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备考干货:2021届高考作文周刊之“舌尖上的浪费”专题
加入VIP免费下载

高考作文备考干货:2021届高考作文周刊之“舌尖上的浪费”专题

ID:353280

大小:38.03 KB

页数:8页

时间:2020-09-18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高考作文备考干货:2021 届高考作文周刊之“舌尖上的浪费”专题 目录 1.“ 病态吃播”吃丢健康,播出错误饮食消费观 2.以奋斗姿态扬起时代风帆 3.他们用青春力量打造最美的“中国名片” 4.让青春之歌唱出矢志奋斗的时代韵味 01“ 病态吃播”吃丢健康,播出错误饮食消费观 近日,领导人对制止餐饮浪费行为做出重要指示。他指出:餐饮浪费现象,触目惊心、 令人痛心!尽管我国粮食生产连年丰收,对粮食安全还是始终要有危机意识。此后,央视新 闻于新闻节目中批评部分网络大胃王吃播浪费严重的现象,引起广泛讨论。 吃播兴起于韩国,后进入中国直播平台和短视频平台迅速火热。吃播原本是主播坐在摄 像头前,向网友分享自己享用美食的过程,或是演示美食做法,宣传背后饮食文化的一种途 径,可以通过网友打赏、直播带货、产品推销等方式,从而形成盈利模式和闭环盈利链。但 是,总有利欲熏心之人趁机钻营,为获取更多利益,而与主流社会文化背道而驰。 不知何时起,当我们打开快手、抖音总能看到一些触目惊心、难以置信却又被深深吸引 的画面,刺激着我们的视觉,诱惑着我们的味觉,潜移默化的改变着我们的行为。然而视频 背后秘密总有包不住的一天。假吃真吐的过度浪费,大量美食堆砌的视觉效果,后期剪辑等 一系列小手段,无不诉说着吃播的病态和畸形。“病态吃播”不仅吃丢了主播的身体健康,严 重者还因此丢了性命。而通过吃播传播出的错误饮食消费观所带来的社会影响更是尤为深 远! 病态吃播给社会风气带来浪费粮食和奢侈消费的误导。身为主播,可以算是公众人物, 其一言一行的影响通过网络得以迅速传播。视频前远超主播食量的美食以夸张的表演方式进 入肚子,渲染着一种暴饮暴食过度浪费的错误饮食观;通过名贵食材来扩大知名度吸引网友 眼球,营造着一种追求奢华物质享受的过度奢侈消费观。这无疑给社会风气带来负面影响, 长此以往必将腐蚀主流文化风气,若是人人以浪费为荣,奢侈为傲的歪风盛行,从而形成错 误饮食消费观念,必将动摇一国之基粮食安全保障。因此,全社会都应弘扬“一粥一饭,当思 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勤俭节俭之正风,力压奢侈浪费之歪风。目前快手、抖音、B 站、斗鱼、虎牙等视频直播平台积极响应中央号召,迅速行动,多 措并举,效果显著。针对吃播、大胃王等引词搜索,对用户发出 “拒绝浪费、合理饮食”的 健康提示。对问题视频进行删除,对个别主播进行封号处理。规范管理主播直播行为,对吃 播类型细致分类,严格监管等。有关部门针对餐饮浪费,必将出台相关法律加以制止,病态 吃播早已穷途末路,理应迷途知返,其实有的主播就根据田园生活、传统美食、历史文化等 元素取得成功,如李子柒一个人打造出东方美食文化的亮丽名片,更让世界都了解中国传统 美食并热爱中国传统文化,做出了中国式的 “文化输出”。某些吃播主播理应拾起那些遗忘 的精神力量,依靠勤劳和智慧去创造属于自己的成功模式。 02 以奋斗姿态扬起时代风帆 近日,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正式开通。由我国建成的独立自主、开放兼容的卫星 导航系统,从此走向了服务全球、造福人类的时代舞台。 自上世纪 90 年代以来,一代代北斗人传承着“两弹一星”前辈们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以 “祖国利益高于一切、党的事业大于一切、忠诚使命重于一切”的责任担当,克服了各种难以 想象的艰难险阻,用信念之火点燃了北斗之光。26 年时间,400 多家单位、30 余万名科研 人员参研参建,一路披荆斩棘、不懈奋斗,推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实现了从无到有、从有到 优、从区域到全球的跨越。“追求卓越”是新时代北斗精神的重要内涵,而崇尚奋斗,正是为 了更好实现自主创新、矢志追求卓越。 人们仰望星空、关注北斗,正是因为奋斗的底色历久弥新,更是因为梦想和奋斗始终是 人生关键词,崇尚奋斗是不变的主旋律。航空航天科技团队守着“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的寂寞,收获了“上九天揽月,下五洋捉鳖”的豪情。其实,奋斗也可以是每一个普通人的人 生状态。一把木凳,百万粉丝,过亿播放,“阿木爷爷”做木工,“这辈子就把这件事情干好、 干细致就行了”,道出了“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的匠心。宏大如国家复兴梦想,细微 如个人幸福梦想,奋斗是筑梦逐梦的底色,也是每个人敢梦能梦的底气。“我们都在努力奔 跑,我们都是追梦人”。奔跑追梦正是奋斗的姿态,之于个体,决定着人生的高度和广度; 对于家庭,是改变命运最明确也最受肯定的路径;置于国家和民族大局,则是汇聚每一份力 量、凝结社会发展推动力的活力源泉。“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奋斗,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担当。”数字经济时代,互联网、大数 据创造了一个更加开放、普惠的环境,为更多人通过奋斗实现梦想提供了机会。从“电商主 播”“带货网红”到“互联网营销师”,从“线上辅导”“网课老师”到“在线学习服务师”,新职业的 诞生、新机会的涌现,搭建起经济发展新业态和群众生活新期待的全新舞台,也为每个人打 开新的筑梦空间。时代前行,每个人都是见证者、开创者、建设者。施展才华,成就自我, 只争朝夕,不负韶华,将个人奋斗融入社会发展,亿万人的人生出彩,就能支撑起一个国家 的梦想成真。 2020 年注定不凡,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我们感受到“天时人事日相催”的紧迫 感,更要有“人间万事出艰辛”的自信心。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发展的内 部条件和外部环境正在发生深刻复杂变化。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大局,努力 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都需要弘扬奋斗精神,用亿万个微观个体的奋斗,汇聚成 中国昂扬前行的动力。 “奋斗本身就是一种幸福。”时代的长河变动不居,人生的航船不能随波逐流,当以奋斗 精神作为压舱之石,当以奋斗姿态扬起前行风帆。因为唯有永不放弃永不懈怠,永久奋斗永 久超越,才能把我们的工作写进生命的航程里,把我们的力量沉淀在社会的河床上,把我们 的梦想定格在国家和民族前进的方向。 03 他们用青春力量打造最美的“中国名片” “我国广大青年要坚定理想信念,培育高尚品格,练就过硬本领,勇于创新创造,矢志艰 苦奋斗,同亿万人民一道,在矢志奋斗中谱写新时代的青春之歌。”8 月 17 日上午,中华全 国青年联合会第十三届委员会全体会议、中华全国学生联合会第二十七次代表大会在京开幕, 领导人发来贺信,深情寄语我国广大青年。 青春由磨砺而出彩,人生因奋斗而升华。新时代中国青年在各条战线都展现出越是艰险 越向前的信念和勇气,用行动践行初心使命,书写璀璨青春。 他们用英勇向前、毫不退缩打造中国担当“名片”。 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斗争中,以“90 后”为代表的青年一代挺身而出、担当奉献,在 4.2 万多名驰援湖北的医护人员中,就有 1.2 万多名是“90 后”,其中相当一部分还是“95 后” 甚至“00 后”。在危难时刻,他们主动担当,白衣执甲,毅然逆行。昨天他们还是父母眼中的孩子,今天已经成了新时代共和国的脊梁。我们记得那个说“我不能哭,我哭的话护目镜就 花了,就干不了事情了”的 22 岁护士朱海秀,我们记得那个凭着执业证书沿路“闯”过多处卡 点第一时间赶回武汉上班的 99 年护士梁顺。在抗击疫情的最前线,他们英勇向前、毫不退 缩,打造中国担当“名片”。 他们用无私奉献、忘我牺牲打造中国奉献“名片”。 忍痛告别重病卧床的父亲,深夜冒雨奔向受灾群众,不幸被突如其来的山洪夺走了宝贵 生命……黄文秀将自己 30 岁的芳华,定格在扶贫路上。生前的她,放弃留在大城市的机会, 选择回到革命老区百色工作;接受组织安排的任务,奔赴偏远贫困山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 带动 88 户 418 名贫困群众脱贫,全村贫困发生率下降 20%以上。在脱贫攻坚战场上,各级 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7 年多来,290 多万扶贫 干部奔赴一线、勇挑重担、攻坚克难,有 700 多名扶贫干部倒在扶贫路上。他们把自己的青 春、热血乃至生命都献给了脱贫攻坚事业,用无私奉献、忘我牺牲打造中国奉献的“名片”。 他们用艰苦奋斗、开拓创新打造中国智慧“名片”。 4 项核心指标国际领先,5 个领域填补国内空白,9 项关键技术国内顶尖——成立于 2005 年的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新一代精打体系武器系统青年创新团队,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 雏鹰初啼砺羽锋,乘风而上冲九霄,55 颗北斗卫星环绕琼宇,正式宣告中国第一“巨星天团” 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星座部署全面完成,他们是中国最璀璨的巨星,是中国最顶级的 天团,这支以“80 后”“90 后”为主力的团队,平均年龄 31 岁,他们用青春逐梦“北斗”,用青 春探索浩瀚宇宙。焕发着绚丽光彩的中国青年,正以昂扬的姿态书写着无愧于时代的壮丽篇 章。用艰苦奋斗、开拓创新打造中国智慧“名片”。 新时代的中国青年,怀揣远大理想、牢记党的嘱托、肩负时代使命,不断把自己的小我 融入祖国的大我、人民的大我之中,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奋勇向前。 04 让青春之歌唱出矢志奋斗的时代韵味 8 月 17 日,领导人向全国青联十三届全委会和全国学联二十七大致贺信。领导人强调, 我国广大青年要坚定理想信念,培育高尚品格,练就过硬本领,勇于创新创造,矢志艰苦奋 斗,同亿万人民一道,在矢志奋斗中谱写新时代的青春之歌。如同健全的肌体不可或缺新鲜血液和细胞一样,富有远见的民族,总是把关注的目光投 向青年;目光远大的政党,总是把时代的重担交付青年。“青年是整个社会力量中最积极、 最有生气的力量,国家的希望在青年,民族的未来在青年。”领导人的贺信,充分肯定新时 代青年健康向上、担当作为的精神风貌,对广大青年和青年学生成长成才寄予殷切期望,深 厚的期许、深情的嘱托、深刻的教诲,如清泉滋润着青年的心田,如明灯点亮了当代青年前 进的道路。 青春由磨砺而出彩,人生因奋斗而升华。当代青年,既是追梦者,也是圆梦人,是实现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生力军,只有志存高远、好学上进,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为民族复 兴铺路架桥,为祖国建设添砖加瓦,才能让青春之歌唱出矢志奋斗的时代韵味,在火热的社 会实践中创造出无悔的、永恒的青春。正如领导人指出的,同人民一起奋斗,青春才能亮丽; 同人民一起前进,青春才能昂扬;同人民一起梦想,青春才能无悔。 让青春之歌唱出矢志奋斗的时代韵味,就要用理想信念作曲。 对于当年青年来说,理想信念如同血液之于肉体,犹若灵魂之于躯干,须臾不可分离, 相互不可或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抗日战争时期, 延安和陕甘宁边区偏居西北黄土高原,环境恶劣,条件艰苦,大批爱国青年冲破日军及国民 党当局的层层封锁,从海内外各地奔赴革命圣地延安。“打断骨头连着筋,扒了皮肉还有心, 只要还有一口气,爬也爬到延安城”,见证的就是对党的无比信赖,彰显的就是理想信念的 力量。 让青春之歌唱出矢志奋斗的时代韵味,就要用学有所成填词。 青春年华是学习的大好时光,是拼搏的黄金时期,广大青年只有珍惜韶华,牢固树立梦 想从学习开始、事业靠本领成就的观念,学以立德、学以增智、学以明道,不断提高与时代 发展和事业要求相适应的素质和能力,才能打牢成长进步的根基,把远大抱负落实到实际行 动中,在大有可为、大有作为的新时代找到人生价值的支点,让勤奋学习成为青春飞扬的动 力,让增长本领成为青春搏击的能量。 让青春之歌唱出矢志奋斗的时代韵味,就要用实干奉献定调。 人的一生只有一次青春,只有拼搏、实干,才能让梦想开花,才能让青春无悔。新时代 的广大青年,既拥有广阔发展空间,也承载着伟大时代使命。要想与时代同行,让梦想开花, 就要把人生志向转化为奋斗动力,把接力奋斗视为成长进步的阶梯,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奉献青春的智慧和汗水,切实用青春的臂膀扛起时代的重任,从容自信、坚定自励, 真正以青春梦想点亮追梦圆梦之路,让新时代矢志奋斗的青春之歌更加豪迈,更加壮美。 相关素材: 1.读报积累 ●要想刹住“舌尖浪费”之风,必须要有全社会的正能量,要有敬畏劳动者之心。敬畏劳动者 就是珍惜粮食,若连粮食都不能珍惜的官员,谈何以民为本?若连粮食都不能珍惜的人,谈 何国富民强?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一切发展都 是建立在充裕的粮仓之上,没有盈实的仓廪,何以保障中国梦的实现?(董国昌,光明网• 时评频道) 2.名言警句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三国时期〕诸葛亮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唐〕李商隐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北宋〕司马光 节俭朴素,人之美德。〔明〕薛瑄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地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清]朱用纯 勤俭的美德犹如甘霖,能让贫穷的土盛开富有的花,能让富有的土地结下智慧的果。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米饭粒粒念汗水,不惜粮食当自悔。 一箪一食当思来之不易,一瓢一饮需知物力维艰。 “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 3.相关时评一 不良“吃播秀”可以休矣 来源:京华论坛 作者:苏徐短视频“吃播秀”由来已久,并且一直挺吸引人关注。“吃播”播主们有的是吃稀奇古怪的 东西博取眼球,有的是以能吃的“大胃王”引起他人的注意。这些“播主”们不少人成了网红, 颇能吸引流量,各个短视频平台之前也没有采取任何整治措施,反倒是迎合一些人的胃口, 频频在平台推荐。 窃以为,这种“吃播”的行为可以休矣! 现在短视频观众众多,多大几亿的用户,其中还有青少年为主。“吃播”如果是“猎奇”为 主题,吃蝎子、蛇、虫等乱七八糟的东西,非常容易给青少年形成不良示范,一些孩子难免 跟着“学样”,一旦吃了不好的东西,轻则腹痛拉稀,重则中毒丧命。若是以“能吃多吃”为主 题,也不可取。 众所周知,暴饮暴食对身体有百害而无一利,更何况有些“吃播”本身存在造假行为,吃 完就吐或者通过先吃,然后暂停录制,吐掉再录的方式造假,欺骗的是观众浪费的是粮食, 不仅误导消费习惯,还铺张浪费,危害身体健康,营造的是畸形的饮食文化,真是无一可取 之处。这种风气从根本上来讲,没有正确的价值导向,背后的驱动力就是为了博取流量,为 的是吸引眼球,获取打赏等经济利益。对此,近段时间很多媒体都对不良“吃播”现象进行了 报道和批评。8 月 11 日,央视新闻联播点名对短视频“吃播大胃王”现象进行了批评,可以 说树立了鲜明的风向标,赢得了社会公众的高度认可。抖音、快手、斗鱼等短视频平台也快 速响应,对一些违规“吃播”账号进行了封禁,并打出了“文明吃播,珍惜粮食”的提醒语。 如此可以看到,从公众感受到舆论导向、到平台管理,都对不良“吃播秀”打出了禁止牌。 在此,要提醒那些为了博眼球、争流量、一切向“钱”看的“播主”们,真的可以停手了。饮食 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一部分,厉行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无论是在现实生活中还是在网 络空间,都要把法律和道德作为行为的底线,都要积极弘扬正能量,都要宣传积极向上的价 值观。 李子柒为什么能火?她的视频拍出了人和自然的和谐,拍出了中华饮食文化之美,拍出 了积极向上的生活情趣。玩“吃播”的播主们不妨学学人家! 相关时评二 人民网评: 遏制“舌尖上的浪费”不能止于道德批评 王石川日前,央视报道,中国人每年在餐桌上浪费的粮食价值高达 2000 亿元,被倒掉的食物 相当于 2 亿多人一年的口粮,真是不算不知道,这个数字大得吓人。今后,您在请客吃饭、 联络感情的时候,请多留份心,尽量少让“舌尖上的浪费”发生在自己身上。 如果说“舌尖上的中国”展现了中华饮食博大精深、美不胜收,那么“舌尖上的浪费”,则 呈现了一种丑陋的饮食观,这种是对食物的亵渎。老祖宗说得好,“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 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我们虽然逐渐富起来了,但没有理由浪费,更何况不少人 经历过饥馑年代,对饥饿有过刻骨铭心的痛苦记忆,更应该敬畏粮食,杜绝浪费。 “舌尖上的浪费”一般发生在哪些群体身上?既有公职人员,也有普通民众,还包括一些 大学生——一项调查显示,每年大学生倒掉的食物,可养活大约 1000 万人一年。不同的群 体,浪费食物的原因不尽相同,一些公职人员认为公款吃喝反正不用自己掏腰包,浪费起来 不心疼;而一些普通百姓则认为,大操大办才有面子,菜点得多、酒上得足才有身份;不少 大学生花着父母的血汗钱,糟蹋粮食不以为意,因为他们不事稼穑不知辛苦。 遏制“舌尖上的浪费”,需要动真格。人民日报曾谈到这样一个细节,一行中国人在德国 一家餐厅用餐后,由于桌上剩了 1/3 的饭菜被罚款 50 马克。餐厅工作人员解释道,虽然吃 饭花的钱是你们自己的,但资源是社会的,谁都没有理由浪费。浪费食物绝不是小事,也不 是个人私事。常听到有人振振有词,“我花我自己的钱,我浪费关你鸟事?”这种观点经不起 推敲,你虽然花的是自己的钱,但浪费的是社会资源。对这种浪费食物现象,就不能止于道 德批评,还应该引入惩罚机制。 遏制“舌尖上的浪费”,更需要拿公权开刀。公款吃喝中的食物浪费,不仅糟蹋了公共财 政,还会起到恶劣的负面效应,助推浪费食物现象愈演愈烈。“己不正,焉能正人”?如果连 公职人员都没有底线地糟蹋食物,又如何要求民众俭省节约?如果公职人员浪费公帑,又如 何取信于民?为何管不住公款吃喝,又为何管不住公款吃喝中的浪费?还是制度不够严厉。 几年前,芬兰央行行长在一次公务接待中,因点了一盘 20 欧元的鹅肝而被迫辞职。如果都 照此严惩,还有公职人员敢浪费吗? 减少“舌尖上的浪费”,有人建议吃不了兜着走,其实,与其吃不了才兜着,何不一开始 就少点些菜?而对于一些公权浪费,“舌尖上的中国”已经演变成了“舌尖上的腐败”,那就真 得让相关公职人员“吃不了兜着走”,依法依规处理。

资料: 1.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