚起 13 亿中国人民的磅礴之力。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有这样的信心,惟其如此,我 们的道路也才能具有无比广阔的舞台、无比深厚的历史底蕴、无比强大的前进定力。 兴文化,功在当代、利在万代。阔步新时代,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 需要齐心发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好声音”。 来源:人民网

资料: 1.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