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人文主题作文:中国科技 人文中国(附:范文精点细评)
加入VIP免费下载

科技人文主题作文:中国科技 人文中国(附:范文精点细评)

ID:353264

大小:21.27 KB

页数:6页

时间:2020-09-18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科技人文主题作文:中国科技 人文中国(附:范文精点细评) 原题呈现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 分) 中国航天飞船叫“神舟” 华为的操作系统叫“鸿蒙” 中国航天登月探测器名为“嫦娥” 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名叫“悟空” 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名为“墨子” 太阳监测卫星计划叫“夸父计划” 中国的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以上这些科技成果的名字是否引起了你和同学们的兴趣呢? 本周要开一个主题为“科技与人文”的班会, 请你结合以上材料作一个主题演讲。 要求: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 少于 800 字。 材料扩充 看到上述材料,会不禁想起一词——“中国式浪漫”。其实,诸如此类的“浪漫”还 有很多。如:月球车叫“玉兔”、玉兔着陆的那片区域叫“广寒宫”、中继通信卫星叫“鹊 桥”、航天站叫“天宫”、全球定位卫星系统叫“北斗”、全球低轨卫星系统叫“鸿雁”、 火星探测卫星叫“萤火”、全球“厘米级”定位服务系统叫“夔龙系统”、超级计算机叫“银 河、天河……”、发动机叫“峨眉、太行……”、导弹叫“霹雳、鲲鹏……”、南极科考 站叫“长城、泰山……”。 上述科技成果的名字,或者来自中国家喻户晓的神话传说,或者是大名鼎鼎的中国古代 人物,或者是古代经典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和事物。“鸿蒙”一词来源于中国古代的传说,宇宙形成前世界是一团混沌的元气,没有天地 之分,后来盘古开天辟地打破了元气,天地才由此分开,此种元气称“鸿蒙”。华为给自 主研发的新品命名为鸿蒙,也是彰显中国文化特色的一种表现。 “悟空”一词来源于中国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记》的主人公——孙悟空,此名是科学 院开展征名活动而产生的,在众多被待征用的名字中,“悟空”这个名字最符合科学家常 进的想法。他认为孙悟空有火眼金睛,希望它能找到暗物质粒子。 “墨子”一词是来源于我国古代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文化名人。墨子是墨家学派的创 始人。墨子的思想具有现代科技的理念,以下三个点便可体现之。 第一,据人类文明史上记载,墨子是证明“光是沿着直线传播”的第一人,奠定了光 通信、量子通信的基础。 第二,墨子曾说:端,体之无序最前者也。“端”是物体不可分割的最原始的东西。 这已有了原子概念的雏形,而量子其实就是不可分割的最小单元。 第三,墨子曾说“止,以久也,无久之不止”。久,是阻力之意;止,是停止之意。 此句意思为:物体运动停止,因为阻力的作用,没有外力作用,物体会永远运动下去。这 和牛顿第一定律是完全一样的。科学家们希望像墨子一样,在科技上有新的发现。 审题指导 从上述解释中,可知中国科技人的思想情怀和远大抱负。因此,写作时不能只谈科技, 也不能只谈人文,要在科技中辩证地体现人文思想,在人文思想中深刻地挖掘科技力量, 从而推及现代青年应有一颗,对科技、人文、未来、梦想,充满积极探索和勇于奋斗的心。 神话传说的悠久深远、历史人物的哲学渊博、文学作品的经典优秀,这些都是炎黄儿 女深切体会到的骄傲与荣耀,因此我们应该在无边无际的科技未知之中,不断扩延中国文 化的边疆,让每一寸全新的领域,都铭刻我们泱泱大国之五千年的历史风霜,所以我们当 代年青年应要争做一名有科技之心,有人文之思的祖国复兴人。结合题干要求,可知写作主题是科技与人文,写作任务是“演讲稿”。再据上文所述, 题目立意如下:中国科研人的浪漫;用科技将祖先的梦想神话变成现实;传统与未来、希 望的交融;中国厚重的古典文化,在现代,在全新的领域,焕发出新的生机;等。 文章架构 上述是审题和立意的思考过程。 考生写一篇高分作文,须保证写作内容切题且文章题目新颖。在此条件下,还需具备 文章结构清晰、素材新热、字体工整和字数充足的特征。 这里先解析什么是结构清晰。议论文是最能体现文章的结构层次,最易理清文章写作 思路,最好掌握文章写作手法的一种文体,因此建议考生在考场上写议论文。此文体最易 学会的论述结构是总分总式的并列或递进。那么考生如何呈现总分总式的并列或递进呢? 有以下两种途径。 结构展示 1 小标题式写作结构: 此结构在视觉上能呈现出一种清晰的写作思路,帮助阅卷老师快速地把握文章的脉络、 结构层次,判断文章的切题程度,甚至发现文章的语言特色,从而给阅卷老师减轻阅卷疲 劳感和浮躁感。但用此结构架构文章,需满足两个前提。第一,需审题切题,立意准确; 第二,小标题与小标题之间须有关系,或是围绕主题的并列关系,或是围绕主题的递进关 系。且须有精美的引题段和总结段。某考生优秀范文如下,分值 52。 技彰国力,人筑国魂 (左右对称式标题) 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很荣幸地站在这里探索科技与人文的关系,和你们一起感受“技彰国力,人 筑国魂”的华夏风范。五千年的历史长河,孕育了古老而神圣的文明——华夏。赓续发展着的人文精神,点 染了中华民族的底色;与时俱进的科技创新,助力了中华民族的腾飞;技与人的相辅相成, 彰显中国脊梁,体现中国自魅力。青年一辈的中华儿女们,必将站立于世界潮头,以科技 创新为帆,以人文情怀为桨,迎接新时代的曙光与朝阳。(引题段) 技彰国力助腾飞 (小标题 1) 科技创新,国之重器。古有造纸术、印刷术等四大发明远渡重洋影响世界,今有高铁、 华为等中国名片助力贸易,引领科技创新;古有墨子的经典学说,今有量子科学实验卫星 深入太空的奇迹实践;古有京杭大运河的南北贯通,今有港珠澳大桥的连通东西……这创 造性的几十项世界专利,称之为“世界七大奇迹”,古往今来,如此种种,莫不彰显科技 与创新的时代意义。炎黄子孙,华夏儿女,必将手握重器,脚踏实地,奔赴苍穹,遨游于 太空。 人筑国魂现初心 (小标题 2) 国之传统,亦为初心。人之重任,齐心铸就国魂。在神州大地上,诸如鸿蒙蛟龙、嫦 娥奔月、悟空闹天宫的形象寄寓着人们的美好初心与愿景,体现着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 岁月凯歌。女排精神、良渚古城、国家宝藏蕴含着深刻的国家认同和文化自信,挥洒着充 满活力与生机的传统文化之甘露。中国少年,必将携带传统文化的智慧结晶,背负民族精 神的时代行囊,走在探索未知的大路上。 技人合一铸华章 (小标题 3) 技人合一,国家富强。团结协作,势不可挡。于中国华夏,科技与人文密不可分,华 夏儿女齐力前行,便能融筑一种夸父逐日的信念、嫦娥奔月的洒脱、鹊桥相遇的浪漫,行 走在中国梦的康庄大道上。 技彰国力,人筑国魂。科技腾飞打造创造性国家,青年义不容辞。人文精神要永驻心 间,筑牢思想的根基。青年重任在肩,牢记科技与人文助力彰显华夏风范,展示大国风度。 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感受科技助力国之兴盛,感受人文彰显文化自信,向着星辰大海进发! (呼吁总结段)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评析: 此文章运用了“小标题式”的写作结构,论证结构是总分总式的并列式。横线部分为“演 讲稿”的格式,考生完成了驱动任务。据文章题目、首尾段和三个小标题,可知文章引题 明确,主题呼吁高,联系生活实际,紧扣题意和标题,写作思路清晰。全文约 850 字。 结构展示 2 三组一行半式写作结构: “三 组 ”指考 生 要 写 3 个 一 行 半 且 三 者 之 间 有 关 系 的 观 点 句 ,以 此 作 为 支 撑 文 章 主 题 的 三 个 分 论 点 。这 三 个 观 点 句 之 间 同 样 须 有 总 分 总 式 的 并 列 或 递 进 关 系 。 “一 行 半 ”指 考 生 在 答 题 卡 上 占 用 一 行 半 格 来 写 上 述 分 论 点 或 观 点 句 。 此 结 构 也 须 有 精 美 的 引 题 段 和 总 结 段 。 某 考 生 优 秀 范 文 如 下 , 分 值 55.5。 科技向上飞,人文永相随 (左右对称式标题) 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科技向上飞,人文永相随》。 在这个光怪陆离的人间,一切都在以我们肉眼不可见的速度变迁。俯仰之间,中国人 飞上了天、登上了月,有了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也有了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在这些成 就的背后,改变的是中国科技的发展速度,而不变的仍是那植根于中华儿女内心深处的人 文精神。(引题段) 科技与人文相伴,发展中不忘初心,方得始终。(观点句 1) 同学们都知道,人文精神是历史源泉赓续几千年留下的宝贵财富,它不只是一些书籍名 著、珍笔异画,更是我们祖先留下的对后世影响深远的价值追求,是我们扎根地球的前提 条件。而科技与我们一样,同样需要人文支撑。你们已经知道中国有神舟飞船,有嫦娥探 测器,有悟空卫星,墨子卫星,这些以古代文化名人等命名的卫星也好、飞船也好、探测器也好,无一不显现出科技与人文的结合,无一不彰显出中国科技与人文并进的实践性和 可行性。无论飞船飞得多高,它始终是人文精神下孕育的产物。(观点句 1 的论证段) 科技与人文相伴,进步中饱含诗情,富含画意。(观点句 2) 同学们,一提到科技,你们的脑海里浮现的是否就是灰色严肃的工作车间? 看似层茧的 防风口罩与消毒水?其实科技并没有如此冷漠无情。你们看,“夸父计划”确实是在追日, “嫦娥”确实重返月球门,“悟空”跟腻了唐僧,转而探索暗物质粒子……这一切的一切, 都是人文赋予了它人的活力,都源于在人们心中根深蒂固的人文精神。(观点句 2 的论证 段) 科技与人文相伴,辉煌永不退伍,成功永不缺席。(观点句 3) 站在新中国七十年的山岭上回望,我们看到的是建设的洪流、改革与发展的风云。从“青 山着意化为桥”的建设时期到“尘埃与曙光升腾”的改革岁月,我国正是凭着敢为人先的 首创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人文精神,不断沿着历史的河床,击水千里,让中国迸发出新的 活力与生机。在国产大飞机直上九霄时,女排为国夺得无数冠军;在“天鲲号”挖泥船成 功试航时,脱贫攻坚也走到了最后一公里;在每一项科技成果面世时,总会有很多现代人 文精神通过人们的努力而华丽出炉。在这之中,科技的成功本身也是人文的胜利。(观点 句 3 的论证段) 科技是人文的载体,人文是科技的动力。世间污浊,但我始终相信:科技与人文相随相 伴,定能带领我们走出污浊,到达新的天地!(呼吁总结段)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评析: 此文章运用了“三组一行半式”的写作结构,论证结构是总分总式的并列式。横线部 分为“演讲稿”的格式,考生完成了驱动任务。据文章题目、首尾段和三组观点句,可知 文章引题一针见血,结尾呼吁主题,联系实际,紧扣题意,写作思路清晰,内容紧扣材料, 语言真实自然。全文约 900 字。

资料: 1.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