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作文素材: 李子柒之后,“当代鲁班”阿木爷爷又走红外网!
目录:
1、 李子柒之后,“当代鲁班”阿木爷爷又走红外网!
2、 阿木爷爷走红原因:工匠精神,匠心为本
3、 让中华传统文化走向世界 “当代鲁班”匠人之美
4、 阿木爷爷”走红海外是传统文化的胜利
5、 复兴网评:匠人精神来自平凡中的坚守
李子柒之后,“当代鲁班”阿木爷爷又走红外网!
今天,一位叫“阿木爷爷”的木匠
占据了两条微博热搜。
媒体说他是“当代鲁班”,
网友称他是继李子柒之后
又一个在外网圈粉百万的“网红”。
是鲁班,这是鲁班吧?
阿木爷爷是个老木匠,凭借几十年的木艺熟练工艺,近来在油管(YouTube)的影
响力持续猛增。
目前视频总播放量超 2 亿,4000 万外国网友评论区膜拜献上膝盖。中国手艺人的数
量绝对不在少数,但被全世界关注到的人却屈指可数。
鲁班凳、将军案、苹果锁、会走路的小猪佩奇、中国馆微缩……他不用任何现代
机械工具,甚至不用一根钉子、一滴胶水,就能把寻常木头打造成精制工艺品。给小孙
子做玩具,三两下就麻利的做出一个可行走的变形金刚。
其中一个在油管播放超 4000w 的视频,是这位“当代鲁班”制作木制拱桥的过程,
没有钉子和胶水,只有中国古老的榫卯技术,搭建结构非常牢固。
跟李子柒一样,阿木爷爷所做的,就是将这些在中国最日常也是最传统的手艺传承了下来,在外国网友眼里就成了魔术一般的技艺。
他们纷纷留言:这是什么中国功夫?
就连外国建筑师都为中国爷爷颤抖,称爷爷脑海自带 CAD 建模系统。
阿木爷爷学木工手艺已有 49 年,如今到了花甲之年的他,依然保持着对木匠活儿
的热爱。年轻时,他凭借木匠的手艺养家,现在每天做点手艺活成了他的日常消遣。对
于自己火了这事,阿木爷爷表示自己不是网红,就是一个普通的农民,直言要干一辈子,
把这个事情做好就可以了。
观点
01
一辈子做一件事的匠人精神
阿木爷爷的走红,也让国人看到了传统的匠人精神,让很多人看见了用一辈子做一
件事的情怀。
传统手工艺的传承需要像阿木爷爷这样的匠人一代又一代的专注和坚守。只要有锲
而不舍的精神,任何人的手中都能开出花来。
02
李子柒和阿木爷爷走红的背后
是中国人难以割舍的乡愁
我们渴望和羡慕的,其实不仅仅是高超的手艺,而是,那如同世外桃源般的平凡、
朴实、简单、却又美好的生活。
从阿木爷爷和李子柒的走红现象,就可以感受到,现在依然有很多人向往着这样
的生活。
而我也看到身边的很多人,从前面几十年追赶进城热潮,变成了现在追赶返乡热
潮。
尤其对于那些上年纪的人来说,城市里的灯红酒绿留不住他们,乡野里的青山绿
水,才是他们下半辈子的心灵归属。03
另一种文化输出方式
阿木爷爷做的各种工艺品,比如鲁班凳和中国馆微缩,成功将榫卯工艺传输出去,
同样是一次完美的文化输出。
当我们有越来越多的博主走向海外,做出更多的优秀作品,自然能打破外国社交
平台的封锁。
除了输出流行文化,还要铺好能将流行文化传播出去的道路,比如抖音的海外版
TikTok,在美国就很流行,但也因此被盯得很紧。
阿木爷爷走红原因:工匠精神,匠心为本
2020-07-15 15:21:00 来源: 大众新闻
近日,一位名为“阿木爷爷”的 63 岁大爷因榫卯视频走红海外,此事引发众多媒体关
注。对于阿木爷爷走红原因,央视网刊发的一则评论表示:“工匠精神,匠心为本。”
该评论写道,“不用一根钉子,一滴胶水,就能把寻常木头打造成精致工艺品。阿木爷
爷心怀纯粹的匠心,追求至精至善,将工艺品细节尽可能做到极致,正是匠人精神的生动展
现。”
阿木爷爷原名王德文,是山东聊城人,本职是一位木工匠人,从事木工五十年。而他更
为人熟知的身份,是西瓜视频上的 ID“阿木爷爷”。在许多期西瓜视频的开头,他挥挥手,
和观众打招呼,随即坐下,进入他的木工世界。
人生前半场,王德文靠着木匠手艺养家。人生后半场,他以钻研木工技艺为乐。
王德文曾用 42 根榫卯棱、4 根榫卯柱、1 个榫卯基,外加 27 道锁环环相扣,做成缩小
版世博会中国馆。因手艺纯熟,被网友誉为“当代鲁班”。
对于走红,王德文表示“没啥感觉”,希望将来能掌握更精湛的技术,为大家呈现更好
的作品。“当时儿子说我成网红了,我说什么网红啊,我们都是一个普通的农民,一个干木
工活的老木工。”不用一根钉子,一滴胶水,就能把寻常木头打造成精致工艺品。最近一位中国老木匠
阿木爷爷在国外走红,他在视频中展现了自己纯熟的木工手艺,让全世界看到中国传统榫
卯技术。
工匠精神,匠心为本。据了解,阿木爷爷是一位老木匠,有 50 年的木工技艺,为了让木
匠文化得到更多的关注,63 岁的他拍起了视频,并以高超的技艺成为了网络红人。匠人精
神不论来自哪里,都值得敬佩,即使隐于深山,也有广阔天地,被网友誉为"当代鲁班"。“鲁
班精神”代表的是中国手艺者的匠人精神。匠人匠心,核心是专注、纯粹和执着。阿木爷
爷心怀纯粹的匠心,追求至精至善,将工艺品细节尽可能做到极致,正是匠人精神的生动展
现。
文化外溢,润物无声。继李子柒之后,阿木爷爷同样红遍海外社交媒体。他们一位分
享了田园生活,一位分享了传统技艺。他们以民俗、饮食、音乐、茶艺、工艺为载体,把
中华文化中的智慧、勤劳与深沉呈现出来。他们在视频里不用一个英文字母,却圈了无数
海外粉丝。传播中国文化,最好的故事不在洋洋洒洒的介绍里,而在纯粹平凡的生活中。
匠人精神,同样来自平凡中的坚守。让世界认识到中国之美,我们需要他们这样有内涵的
“网红”。
让中华传统文化走向世界 “当代鲁班”匠人之美
油管网红阿木爷爷最得意的作品登上了热搜,这也引发了网友热议,备受网友的关
注,那么到底是怎么回事?
01 中华匠人之美
63 岁的年纪,50 多年的木艺工艺,匠人精神就是如此,一生只对一件事专注,一
生只为一项手艺钻研。才有了今天的工艺和水平。
没有学过建模和工程师课程,没有电脑等制图软件的辅助,模型只在自己的心中,
有句古话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而阿木爷爷也是通过千次万次的尝试和创造,才能做到心中有结构。
这就是中华匠人之美。术业有专攻,一生只做这一件事,互联网的发展让中华传统
手艺人不再被藏在民间,而是让全世界的人都看到,什么是真正的匠人。十年磨一剑,
他们用的是心血和精力,才让这些手艺被更多的人知晓。
02 中国爷爷的中华文化
李子柒被越南博主模仿的事件一出,网友们直呼"保护我方阿木爷爷","别让爷爷又
成了其他国家的爷爷",而这次好像不会再出现李子柒一样的事件。
按说李子柒的视频模仿成本实在是太高,要找村庄,做农活,做美食甚至刺绣,本
身已经属于不好复制的模式了,可是依然抵不过有人"有备而来"暗中规划布置,创造了
一个几乎一模一样的李子柒。
但是这次阿木爷爷的手艺,却不是粘贴复制就能做到的。50 年的匠人精神和手艺才
有了今天的爷爷,就算是再给谁团队策划,这次也难以再复制爷爷的手艺了。
03 文化输出,笑着鼓掌
惊叹于爷爷手艺的同时,也有些人认为摆拍就显得有些刻意,可是正如白岩松在评
论李子柒的时候所说:电影也是有剧本的,但是不影响它足以打动人,将中华文化带给
世界,我们只需要笑着鼓掌就好。
李子柒将无数人带回了童年时候在乡下的无忧时光,听蝉鸣流水,摘颗树上的野果,
自在随心的日子。而阿木爷爷让你回忆起童年时的外公和爷爷,他们做出新奇的玩意儿,
跟你一起玩儿的好快乐。
这样的网红又怎么能让人不爱?直达内心,带来心灵的共鸣,这些都足以动人,足
以让全世界看到中国之美。
阿木爷爷”走红海外是传统文化的胜利
2020-07-17 11:10:00 四川文明网
鲁班凳、中国馆、运动的小猪佩奇,这些物件都出自网红“阿木爷爷”之手,凭着
木块上的凹槽,木块间接合得天衣无缝。这些惊艳的作品,让网友纷纷点赞,“用最原始的工具,打造新颖的手工制作,鲁班功夫再现。”他的作品不仅在国内获赞无数,在
国外也收获了大批粉丝,YouTube 上拥有 118 万粉丝,视频播放量上亿次。网友们将他
誉为“当代鲁班”,对各种结构精妙的鲁班锁赞不绝口。(7 月 16 日《现代快报》)
文化没有国界,越是传统的,越是世界的。“阿木爷爷”王德文在海外的走红,再
一次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坚定了我们的文化自信,扩大了我国文化的影响力。
如同李子柒走红海外一样,“阿木爷爷”同样依靠的是我们的传统文化。不过,与
李子柒的田园牧歌相比,“阿木爷爷”所展示的是中国匠人的风采,可以说是工匠精神
的胜利。从一个普通的木匠到“当代鲁班”,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者,63 岁的“阿
木爷爷”书写了人生的传奇。
木匠是一门传统手艺,传统的榫卯技术更是中国人发明的独特技艺。木匠、铁匠、
鞋匠,这些传统手艺人往往用自己的一生去钻研一门技术,精炼自己的技能,把技艺做
到了极致。从某种意义上讲,匠人精神的背后其实离不开奋斗,离不开钻研,离不开
“干一行爱一行”的职业素养。“阿木爷爷”同样如此,木匠既是他谋生的手段,同时
也是其毕生的追求。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把简单的事情做到极致,就会变得不简单。“阿木爷爷”
的走红,离不开其前半生的奋斗和打磨,而这也是一个成功的匠人所必须经历的磨练。
高超的技艺来自执着的追求,来自平凡的坚守。“阿木爷爷”之所以能成为“当代鲁班”,
就是匠人精神最好的诠释。
人生前半场靠手艺养家,今后要靠手艺传播中国文化。这是一种文化自觉,也是水
到渠成的事情。“阿木爷爷”称自己就是一个农村的老木匠,但他是一个不平凡的木匠。
像“阿木爷爷”这样的民间匠人、民间艺人,可以说数不胜数,有的是木匠,有的是铁
匠,有的是雕刻匠,等等,他们用自己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坚守,为我们保留了文化的
根脉。
“阿木爷爷”的走红令人欣慰。但我们也应该看到,像“阿木爷爷”这样的传统手
艺人正在逐渐老去,后继无人的尴尬,亦是不可回避的现实。在一个钢铁混凝土成为主
流的社会里,传统的木匠工艺日益受到冷落,木匠已经从一个匠人变成了木工,技术含
量越来越低,传统的榫卯工艺已经被电钻、钢钉所替代,传统的木工艺术已经和积木拼接没有太大的区别。这既是匠人精神的丢失,也是传统文化的流失。
有心插柳柳不成,无心插柳柳成荫。对于“阿木爷爷”的走红,我们应该认真反思。
传播中国文化,讲好中国故事,有时候不需要什么轰轰烈烈的叙事,只需要“阿木爷爷”
这样的平凡和从容,像李子柒那样的恬静和淡然。“阿木爷爷”这样的民间手艺人,其
实是我们的财富,除了尊重和赞美,更重要的是要学习和留住他们的民间技艺,传承并
发扬光大,让后人记住这是中国的传统文化。(徐刚)
复兴网评:匠人精神来自平凡中的坚守
央视网评论员雷歌平
不用一根钉子,一滴胶水,就能把寻常木头打造成精致工艺品。最近一位中国老木
匠阿木爷爷国外走红,他在视频中展现了自己纯熟的木工手艺,让全世界看到中国传统
榫卯技术。
工匠精神,匠心为本。据了解,阿木爷爷是一个老木匠,有 50 年的木工技艺,为
了让木匠文化得到更多的关注,63 岁的他拍起了视频,并以高超的技艺成为了网络红人。
匠人精神不论来自哪里,都值得敬佩,即使隐于深山,也有广阔天地,被网友誉为"当
代鲁班"。“鲁班精神”代表的是中国手艺者的匠人精神。匠人匠心,核心是专注、纯粹
和执着。阿木爷爷心怀纯粹的匠心,追求至精至善,将工艺品细节尽可能做到极致,正
是匠人精神的生动展现。
文化外溢,润物无声。继李子柒之后,阿木爷爷同样红遍海外社交媒体。他们一位
分享了田园生活,一位分享了传统技艺。他们以民俗、饮食、音乐、茶艺、工艺为载体,
把中华文化中的智慧、勤劳与深沉呈现出来。他们在视频里不用一个英文字母,却圈了
无数海外粉丝。传播中国文化,最好的故事不在洋洋洒洒的介绍里,而在纯粹平凡的生
活中。匠人精神,同样来自平凡中的坚守。让世界认识到中国之美,我们需要他们这样
有内涵的“网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