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高考语文备考作文提分技法例谈-- 放大细节 真情为文
加入VIP免费下载

2021年高考语文备考作文提分技法例谈-- 放大细节 真情为文

ID:349956

大小:33.57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7-21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第 3 讲 放大细节 真情为文 ——叙事类散文满分作文欣赏 【鲜读主题】 叙事散文是以写人叙事为主的散文,通过写人叙事抒发作者特定的感受和情思。它与一般记叙文以及 短篇小说同属叙事类作品,都要求写人叙事生动形象,都很注重细节描写,但叙事散文与一般记叙文和小 说又有明鲜的区别。 第一,叙事散文不追求情节的完整。叙事散文主要通过某些生活片断、场景和细节描写以及人物最突 出的性格特征,表现人物的精神风貌,揭示事件的审美意义。叙事散文所述的事件不要求情节完整,更不 追求曲折变化,它可以是一个有头有尾的故事,如许地山的《落花生》,也可以是几个片断的剪辑,如鲁 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而一般记叙文和小说对叙事的要求较散文要高得多。 第二,叙事散文在叙事时需要饱蘸情感。叙事散文不像抒情散文那样情感强烈,想象丰富,语言充满 诗意画意,但在对人和事进行叙述和描绘的同时也表现作者的认识和感受,带有浓厚的抒情成分,字里行 间充满饱满的感情。而一般记叙文和小说的情感则主要由人物来体现,不需作者明确抒发。 第三,叙事散文的人物必须是真实的。一般记叙文和小说要求努力塑造典型人物形象,典型人物是作 者结合生活虚构出来的。而叙事散文中的人物则必须是真人真事,作者可以在真人真事的基础上进行某些 剪裁加工,注重对人物进行写意式的描绘,但不能像小说创作那样,杂取种种,合成一个。 【高考试题】 2008 湖北卷作文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 分) 你走过一棵树,树枝低垂,你是随手把树枝折断丢弃,还是弯身而过?一只长了癣的流浪狗走近你, 你是怜悯地避开,还是一脚踢过去?电梯门打开,你是谦抑地让人,还是霸道地推人?一个盲人和你并肩 路口,绿灯亮了,你会搀那盲者一把吗?你与别人如何擦身而过?你怎么从小贩手中接过找来的零钱?你 如何低头系上自己松了的鞋带?你,独处时如何与自己相处? 请根据对这段文字的理解,展开联想,思考如何对待自然,如何对待他人,如何对待自己。自选角度, 以《举手投足之间》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自定立意,自定文体,不少于 800 字。【试题解说】 湖北卷 2008 年命题作文材料源自台湾学者龙应台《文化是什么》一文。材料简洁,启发性强,重在 引导考生进行内心反省,与 2008 年上海春季以“细微深处”为题的作文题有异曲同工之妙。题目平实温和 而又出奇制胜,能切实引导考生去感悟自然,思考人生,能有效地考查学生的生活感悟能力和联想想象能 力。从某种意义上讲,考这个作文题,就是考学生的“积累”,包括阅读的积累、生活的积累等各个方面, 有所积累,有所思考,人格修养有所历练,才能把话说好,把文章写好。 同学们审题时,可以先把它变成半命题作文,然后再补充完整,范围和立意就可以确定了。比如“透 过举手投足思考”、“体味举手投足之间的感情”等。这就要求同学们在生活中要善于观察,观察到生活 的举手投足之间细微之处;不仅是观察,更要思考,思考举手投足之间蕴涵的精神内涵,要朝向生活的深 处开掘和思考,做到感性和理性的结合,要求同学们不仅会要叙述,更要会议论,进行理性的思辨和分析。 作文中的三个“如何对待”给我们以很好的思考方向启示。 要想写好这篇文章,需要从材料出发,充分调动生活积累,回忆曾让我们感动的人和事,力求从中选 取内蕴丰富,值得我们咀嚼、玩味的材料,“放大”细节,把它们组织的文章中来。 【范文展示】 举手投足之间 湖北某考生 外公弥留之际,外婆整夜地陪他低声聊天,或者看着他,仿佛时间也静止了。 小时候,我爱去外公家。外公知道好多趣事,外婆的厨艺精湛。每每听外公眉飞色舞地讲完一段,爷 孙俩都饿了。于是外公蹑手蹑脚钻进厨房,趁外婆没在,夹几片刚炸好的鸡排,赶忙回来和我分享,像一 个小孩子。有几次外公被外婆“人赃并获”,只得被外婆打手。然后我们乖乖地摆好桌子准备开饭,那个 时候,真开心。 有时外婆买菜,用了很长时间,外公就急得坐不住了,在窗边不住张望,希望看到外婆的身影。可是 当得知外婆是为了买我们爱吃的正宗牛肉,走远路时,外公又喜笑颜开起来。 可是,后来外公还是去了另一个再也触不到的世界。 第一次没有外公的年饭,是在酒店吃的。外婆来了,却不大高兴,原来为大家准备的餐具中少了外公 的,可是当服务员送来一张椅子时,外婆却拒绝了,并谢了她。 外婆说:“昨晚老头子托梦说了,他也想吃点。他想吃的,你们都孝顺,都记得点了,他该是高兴的。 不过,老头子说要和我挤一张椅子坐,就够了……”外婆是个朴实的人,但她的那番话,却让我比什么名著都记得牢。 外公外婆总是散发着种东西,举手投足之间的,我说不出的,却总想亲近的东西。 所以,就算是高考前的一个清明节,我仍然坚持去爬高高的山,去为外公扫墓,去默默地和他交流。 外婆是细心的,小心地摆出一小桌精巧可口的饭,在外公墓前。这个时候,外婆总是哭。我知道,外 婆听别人说过,另一个世界的人是很想吃供奉的食品,可是他们的喉,只有针眼大。外婆想到外公那样子, 就会很难过吧。而外婆叠的纸钱,已经厚得烧不完了。如果那些飘飞的灰烬能带上外婆的思念,那么我觉 得那些都是最美的情书。 外公与外婆之间的小动作、小对话,让我见证了他们的不离不弃。我的眼角常常湿润,或许因为,久 在喧嚣,终于触动了心中长久未拨的一弦。 在外公外婆的举手投足之间,我是否应该努力去传递些什么,比如对爱的敬仰,为爱而生的感激? 【鲜读体会】 成功之一,材料含情。文章选取了外公和外婆之间颇具情感含量的动作和语言,如“偷菜”被打手, 吃年饭为去世的外公留餐具,让外公和她同“挤”一张椅子,看起来琐碎、寻常,但是非常生活化,而且 渗透了人物情感,极为传神地描摹了恩爱老年夫妻之间的相濡以沫。作者对生活观察细致、体验深刻,所 以文章以情感人。 成功之二,结构紧凑。文章从外公弥留之际写起,然后穿插外公外婆往日趣事,再用“可是,后来外 公还是去了另一个再也触不到的世界”一句将文章思路拉回现在,写吃年饭为外公留餐具和清明节上坟, 最后以“在外公外婆的举手投足之间,我是否应该努力去传递些什么,比如对爱的敬仰,为爱而生的感 激?”来扣题和升华主题:结构紧凑,浑然天成。 成功之三,扣题巧妙。作者选取外公外婆之间的一些小动作、小对话,通过细节表现人物,这就保证 文章在内容上紧扣“举手投足之间”的话题。不仅如此,作者在文末还特地点出“在外公外婆的举手投足 之间,我是否应该努力去传递些什么?”,用明确的语言来强化扣题意识。 【高考试题】 2008 江苏卷作文题: 好奇心总是伴随着美好童年,诸如成功、失败、质疑、平庸等等这些词语与好奇心相关联。 请以“好奇心”为题,写一篇 800 字左右的作文,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除诗歌外体裁不限。 【试题解说】命题作文需在深刻剖析题意的基础上超越一般的见解,这样才能有超出一般的构思与表达,才能将情 节的营造与情思的抒发指向幽微之处,指向人心世事的核心方面,进而达到“人人心中所有,人人笔下所 无”。若率尔着手,就难免“贴标签”和“千人一面”。 关于好奇心,我们至少可以理出这样的认识:同任何事物一样,好奇心也是一把双刃剑,有些好奇心 成就了我们,有些好奇心伤害了我们;儿童有儿童的好奇心,成年人有成年的好奇心;并不是所有的儿童 都有好奇心,也并非所有的成年人都没有好奇心。进而,我们可以深入一步地考虑:如何维持健康的好奇 心;怎样将好奇心变成持久的动力;怎样的好奇心导致了“高尚、快乐、烦恼与平庸”;中间的过程是怎 样的,我们发现了怎样的规律;等等。努力在文章中展现我们的思考,才能写出上乘的作品。 从考生审题的角度考虑,命题指向明确,在“提示语”中悄悄点明了写作线索:“好奇心总是伴随着 美好童年”,暗示考生“写自己的生活”,这是记叙类文体的最佳切入角度;而“诸如成功、失败、质疑、 平庸等等这些词语与好奇心相关联”,则暗示了考生要从思辨的角度展开论证,这是写作议论类文体的最 佳角度。综合起来看,无论写记叙文还是议论文,都可以在“好奇心”与“成功、失败、质疑、平庸”等 词语的关系上做文章。 除记叙文和议论文,本题目也适合写幻想、童话、小说、戏剧等体裁,从而在最大意义上拓展考生的 写作空间,多角度展示考生的写作才能。 【范文展示】 好奇心 江苏某考生 在那个不寻常的中午,在她坚定地迈出每一步时,阳光碎了。 很喜欢这样一句话,每个女孩都是天使。但当我第一次看到她时,我觉得她不是。 她是那个坐在教室角落里的女生,不美,而且她只有一条腿。也许正是因为这,我的好奇心才会像雨 后的小草一样“嗖嗖”地长了出来。 那天的阳光好像格外刺眼,中午放学后我走得迟了点,刚好看见她拄着拐杖缓缓地走向楼梯。这时, 我的好奇心告诉我:为什么不跟过去看看她怎么下楼梯呢?于是,我悄悄地跟了上去。 只见她拄着拐杖艰难地走下楼。楼梯并不高。但对于她来说每一步都是一次挑战吧!她先将拐杖拄在 下一级台阶上,再用腋下顶住拐杖,用力地将那条独腿挪到下一级台阶。我看到她的双手紧紧抓住拐杖, 手上的青筋清楚可见。 这时,我的好奇心不但没有减退,反而更加强烈了。不知是谁将吃剩的香蕉皮随手扔在了楼梯上,大概是想恶作剧吧!不知道她会不会注意到,我屏住呼吸看着她艰难地一步一步地走下去。近了,近了…… 她要做什么?只见她一手抱住栏杆,一手将拐杖放下来,接着,她蹲下身……她,竟将香蕉皮捡了起 来。我的好奇心仿佛一下子被击碎了。我觉得自己好像是一个恶魔,站在这个角落,阴险地看着这样一个 天使走进危险。 阳光透过窗射进来,我仿佛一下子被照亮了。我不再好奇她会怎样走下楼梯,还是思考怎样去弥补我 的好奇犯下的错误。 于是,我飞快地朝她走去。她正努力着站起来。也许是因为太累了,她怎样努力都没有用。这时,我 伸出手想把她拉起来。她抬起头,用疑惑的眼神望着我。我轻轻地对她微笑,她便也微笑着将手递给我。 于是,我就这样扶着她走下了楼梯。虽然,我们没有说一句话,但我却从她手心的温度中感受到了来自她 内心深处的温暖。这温暖慢慢地将我融化,将我的好奇心融成了一颗有爱、有温暖的心。 走出教学楼,她微笑着对我说:“谢谢,再见。”接着便向路边的垃圾筒走去,小心翼翼地将香蕉皮 扔进垃圾筒,然后又迈着坚定的步伐走出校门。耀眼的阳光洒在她瘦小的身上,我仿佛看到了她变成了一 个天使,只不过她是一个单翼的天使,她头顶上的隐形的光环温暖了我的心。 我站在金急雨的花树下,将那颗好奇心小心翼翼地放进心中的角落,用她给我的充满爱的心温暖自己。 【鲜读体会】 这是一篇很有特色的作文,值得中学生学习。 特色之一,立意高远。作者善于细节描写,“单翼天使”单腿下跪捡香蕉皮的“镜头”,震撼了人们 的灵魂!文章由“好奇”而引发,接下去是“忏悔”和“同情”,最后感悟升华;“天使”的阳光,由“刺 眼”到“透亮”,直至“耀眼”,融合了爱心的温暖,把“好奇”推向了人生的高境界。这就克服了一般 好人好事的写法,提升了文章的立意。 特色之二,文脉清晰。文章以“好奇心”为线索,围绕自己的情感变化行文,文脉清晰,思路流畅。 “我的好奇心才会像雨后的小草一样嗖嗖地长了出来” → “这时,我的好奇心告诉我:为什么不跟过去看 看她怎么下楼梯呢?” → “这时,我的好奇心不但没有减退,反而更加强烈了” → “我的好奇心仿佛一 下子被击碎了 ” → “我不再好奇她会怎样走下楼梯” → “这温暖慢慢地将我融化,将我的好奇心融成 了一颗有爱、有温暖的心” → “我站在金急雨的花树下,将那颗好奇心小心翼翼地放进心中的角落”:不 看文章内容,单看这些行文的标志,文章的思路也跃然纸上了。 特色之三,对比鲜明。文章写“我”又写“她”,通过“我”的眼光来写“她”,“我”低俗,“她” 圣洁,对比鲜明,越发突出“她”的圣洁,更具震撼人心的力量。

资料: 1.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