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厚积薄发见功底:《旧唐书 王方庆传》文言知识点梳理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言文厚积薄发见功底:《旧唐书 王方庆传》文言知识点梳理

ID:352372

大小:20.04 KB

页数:6页

时间:2020-09-04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文言文厚积薄发见功底:《旧唐书·王方庆传》文言知识点梳理 【先看出处,推知背景】 1.旧唐书:《旧唐书》的修撰离唐朝灭亡时间不远(尚未灭亡),资料来源比较丰富。 署名后晋刘昫等撰,实为后晋赵莹主持编修。“二十四史”之一。原名《唐书》,宋祁、欧 阳修等所编著《新唐书》问世后,才改称《旧唐书》,成书于后晋开运二年(945 年)。 2.新唐书:北宋时期宋祁、欧阳修、范镇、吕夏卿等合撰的一部记载唐朝历史的纪传 体史书,属“二十四史”之一。 3.后唐:是五代十国时期的封建王朝,定都洛阳,历时 14 年。 4.五代十国:五代是指 907 年唐朝灭亡后依次定都于中原地区的五个政权,即后梁、 后唐、后晋、后汉和后周。在唐末、五代及宋初,中原地区之外存在过杨吴、桀燕等许多 割据政权,其中前蜀、后蜀、南吴(杨吴)、南唐、吴越、闽国、南楚(马楚)、南汉、南 平(荆南)、北汉等十个割据政权被《新五代史》及后世史学家统称十国。 5.《新五代史》:是宋欧阳修撰纪传体史书,“二十四史”之一。原名《五代史记》, 后世为区别于薛居正等官修的五代史,称为新五代史。增加了《旧五代史》所未能见到的 史料。 6.《伶官传序》:选自《新五代史·伶官传》,是欧阳修的一篇史论。通过对五代时期 的后唐盛衰过程的具体分析,推论出:“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和“祸患常积于 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的结论,说明国家兴衰败亡不由天命而取决于“人事”,借以告 诫当时北宋执政者要吸取历史教训,居安思危,防微杜渐,力戒骄侈纵欲。 【借助译文,夯实重点】 0 1 ①(原文)王方庆,雍州咸阳人也,周少司空石泉公褒之曾孙也。其先自琅邪南度, 居于丹阳,为江左冠族。方庆年十六,起家越王府参军。尝就记室任希古受《史记》、《汉 书》。希古迁为太子舍人,方庆随之卒业。 ①(译文)王方庆,是雍州威阳人,前朝周代少司空石泉公王褒的曾孙。他的祖先 从琅琊向南迁移,迁居到丹阳,是江左名门望族。王方庆十六岁,就被任命为越王府参军。 曾经跟随记室任希古学习《史记》《汉书》。任希古升任太子舍人,王方庆也因此终止了学 业。 重点词: 7.周少司空石泉公褒:朝代+官职+爵位+姓名 8.其先:他的祖先 9.江左:江东 10.冠族:冠盖之族,仕宦之家,意译为名门望族。冠盖,冠帽、车盖。 11.起家:起(于)家,从家中征召出来,授以官职,译为“被起用担任”。 12.就记室任希古:跟随 (由“靠近、接近”延伸而来) 13.受《史记》:学习 14.迁:升迁 15.卒业:终止学业。卒,终止。 0 2 ②(原文)永淳中,累迁太仆少卿。则天临朝,拜广州都督。方庆在任数载/秋毫不犯 /又管内诸州首领/旧多贪纵/百姓有诣府称冤者/府官以先受首领参饷/未尝鞫问/方庆乃集止 府僚,绝其交往,首领纵暴者悉绳之,由是境内清肃。当时议者以为有唐以来,治广州者 无出方庆之右。有制褒之曰:“朕以卿历职著称,故授此官,既美化远闻,实副朝寄,令 赐卿杂采六十段,并瑞锦等物,以彰善政也。” ②(译文)唐高宗永淳年间,王方庆连续升任至太仆少卿。武则天临朝当政时,王方庆被授予广州都督。王方庆在任期间,秋毫无犯。另外他所管辖之内的各州首领,过去多 贪婪放纵,有百姓到官府诉冤,府中官员因为事先接受了首领的贿赂,也未曾追查。王方 庆就约束府僚,断绝他们与各州首领的私人交往,放纵残暴的首领均受到法律的制裁,由 此境内清静肃穆。当时人们认为唐以来治理广州的官员没有谁能超出王方庆的。皇上亲笔 褒扬:“朕因为卿一贯很尽职,所以授予此官,这使大唐的美名远扬,这的确符合朝廷的 期望,现赐卿六十段各色丝织品并瑞锦等物,以表彰你的良好政绩。” 重点词: 16.永淳中:年间 17.累迁:多次升迁,连续升迁 18.拜广州都督:被授予 19.管内:管辖之内 20.诣:到,往 21.参饷:参拜并馈赠礼物,意译为贿赂。 22.鞫[jū]问:审问,意译为追查。 23.集止:阻止。集,阻止。 24.首领纵暴者:放纵残暴的首领。定语后置,文言标志“者”。翻译后能加入“的”。 25.悉绳之:约束,制裁。如成语“绳之以法”。 26.由是:因此 27.出……之右:超出 28.有制褒之曰:皇帝的诏令。制诰:皇帝的诏令。 29.历职:所历皆举职。举职:尽职。 30.美化:美好的教化 31.副:符合 32.朝寄:朝廷的期望 33.杂采:各色丝织品。采,有彩色花纹的丝织品。 0 3 ③(原文)神功元年七月,清边道大总管建安王攸宜破契丹凯还,欲以是月诣阙献俘。 内史王及善以为将军入城,例有军乐,而今乃孝明高皇帝忌月,请备而不奏。方庆奏曰: “臣按礼经,但有忌日,而无忌月。晋穆帝纳后,用九月九日,是康帝忌月,于时持疑不 定。下太常,礼官荀讷议称:‘礼只有忌日,无忌月。若有忌月,即有忌时、忌岁,益无 理据。’当时从讷所议。军乐是军容,与常不等,臣谓振作于事无嫌。”则天从之。方庆又 举:“令‘杖期丧、大功未葬,不预朝贺;未终丧,不预宴会。’比来朝官不遵礼法,身有 哀容,陪预朝会,伏望申明令式,更禁断。”从之。 ③(译文)神功元年七月,清边道大总管建安王攸宜攻破契丹凯旋,想在七月上朝 廷献俘。内史王及善认为将军入城,按例应有军乐,但此月又是孝明高皇帝的忌月,只备 军乐而不奏。王方庆上奏道:“臣查了礼经,只有忌日,没有忌月。晋穆帝纳皇后,在九 月九日,这是晋康帝的忌日,在这个时候犹豫不决,就把此事交给太常讨论,礼官荀讷说 道:"礼只有忌日,无忌月,如有忌月,就有忌时、忌岁,这就更加没有理论依据了。'当时 皇上听从苛讷的意见。军乐是军容,与常乐不能等同看待,臣认为奏军乐只有振作而没有 什么犯嫌的。”武则天听从了他的意见。王方庆又上奏道:“法令明文规定:‘期丧,大功 未葬,不参加朝贺;未终丧,不参加宴会。’近来朝官不遵从礼法,带着悲伤的神色,随同 参加朝会,希望陛下申明礼法,加以禁止。”武则天听从了他的意见。 重点词 34.以是月:相当于“于”,在 35.诣阙:奔赴朝廷/京都/朝堂。 诣:往,到。阙:古代皇宫大门前两边供瞭望的楼, 泛指帝王的住所,皇宫。 36.例有军乐:按照旧例。名词作状语 37.臣按礼经:按察,考查 38.但有忌日:只,只是 39.晋穆帝纳后:迎娶。 40.下太常:交给。 41.则天从之:听从,由“跟随”义延伸而来。42.方庆又举:上奏。 43.杖期 [jī]丧:旧时一种服丧礼制。杖,是居丧时拿的棒;期,是一年之丧。期服用 杖的称“杖期”;不用杖的则称“不杖期”。 44.大功:丧服五服之一,服期九个月。其服用熟麻布做成,较齐衰[cuī]稍细,较小功 为粗,故称大功。(齐衰:丧服名。为五服之一。服用粗麻布制成,以其缉边缝齐,故称 “齐衰”。小功:小功是中国旧制丧服名,为五服之一。重于缌麻轻于大功。其服用较细的 熟麻布做成,服期为五个月。缌麻:古代丧服名。五服中之最轻者,孝服用细麻布制成, 服期三月。) 45.不预朝贺:参与,参加 46.终丧:服丧期满(服满父母去世后三年之丧)。服除:守丧期满。服阕:守丧期满。 阕,终了。 47.比来:近来。比:近来。比年、比岁:近年;连年。频年:连年。 48.伏望:希望。敬词,用于下对上。 49.令式:好的程式,意译为礼法。 50.更禁断:副词,进一步,再(加以) 0 4 ④(原文)方庆渐以老疾,乞从闲逸,乃授麟台监修国史。及中宗立为东宫,方庆兼 检校太子左庶子。长安二年五月卒,赠衮州都督,谥曰贞。中宗即位,以宫僚之旧,追赠 吏部尚书。 (选自《旧唐书•列传第三十九》) ④(译文)王方庆渐渐因为年老多病,请求不参与政事,于是被授予麟台监修国史。 到中宗立为太子,王方庆兼任检校太子左庶子。长安二年(702)五月,王方庆去世,被赠 兖州都督,谥号贞。中宗即位,按照官僚的例法,追赠吏部尚书。 51.以老疾:因为 52.乞从闲逸:请求做53.及中宗立为东宫:等到 54.东宫:太子住的地方,借指太子。 55.赠衮州都督:追赠。死后赠官。在人死后授予某种官职、称号等。 56.谥曰贞:君主时代帝王、贵族、大臣等死后,依其生前事迹所给予的称号。例如齐 宣王的“宣”,楚庄王的“庄”;诸葛亮谥“忠武”,岳飞谥“武穆”。

资料: 1.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