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写作指导: 读名篇 学写作(比喻)
说起比喻,这个写作中最常用修辞手法,哪怕在小学生的作文中也屡见不鲜。然而更多的时
候,“小女孩的脸蛋像红红的苹果”这样的比喻难以让人提起兴趣。刘勰在《文心雕龙》说:“比
之为义,取类不常:或喻于声,或视于貌,或拟于心,或譬于事。”朱自清先生提出“远取譬”
的思想,就是用不是很像的东西进行类比,用陌生的东西进行类比,好的比喻,往往要找到别人
想不到的关联,出奇制胜。
朱自清《荷塘月色》
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
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
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
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弯弯
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
这段话把荷叶比做舞女、荷花比作明珠、星星、美人生动异常,用羞涩、袅娜来说荷花的形
态,巧妙的用了拟人的手法,而这些比喻、拟人等让读者从视觉、听觉、嗅觉上体会到荷花的魅
力。动静结合的手法和精准的语言既给人自然美的感受又给人文学美的感受。
钱钟书《围城》
把方鸿渐忘了算了,可是心理忘不了他,好比牙齿嵌去了,齿腔空着痛,更好比花盆里种的
小树,要连根拔它,这花盆就得碰碎。
两个比喻,用拔牙和拔树根把人物欲望不能的痛苦的抽象心理表现得具体可感。想忘吧,如
拔牙的疼痛刺激着没法忘;不想忘吧,如拔树盆碎的心抓着揪着忘不了。
沈从文《边城》小溪流下去,绕山岨流,约三里便汇入茶峒大河。人若过溪越小山走去,则只一里路就到了
茶峒城边。溪流如弓背,山路如弓弦,故远近有了小小差异。
翠翠在风日里长养着,故把皮肤变得黑黑的,触目为青山绿水,故眸子清明如水晶。自然既
长养她且教育她,为人天真活泼,处处俨然如一只小兽怪。人又那么乖,如山头黄麂一样,从不
想到残忍事情,从不发愁,从不动气。
《边城》里的文字是鲜活的,处处是湿润透明的湘楚景色,处处是淳朴赤诚的风味人情。溪
流如弓背,山路如弓弦,弓背,就是数字“3”的形状,弯弯曲曲。弓弦,本来是拉直的,当然山
路是不可能笔直了,一定说的是山路很狭窄细长和弓弦一样。形象地写出了溪流的弯弯曲曲,山
路狭窄细长。
张爱玲《天才梦》
生活的艺术,有一部分我不是不能领略。我懂得怎么看《七月巧云》,听苏格兰兵吹 bagpipe
(风笛),享受微风中的藤椅,吃盐水花生,欣赏雨夜的霓虹灯,从双层公共汽车上伸 出手摘树
顶的绿叶。
在没有人与人交接的场合,我充满了生命的欢悦。可是我一天不能克服这种咬啮性的小烦恼,
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爬满了蚤子。
“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爬满了蚤子。”这一句暗藏比喻,表达了表面上看起来风光无限,
其实里面早已破不堪言的深意。也就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村上春树《挪威的森林》
你有多么喜欢我?”绿问。
“全世界森林的老虎都溶化成黄油那么喜欢。”我说。
“特喜欢你吔,绿。”
“有多么喜欢?”
“春天的熊那般喜欢呀。”
“春天的熊?”绿又仰起脸。“那是什么呀,春天的熊?”“你一个人走在春天的原野上,对面来了一只毛像天鹅绒的眼睛圆圆的可爱的小熊,这么对
你说啦,说:你好,小姐,和我一起打滚吧。然后你和小熊抱在一块儿,在长满三叶草的斜坡上
骨碌碌打滚,玩了一整天。不错吧?”
“真不错。”
“就这么喜欢你。”
初看这段比喻,什么老虎融化成黄油啦,和春天的熊在草地上打滚啊,你觉得莫名其妙,可
是又有一种难以言说的贴切感。细细想来,村上绝对是运用同感的大师,“我喜欢你,像喜欢春
天的熊”就是牢牢把握了恋爱那种“毛茸茸”的可爱感觉,并在寻觅表述这种感觉时,准确找到
了“春天的熊”这个意象。
孙犁《荷花淀》
幸亏是这些青年妇女,白洋淀长大的,她们摇得小船飞快。小船活像离开了水皮,一条打跳
的梭鱼。她们从小跟这小船打交道,驶起来,就像织布穿梭,缝衣透针一般快。
这两个贴切的比喻,极其传神地写出了小船的飞快,刻画出了水生嫂等青年妇女沉着镇定、
泼辣勇敢的性格,含蓄地歌颂了这一群巾帼英雄。
李延国《雾》
“战地救护所被罩在浓雾中,像裹着一层又一层纱布,扯不开,拉不断。
小说描写雾中的战地救护所,巧妙地用救护常用的纱布来作喻体。
约翰·高尔斯华绥《品质》
“他本人有点儿像皮革制成的人:脸庞黄皱皱的,头发和胡子是微红的鬈曲的,双颊和嘴角
斜挂着一些整齐的皱纹,话音很单调,喉音很重;因为皮革是一种死板板的物品,本来就有点儿
僵硬和迟钝。这正是他的面孔的特征,只有他的蓝灰眼睛,含着朴实严肃的风度……”
小说主人公格斯拉格是一位鞋匠,他为人老实,做事执着,作者就干脆用做鞋的“皮革”来
描绘他的外貌,将人物形象与职业联系在一起,生动形象。
魏巍《谁是最可爱的人》“他长着一副微黑透红的脸膛,高高的个儿,站在那儿,像秋天田野里一株红高粱那样淳朴
可爱。”
这位叫马玉祥的战士,来自黑龙江农村,魏巍就用小马老家常见的庄稼比喻他、这样的喻体,
和上下文有密切的联系,就地取材,由境生譬,如同烧菜入味了,真是妙不可言。
当然除此之外还有很多经典的比喻,一起来认真品读体会一下吧!
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
——徐志摩《沙扬娜拉—赠日本女郎》
月光照在路上,像是洒满了盐。
——余华《活着》
就好像珍珠的芯子,其实是粗糙的沙粒,流言就是这颗沙粒一样的东西。
——王安忆《长恨歌·留言》
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
——泰戈尔《飞鸟集》
日光像个黄蜂在头上嗡嗡转,营营扰扰的,竟使人痒刺刺地出了汗。
——张爱玲《中国的日夜》
待岛村站定,抬头望去,银河好像哗啦一声,向他的心坎上倾泻了下来。
—— 川端康成《雪国》
我回到我的城市,熟悉如眼泪,如静脉,如童年的腮腺炎。
——曼德尔施塔姆《列宁格勒》她和她的耳朵混融一体,如一缕古老的光照滑泻在时光的斜坡上。
——村上春树《寻羊冒险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