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经典:《喧哗与骚动》——任何一个活着的人都不比另一个活着的人强多少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阅读经典:《喧哗与骚动》——任何一个活着的人都不比另一个活着的人强多少 《喧哗与骚动》 01 情节概括 《喧哗与骚动》书名取自莎士比亚《麦克白》一句台词:“生活就像傻子讲的故事, 满是聒噪和狂怒(喧哗与骚动),却没有任何意义。” 小说中作为夫妻的康普生夫妇关系冷漠,相互鄙视,而两人在管教孩子的问题上也总 是意见不和,各持己见。 康普生先生将祖传的手表连同时间是“一切希望与欲望的陵墓”的宿命论思想灌输给 了昆丁,使得昆丁时常感受到人生的绝望和前途的渺茫。对于班吉,康普生先生并没有因 为他心智不全而表现出更多的关爱和照顾。对于杰生,康普生先生采取的是冷落和漠视的态度。对于女儿凯蒂,康普生先生是比较偏爱的,却忽视了对她的正确引导,任其随意发 展而不加管教。 而作为母亲的康普生夫人对孩子们缺乏最起码的关心和爱心,从不为孩子们的幸福着 想。四个孩子中除了杰生,她认为其他孩子“都不是我的亲骨肉,与我一点关系也没有”。 她视智障的小儿子是上帝对她的惩罚,认为凯蒂从小就专门和她作对,相信昆丁的自杀是 针对她的报复行为。 在没有爱与温暖的家庭气氛中生活的孩子们之间的关系充满了矛盾和不和谐。幼年的 杰生是父母冷战的牺牲品。母亲对杰生的偏爱造成他被其他孩子孤立的局面。 当童年的凯蒂、昆丁和班吉一起玩耍时,杰生在远一点的地方独自待着。为了维护班 吉的利益,凯蒂对杰生拳脚相加。在孤立环境中长大的杰生,缺少安全感和对他人的信任 感,变得冷酷无情、愤世嫉俗。当家后的杰生对凯蒂的咒骂、讥讽和要挟是一种变本加厉 的报复行为。 在母爱缺失的家庭中,这一系列问题所能导致的只有家族的没落。而这种家族没落的 主题也是整个世界从传统向现代转型所必然产生的一个主题。 02 推荐理由 《喧哗与骚动》(The Sound and the Fury)是美国作家威廉·福克纳创作的长篇小说, 创作于 1929 年。 《喧哗与骚动》是美国南方文学领军人物威廉·福克纳的重要代表作之一,是第一部 为作者带来盛誉的作品,也是作者的得意之作,也是福克纳第一部成熟的作品,也是福克 纳心血花得最多,他自己最喜爱的一部作品。该书在出版了多年之后,才因其复杂的结构 和令人迷惑的内容而引起极大的关注。小说表现了福克纳先进的写作意识和创造性思维, 成为批评家争相研究的对象。评论家从不同的角度对该小说做了多方面的研究。 小说大量运用多视角叙述方法及意识流法手法,是意识流小说乃至整个现代派小说的 经典名著。与《追忆似水年华》、《尤利西斯》并称为意识流小说的三大杰作。 03经典名句 1、任何一个活着的人都比死去的人强。但是任何一个活着的人都不比另一个活着的人 强多少。——威廉·福克纳 《喧哗与骚动》 2、人者,无非是其不幸之总和而已。你以为有朝一日不幸会感到厌倦,可是到那时, 时间又变成了你的不幸了。——威廉·福克纳 《喧哗与骚动》 3、那支折断的花耷拉在班的拳头上,建筑物的飞檐和门面再次从左到右平稳地滑到后 面去,这时,班的蓝色的眼睛又是茫然与安详的了:电杆、树木、窗子、门廊和招牌,每 样东西又都是井井有条的了。——威廉·福克纳 《喧哗与骚动》 4、它什么也不是,仅仅是一种声音。这哀伤的不平之鸣很可能亘古以来就存在于空间, 仅仅由于行星的汇合而在一刹那间形之于声。——威廉·福克纳 《喧哗与骚动》 5、所有的事情,连改变它们一下都是不值得的。——威廉·福克纳 《喧哗与骚动》 6、女人从来就不是童贞的。纯洁是一种否定状态因而是违反自然的。伤害你的是自 然......——威廉·福克纳 《喧哗与骚动》 7、人们都生活在一种梦境中,在这里,你跑,却不能离开你无法相信的一种恐惧,你 奔向一个安全的境地,对之你并无信心。——威廉·福克纳 《喧哗与骚动》 8、他已顺应潮流,成为实利主义者,仇恨和绝望有时又使他成为一个没有理性、不切 实际的复仇狂和虐待狂。——威廉·福克纳 《喧哗与骚动》 9、到那时候只有你和我置身在火舌与恐怖之中四周都是纯洁的火焰。——威廉·福克 纳 《喧哗与骚动》 10、奇怪的是,不管你怎么不舒服,总有男人来跟你说,你的牙齿得全面检查一下, 也总有女人来跟你说,你该结婚了,来教训你该怎么样做买卖的总是个自己一事无成的人。 ——威廉·福克纳 《喧哗与骚动》 11、每个人是他自己的道德观念的仲裁者不过谁也不该为他人的幸福处方。——威 廉·福克纳 《喧哗与骚动》 12、我闻到那明亮的寒冷。——威廉·福克纳 《喧哗与骚动》 13、八月末在家的那些天就如这样,稀薄的空气中带着渴望,有点忧伤,有点怀念, 又有点熟悉...——威廉·福克纳 《喧哗与骚动》04 关于作者 威廉·福克纳(Willian Faulkner,1897~1962),美国小说家。他被西方文学界视作“现 代的经典作家”,共写了 19 部长篇小说和 70 多篇短篇小说。其中绝大多数故事发生在虚构 的约克纳帕塔法县,被称为“约克纳帕塔法世系”。这部世系主要写该县及杰弗生镇不同社 会阶层的若干家庭几代人的故事,时间从独立战争前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出场人物有 600 多人。其中主要人物在他的不同作品中交替出现,实为一部多卷体的美国南社会变迁 的历史。 其最著名的作品有描写杰弗生镇望族康普生家庭的没落及成员的精神状态和生活遭遇 的《喧哗与骚动》;写安斯·本德仑偕儿子运送妻子灵柩回杰弗生安葬途中经历种种磨难的 《我弥留之际》(1930);写一个有罪孽的庄园主塞德潘及其子女和庄园的毁灭性结局的 《押沙龙,押沙龙!》等。福克纳在 1949 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资料: 1.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