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 岁的袁隆平依旧是作文热点,素材分类,更实用!
致敬袁老
他是中国工程院院士、联合国粮农组织首席顾问,共和国勋章获得者,北京奥运会 001
号火炬手;他从事杂交水稻研究半个世纪,为解决人民粮食问题作出卓越贡献。袁隆平自
称“就是个种了一辈子稻的农民”。
袁隆平的两个愿望
一是禾下乘凉;
二是全球覆盖杂交水稻。
就在去年,90 虚岁生日当天,袁隆平的一段日常感动无数网友。作为新晋“90 后”,
袁隆平从未舍弃自己的稻田,床后的第一件事,不是洗脸、刷牙、吃早饭,而是下田。为
方便行动不太便利的老院士研究,湖南省农科院在袁隆平住宅旁安排了一块试验田,这块
田从设立起就是他的“心病”,只要在长沙,每天都得看上好几遍。研究中心的研究员杨耀
松这样说,“加盟‘90 后’的他没觉得自己应该休息,杂交水稻真的浸入他的血液里,是
他的命根子,他的魂”。
听袁爷爷的话
珍惜粮食,对餐饮浪费说不!
今天是袁隆平农历 90 岁生日。袁老最看不得人浪费粮食,他曾在 2013 年接受采访时
说,“我们辛辛苦苦钻研提高水稻产量,每亩提高 5 斤或 10 斤都很难,提高之后,又浪费
了。浪费不但可耻更是犯罪……”多年过去,浪费粮食现象依然存在!
袁隆平语录
1、只要是大方向是对的,不是死胡同,你只要坚持下去,他会达到光明的彼岸的。
【适用主题】坚持
2、性格决定命运,有一点点关系,不是全部。性格很重要,但是不见得决定命运,命
运是由各方面来决定的,还有外界条件,还有时代不同了等等。【适用主题】性格,命运
3、我觉得,人就像一粒种子。要做一粒好种子,身体、精神、情感都要健康。种子健
康了,我们每个人的事业才能根深叶茂,枝粗果硕。
【适用主题】健康
4、大学毕业的时候,同学给我总结了两条,爱好: ”自由”;特长: ”散漫”,加起来就
是”自由散漫”。我还就喜欢自由自在、无拘无束。
【适用主题】自由
5、人要吃饭、穿衣,要生存,没有钱不行,但一定要来路正,靠自己的诚实劳动获得。
有了钱, 要用在正当处, 既不能挥霍浪费,也不要吝啬小气。我喜欢朴素的生活。
【适用主题】金钱观,朴素,名利
6、快乐的秘诀,就是要有追求,有希望,身体好。你追求的东西,如果再怎么努力都
没有希实现,不会快乐。一天到晚想着名利得失,也不会快乐。
【适用主题】追求,名利,快乐
7、我是 70 多岁的年龄, 50 多岁的身体,30 多岁的心态,更有 20 多岁的肌肉弹性。
【适用主题】健康
8、不要怕失败。怕失败的人最好是不要搞研究,搞研究,绝大部分实验都是失败的,
不会那么一帆风顺的。
【适用主题】失败
9、尽管天上有一 颗以我的名字命名的行星,地上到处有我的画像,名字也经常出现在
各种媒体上,但我绝对没有高处不胜寒的感觉。因为我童心未泯,不喜欢古板,不喜欢一本
正经。
【适用主题】童心,初心
10、书本和电脑很重要,但是书本和电脑种不出水稻!
【适用主题】实践
袁爷爷事迹
袁隆平院士是“杂交水稻之父”,他的“东方魔稻”,不知道养活了世界上多少人。他
前前后后获得了联合国知识产权组织杰出发明家金质奖、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未来科学大奖等诸多奖项,并且获得“改革先锋”称号和“共和国勋
章”等等。
这位“世界杂交水稻之父”一生都致力于“米”的研究,他为国家和社会乃至世界都
创造了巨大的财富,赢得了巨大的声誉,按理说他这样一位杰出的科学家,自家口袋装有
多少“米”都不为过,也不会遭人非议,可他的生活或者说是他的生活态度却仅仅愿意停
留在小康水平线上,“身价 1008 亿,却独爱 15 元衬衫”,这让多少“聪明人”困惑和摇头!
细细想来,如果先生当初是为了“日进斗金”而搞科研的,他就不可能几十年如一日地在
田间地头忙碌,先生的身上有着一种强大的信念在支撑,这种信念是孜孜追求人类文明、
科技进步的伟大精神,是对国家前途、民族命运的深深忧虑和无疆大爱,是反哺社会和人
民的生动写照,也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淡泊名利、艰苦奋斗”的最好诠释,这种信念注
定超越了任何物质财富!“人不能只靠吃米而活着”,袁隆平先生解决了十几亿人口的吃米
问题已让举世惊叹,但他身上体现出来的人格魅力,更像一袋袋精神食粮,同样也营养、
滋润着我们浮躁的心灵,影响着这个社会!
袁隆平有句名言,“与大地贴得更近,看天空才会更远”,他是这样说的,而且也是这
样做的,他既是一名科学家,更像是一位农民,于是他风里来,雨里去,一身泥,一衣水,
与大地贴的近,与百姓贴的近,更与实践贴的近,在贴近中,有他的理想,为了中国人民
的吃饭问题,为了中国 13 亿人民,他在田野里看到了希望,实践到了真理,获得了民生。
主题写作
事例一:带研究生有一个要求
近日,在中国网和江苏卫视热播的《似是故人来》实景文化访谈节目专访了袁隆平先
生。袁老已是鲐背之年,依旧在做科研、带学生,他在节目里的一句话触动了笔者:“我
带研究生有一个要求:你下不下田?你不下田我就不带。”
袁老年轻的时候是赤脚下田(现在有套鞋,条件好很多),经常被虫子、蚂蟥叮咬。袁
老为解决亿万国人吃饭问题所作出的贡献彪炳史册,但他因长时间赤脚浸泡在春天冰冷的
水稻田而得上了肠胃病。作为农业科学家,田间地头是他们科学研究的主战场,靠想象干
不出杂交水稻,他们的科学成果必须写在大地上,长在土壤里。从这个角度来看,袁老收
徒必须下田的“门规”,是从事农业应用科学研究的前提条件。袁老在节目中说,他对年轻人最想说的 8 个字是:知识、汗水、灵感、机遇。互联网
时代为年轻人获取知识提供了空前的便捷,于是,能够诞生更多灵感和赢得更好机遇,但
最可靠的两个字还是“汗水”,敢于撸起袖子在风吹雨打中耕耘,在骄阳炙烤下劳作,是年
轻的农业科技工作者收获事业成功的必备攻略。
【适用主题】实践,务实,脚踏实地
事例二:耄耋之年,不断进步
你能想象到,一个 90 岁的老人,可以自由用英语交流吗?
袁隆平可以。
前不久,在长沙举办的中非农业合作发展研讨会上,袁隆平献上一段英文致辞,一开
口就把大家惊呆了!
在这之前,在袁隆平爷爷的指导下,杂交水稻在非洲高产创纪录,当地原来每公顷 3
吨的产量,现在变成了 10.8 吨,可以说非常骄傲!
在致辞中,他表示自己正致力于研究超级杂交水稻,非常愿意帮助其他发展中国家,
解决粮食短缺的问题。
而很多人看到这段视频,都忍不住红了眼眶——
“可以看出袁老真的老了,都快 90 了还在忙碌,重于泰山的一生。”
“真的有点泪目,我记得之前看他好年轻,仿佛就在前几年……”
“这么大年纪还在奋战,怎么会有如此优秀的人。”
90 岁,这个年龄离我们大部分人都很遥远,在很多人的印象中,这个年龄的人,除了
最基本的生活外,几乎什么都不能做。
人上了年纪,不管是身体还是心智,总会有各种各样的变化,我们以为袁隆平也是如
此。但我们都误会他了。
而直到现在,当我看到这段视频时才明白,原来有些伟大,与年龄无关。
我们说他老了,该休息休息了,他却说,90 岁又怎样?我还要继续追梦。
【适用主题】进步,终身学习,年龄,梦想,突破
事例三:追寻所爱,行动报国1930 年,袁隆平出生了。那是一个动荡的时代,他的童年时光,几乎都是战争的威胁
中度过的。那时的他为了活命,和家人一起到处逃难。
年幼的他不懂,为什么我们中国要受欺辱?为什么我要东奔西走?为什么中国要忍受
饥饿和贫穷?
等到袁隆平高中毕业,一家子的生活算是稳定了,但在他的学业上,大家又一次犯了
难。
上了大学是好事,可是学啥?
父亲的思想比较传统,希望儿子能通过上学走入仕途,升大官,赚大钱。
可袁隆平不乐意呀,他不喜欢钱,偏偏喜欢花花草草。
在袁隆平的心里,生机盎然的大自然,才是自己的归宿,在别的孩子把赚钱当成理想
时,他却对鲜花,绿草,果树有着异常的向往。
而他也确实这么做了。
1949 年,他义无反顾地报考了西南农学院的农学系,毕业后,被分配到了湖南农校任
教。
在那几年,他边教课边学习,不光给学生提问题,更喜欢给自己提问题。
课堂外的他,经常埋头在田野间,去从实践中找答案。
到了 60 年代,自然灾害来了,很多地方都闹起了饥荒,人们有的饿死,有的病死,就
连袁隆平的身体也有些撑不住。
残酷的现实摆在眼前,他愁得连觉都睡不好。在当时,杂交水稻可是世界性难题,就
连发达国家的专业人员也没有攻克,很多人都觉得袁隆平在痴人说梦,可他偏偏不服输——
“外国人成功不了,不代表我们中国人不行!”
人民挨饿的景象就是他的动力,他迈开双腿奔走进田野,去寻找那从未有人见过的水
稻雄性不育株。
他头顶着大太阳,脚踩在烂泥里,弯着腰一点点地观察、寻找,后来他终于找到了,
可这仅仅是第一步。
实验,观察,整理数据,撰写论文……潜心研究了好几个春秋,他才使杂交水稻成为
了可能。
【适用主题】爱国,梦想,初心事例四:不顾质疑,坚持追梦
很多人说是袁隆平是救世主,但人们却不知道,为了研究水稻,他独自一人吞下了多
少心酸……
他的前半生是饱受争议的,在刚提出这个想法时,他就收到了无数人的揶揄和嘲讽,
人们不相信这么个不不起眼的小教师,能做出什么巨大的贡献。
不断被泼冷水的十多年中,他没有放弃,在经费短缺的条件下,他也依然坚持实验,
只要他还活着,就要把“梦”做下去。
他要坚持,他不怕别人阻挡。
90 年代前后,有关杂交水稻的争议不断涌现,年过半百的袁隆平,却还是和年轻时一
样,用实践来回应争议。
下田对于老人来说可不容易,他却生生克服了这个困难,他的胸中有一团火,任何非
议与质疑都没法把它浇灭。
他对待水稻比谁都认真,只要在生长期,就必定每天下田观察,就算眼睛刚做了手术,
就算肺部感染,一天要打三次针,他也从不间断。
有人说,这一路走来遇到过这么多苦难,他难道不怕吗?
可袁隆平还就真的不怕,他相信,只要自己踏踏实实下地研究,就什么都能攻克。
【适用主题】质疑,失败,困难
事例五:淡泊名利
当有记者问袁隆平:您的身价值 1008 亿,您如何看待财富和名利?袁隆平说:不错,我
身价值 1008 亿,可我真的有那么多钱吗?没有。我现在就是靠每个月 6000 多元的工资生
活,已经很满足了。对金钱我不会挥霍浪费,但该花的还是要花。至于我获奖得的奖金都
放到基金会里边了。我今天穿的衣服就 50 块钱,但我喜欢的还是昨天穿的那件 15 块的衬
衫,穿着很精神呢。我的表 260 元,鞋子 100 多块。要说一点名利思想都没有是不可能的,
但要淡薄名利,对物质别要求太高。
【适用主题】简朴;富裕;生活方式;美德事例六:不知疲倦,永远向前
袁隆平爱自由,什么事情都想尝试,高中时,他就已经是百米自由泳的第一名了,曾
经为了省船费,甚至游过嘉陵江。
大学的时候,他曾报名参加空军,体检和政审都合格了,但为了参与经济建设,他选
择了留校学习。
他甚至还会拉小提琴!
小提琴可是公认的最难学的乐器之一,把大部分时间都放在科研中的他,依旧会遵循
自己的爱好,抽出空闲来练习。
他还是那个他,不管面对什么,永远都不惧怕。
他的英文也非常好。
他读书时就很用功,后来,为了能够更好地帮助世界解决粮食问题,和更多的国际友
人沟通,他更是勤于练习。
哦,对了,老爷子的俄语也不差。
而除了这些,他还会打排球,会跳踢踏舞……
他不光是水稻专家,更是一个不断学习,永远不知疲倦的人。
袁隆平从来都没变,他还是那么地自由洒脱,即使研究出了杂交水稻,即使拯救了无
数人的生命,于他来说,也只是实现了童年时的一个小小梦想。
人生过得如此充实,如此有意义,这就值得了。
【适用主题】兴趣爱好,充实,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