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写作:单则材料审题之“水仙花”作文评析(附:审题立意方法及素材拓展)
原题呈现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写作。(60 分)
1950 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商学院入学考试有这么一道题目:“假如你有两块面包,
你会怎么做?”教授本杰明•格雷厄姆参加了这次阅卷,答案可谓五花八门。有的说,我会
留一块作为晚餐。本杰明批注道:你很节俭。有的干脆说,统统吃掉。本杰明笑一笑,批
道:你真可爱。忽然,有一个答案吸引了他,上面写道:“假如我有两块面包,我会用其
中一块去换一朵水仙花。”本杰明教授在卷末为他批了几行字:世人都知道面包的好,却不
知道一朵水仙花的妙。我可爱的孩子,你小小年纪已经领略到人生的真谛,不为物质所累,
堪成大器。这位学生的名字就是沃伦•巴菲特,当年刚刚 20 岁。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义,选好角度,明确文体(除诗歌外),自拟标题;不要套作,
不得抄袭;不少于 800 字。
审题评析
单则材料审题立意方法
规律总结 1:由果溯因法
规律总结 2:抓关键字、词、句法
规律总结 3:抓情感倾向法
规律总结 4:抓寓意法
叙述类材料作文审题立意方法:
1)明角度:教授本杰明•格雷厄姆 沃伦•巴菲特
定主体:沃伦•巴菲特
2)一句话概括材料:谁+做什么+怎么样
沃伦•巴菲特参加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商学院入学考试,碰到一道题目:“假如你有两块
面包,你会怎么做?”。他答道:“假如我有两块面包,我会用其中一块去换一朵水仙花。”
这个回答得到了本杰明教授的赞誉。本杰明教授认为巴菲特领略到人生的真谛,不为物质所累,堪成大器。
3)把握作者的情感倾向:褒 贬
4)据果求因。抓住结果寻找原因。即抓住结果反复问为什么,从材料中找答案,然后
列出答案。
问:为什么本杰明教授肯定巴菲特的回答?
答:世人都知道面包的好,却不知道一朵水仙花的妙。不为物质所累,堪成大器。
最佳立意
①精神生活很重要。在满足了一定的物质生活之后,一定要有精神生活。
②舍弃某些不必要的物质,去追求自己的人生理想,构建美好的精神家园,让生命焕
发光彩。
注意:必须正面立意
优秀标题
王欣宇《携诗意点缀生活》
宋永琪《无欲无求,逐心灵之宁静》
刘子恒《不为物质劳役,给精神留空间》
沈承东《不为物质所累,涵养精神家园》
段峰《不为物质所累,方知人生真谛》
徐之烨《无为面包惑,只求水仙花》
黄高云《不为物质所惑,无畏艰辛前行》
程果《心有所守,终不泯然》
丁 涛《携馨香以遨游,抛物质而长终》
骆嘉诚《食粮以饱腹,清香可悦心》
汪 瑞《千味半生短,清欢诗月长》
李宏图《何须金樽杯,有诗气自华》
陈永强《弃物质之利,抱理想而终》
饶哲《行到喧嚣处,坐看花开时》饶子曼 《唯有心灵澄澈,方能卓尔不群》
丁鹏龙《莫为功利役,淡泊以致远》
李凯霖《于诗意中汲力,方可成就大器》
魏睿瑶 《不困于物,堪成大器》
陈文灿《让精神之花永开不败》
卢洢婧《舍物质面包,逐精神之花》
沈维敏《世人皆知面包好,唯君知晓水仙妙》
郭峰 《不为世俗所累,追求精神之花》
甘银超《不为物质所累,培育精神之花》
卢方进《宁抱水仙死,不择面包活》
丁子恒《物质诚可贵,精神价更高》
刘子奥《弃物质之累,悟生活之谛》
素材积累
李凯霖 三毛:如果有来生,我要做一棵树,站成永恒,没有悲欢的姿势。一半在土
里安详,一半在风里飞扬,一半洒落阴凉,一半沐浴阳光,非常沉默,非常骄傲,从不依
靠,从不寻找。
王炜 乔布斯:我愿意把我所有的科技去换取和苏格拉底相处的一个下午。
庄子: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
余烨 王小波:一个人只拥有此生此世是不够的,他还应该拥有诗意的世界。
清华才子高晓松: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
沈康 周敦颐: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刘思楠 苏轼: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
海子:我要做远方的忠诚的儿子,和物质的短暂情人
吴春晓 林清玄:一个彻底务实的人其实是麻木的俗人,一个只知道名利务实的社会,则
是僵化的庸俗社会。
张家乐 电视剧《乔家大院》:若身在泥潭,心也在泥潭,则满眼望去均是泥潭;若
身在泥潭,而心系鲲鹏,则能见九万里天地”。王欣宇 史铁生:我们都在时光的罅隙里苟延残喘, 可是我们都还有一个平凡生活中
的英雄梦想。
汪瑞 三毛:生命的滋味,无论是阳春白雪,青菜豆腐,都要自己去尝一尝啊。
蒋勋:物质不是不好,不好的是没有抗衡的力量。
精彩段落
精彩议论段
①聂智勇《既需物质,更需精神》
当物质的世界得到满足后,精神世界就要着重发展了。
当今世界的大富豪们,已经满足了自己的物质需求,而他接下来大都以自己的精神世
界为中心。世界首富比尔盖茨每年捐五十亿美元投入世界疾病防控组织,他说能为人类谋
幸福,自己也感觉精神愉悦。脸书的创始人也曾表会将自己百分之九十九的财产捐赠给慈
善机构,而这种捐款形式在富豪们之间极为普遍。当然,提升自我精神世界不一定都要以
捐款来体现。只要你跟随精神的需求,为之努力,濡染自己的灵魂,锤炼自己的品格,升
华自己的人格,都是在不断地让自己变得丰富、饱满。
②谭艺欣《扬精神之帆,观宇宙之阔》
扬精神之帆,须割舍浮华名利。《月亮与六便士》中的斯特里克兰德是可恶的,在家庭
与梦想之中,他选择了梦想,离开妻子儿女,而去成为了一个画家。梦想多么妖冶,多么
锋利。人们在惊慌之中四处逃窜,或逃向功名,或逃向利碌,或陷入两者不可得的深渊。
斯特里克兰德没有洮避,他被梦想击中,果断抛弃了物质的包袱,跑向了心灵的栖息地。
他没有因物质而困,没有被浮华迷乱双眼,没有成为人们中的“们”。人们争抢着去捡满地
的六便士,他却视而不见,一抬头,月光倾泻而下。于欲望四溢的社会,他看守住了精神
的大树,并且将大树浇灌得高耸参天。
③程果《心有所守,终不泯然》
在满地都是六便士的世界里,你能抬起头来看看月亮吗。或许有人说,看月亮有什么
用,能当饭吃吗?能当衣服穿吗?能当钱花吗?不能。精神的追求可能无法带来半分物质
上的好处。但我们要清楚,能够让人成为人的,大概只有这精神追求的。我们之所以为人,
就是因为我们不是只会吃喝拉散的行尸走肉,更不是苏格拉底所说的只满足于吃饱喝足的猪,所以人就不能单单停留于“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的物质层面。看山而觉巍,看水而
生慧。这才是我们精神世界的追求。正是因为精神世界的丰满,陶渊明才能在嘈杂的尘世
品味南山菊花。正是因为精神层面的追求,才有共产党战士前赴后继,舍生取义。坚守精
神世界,使得伟大的人、伟大的精神,不至于在“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
利往”的世界湮灭作灰尘,消散于风中。
精彩开头段
①聂智勇 《既需物质,更需精神》
沃伦 巴菲特曾被告知有两个面包,他会怎么做。他的回答是用一块去换一朵水仙花。
为什么他要会换水仙花呢?那是因为他不被物质所累,有精神追求。那他为什么只用一块
面包去换呢?因为他深知,物质是迫求精神的基础。我们既需物质,更需精神。
②宋永琪《无欲无求,逐心灵之宁静》
沃伦 巴菲特在两块面包的分配中,用一块来换取一朵水仙花。他的答案赢得了本杰明
教授的认可,只因他小小年纪却不为物质所困。对物质无所欲,巴菲特以水仙花来愉心悦
神,脱颖于只以面包为食的人,终成大器。我们也当无欲无求,逐心灵之宁静。
③刘子恒 《不为物质劳役,给精神留空间》
给你两块面包,你是愿意吃掉它们补足营养,还是像沃伦 巴菲特一样,将其中一块换
来一朵水仙花,获得视觉和精神上的愉悦?毕淑敏给自己造了三间小屋,前两间装着事业
和爱情,最后一间留给自己的精神和心灵,所以我们应不为物质劳役,为自己的精神留足
空间。
精彩结尾段
①甘 怡 青年作家七堇年曾言:我们要有最朴素的生活,与最遥远的梦想。即使明
日天寒地冻,路远马亡。弃面包之俗气,得水仙之馨香。愿你我在朴素的生活中,高扬精
神之风帆,吾等定当成大器。(引用+点材料)
②丁鹏龙 三千年史载,不外乎金戈铁马帝王家;九万里悟道,方知淡泊为成功之本。
绝代谋士诸葛孔明于《诫子书》中曾言: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吾辈之青年应
不存功利之心,淡泊致远,日后必成大器,为国之栋梁。(引用)③余烨 寻寻觅觅,方悟唯有不为物质所累,脱去只有面包的俗气,让水仙花馨香盈
袖,堪成大器。(点材料)
④沈承东 精神家园,是不能荒芜的。满足精神需求,洗尽铅华,陶冶情操,是走向
成功的必要条件。愿你我携起手来,涵养精神家园,让精神之花馨香四溢!
⑤谭艺欣 扬精神之帆是对自己心灵一方净土的坚守,当你卸下物质的包袝,抬头望
一望皎皎明月,你会寻得一路云白风清,水仙的馨香将盈满你的怀袖。
⑥程果 愿我们能用面包换取一朵水仙花,在满地都是六便士的世界中,抬头看看月
亮。在繁华浮躁的世界里,尽洗铅华,固执地抱持一颗不泯然于众人的心。
优秀范文 1
于苟且中寻诗和远方
A200 班 汪诗雨
人生寄一世,奄忽若飙尘。人生如此短暂,但我们又常常把目光集中于追名逐利上,忘
却了自己真正想要的东西。生活的苟且固不能摆脱,那就在苟且中寻诗和远方
不慕炫目的荣华。金钱乃身外之物,生带不来,死带不走。张岱青年时期家境富裕,
鲜衣怒马,为纨绔子弟。可中年家道中落,只有断齑残粥陪着他度过晚年。即使这样,他
仍能在大雪天寒风交加的晚上,撑一只小舟去湖心亭看雪,追求精神美感上的享受。宋濂
“大雪深数十尺”仍坚持外出求学。同行的同学“光彩照人,烨然若神人”,他却毫无慕艳
意。因为学习使他得到精神上的富足,这种满足感远比物质层面的更可靠,更踏实,更持
久。
不骛于虚声。名利如同浮云是抓不住、求不得的东西,尤其是在这个急功近利的社会,
一时得到的名利可能在顷刻间化为泡影。浮华转瞬凋零,喧嚣是短暂的别名。清朝文字狱
盛行,大量有才能的文人被流放到宁古塔。可在这个偏僻荒凉的地方,文人们没有堕落。
没有嗟怨。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整理文献,默默地,不带有任何功利性。最终让中华文化
焕发出了新的光彩。余秋雨先生曾评价道:最让人动心的是苦难中的高贵,最让人看出高贵
之所以高贵的,也是这种高贵。……怀着这种信念,他们义无反顾,一代又一代承嗣下去。
他们不是为了虚名,而是抱着一种高贵的信念留下精神火种。
不惑于世俗浪潮。在这个社会,要想怀一颗素净的心,并显示自己不同于困于名缰利锁中的他人是艰难的。这需要莫大的勇气,禁得住别人议论的勇气,清醒自持的勇气。毛
姆的小说《月亮与六便士》中的主人公思特里克兰德毅然放弃银行的职位,抛弃妻子儿女,
只为了安心在孤岛上画画。他不顾世人的议论与非议,始终坚守自己心灵的一片净土。对
他来说,画画就是一切。刘瑜评价他说:满地都是六便士,他却抬头看见了月亮。”
诚然,我们逃避不了苟且。甚至有人会问,精神富足难道能当饭吃吗?当然不能。但
精神富足比物质富足更为重要。
顾城说:我愿作一枚白昼的月亮,不求炫目的荣华,不淆世俗的潮浪。拿一块面包去换一
朵水仙花吧!在生活的苟且中寻得精神层面的诗和远方,你会嗅到花香氤氲,听见雨声潺
潺。
优秀范文 2
物质上的丰富,精神上的追求
A200 班 王雁
“假如你有两块面包,你会怎么做?”面对这个问题,有人选择留一块作晚餐,有人
干脆全部吃掉,而沃伦 巴菲特用其中一块换了一朵水仙花。“不为物质所累,堪成大器”
这是本杰明教授对巴菲特的赞誉。本杰明教授告诫人们:不要让物质上的丰富削弱了精神上
的追求。
生活上的穷困潦倒,不代表精神上的贫困糜烂。
江山代无穷,浮华脂粉终了梦。政治上的钩心斗角与尔虞我诈,从来都是无止无尽的。
苏子瞻被贬谪到黄州,然而他尽享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五柳先生“误入尘网中”十
三年,归隐后依旧乐观积极,没被生活击垮,反而修篱种菊。杜子美身居草屋,“布衾多年
冷似铁”,他却高吟“葵藿倾太阳,物性固难夺”。历史长河不断向前奔涌,沧海桑田,物
是人非,即便如此,人们仍能窥见失意生活中,文人们壮硕的精神根须。
物质上的丰富,不意味无止境的追求。
追求物质生活并不是过错,关键是要掌握尺度,不要死死盯住物质不放。东坡先生说
得好: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不是我的东西,虽然只有一毫,也不要想着去占有,
人民日报也有一篇文章《欲而不贪,才有平稳人生》。当中写道:“不为名所累,不为利所
缚,不为权所动,不为欲所惑。要知道黄金带缠着忧患,紫罗襕裹着祸端,怎如俺藜杖藤冠!”而与相悖的便是李真,他会因看到老人坐在地上割麦子而感动得慷慨解囊,却因金钱与权
力一步步走向贪腐,物质的富足固然可以带给人快乐,可随之而来的却是噬人的空虚。仅
有物质,跌入精神的空心,就会遗患无穷。
物质上的丰富,不能削弱精神上的追求。
当今社会,人们疲于为钱奔波忙碌,日复一日的单调生活,造成了精神的空虚。有多
少人会像沃伦·巴菲特一样用一块面包换一朵水仙花。像张潮一般,春听鸟声,夏听蝉声,
秋听虫声,冬听雪声。又或是十分酒,一分歌。狱草烟深,讼庭人悄,饮酌秋黄。
要记得看花观水,而得片刻安稳;听风听雨,而取些许真意。云起而悠然共逝,鸟啼
而欣然有会。不让物质上的丰富削弱了精神上的追求,如此,方可。
优秀范文 3
濡养灵魂的水仙
A200 班 庞泽超
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在这漫长的旅程中,我将以何物来濡养我那干涩疲惫的灵
魂?有一人知晓,他便是股神巴菲特,他愿以一块面包来换取一株水仙。多么水灵的仙子,
她给巴菲特带来了灵魂与视觉上的享受,也给教授本杰明带来了不一样的感触。
物质之享,带来的终究只是片刻的欢愉。
古今中外,多少人纵情酒色,只为那短暂的享受。商纣王建成肉林酒池,最终换来的
无非是江山易主的后果。陈叔宝在《玉树后庭花》缓歌慢舞中眼见隋军攻破国都,只得投
降。所以说,片刻的欢愉不仅不能为人们带来实质上的利益,反而会使人们损失更多。“商
女不知亡国恨,隔犹唱《后庭花》”,倡人的歌声幽怨飘扬,飘过了历史的江河,使对岸的
我们惊醒:不能再沉浸于物质上的享受。“地下若逢陈后主,岂宜重问《后庭花》”李义山
的一席话更加坚定了我们摒弃沉迷物质之享的想法。
精神之享,携来了多少令人陶醉的芬芳。
春秋时期,孔子游历诸国,欲求教化万民,却被人讥笑。说他一心只为求官出仕,连
李白也有“凤歌笑孔丘”之语。可他人却不了解孔子是因为他那改不掉的毛病——教化众
人,也正因他沉浸于教书育人所带来的愉悦,才能成为“至圣先师”,为天下师,留下那蕴
含浓郁墨香的儒家文化。那浩如烟海的万卷书籍,又何尝不馈赠我们以精神上的享受呢?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沉浸于书本中的我们,享受着绝伦的愉悦,从而“不
知老之将至”。如果读透了作者的心思,与其产生了灵魂上的共鸣,那真是“朝闻道,夕死
可矣。”
与其吃掉两块面包来获得物质上的欢愉,不如换取一株水仙。那淡蓝的花瓣轻轻摇曳,
沁人的清香格外醉人。这一刻,灵魂仿佛都静止,又仿佛被呼唤至了一处将装满清水的水
池。我那干涩疲惫的灵魂得到了濡养。我感觉自己的身体重了几许——二十一克,那是灵
魂的重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