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主题材料作文+审题解析+优秀范文
加入VIP免费下载

传统文化主题材料作文+审题解析+优秀范文

ID:353269

大小:18.2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9-18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传统文化主题材料作文+审题解析+优秀范文 01 原题呈现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 分) 中国江苏网 2 月 22 日讯:“上课!起立!老师好!同学们好!”昨天,扬州大学迎 来新学期第一堂课,课堂呈现出了最熟悉又陌生的“上课礼”。记者采访获悉,大学是传播、 研究、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场所之一,扬州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倡议师生从开学第一课 开始重拾课堂礼仪,这一“新鲜” 事引起师生热议。(原材料) 某报就此开展“我看扬州大学重拾‘上课礼’”征文活动。请以读者的身份,使用 尚理这一姓名给报社(统一称《复兴时报》) “我看扬州大学重拾‘上课礼’”专栏编辑李 明(情景限制)写一封信,就这一“新鲜”事发 表自己的看法或者畅谈亲身体会(驱动任 务)。 要求:①自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②不要套作, 不得抄袭,不 得泄露个人信息。(常规性要求) 02 审题评析 材料引述的新闻事件指向一个古老而又新鲜的话题——学校在进行教育活动时如何将 中华传统文化传承渗透进细小的活动中,不经意的环节上,使之成为春风化雨、历久弥新、 令人回味无穷的育人“利器”。 首先,要准确理解“上课礼”这一现象的内涵: ①“上课礼”承载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提倡礼仪课堂其实只是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一 小步,应从课堂到生活都要贯彻文明礼仪。 ②尊师重教是一个传统美德,恢复“上课礼”这一优良文明礼仪,可以营造出一种积极 向上的课堂氛围,加强老师和同学们之间的互动交流,有利于建设和谐的师生关系。 ③“上课礼”不是一种机械的形式,它承载着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大学教育应是做文明人和专业知识的全面教育。让其回归课堂既是对教育的反思,又是一种查漏补缺,在潜移默 化中让学生注重行为文明的细节,有利于提升大.学生的整体素质。 ④课前互相致礼,重拾“上课礼”就是让美好的记忆回归,让大家再次学会敬畏。 其次,从文体上看,参加的报社专栏的讨论,立论也好,驳论也罢,或者讲述自己的故事, 都要有很强的针对性;同时,书信的格式、用语要求,也不能有所忽视,这实际上是考查 应用文体的写作能力。 03 优秀范文 1 乘尊道之船,达礼仪彼岸 (左右对称式标题) 尊敬的李明先生: 您好! 扬州大学重拾 11 字的上课礼,生动地体现出尊师重道的优秀传统文化,展示出学 生对老师的尊重。所谓师者,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师道既尊学风自善”,尊师重道,不 仅传承了礼仪之邦——中国的传统文化,更激发学生们的文明之举,提升其整体素质,何 乐而不为呢? 风一更,雪一更,尊师重道筑礼之风。 孔子日:不学礼,无以立。古代便有很多尊师重道的礼仪,著名成语“程门立雪”,来 源于杨时为解答疑惑,来拜访教育家程颐,奈何程颐在打坐养神,于是他恭敬地在门外等 候,待程颐醒来,发现杨时早已通身披雪,脚下的积雪已达一尺多厚,这一故事也成为美 谈,明代宋廉所著的《送东阳马生序》里面也讲述了自己求学经历,在遭遇老师呵斥时, “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也深刻诠释了尊师重道的内涵。 山一程,水一程,尊师重道成国之风。 中国是几千年的礼仪之邦。尊师重道是传统美德,它可以提升人的素养,促进人的发 展。试问,若一个连老师都不尊重的人,又何谈成才,何谈为祖国贡献力量?汉明帝一直 都尊敬自己的老师,在文武百官面前对老师行师生之礼,每次探望老师,都从街口便下车, 步行前往,以示尊重。一代君王便有此风范,我们更应当学习,更何况尊重老师也会换来老师对自己的尊重,自己的学习也会有所发展,自己有所发展,青年将会在健康的传统文 化之中成长。 日一动,月一行,尊师重道砥砺前行。 这是一个日新月异的时代,国家发展需要人才,青年是祖国的花来,是时代的希望。 当代青年的礼仪举止深刻体现着整个国家的文明程度。青年强,则国强,青年文明,则国 文明。而一个文明程度高的国家,也必将受到尊重,所以青年应积极提升自身素养,传承 文明礼仪文化,砥砺前行,尊师重道。 乘尊师重道之船,达文明礼仪彼岸! 此致 敬礼! 尚理 XX 年 XX 月 XX 日 04 优秀范文 2 重拾礼仪,让优秀传流再现 (论点式标题) 尊敬的李明先生: 您好! 我是《复兴时报》的一名忠实读者,我叫尚理。对于扬州大学重拾“上课礼”这一新 闻,我也想发表一下自己的观点,所以特意写下这封信给您以抒己见。 中国五千年的历史星河中,有一束星光从未熄灭,它只是默默的在那里闪|烁着光芒。 他的光透过了重云重雾,照进华夏民族的心房,并在此植根,永不磨灭。它便是历经岁月 考验的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扬州大学重拾“上课礼”,正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重 拾礼仪,让优秀传统再现!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敬师尊师弘扬传统之美。(分论点 1) 吕不韦曾言:“古文圣王,未有不尊师者也”。可见尊师重道向来是传统文化中的典范。 古有子贡尊师,在鲁国大夫贬低孔子抬高子贡之时,子贡当即反驳了他,将尊师比作日月, 以表尊教;今有彭德怀穿便衣见教师,虽身为元帅,但在老师面前仍是学生,故穿便衣。 频频向老师问好。如今的我们,也应敬师尊师,重拾上课礼,便是一种表达——为学重于尊师,学风自然为善,让尊教师长展传统之美。 博学以文,约之以礼,懂礼守礼传播传统之种。(分论点 2) 孔子日:“不学礼,无以立。”,人不可以无礼,重拾上课礼,就是守礼懂礼的体现。 看当今大学生现状,从高中进入大学,大多数学校摒弃了喊“上课,起立,老师好”的环 节,学生懒散,迟到旷课不尊师等现象百出,导致一些大学生尚不如小学生知礼。扬州大 学的做法是将礼数传承,短短三句,既表达尊师之意,又不至于繁琐复古,何其不能继续 沿其制?注重礼节,使得尊敬师长于心中播种,开出文化之芽。 一脉相承,代代相传,教人育人点燃传统之薪。(分论点 3) 叶圣陶曾说:“教师并非教书,而是教育学生。”扬州大学的这一做法主要在于教导学 生尊师守礼的重要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靠新的一代接力相传,凡为教者必期于达到不 须教以言传身教的方式,让学生形成一种内心深处的记忆,方能达到文化的传统,言传身 教以传统之火而雄雄燃烧! 博览五千年,塑造当代贤,重拾中华礼仪之光,尊敬师长,让传统文化再现,夺目光 芒! 此致 敬礼! 尚理 X 年 X 月 X 日

资料: 1.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