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考作文8篇优秀范文汇总!值得研究与参考!
加入VIP免费下载

2020高考作文8篇优秀范文汇总!值得研究与参考!

ID:351953

大小:30.15 KB

页数:12页

时间:2020-08-29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2020 高考作文 8 篇优秀范文汇总!值得研究与参考! 全国卷 I 原题呈现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春秋时期,齐国的公子纠与公子小白争夺君位, 管仲和鲍叔牙分别辅佐他们。管仲带兵阻击小白,用箭射中他的衣带钩,小白装死逃 脱。后来小白即位为君,史称齐桓公。鲍叔牙对桓公说,要想成就霸王之业,非管仲 不可。于是桓公重用管仲,鲍叔牙甘居其下,终成一代霸业。 后人称颂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为“春秋五霸”之首。孔子说:“桓公九 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司马迁说:“天下不多(称赞)管仲之贤而多鲍叔 牙能知人也。” 班级计划举行读书会,围绕上述材料展开讨论。齐桓公、管仲和鲍叔牙三人,你 对哪个感触最深?请结合你的感受和思考写一篇发言稿。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 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 佳作赏析 剑鞘之清辉——班级读书会发言稿 瑞欣 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拭去历史的风尘,《论语》的简约精妙,以及《史记》的纵深博大都使我们手不释 卷,本次读书会我们将围绕管鲍二人共同辅助齐桓公,终成一代霸业的故事展开思想 碰撞,而我也有一点小小的火花,希望同大家交流。 文人挥剑起舞,清风拢于两袖,武将抽剑劈刺,血色沾染双眸,酒气消散,山河 终静,那剑便铛的一响,已入鞘中,只余残残清辉,森森杀气。书已阅过,愿用剑鞘 作比,与大家谈一谈让我感触最深的人物:鲍叔。 锻造剑鞘,须不没剑刃之材,使稀世名剑不负荣光。鲍叔对齐桓公说,要想成就霸王之业,非管仲不可。鲍叔有此等慧眼去荐管仲于国之大才,而舍私人之纠纷。剑 鞘忍受了剑刃的磕碰,却依旧宽容,而鲍叔相比于举贤任能之常人等更为可贵的一点 便是能与矛盾之中发现对方,甚至说发现共鸣,发现超越,这便需要一双慧眼,一颗 真心,一胸气度,一腔忠义,而这才使管仲大展才华。此之谓剑鞘之相知。 修缮剑鞘,须契合剑刃之芒,使锋利稀铁不易挫伤。不知有没有同学认为,鲍叔 如此无私的推荐与退让是否会使自身的抱负无法实现?最初我也曾有疑虑,但联系作 家陈彦的小说《主角》后,似乎便有了些许明了,“大角儿是需要一分憨痴和笨拙的”, 而这份看似不争不抢的退让之后,更有着达者大融的动人情怀。鲍叔知道,只有自己 甘居其下,才能换得管仲的真心作为,不再束手束脚有才难施展;而朝堂的平衡,才 会不因权力斗争而大伤元气,不使窥伺王位更迭的他国虎视眈眈。而这不正是鲍叔的 所愿吗,以退为进,看似不是朝廷的主角,却已演好了了个人人生的大戏。剑刃之利 处,必有剑鞘之凹陷,但正因如此才得二者契合,利刃灵活完好,使用时挥洒自如。 此为剑鞘之相容。 抽去剑鞘,须静待人事时机,使游刃有余,恢恢然于世。抽去剑鞘若时机得当, 便既不会约束剑刃的游走,又不会损伤剑鞘。司马迁曾说:“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 鲍叔能知人也。”可以说其不只知人,亦更知时,知世。无论是以前管仲因老母在家临 阵脱逃,还是此次因刺杀小白监禁在狱,鲍叔都未因其落魄而嫌恶,反而次次于恰当 时机告慰举荐,因他知道,在这乱世之中,落魄不过是暂时,那不是池中之物,必有 一鸣惊人之时,而其盛之时,便是自己适当退出之日。此为剑鞘之待时。 同学们,历史是未来最好的伴侣,也是我们一生的精神宝藏。齐桓公是那执剑之 人,管仲是那大杀四方之利刃,而鲍叔便是引于黑暗的剑鞘,却自有其启示。愿你我 通过读书有那相知之慧眼,去发现他人之贤能;有那相容之情怀,做自己不因嫉妒他 人而动摇的主角;有那待时之智慧,去感受天地人心,使自身恢然于世。看今朝,国 际形势风云变幻,祖国发展日益精进,若你我能于读书之中铸一把剑鞘于灵台,清明 之辉便会莹莹于天地间,永不黑暗。 谢谢大家,我的发言结束了。 别怀疑,掌声也是为你响起——读《管仲拜相》有感邹序萌 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同读《管仲拜相》后,我想问大家:如果站在金字塔顶端的只能有一个人,你是 否甘愿像鲍叔牙那样,为比自己更能胜任的人鼓掌? 也许大多数人在面对这个问题时都会犹豫。人类生来就具有利己性,这无法回避; 但理性又告诉我们:越是关键的位置,越需要卓越的人才;越是宝贵的机会,越值得 虔诚地对待。我们会被这两种声音反复拉扯,而鲍叔牙却毫无犹豫、不遗余力地推荐 管仲、托举管仲,他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们:让贤,是一种智慧、一种胸怀、一种担当。 鲍叔牙值得我们为之鼓掌,“让贤”值得我们为之鼓掌。 拥有为自己而“让”的智慧,我们收获解脱。自远古时期开始,万物就遵守着“物 竞天择,适者生存”的法则;奔流不息的历史长河中,多少是非成败、多少朝代更迭, 都是竞争的结果。卢梭说:“人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这“枷锁”,很大 程度上便是我们无法逃避的竞争。作为一个生活在文明新时代的青年,我们对竞争应 持有的态度不应是“不顾一切往上爬”,而是“做最好的自己”。“倚天照海花无数,流 水高山心自知”,站在与自己的能力不符的高度,会双腿战栗、彷徨无助,把最高的位 置让给最适合的人,才能内心释然、自由坦荡,正所谓“云在青天水在瓶”——“让” 是一种正视自己、慧眼识才的大智慧。 拥有为他人而“让”的胸怀,我们收获达观。放眼今日,网络上海量信息使我们 不再闭塞,能辨马识才的人不再如管鲍所处的时代那样稀缺,但真正能敬才让贤的人 却为数不多,真正肯“坐在路边为他人鼓掌”的人也并不多。面对纷繁浮华的功名利 禄,保持一颗平静的心,以理性的眼光衡量自己与他人的能力,摒弃嫉妒、放下焦虑,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让”是不记得失、淡看名利的大胸怀。 拥有为大义而“让”的格局,我们收获自豪。在座的同学们胸中都有一个共同的 词在跳动——“社会责任感”。但是,“社会责任感”仅仅是简单粗暴地把什么都往自 己肩上扛吗?显然不是。真正的社会责任感,是站在全社会的立场思考问题,继而做 出选择,是为了全社会的利益奉献自我,甚至牺牲自我。鲍叔牙能得到诸多赞誉,最 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他懂得“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 。他不曾成为千古名相,但他为齐国做出了一个至关重要的正确决策。孙中山先生说:“做人最重要的事情, 就是要知道怎么样爱国。”究竟应该“怎么样”爱国?从管鲍之交的佳话中,我们找到 了答案——“让”是心怀天下、无私忘我的大格局。 所以,若你也立志成为一个有智慧、有胸怀、有格局的人,若你也甘愿在观众席 鼓掌,那么,请不要怀疑,那雷鸣般的掌声不仅献给舞台上的人,也是为你响起! 我的发言完毕,谢谢大家! 全国卷 II 原题呈现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墨子说:“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 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英国诗人约翰•多恩说:“没有人是自成一体、与 世隔绝的孤岛,每一个人都是广袤大陆的一部分。”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同气连枝,共盼春来。”……2020 年的 春天,这些寄言印在国际社会援助中国的物资上,表达了世界人民对中国的支持。 “山和山不相遇,人和人要相逢。”“消失吧,黑夜!黎明时我们将获胜!”……这 些话语印在中国援助其他国家的物资上,寄托着中国人民对世界的祝福。 “世界青年与社会发展论坛”邀请你作为中国青年代表参会,发表以“携手同一 世界,青年共创未来”为主题的中文演讲。请完成一篇演讲稿。 要求:结合材料内容及含意完成写作任务;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 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 佳作赏析 携手同一世界,青年共创未来 尊敬的世界青年与社会发展论坛主席、青年代表们: 大家好! 2020 年年初,一场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并如洪水猛兽般蔓延至世界各地,在 疫情面前,我们看到各国的医护人员、警察、运输者、社区工作者、志愿者坚守岗位、 冲锋陷阵;我们也看到各国的人民拧成一股绳,筑起一道墙,打响共同“战疫”;我们更看到世界各国再一次守望相助,一箱箱救援物资到达中国,也抵达世界。 正如中国古代哲学家墨子所说:“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 视人之身,若视其身。”古往今来,在地震、海啸、台风、瘟疫等面前,没有一个人、 一个国家能置身事外,独善其身,“小小寰球,同此凉热”,世界是一个四通八达的网 络。 过去,文明的交流从未中断,且绵延不息。 两千多年前,中国汉朝张骞出使西域,到玄奘西天求法,鉴真东渡,马可波罗、 利玛窦来到中国,四大发明传到世界,遣唐使学习中国文化,再到近代中国哲学对文 艺复兴产生巨大影响,西方科技传到中国,引发中国人“睁眼看世界”的浪潮,历史 已经证明,只有像中国的汉、唐一样开放包容,兼容并蓄,一个国家才能欣欣向荣, 闭关锁国,往往造成的是落后挨打的被动局面。 现在,经贸的互动繁荣昌盛,且方兴未艾。 从丝绸之路、茶马古道、郑和下西洋,到哥伦布等航海家开辟新航线发现新大陆, 人们惊奇的发现,世界是圆的,“山和山不相遇,人和人会重逢”,世界前所未有的成 为一个有机整体。两次工业革命,联合国、WTO 等国际组织的成立,更是拉近了各国 之间的距离,贸易开放、多边主义,不同的地域之间、国家之间资源共享,风险共担, 在这个过程中,大到一架飞机、一辆汽车,小到一台电脑、一部手机的组装,配件可 能来自世界各地,各个国家在其中受益,近年来,随着中国“一带一路”的推出,沿 线各国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必然会掀起经贸新繁荣。 未来,信息的往来畅通无阻,且共享共融。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来临,各国之间的交融更加深入。从飞鸽传书、千里传信,一 条信息的传到可能需要几月甚至几年,到现在只需要动动手指,几秒钟,一份邮件、 一条信息就可以抵达世界各地,“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形成“地球村”, 世界交融程度更深,而人工智能、VR、5G 等技术推进,无疑会让交流的成本更低,信 息化程度更深,“共享共融,天下大同”。 当前世界处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刻,我们青年一代,肩负着重大的历史使命, 必须要有清晰而明确的“世界观”,站在月球看地球,把自身所处放在世界和历史的交 汇点上,以青春之我,创造青春之国家,青春之世界。 谢谢大家! 全国卷 III 原题呈现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人们用眼睛看他人、看世界,却无法直接看到完整的自己。所以,在人生的旅程 中,我们需要寻找各种“镜子”、不断绘制“自画像”来审视自我,尝试回答“我是怎 样的人”“我想过怎样的生活”“我能做些什么”“如何生活得更有意义”等重要的问题。 毕业前,学校请你给即将入学的高一新生写一封信,主题是“如何为自己画好像”, 与他们分享自己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 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 佳作赏析 寻十方明镜 绘真我画像 ——写给高一学弟学妹们的一封信 亲爱的高一学弟学妹们: 你们好! 辽阔天空任我飞,崭新人生任我绘。学弟学妹们,刚跨进高中大门,新的起点, 新的远航,是不是满怀这样的憧憬与希望?我是怎样的人?我想过怎样的生活?我能 做些什么?静下来行动时,是不是又陷入层层困惑与迷茫? 认识自己、认清真我,是哲学命题,又是烟火人生的根本。苏格拉底一辈子都在 追求“认识你自己”,老子让我们明白“知人者智,自知者明”。那么,如何准确认识 自我,描绘出真我人生画像呢? 一面镜子,一次映照,便是一种自我认识。学弟学妹们,这是我多年来的深彻感 悟,我们的双眼,总是在看他人、看世界,无法直接看到完整的自己。在我们人生旅 程中,是需要寻找各种“镜子”、不断绘制“自画像”来审视自我,认识自我,才能清 晰活着的本质。 我们要细微感知自己对细小事物的态度,那是一面镜子,以此映照,认清自我心 灵的温度。 对比自己弱的人,能无欺乎?对有残疾的人,能无嘲乎?对身份低下的工作者, 能有敬乎?对自然中的动植物,能有善乎?对需要帮助的人,能有爱乎?细察我们的 内心,是否被轻慢、鄙视、厌恶硬化着,冰冻着?这样积极调节自我画像的底色,让 我们心灵四季如春,保持恰好的温度,才能见到心土上长出的蓬勃生命景象! 我们要深入思考自己传承历史文化的深度,那是一面镜子,以此映照,认清自我 血脉的纯度。 一枚石器、一块陶片,连接着我国远古文化;一条龙飞,一只凤舞,鲜活着咱中 华民族标志。诸子百家的丰富,儒道学说的博大,诗词文化的灿烂……这些文化是我 们的精神根脉,我们了解多少?传承多少?渗透入我们血液有多少?只有深入反思, 才能提炼我们血脉的纯度,更好绘出真我人生画像的灿烂精神! 我们要真诚反思自己对待时代英雄的态度,那是一面镜子,以此映照,认清自我 精神的高度。 现实是最好的教科书,打开 2020 年的扉页,面对新冠肺炎的肆虐,八十多岁的钟 南山院士挺身而出,四面八方的医务工作者义无反顾地坚守!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 英雄,我们要铭记这些名字,刘智明、彭银华、许鹏、洪明……这是一束束光,照亮 生的希望。致敬英雄,学习英雄,他们是我们的精神地标,让我们的血液也沸腾着爱、 责任与担当! 亲爱的学弟学妹们,我们的自画像,是心灵的画像,是精神的画像,是气格的画 像!人生是一场修炼,我们要善于从自我与人、与自然、与社会的关联中,从大千十 方中去寻找各种镜子,观照自我,认清自己的优缺点,扬善补缺,用一生行动来描绘 出最美好最真实的自我画像。 最后,衷心祝愿学弟学妹们寻得十方明镜,绘得人生佳景! 此致 敬礼! 你们的学姐 2020 年 7 月 7 日新高考 I 卷(山东) 原题呈现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面对突发的新冠肺炎疫情,国家坚持人民至上、 生命至上,果断采取防控措施,全国人民紧急行动。 人们居家隔离,取消出访和聚会;娱乐、体育场所关闭;政务服务网上办理;学 校开学有序推迟;公共服务场所设置安全“一米线”。防疫拉开了人们的距离。 城乡社区干部、志愿者站岗值守,防疫消杀,送菜购药,缓解燃眉之急;医学专 家实时在线,科学指导,增强抗疫信心;快递员顶风冒雨,在城市乡村奔波;司机夜 以继日,保障物资运输;教师坚守岗位,网上传道授业;新闻工作者深入一线,传递 温情和力量。抗疫密切了人们的联系。 请综合以上材料,以“疫情中的距离与联系”为主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 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 佳作赏析 疫情期间,我们的心更近了 “世界以痛吻我,我仍报之以歌”,《柳叶刀》总编霍顿在隔离期间,反思疫情的 意义。他认为疫情中因为隔离虽不能与他人相近,但彼此并未疏远,反倒心更近了, 更靠近彼此。身处异地,心却紧紧相连,反思疫情的意义,我们发现,抗疫密切了我 们彼此的联系。 疫情期间,我们彼此相近,感受温暖,传递温情。 你我隔离在家,彼此不能相见,但情意从未疏远。一句关心的话语,一份默默的 鼓励,让我们在疫情期间倍感温暖。隔离病毒,却不隔离爱。疫情让我们重新审视自 己,审视彼此,虽不能见面,但心更贴在一起,更加珍惜彼此情谊,任何一份纯真的 情感都感觉弥足珍贵。在湖南,一位小姐姐得知邻桌是 4 名援鄂护士时,悄悄地为他 们买了单,还留下一张画着笑脸的暖心纸条:你们的负重前行,换来了我们的岁月静 好,谢谢你们!这些平凡的举动,传递着治愈人心的能量,在感受别人带来温暖的同时也在传递温暖,让温暖和善意留在更多人心里,让彼此靠近,心连在一起。 疫情期间,我们心手相牵,汇聚成共克时艰的力量。 隔离在家,窗前远望,透过小区门口一个个背影,我们能感受到他们眼中的坚毅 和心中的暖流。是疫情唤醒我们封闭的内心,让我们知道人与人应该温柔以待、温暖 相伴。你我虽素不相识,却命运相连。面对疫情,努力将自己活成一束光,然后去照 亮另一束光,用你的行动唤起别人的行动,用你的温暖感受别人的温暖。人人如此, 心手相牵,汇聚成共克时艰的力量。 疫情期间,全世界都心手相牵。 《礼记·礼运》曾有“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的说法,从古至今,无论遇到战 争还是危机,我们总能看到有人伸出援助之手。中国亚丁湾和索马里护航编队支援非 洲各国,维护和平;日本、巴基斯坦在疫情的紧急关头,给中国送来物资;各国人民 互帮互助,形成一条爱之链。每个国家都闪耀着耀眼的光芒。“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中 互助也是其中一项。面临着重大的突发事件,我们每一个人都应当肩负起重任,每个 人都应怀有一颗爱之心去帮助在痛苦中挣扎的人。如同著名小说《爱之链》中所描述 的一般,将美好的接力棒不断地传递下去,这样世界就会变得不一样,它会洋溢着温 暖。而你我便是守护笑容的重要一环,让我们携手共进,传递着爱之链。 来自国外的每一次帮助和加油都让中国人在这个格外难熬的冬天感受到了一丝温 暖。当然,“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在疫情肆虐全球之际,中国政府、中国人民 的涌泉相报,也让世界紧紧联系在一起,让每一个隔离之中的人们感到温暖、获得慰 藉。虽身隔异地,但我们心在一起,永不分离。 身被隔离,但我们可以反思疫情的意义。隔离中,我们感受到了更多的善与爱, 人与人之间的联系也因之更为紧密,我们深知每一个人的安全隔离、岁月静好背后是 无数人的负重前行。让我们珍视这一切,珍惜眼前所有,用自己的无畏付出将中国故 事汇聚成伟大的中国力量,盛世中华,江河必然无恙,爱与温暖从不缺席! 新高考 II 卷(海南) 原题呈现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无论读书还是行路,我们都会与地名不期而遇。有些地名很容易让你联想到这个地方的自然特征、风土民情、 历史文化、著名人物等;有些地名会唤起你的某种记忆与情感,或许是一段难忘的故 事,又或它对你有着特殊的意义。 电视台邀请你客串《中华地名》主持人。请以“带你走近_________”为题(补充 一个地名,使题目完整),写一篇主持词。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切合身份;不要套作,不得 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 佳作赏析 带你走近杭州 这是一座文化的城市,也是一座智慧的城市,也是一座幸福的城市,随着 5G 时代 的到来,这里还是一座信号特别强的城市,这就是杭州。 我们每个人对生活都有一份独特的解读,去看这山河万里,去看这大千世界。山 水灵秀,大美杭州,从西湖到西溪,从钱塘江到富春江,从灵隐古寺到宋城风情,一 步一风景,一步一画卷,一步一卷诗,一步一文化,山水如图画,风景看杭州。 在历史长河当中,美丽杭州城承载着人文的价值,承载着华夏的精神,承载着时 代向前的脉络。这是一座充满文化气息的城市,东方传统文化在这里源远流长,5000 年华夏文明在这里无限精彩,人文底蕴深厚,历史传承悠远。这座城市,从山水风景 到人文底蕴到文化传承,可圈可点,是风景当中的风景,人文当中的人文。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徜徉白公堤,遥想 杭城千年前的美丽。杭州是一座诗意的城市,每一处亭台楼榭,都和名篇佳作相连, 岁月浮沉,世事沧桑,只隐去了那些历史云烟,却让这座城市更添了文化的厚重积淀。 京杭大运河迤逦而来,至杭州慨然而止,也许是西湖的美驻足了它的长途跋涉。 凭栏眺望这千年的流淌,也许只有运河才能理解杭州城的诉说。天下西湖,运河杭州, 万千过往,都在这两岸烟火。 这个时代是对过去的一种继承,对未来的一种打开,在杭州,看风景,品人文, 观历史,还要看到它的未来。时光越千年,今天看杭州,她更是一座智慧之城、希望 之城和未来之城,是一座引领时代人文的城市。相逢这个时代的光明,伴随这座城市,新一代杭州人,有胸怀,有高度,有格局, 正在用更高的视野、更高的姿态、更强大的精神,创造智慧新杭州。幸福、祥和、温 暖、善良的杭州人,见证着美丽杭州的向前,也见证着时代向前的链接和拓展,开创 着自己对幸福的奋斗、创造、和视野。 生活是重新的发现,从历史的光芒中走来,融入这更加活泼的生活。走近杭州, 看她的如画风景,品她的江南韵味,赏她的人文风貌,不要错过了解她的城市精神。 作为新一线城市,她包容,她开放,她活力四射,迎接智慧未来,新杭州正在用创新 书写着传奇。走在时代的最前端,杭州散发着自强不息、勇于进取的自信气质。 不管生活多么忙,来杭州走一走吧。 感谢您收看今天的《中华地名》,下期再见! 北京卷 原题呈现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少于 700 字。将题目抄在答题卡上。 (1)2020 年 6 月 23 日,北斗三号的最后一颗卫星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自主建设、 独立运行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完成全球组网部署。整个系统由 55 颗卫星构成,每一颗 都有自己的功用,它们共同织成一张“天网”,可服务全球。 材料中“每一颗都有自己的功用”,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联系现实生活, 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论点明确,论据充实,论证合理;语言流畅,书写清晰。 (2)当今时代,我们每天都会面对各种各样的信息。其中有一条信息,或引发了 你的感悟,或影响了你的生活,或令你振奋,或使你愧疚,或让你学会辨别真伪…… 请以“一条信息”为题,联系现实生活,展开联想或想象,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思想健康;内容充实,有细节描写;语言流畅,书写清晰。 佳作赏析 个体价值与全局意识 55 颗卫星,每一颗都有自己的功用,它们共同织成一张“天网”。这让我们看到了个体价值在全局中闪耀的精神光芒。它们之所以能组成一张强大的网,是因无数个 体价值凝成了推动全局的力量。 追求个体价值首先应在个体独立的前提下挖掘自身的价值。所谓个体独立并不是 身体上的单独站立,而是在思想上能够勇于挣脱世俗洪流的吸引,这种独立能帮助我 们清醒地认识世界,帮助我们破除庸见,帮助我们在纷繁复杂的认识论中坚持自我, 从而实现个体价值。明代心学大师王守仁正是从朱熹“存天理,灭人欲”的主流意识 中脱离出来,不依附于他人的思想观点,才在漫长的“格物致知”过程中,形成了“知 行合一”的理论,开创了心学,并对后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故我们在社会的土壤中 埋种,在吸取土壤水分的同时,要学会独立成长为参天大树,为社会遮阴避凉。 但追求个体价值过程中所言的“独立”并不是“孤立”,它需要与全局形成有机联 系。纵观人类历史的演进,从新石器时代到青铜时代用了 8000 年,而人类社会形成之 后,从青铜时代到铁器时代不过经历了 1000 年。社会的形成将人类的生活联系在了一 起,不同的思想在碰撞中形成了文明的火花,促进了人类文明的进步。如果我们丧失 了全局意识,便失去了与世界的天然联系,我们的思想行为往往会受到因肉体而产生 的时间与空间的限制,丧失了在全局中判断是非利弊以及吸收营养的机会,最终将无 异于井底之蛙,狭隘了眼界,失掉了获取个体价值的源泉。 爱因斯坦在《我的世界观》中曾说道:“我们胜过野兽的真正优点在于我们是生 活在人类社会之中的。”社会是个人衣食住行的供应者,是历史经验教训的提供者,是 所有个体的导师。故我们每个个体如果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就会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 个人价值也就无从显现。 可反观当下,有多少人还认为自己是矗立在海上的岛屿,标榜着特例独行?那些 叫嚣着社会不公的“孤傲者”,远离社会、逃避社会的“胆小者”是否已忽略了“岛屿” 与“大陆”的联系?丧失了其实现个人价值的平台? 个体生命只有在全局中才能发挥最大的功用。愿我们每个人都能成为为全局效力 的一分子,以独立之精神成长,反哺社会!

资料: 1.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