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作文素材:《八佰》火了!真实历史的“八百壮士”,比电影更震动人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最新作文素材:《八佰》火了!真实历史的“八百壮士”,比电影更震动人心 8 月 21 日,电影《八佰》在全国上映。人们有理由对这部电影充满期待,历史上的八 百壮士,就上演了一部悲壮的真实大片: 一支中国孤军,在日军围困中以寡敌众、死守不退,日军一波一波的疯狂进攻,都被 勇士们击退。当日军抵近企图爆破守军所在大楼时,一位身上绑满手榴弹的中国士兵,毅 然从楼上跳下,与敌人同归于尽。 这是 1937 年惨烈的淞沪会战中之细节。历史细节,唯有放在历史中观察,才能让人更 加真实地理解。 1937 年 10 月,“八百壮士”在上海四行仓库英勇抵抗日军整整 4 天后吸引了国际社会 的注意。 四行仓库,一幢 25 米高的六层混凝土建筑,位于苏州河畔,属闸北区,在上海租界的 边缘地带。坚守四行仓库表明蒋介石在国际视野面前展示中国的抗战决心。 这是自卢沟桥事变以来,中日发生的第一次重大战役中的一场特殊防御战。88 师第 524 团第 1 营与日军精锐第 3 师殊死战斗,中国营只有四百多人,为什么后来会被称作四行仓 库“八百壮士”? 第 88 师由孙元良将军指挥,孙元良向他的上级顾祝同提出抗议,这意味着 88 师会全 军覆没,顾祝同最后经权衡,蒋介石同意第 88 师大部分人员撤退,只留 524 团第 1 营,谢 晋元中校带领 524 团第 1 营坚守四行仓库。 一营官兵大多是来自湖北的新兵,当兵不到 3 个月,他们唯一的重型武器是 4 挺 24 式 水冷马克沁机枪。414 名官兵奋力加固防御工事,用沙袋堆起防弹墙,将邻近的建筑物烧 毁,形成一个开放区域。 谢晋元当然知道自己兵力火力都严重不足,所以故意散布消息,将第 1 营标记为“第 524 团”,以迷惑日军。 10 月 27 日中午,双方发生交火,日军从仓库西侧发起进攻,守军打死日军 7 名,守 军只有 2 名士兵牺牲。10 月 28 日,上海所有的媒体头条,都报道四行仓库守军的英雄事迹。 第二天上午巡查防御工事时,发现一支日军部队在 1000 米外活动,谢晋元拿起枪击毙 了一名日本士兵。下午,日军占领了仓库西侧的交通银行大楼,切断了仓库的水电线路。 四行仓库守军的消息点燃了所有市民的爱国激情,上海商会和市民们送来了十几卡车 的物资,谢晋元还借机请美国军队帮助转运出去了 10 名伤员。 当天晚上,上海商会派女童子军杨惠敏送来一面国旗,杨惠敏希望记录所有士兵的名 字,谢晋元遂从 524 团的名单中列了 800 个名字给她。 日军借助炮火掩护,悄悄攻到了楼下,并开始架梯进攻二楼。守军将日军一个一个推 下楼,一名身受重伤的守军士兵拉响手榴弹,从楼上跳下,和 20 名日本士兵同归于尽。 29 日,一些外国人来劝说中国守军投降,向蒋介石递交了请愿书。日本第 3 师的最高 指挥官松井石根(南京大屠杀的刽子手),起先是同意仓库守军撤退时停火的,事到临头却 反悔。 谢晋元见日军如此无耻,请示上级继续守卫仓库,与日军战斗到底,但上级未同意。11 月 1 日午夜,谢晋元带一营剩余的 376 人成功撤退,又击毙了 200 多名日本士兵。 四行仓库始终未被日军攻破,仓库守军最终奉命退入租界 四行仓库保卫战,让租界的西方人大为吃惊,他们对中国士兵的勇敢和坚决感到惊讶。 在租界,中国官兵虽然被收缴了武器,仍坚持出操训练 谢晋元带领部队与驻在英租界的第 88 师其他部队会合后,英国人马上没收了他们的武 器,限制他们的人身自由。一营士兵在没有武器的情况下,依然保持军队作风,每天早晨 升旗唱军歌,而上海的市民也可以探望这群英雄。 这样的拘禁生活长达 4 年,直到日本偷袭珍珠港,驻守上海的日军马上占领了上海租 界,并俘虏了这群中国士兵。他们被送到各地集中营关押,有少数士兵幸运地逃脱。而谢 晋元被汪伪派出的杀手刺杀身亡,死后被追授少将军衔。在送葬的当天,有 21 万多市民前 来吊唁。2005 年抗战胜利 60 周年时,四行仓库守军幸存者、一连一排排长杨养正抱着谢晋元 塑像痛哭 8 月 22 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以《孤军悲壮背后,可知一个弱国的悲凉》为题, 对刚刚上映的电影《八佰》进行解读。 八百壮士孤军坚守,象征意义远大于军事意义。 当时的背景是:淞沪会战后期,中国军队不敌日军海陆空一体的凌厉攻势。10 月 26 日,大场失守,上海战局急转直下,中国军队侧背受到严重威胁,为防止被日军围歼,决 定放弃现有阵地,全面向苏州河南岸转移。但是,当时蒋介石决定留一支中国军队在苏州 河北岸坚守,最终选择了毗邻苏州河的四行仓库。 八百壮士,实则只有 452 人,一个营,他们来自第 88 师,由 524 团团副谢晋元率领。 在日军已经占领的苏州河以北区域留下 1 个营坚守,已无太大军事价值。在蒋介石眼中, 这支孤军的意义是:让外国人看看,我们还是有部队坚守在上海市区的。 蒋介石满心希望:国联大会 11 月 3 日就要在布鲁塞尔开幕了,这个会议,一定要做出 制裁日本的决定啊…… 1937 年 9 月 22 日,淞沪会战正打得难解难分之际,蒋介石在南京就即将召开的国联 大会回答《巴黎晚报》记者提问时,说过如此一段话: “若列国仍又不采取及时措施,遏制日本之侵略,则不但各国对中国原有之贸易为之 消减,即各国在东亚之领土,亦必受严重之威胁。故对日制裁,非所以独助中国,亦所以 保护国联会员国及相关非会员国本身之利益。本人深信各国远大眼光之政治家,必当有见 及此,遵照会章制裁日本,以尽其义务矣。” 一个弱国的悲剧,就是幻想自己陷入危难时强国会“尽义务”出手援助。 当淞沪会战局势日渐对己不利后,蒋介石的选择是:要坚持跟日本人打下去,哪怕是 象征性地打,也要坚持到国联大会召开,由国联出面干涉、调停。 这又是弱国的悲剧:没有足够的军事实力与坚决的战斗意志与强敌对抗,却幻想通过 外交斡旋来达到目的。 国联大会 11 月 3 日如期在布鲁塞尔召开了。会上,中国代表顾维钧要求与会国对日本 进行经济制裁,停止提供贷款和军需物资,并向中国提供军事援助。但与会各国出于各自的战略考虑和利害关系,除发表泛泛的谴责之词外,谁都不愿率先制裁日本。 经过 3 个星期的空谈,11 月 24 日会议通过了《九国公约会议报告书》,会议拒绝了中 国政府关于制裁日本的正义要求,强调九国公约和平原则的有效性、必要性和普遍适用性, 要求中日停止敌对行动,采取和平程序。 这份报告书,形同一张废纸。而这份报告书出炉之时,淞沪会战已经结束,日军兵锋, 直指瑟瑟寒风中的南京。 心存幻想,又怎能坚决斗争? 史料记载,在淞沪会战中,蒋介石有多处错误的决策。该坚决进攻的时候突然叫停, 该紧急撤退的时候,又突然让部队再坚持几天。他的错误判断,皆基于西方国家干涉日本 的幻想。 八百壮士的四行仓库保卫战,是历时 3 个月之淞沪会战的尾声。 在淞沪会战中,中国军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蒋介石耗费心血训练的 20 个德械师全部 葬送在黄浦江畔,中国雏形的空军也折损了大半战机,海军舰只几乎全部自沉封锁长江航 道,抗战初期库存的弹药装备全部耗用在淞沪之战…… 从史料中能够读出:中国军人的血气之勇与武器装备、战术理念、战略思想的落后, 形成鲜明对比。当时中国最精锐的部队,缺乏步兵与炮兵、战车的协同作战训练,不适应 日军的海陆空立体作战。 那时的中国,确实是一个弱国,不仅仅是军事上的“弱”——系统性的弱。 八百壮士作为蒋介石“打给外国人看看”的象征,最终成为中国人面对强敌不屈抗战 的象征。 事实上,谢晋元和八百壮士,并不是“打给外国人看看”,外国人靠不住。他们以一腔 热血,不畏死亡,在全体中国人当中树立了一座坚持抗战的精神丰碑,他们是中国人的骄 傲! 八百壮士的结局,同样悲壮。 血战 4 个日夜后,他们受命退入租界,却被英军缴去武器。这支孤军全靠上海市民接 济。他们照样出操和训练,但在纪念抗战一周年的升旗仪式中,遭到租界军人的袭击,4 死 11 伤。他们却只能通过绝食来抗议。 1941 年 4 月 24 日,谢晋元在出操时遭受叛徒袭击,中弹身亡,年仅 36 岁。同年 12月,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军进入租界,将这支孤军全部拘禁,押至各地 做苦工,最远的被押送到巴布亚新几内亚,战士们有些逃脱,有些死于折磨…… 这支孤军的悲壮,是当年弱小的中国的悲凉。 所幸,现在的中国,再也不是当年的中国了。 这恰恰就是历史予今天的意义。

资料: 1.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