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名师指津:(议论文)满分作文是怎样炼成的
加入VIP免费下载

高考作文名师指津:(议论文)满分作文是怎样炼成的

ID:352707

大小:27.13 KB

页数:10页

时间:2020-09-11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高考作文名师指津:(议论文)满分作文是怎样炼成的 对于广大中学生而言,议论文写作一直是个老大难问题。本篇专门帮助学生解决这个 难题,即议论文写作。 人有“人气”,士有“士气”,一篇精彩的议论文会让你感觉文字在纸面上跳跃,风生 水起,云飞雨落;字里行间流淌着一股丝丝缕缕的气息,我们称之为“文气”。一篇议论文 如果有流畅,充盈,鼓荡的文气,就能牢牢地吸引读者的眼球;反之,文章支离破碎,磕 磕绊绊,文气不畅,自然无法打动读者。这就要求我们写作文时最好能一鼓作气,一气呵 成,给文章注入充沛的气势,从而感染读者,赢得高分。 如何来锻造“文气”,可以从四个方面入手。 01 第一个方面:“言之有理” 1 议论文的主要任务是表达思想和观点。“言之有理”的“理”就是文章的思想观点,也 叫中心论点。老师都希望学生的作文有深刻的思想,可是思想不是毛毛雨,不会从天上掉 下来。作文的源头活水是生活和阅读,也就是说,生活和阅读是思想的两大源头。可如今 两大源头都被掐断了,比如生活方面,学生们都是从校园到校园,“一心只读圣贤书,两耳 不闻窗外事”,学校的围墙将学生与火热的生活隔开了,学生变成了养殖场的鸡和鸭,哪里 还有空闲去品味生活,感悟人生? 再如阅读方面,学生们的眼中除了教科书,就是习题集,要不就是“天利 38”或“黄 冈密卷”,根本没有时间进行广泛和深入的阅读,文学名著和文化经典在书架上灰尘满面, 无人问津。切断了这两大源头,作文的思想自然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显得苍白、 干涩和平庸。如何让我们的作文变得有思想,比较实际的做法是“经典常读”,也就是选择 两三本有一定思想浓度的经典名著,反复研读,做到烂熟于心,然后活学活用。这是一条 速成的捷径,是不得已而求其次。 除了熟读经典,我们还应该做个有心人,要善于盘点我们的思想,也就是将我们从经 典阅读中获取的思想分门别类地做个梳理,可以按照“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三个方面来归类整理,便于我们在作文中加以运用。我们将阅读中获取的观点摘录下来, 加以简单的解释或补充,就可以变成我们自己的思想。 比如关于“人与自然”,一般的观点都是“人要善待自然”“人要与自然和谐相处”;我 们读了古希腊哲学家泰勒斯的名言“万物中皆有神在”,就可以生发出这样的观点:“诚如 古希腊哲学家泰勒斯所言,‘万物中皆有神在’,大自然是上帝伸展的花朵,我们应该心怀 虔诚和敬畏之心跟自然对话,那我们全部的生命就是一次盛大的祈祷或弥撒,一次看得见 的圣餐仪式。”这个观点就比一般的说法有意思,有思想。再如“人与自我”,我们读到古 人“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的思想,不妨这样阐释:“‘不 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一个高明的战略家,往往十分重视 ‘谋势’,不会把眼光局限在具体的战术或者一城一地的得失上。人生又何尝不是一场战役? 及早从大处谋划自己的人生,就能尽早占据人生的制高点。”显然,这要比一般的提升自我 的观点更有新意。 我们希望学生的作文“有思想”,并不是要求学生有石破天惊的思想和观点,因为今人 很多的思想都是在重复前人的观点,我们要做的只是将别人的思想观点“包装”一下,换 一种更有意趣的“说法”而已。在日常的阅读过程中,我们要有意识地丰富自己思想的库 存,经常梳理盘点自己的“三观”,这样才能在考场上做到有备无患。 02 第二个方面:“言之有物” 1 一篇议论文提出中心论点之后,必须讲道理,摆事实来论证中心论点;因此,“言之有 物”的“物”就是材料,又叫论据,包括道理论据和事实论据。正如有好的食材才能有好 的味道,一篇议论文同样需要用一些高端和优质的材料来加工润饰。那么,什么样的材料 才算是高端和优质的呢?季老师觉得,材料最好有点文学气质或文化气息,有了这两点, 文章才有仙灵之气。很多学生在考场上喜欢用屈原,司马迁,苏东坡和李白做论据,我们 笑称为“四大天王”;满纸不是屈大夫抱石沉江就是司马迁遭惨宫刑,千篇一律,让阅卷老 师的精神备受折磨;而苏轼和李白的霸屏,让人一再产生审美疲劳。其实我们在选择素材 的时候,应该尽量避免选择这些“一流明星”,而应该选择有一定陌生度的新鲜面孔,比如弘一大师李叔同,国学大师南怀瑾,魏晋名士嵇康等等。具体而言,阅卷老师比较青睐下 列一些作文素材。 (一)文化名言。请注意,我们在作文中引用的名言不是诸如“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 梯”那样一本正经的表达,而是既要有内涵,又要有文采的名人名言。比如波斯诗人俄莫 伽玛的短章小诗:“人,不知从何而来,也不知往何而去;来时非我所愿,去时也未征得 我同意。”此诗强调人生的混沌和无常,耐人寻味,又很有诗意。俄莫伽玛是个真正的诗人, 曾经预言自己死后,坟头会落满两种鲜花,他的朋友后来发现,他的坟前长着两棵树,一 棵桃树一棵梨树,无数花瓣落在他的坟墓上;当下并不缺乏诗人,不过他们只是写诗的人。 再比如“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可与人言者只有一二,故此,‘不想八九,常想一二’” 强调人要知足常乐,这样的名句就很有意蕴。一篇议论文至少要用四到五则这样的文化名 言,让阅卷老师觉得你学富五车,博览群书,很像一个读书人。 (二)文学名著。阅读文学经典可以帮助我们弥补阅历的单薄和思想的贫弱,让我们 过“人类”的生活,去获取别人的生命体验。《红楼梦》和《三国演义》是必读的经典,想 要真正了解中华文明和中国社会,就必须通读这两本书。《红楼梦》散发着阴柔之美,《三 国演义》则浸透着阳刚之美。曾有学生跟我说,他不喜欢读《红楼》是因为贾宝玉有点像 伪娘。这里稍作解释,小说的“人设”必须和作品的审美格调相统一,试想,在美丽如画 的大观园中,如果将贾宝玉换成一个满脸络腮胡子的蒙古大汉,是多么滑稽的画面。《三国 演义》也不要当作历史书来看,它是文学虚构,比如关云长手中的青龙偃月刀,三国时代 根本就没有,那是唐宋时才出现的兵器,而且是仪仗队用的玩意,不能用来砍人。另外, 还可以读一读《飘》和《嘉莉妹妹》,前者体现了开拓进取的美国精神,后者反映了虚幻无 常的美国悲剧,两本书可以对照着看。男生不妨再读一读《牛虻》和《鲁滨逊漂流记》,前 者洋溢着革命的浪漫主义豪情,后者则表明什么是绝境中的自我救赎。这些名著几乎涉及 作文的许多话题,如果我们不能通读原著,至少也要看一看这些名著改编的电影。 (三)历史名人。我们还可以选择一些历史人物作为素材,历史人物除了前面讲过的 “四大天王”,其实还有很多可选的人物,尤其是历史上富有争议的历史人物,比如曾国藩; 他中进士,授翰林,办湘军,创洋务,权倾朝野,位列三公;这个一生追求“立德,立功, 立言”的读书人,人言其“道德文章冠冕一代”,被后人视为“今古第一完人”。但曾国藩 为了实现人生的超越,耗费多少心血,历经多少艰辛,只要翻开那部《曾文正公全集》,你就会发现,其实他也是一个悲剧式人物,是一个被功名拖垮的可怜虫;他怕朝廷猜忌,故 意灌园浇菜以避人耳目;怕寿命危浅,刻意节制欲望以防精力损耗;为保全名节身家,他 极力伪装,人前人后作几副面孔;然而,保养有加却最终挡不住死神的垂顾,心力交瘁的 他中风不语,只活了 62 岁。曾国藩一身汇聚智谋,经验,知识和修养,唯一缺乏的是本色 和天真。 再比如嵇康,他是曹操的曾孙女婿,完全有条件获得高官厚禄,然而他却躲到竹林里 打铁,长啸,清谈;据说嵇康是个超级美男子,穿着绿袍,踩着木屐,踏着碎步,飘飘然 有神仙之姿,喝醉酒时如玉山将倾。他在竹林里演绎出一种叫“魏晋风度”的生命气象, 狂放之极,还会吃一种叫“五石散”的丹药,然而裸奔,跟他有同样癖好的还有刘伶,刘 伶在家中都是以裸身迎客,还振振有词地对朋友说“天地是我房屋,房屋是我衣裤,你怎 么跑到我裤裆里来了?”嵇康因为朋友的桃色事件而被牵扯其中,被司马昭处以极刑。临 刑前,嵇康要来一把古琴,将一代名士的最后风流注入一首名叫《广陵散》的古曲,还丢 下一句“《广陵散》于今绝矣”,一时群鸦乱飞,三千太学生泪飞如雨,嵇康完成了他生命 中最壮烈的灵魂之舞。此外,“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教育家陶行知,“两脚踏 中西文化,一心评宇宙文章”的林语堂,还有民国时代的一对著名的师生,李叔同和丰子 恺。李叔同在他人生最辉煌的时候忽然出家,专心佛法,成为弘一大师;而他的高足丰子 恺秉承师训,立志像他老师一样,做一个“像人的人”,为报师恩,坚持完成六百幅《护生 画集》。这些历史名人都有一定的陌生度和新鲜感,很能吊起阅卷老师的胃口。 (四)文艺百科。为了让作文显得色彩斑斓,气象非凡,我们还可以引入音乐、书法、 绘画、建筑等元素来丰富文章的内涵。比如引入音乐:“我们不妨学一学音乐家罗波维奇。 他认为,为了感受上帝的存在,首先你必须去信仰他;就好比为了感觉炉火的热度你首先 必须靠近它一样,为了感受音乐的温暖,首先你必须敞开你的胸怀去接纳它。”引入绘画: “伦勃朗的画笔在空白的画布上停滞了,他终于对往日平庸的笔触说不,他绘出跳跃的光 线,金色光亮下匆匆奔过的小女孩,他在一片大胆而炽热的色彩中长大了,长成真正的伦 勃朗。” (五)中外哲学。中国文化和西方哲学也是很高级的材料,如果在作文中适当运用, 会使作文散发出哲学的清香。比如中国文化的源头,“六经”之首的《周易》。《周易》强调 阴阳互应,刚柔相济,提倡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再比如儒道佛。儒家要求人们积极入世,做一个“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谦谦君子;而道家主张人们回归自我,清静无为,在天 地山水之间逍遥地度过此生。儒家和道家正如一枚硬币的两面,一个向外寻求,一个向内 开掘,一个着眼于家国,一个立足于自我,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绵延至今,得感谢祖先遗 留给我们这两笔巨大的精神财富。佛家希望人们修行佛法,但不可执着于佛法,心念虚空 但不可执着于虚空,要“看淡,放下,自在,随缘”,才能修得正果,获得真正的觉悟。 南怀瑾先生曾打过比方,说儒家好比粮店,人人必需;道家好比药店,心理有病要找 道家;而佛家好比杂货店,里面应有尽有,各取所需。西方哲学中,苏格拉底将哲学从天 国拉回到人间,有生之年大半时间都是在市民广场跟人对话、帮助人们生产智慧。苏格拉 底的学生柏拉图认为物质世界的背后必定有一个实实在在的存在,这就是“理性世界”。自 然界的所有现象都只是“理性世界”投射下来的影子,世间大多数人出生以来就像坐在黑 暗中盯着自己的影子,只有哲学家奔出山洞看到了外面的世界。 再如“犬儒学派”和“斯多葛派”,前者愤世嫉俗,追求绝对的精神自由,住在木桶里 的哲学家第欧根尼的全部身家只有一袭斗篷,一根木棍和一个面包袋,却无视前来探望他 的亚历山大皇帝,喝令皇帝走开,不要阻挡他晒太阳。“斯多葛派”认为每个人都是一个小 宇宙,是大宇宙的缩影;每个人必须接受命运的安排,不怨天不尤人,被称为“斯多葛式” 的冷静。如果你了解存在主义哲学家萨特,你可以在作文中这样来表述:“也许并没有一 层不变的所谓‘永恒’的人性,诚如存在主义哲学家萨特所言,每个人都是还没有背好台 词被匆匆拉上舞台的演员,没有剧本,没有导演,一切都是现场直播。” 作文素材的占有越丰富越深入,写作时就会得心应手,左右逢源。关于素材积累,我 曾经要求学生进行“五个一”灵魂工程的修炼,这“五个一”便是 100 部世界名著,100 首世界名曲,100 幅世界名画,100 个世界名人,100 部世界著名影片。当然,这是很高的 标准,我们可以量力而行。 03 第三个方面:“言之有序” 1 “言之有序”是指文章的谋篇布局或整体架构,让作文的观点和材料做到排布有序, 而不是一盘散沙。全文架构主要抓住以下两个原则。第一个原则: 围绕四个方面展开思考,即“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会怎样”。“是什么”是指 现象、概念或内涵;“为什么”是分析原因和目的;“怎么样”:提出解决的办法;“会 怎样”设想这样做的效果与意义。比如作文《递上一根拐杖》,某学生的三个分论点主要论 述了“是什么”: 递上一根拐杖,是爱心的传递,是一份温柔的支持。 递上一根拐杖,是探索的步伐,是一份求索的延续。 有的时候,“不递”反而也是一种“递”。 另一篇作文则论述“怎么样”: 以正直之心,为中华民族递上一根拐杖。 以誓死之勇,为中华民族递上一根拐杖。 以日常之行,为中华民族递上一根拐杖。 第二个原则: 采用“并列式”“对比式”“递进式”“混合式”进行架构。所谓“并列式”就是三个分 论点之间是并列关系,没有先后主次;三个分论点可以论述“是什么”,也可以论述“为什 么”等等。比如《诚信是人生的护照》这篇作文,三个分论点谈论“是什么”,是并列关系: 诚信如花,花心蕴含忠贞不渝的爱情。 诚信如树,树根凝聚千古不变的友情。 诚信如土,土地渗透赤胆忠心的家国情。 “对比式”是指分论点之间是正反对比的关系,可以是现象的对比,原因的对比,做 法的对比等。比如作文《用微笑埋葬痛苦》前两个分论点论述“怎么样”,是正反对比的关 系,第三个分论点是综合论述。 遭遇挫折,笑对痛苦,成为人生赢家 遭遇挫折,放大痛苦,导致自我坍塌 学会调节心态,永立不败之地 “递进式”是几个分论点之间层层递进,不断深入,由揭示现象到分析原因,再到解 决问题。作文《享受孤独》三个分论点由“是什么”到“为什么”,再到“怎么样”,层层 深入:孤独是超越常人的旷达与淡泊。 孤独让我们拥有内省的时空。 孤独要求我们与现实保持适当的距离。 第四个“混合式”是十分实用的架构法。三个分论点中的其中两个集中论述一个方面, 是并列关系,另一个分论点则荡开一面,论述另一个方面,三个分论点之间是混合式架构。 比如作文《眺望未来》的第一个分论点论述“是什么”,后两个分论点论述“为什么”: 因为未知和懵懂,前方的美好便如变幻的万花筒。 看得太透,会陷入曾经沧海难为水的悲哀。 想得太深,就越觉得绮丽已逝风光不再。 04 第四个方面:“言之有文” 1 “言之有文”就是说语言要有内涵和文采。很多中学生的作文语言干巴,满纸学生腔, 通篇没有一个亮眼的语句,没有对称句和排比句,没有比喻句和拟人句,更没有具有哲理 和智慧的语句。一个成功的人必定有自己独特的话语方式,或深沉蕴藉,或幽默风趣,或 精致典雅。 独特的话语方式有三个硬核的标准,一是感性,二是弹性,三是个性。 (一)感性:营造画面感。为了追求语言的活色生香,汉语的传统一向是“立象以 尽意”。比如“试问闲愁都几许”,汉语肯定不会这么回答:“我的闲愁既多又乱,既长又 久。”而会这样表达:“一川烟雨,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形容美女,也不会说女子“眉 毛长,嘴巴小,腰杆细”。而会说成“柳叶眉,樱桃口,杨柳腰”。如何让语言具有画面感, 我们可以这么做: 1、借“物象”求画面感。 比如下面这段文字为了表明孔子的思想影响深远,运用了很多鲜活的物象来表明观 点:孔子用最锐利的智慧开启了那一道道尘封的门,阳光从那错开的门缝间挤出来,于是 门外面铺满黄金;他用最朴实的教诲铸造了一把坚韧的利斧,劈成了一道道深深的印痕, 它留下的不是疼痛,而是刻骨铭心!于是,子子孙孙有了一条光明的大道。2、借“色彩”求画面感。 前人十分注重语言的色彩感,比如词人描绘秋天的景色,连用了许多表示色彩的词 语来唤发我们的联想:碧云天,黄花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3、借“声音”求画面感。 比如余光中先生在《听听那冷雨》一文中描写雨声就非常有特色:雨敲在鳞鳞千瓣 的瓦上,由远而近,轻轻重重轻轻,夹着一股股的细流沿瓦槽与屋檐潺潺泻下,各种敲打 音与滑音密织成网,谁的千指百指在按摩耳轮。 4、借“动作”求画面感。 对静态事物的描摹可以化静为动,化虚为实。比如下面这段描写青苔与佛像的文字: (佛像)他微笑着,看苔爬上脚趾,他微笑着,听苔跃上双膝,他微笑着,任苔侵拂头颅。 5、借“比拟”求画面感。 运用比喻,拟人或拟物等修辞手法来表情达意是亮化语言的常规做法。像下面这段 关于理性之美的论述就十分形象生动: 感情如水,理性如冰,八分之一的冰块浮动在水上显现着庄重和威严,一任冰下蓝色 的水漂荡,不减半点高雅,这是理性的美。 (二)弹性:力求流动感。让语言放飞诗意除了要营造画面感,还要让语言像蚯蚓 一样蠕动,像波浪一样起伏。 1、借“长短”求流动感。 长句短句交错使用,让语言气韵流动,富有节奏。比如下面这段评论李白的文字, 长短相间,诗意盎然:你从页页诗篇里走来,三分剑气,七分月光;你向历史深处走去, 绣口一吐,半个盛唐。你的眼里永远蓄满了生命的能量,一解轻舟,整条长江便诗意奔腾; 一挥大笔,满纸闪动着眩目的光芒。 2、借“整散”求流动感。 整句工整对称,散句灵动跳跃,两者结合,有参差错落之美。比如《我的空中楼阁》 一文有意运用了整散结合的造句方式,让语言别具一格:每个夜幕深垂的晚上,山下亮起 灿烂的万家灯火,山上闪出疏落的灯光,山下的灯把黑暗照亮了,山上的灯把黑暗照淡了, 淡如烟,淡如雾,山也虚无,树也缥缈。 3、借“句型”求流动感。 古人给我们留下了许多经典的句型,我们也可以灵活化用,用旧瓶装新酒:落霞与 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名利与欲望齐飞,虚荣共浮华一色 (三)个性:力求独特感。作文语言追求个性化是避免作文千人一腔的关键所在; 个性即风格,让语言烙上个人的特质,形成独特的话语风格是我们永恒的追求。打造个性 化语言不妨这样做: 1、用“修饰”使语言更精细。 “修饰”是指给陈述对象添加相关信息或细节,从而使描写对象更加清晰细腻。我 们要写的“一杯茶”应是“一杯柠檬茶”或“一杯热气腾腾的柠檬茶”;要写的“一只狗” 应是“一只卷毛狗”或“一只黄色的卷毛狗”;要写的“一束花”应是“一束康乃馨”或 “一束素白淡雅的康乃馨”。 2、用“换元”使语言别具风味。 数学中常用换元法将复杂问题简单化,作文语言中也应该尝试着换个说法。鲁迅就 是换元的高手,比如下文对古诗的引用就比一般的说法更幽默更形象:但在我是乐土,因 为我在这里不但得到优待,又可以免念“秩秩斯干幽幽南山”了。 3、用“泛灵”让语言具有生命感。 一切物质都具有生命的特性,都有感觉和知觉的能力,即万物有灵。唤起生命感的 技法,写作上称为“泛灵”。言语的生命感只有在一种生命与生命的对话中才能显示出来: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多情唯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 4、用“倒错”使语言多姿多彩。 将词句的语序倒装,错位,重组,尽管表意没有太大区别,但情趣和意味却完全不 同;比如主谓倒错,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请看下面例句: 脆弱,你的名字是女人。是你教我学会了敲女孩的门,于是我便来敲你的夜晚。 别了,司徒雷登。 总之,我们要坚信:一个意思可以有 100 种以上的表达方式,我们要善于尝试更高明, 更有表现力的表达方式。 以上“言之有理,言之有物,言之有序,言之有文”四个方面是我们锻造文气的有 效途径和手段,我们写好一篇议论文,应该从思想,材料,布局和语言四个方面来打量自己的文章,看看是不是有出彩之处。总之,一篇作文必须有亮点,没有太阳要有月亮;没 有月亮有星星;没有星星总得有萤火虫;如果连萤火虫都没有,这样的作文只能算是平庸 之作了。

资料: 1.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