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著细读】《平凡的世界》田润叶:守护一朵不会结出果实的花
【作品简介】
《平凡的世界》是作家路遥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该书通过刻画当时社会各阶层众
多普通人的形象,深刻地展示了普通人在大时代历史进程中所走过的艰难曲折。小说中的
田润叶是一名教师,她喜欢贫民孙玉厚的大儿子孙少安;她是一个爱情的理想主义者,却
为了自己二爸田福军的“政治命运”不得不与李向前结婚。本文节选自《平凡的世界》第
一部第 12 章,描绘了田润叶对孙少安爱情的萌芽。
原文解析
田润叶爱情的萌芽
①她二妈一将事情说明,润叶就真正陷入到苦恼中去了。说心里话,要让她把自己的
一生交给李向前,她坚决不能同意。她反感李向前:浮浅,粗糙,长得又不帅,在外面吃
喝得肥肥胖胖,已经不象个青年人的样子了。但她又不能一下子就伤了二妈的面子,因为
二妈不是她妈。更何况,她又在人家门上吃了多年饭,人家还给她找了工作……她后来只
好对她二妈说:“我一直没考虑这种事……”“那你考虑好了再说!你不妨和向前多接触
一下,不要老躲他!”她二妈又劝她说(尽管自己对李向前有着厌恶的情绪,心里想着坚
决不能同意,但碍于二妈的面子和内心的惭愧她还是没能直接拒绝,这体现了田润叶性格
中软弱的一面,也为田润叶坎坷的爱情之路埋下伏笔。)
②真的,润叶尽管已经长到了二十二岁,但的确还没有考虑自己的婚姻问题。但现在
由于这件事的出现,她才明白地意识到,她已经到了一个微妙的年龄。
③一旦她考虑这件事的时候,她的眼前就立即浮现出了孙少安的身影,而且自然得连
她自己都吃了一惊。是的,如果一生非要和一个男人在一块过日子的话,她第一个就想到
了少安。(考虑终身大事时第一个想到孙少安,“自然得连她自己都吃了一惊”,这份感
情或许一直被压在心底,连她自己都没有意识到。表现了她对孙少安的深厚感情。)她和
他在不懂得害羞的年龄就在一块了。他对她来说,就象自己家里的人一样习惯和亲切。她
以前当然没有认真想过少安就是她以后的爱人。因为迄今为止,她从根本上还没有考虑过自己的终身大事。现在,当生活已经把这问题给她提出来以后,她就非常自然地想到她的
男人就应该是孙少安了。
④在她这样的年龄,一旦内心真正产生了爱情的骚动,平静的内心世界和有规律的生
活就一去不复返了。很快,她无论是走路、吃饭、工作,面前总是站着个孙少安:高挺的
身材,黝黑而光洁的脸庞,直直的鼻梁,两条壮实而修长的腿……(通过田润叶的回想呈
现了孙少安的外貌,与李向前形成对比。)而且她开始一幕一幕地从小到大回忆他们之间
共同经历的一切。这回忆有时使她发笑;有时使她扑在床上痛哭流涕;有时又使她既发笑
也流泪……唉,晚上再也不会躺下看两页书就睡着了!她半夜半夜地翻来覆去合不住眼,
一次次拉开电灯,又一次次把电灯拉灭。寒冬腊月,她在被窝里却感到发热,将被子蹬在
一边,把两条发烫的腿放在外面凉一凉……(一系列的行为生动表现了田润叶的害羞、激
动、纠结,写出了一个初次陷入恋爱情绪中的少女的复杂心理。)可是,她怎样才能给少
安说这事呢?难道这死家伙就从来一点也想不到?唉,他们后来见面也少多了……过了一
段日子,田润叶才想到了另外一个问题:少安现在是农民,而她已经算是吃一碗公家饭了。
⑤可这又算什么呢?古时候,还有皇帝的女儿看上平民老百姓的哩!她们宁愿为了爱
情不享受皇宫的荣华富贵,而跟着所爱的人去受一辈子苦。他们双水村的神仙山,传说就
是天上玉皇大帝的女儿,为了人间的爱情而变成的。天上的神仙都可以用死来殉情,何况
凡人田润叶只是个小学教师罢了。
虽然田润叶有着受过教育的教师身份,但是由于生长的环境和时代的局限性,她也会
在心里想到“少安是农民”,自己“吃公家饭”的差异,并用仙女爱上平民的传说来激励
自己。尽管田润叶并不会因为身份的差异而嫌弃孙少安,但可以看出,在她心底里依然有
着身份差的观念。这种人物本身的矛盾性在小说中每个人身上都有体现。作者在讲述村庄
与城市之间的差别以及时代的发展时,将目光落在双水村这个“交叉地带”,年轻人奋力
地出走,想在城市找到自己的出路,但农民这个身份是他们永远无法摆脱的,他们无法与
家庭、亲人、故乡割裂开来,也就无法实现真正的摆脱和出走。田润叶虽然成长于城市,
但一直都是以“寄人篱下”的身份在二妈家生活,她的根依然在双水村——这个落后又贫
穷的村庄,城市的经验和农村的土壤在润叶身上发生的效应就是勇敢与懦弱交错,明确和
茫然结合。⑥她 决 定 马 上 和 少 安 谈 一 次 。
⑦她 不 想 回 村 里 找 少 安 。 村 里 人 都 认 识 , 两 个 人 不 好 多 接 触 ; 再 说 少 安
常 出 山 劳 动 , 也 没 机 会 。 晚 上 更 不 行 。 农 村 不 象 城 里 , 两 个 男 女 晚 上 呆 在 一
块 说 话 , 闲 言 碎 语 不 光 双 水 村 , 整 个 石 圪 节 公 社 都 会 传 得 风 一 股 雨 一 股 。
单身男女正当的交往都会被别人说三道四,致使流言漫天,可见村子里的思想风貌依
然是陈旧落后的。在这样的环境下,田润叶和孙少安必然会因为身份的差距遭到质疑和反
对,环境的铺垫使得故事的发展合乎情理。
⑧最 好 是 少 安 到 城 里 来 ! 这 里 人 生 , 并 且 男 女 在 一 块 是 惯 常 的 , 不 会 引
起 别 人 的 飞 短 流 长 ……当 她 听 她 弟 润 生 说 , 少 安 的 弟 弟 少 平 也 来 上 高 中 的 时
候 , 她 就 很 快 想 到 让 少 平 给 他 哥 捎 个 话 。 于 是 她 就 到 中 学 找 了 一 趟 少 平 。 她
看 见 少 平 和 他 哥 长 得 一 模 一 样 , 心 里 对 这 孩 子 也 产 生 了 一 种 说 不 出 的 心 疼 。
她 看 见 他 穿 得 破 破 烂 烂 , 感 到 非 常 难 过 。 她 想 起 当 年 少 安 上 学 时 , 也 就 穿 这
样 的 破 衣 服 。她 立 刻 把 自 己 省 下 的 五 十 斤 粮 票 都 给 了 少 平 ,还 把 她 这 个 月 剩
下 的 全 部 工 资 也 给 他 了 ……现 在 , 田 润 叶 坐 在 炉 灶 前 , 还 是 没 有 动 筷 子 。
出于对孙少安的喜欢,田润叶对他的弟弟孙少平也产生了怜爱之心,这种爱屋及乌的
心情表现了田润叶的善良和多情。
⑨她 不 想 吃 饭 。 她 想 着 少 安 。 她 焦 急 地 等 待 着 他 来 。 已 经 两 天 过 去 了 ,
他 还 没 有 来 ! 少 平 明 明 给 她 说 , 他 答 应 这 两 天 就 来 。 可 “这 两 天 ”已 经 过 去
了 , 他 为 什 么 还 不 来 ? 少 安 ! 少 安 ! 她 在 心 里 不 断 地 呼 叫 着 他 的 名 字 ……润
叶 这 两 天 没 有 回 二 爸 家 吃 饭 去 。晚 上 她 也 睡 在 学 校 的 宿 舍 里 。她 怕 万 一 少 安
来 了 找 不 见 她 — — 她 捎 话 让 他 直 接 到 学 校 来 找 她 ……
“这两天”本来是一个概数、一个不确定的日期,田润叶却在心中责怪孙少安还不来,
表现了她急迫的心情。又因为怕错过孙少安的到来而一直没有回家,体现了田润叶热烈激
动的心情。⑩这 两 天 , 她 坐 在 学 校 的 宿 舍 里 , 只 要 门 外 有 脚 步 声 , 她 的 心 就 一 阵 狂
跳 。 有 两 次 她 听 见 有 人 敲 门 , 就 赶 快 迎 到 门 口 , 原 来 是 她 们 学 校 的 女 老 师 叫
她 去 参 加 政 治 学 习 , 让 她 败 兴 极 了 。
⑪她现在把衣服也换转了,换上了一身洗得发白的蓝制服罩衣,看起来朴素多了。她
知道少安没有一身象样的衣服,她的衣服要叫他看起来不拘束才行。她还让与她关系要好
的一个女老师,把她的两根漂亮的辫子剪成了短帽盖,只用一根绿毛线扎了一绺头发,看
起来既朴实又显得成熟了一些,这使她很满意。所有这些精心的准备都是为了那个人——
可他现在还迟迟不到!(为了不让孙少安显得太拘束,专门将自己打扮得很朴素,体现了
田润叶的细心和善解人意。)
⑫她伸出手,摸了摸她面前的饭碗。碗在火边烤着,还很烫手。她又摸了摸放在碗筷
上面的玉米面馍,已经冰凉了。她想,不吃饭也不行,总得凑合着吃一点。
⑬她刚端起碗,就听见有人敲她的门。她一把将碗撂在炉灶上,也不管闪手撒了一炉
灶菜,就跑过去开门。还没等她把门打开,她妹妹晓霞就咯咯地笑着闯进来了。
( 选 文 有 删 减 )
最后一段的描写,将田润叶的急切期待生动展现出来。田润叶作为一个新时代女性,
勇敢追求自己的爱情,但由于得不到对方的回应和自身的软弱,最终没能跟爱的人走到一
起。即便如此,田润叶在当时的时代中仍然是一个勇敢追求心中所想的角色,她身上散发
出来的勇敢、专注、顽强也不会被现实和局限淹没。
能力测评
A 识记
1.《平凡的世界》作者是 ,原名 ,中国当代农村作家。
2.《平凡的世界》以 和 两兄弟为中心,讲述了 到
十年间城乡社会生活巨大变迁的故事。
B 理解3.下列选项中对原文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田润叶对二妈说自己还没考虑过这种事,是因为她心里还没有准备好面临谈婚论嫁
的事情。
B.因为他们从小结识,她的生命中只有孙少安一个值得托付的人,所以田润叶想到唯
一能够与自己共度一生的人是孙少安。
C.田润叶不知道怎么跟孙少安开口提结婚的事,是因为自己的羞涩,以及当时农村地
区还非常保守,思想比较落后,田润叶也在乎别人的看法。
D.田润叶对孙少平的疼爱完全是出于自己的善良和同情心。
C 综合分析
4.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表现手法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用了大量的心理描写,能很好地表现人物形象,突出了田润叶激动紧张的复杂
心情和勇敢又犹豫的性格特点。
B.选文以田润叶对孙少安的思念为线索,一步步推进,最终以田润叶主动表白结束,
表现了田润叶大胆追求爱情的勇敢。
C.“少安现在是农民,而她已经算是吃一碗公家饭了”一句表现了两人的身份差距,
这也是田润叶最担心的地方。
D.文中大量的方言词汇和地方语言习惯突出了文本的地域特色,使文章更加朴实、贴
近生活。
D 鉴赏评价
5.田润叶跟李向前结婚后一直对李向前冷眼相对,更不愿意跟他同处一室,但在李向
前出车祸失去双腿后,润叶却义无反顾地回到李向前身边并且有了孩子。请结合文本,分
析这种看似矛盾的行为背后,田润叶具有什么样的形象特点。
E 表达应用
6.假设你是读书社团本周的发言人,请简单介绍一本路遥的其他小说。300 字即可。F 探究
7.厚夫在《路遥传》中说:“路遥就是这样一位严肃的现实主义作家,他是在深入生
活体验与感受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文学想象,而不是不负责任地随意胡编乱造。”而小说
中田润叶和孙少安最终没有走到一起,请试析作者这样安排的理由。
相关链接
田润叶人物形象分析
田润叶生活在文明与开放程度较高的城市。这种外界环境的熏染,使她脱离了世俗之
见,代之以现代女性的开放大胆,去追求自己的爱情。她“并不认为爱情就要门当户对。
门当户对不如两个人有情意”,因此,她不介意孙少安的贫寒家境和农民身份,几次三番
主动向孙少安表白自己的心迹,即使孙少安表现出了明显的退却,她也没有放弃。不幸的
是,理智的孙少安清醒地意识到一个已经成为拿工资的公家人和挣扎在贫困线上的庄稼人
之间难以逾越的障碍,难以沟通的距离,难以弥补的生活反差。同时,田润叶的父亲作为
传统的“门当户对”思想的维护者,也万万不会同意这桩婚事。这个双水村的能人略施小
计就使孙少安遭到公社的公开批评。此时的孙少安别说“高攀”田润叶,就是在本乡本土
找一个对象都难。不久,他便从山西接回了与自己般配且不要财礼的贺秀莲。田润叶的初
恋以失败告终。她刚刚萌发的现代女性要求自由自主的独立意识被传统的世俗观念无情地
击碎。
路遥以社会生活的“书记员”身份写出了在城乡差异明显的时代下,这对年轻人无可
奈何的抉择。在当时以至今日,田润叶的爱情之花想要结出婚姻之果是何等困难。他们幼
年时青梅竹马,长大后成却城乡两端。绽放的马兰花,带给田润叶的是喜悦,而对于孙少
安来讲却是司空见惯。对田润叶的爱情悲剧,路遥的评价是耐人寻味的:“这类生活悲剧
的演出, 不能简单地归结为一个人的命运,而常常是当时社会的各种矛盾所造成的。”然
而,田润叶的不幸远不止初恋的痛苦。被心爱的人所遗弃是被动的受伤,而与一个没有感
情的人结婚则是主动的放弃。
对于任何一个人而言,初恋都是难以忘怀的,何况像田润叶这样纯朴的女性。“一旦
当她第一次对一个男人产生了热烈爱情,就会深陷进而不能自拔。”因此,李向前为她所做的种种只会引起她的厌烦。但是,迫于叔父和李家的特殊关系,田润叶又不得不委曲求
全,同意与李向前结为夫妇。这时的田润叶不再是那个大胆追求自身幸福的现代女性。她
没有听取发自肺腑的声音:“不,这不可能。她现在正在处于感情葬礼后的‘忌日’。一
个臂挽黑纱的人怎么可能去花烛洞房呢?”徐国强的一番“劝导”使她为了报恩接受了别
人为自己安排的人生之路,暂时性地丧失了自我。
但是,这种迷失只是短暂。她很快就意识到这段婚姻不是她想要的。她是她自己的,
她不能把自己与这个“陌生” 男子的命运相连。在结婚初期,她与李向前的冷战和热战都
证明她又开始关注自己的内心。对她而言,婚姻仍然与爱情一样不可迁就。这也正是她与
传统女性的极大区别。在历史的压抑下,中国女性的自我意识逐渐萎缩,即使婚前有追求
爱情的勇气,婚后仍是摆脱不了“嫁鸡随鸡,嫁狗随狗”的悲观意识。《人生》中的巧珍
在爱情的绝望中也选择了一个并不爱的人。即便没有爱情,她也会以贤妻良母的标准来对
待自己的家庭。因为在她的婚姻爱情中,没有“爱人”,只有“丈夫”。但是,田润叶这
种现代女性追求自我的思想又很快被她浸入骨髓的传统名节观所虐杀。她没有明智与理智
地选择离婚。她说:“我担不起这名声。”中国传统思想中一向把信义名节看作为女性的
第一生命。女性“常常成为社会评价的奴仆”,正是受这种“被渗透在灵魂深处”的封建
传统思想左右才造成了许多现代悲剧。作为知识女性的田润叶也未从灵魂中完全擦除历史
的“赐予”。这当然与她的自身修养有关。但我们不可否认,自由民主的思想自五四运动
以来走过了六十多个春秋,整体国民道德伦理的进步却是如此的缓慢。社会对女性的评判
仍然让人难堪。
长期处在一种无言的痛苦中,李向前只有借酒消愁,最终酿成车祸失去了双腿。这场
飞来横祸唤起了田润叶身上传统女性的牺牲精神,她自觉自愿的甚至在不知不觉中走上了
自我牺牲之路。作品描写道:“田润叶自己也弄不明白,为什么多年来那个肢体完整的人
一直被排斥在很远的地方,而现在她又为什么自愿走近这个失去双腿的人。”从男性中心
的眼光看,这种牺牲乃至忘我献身的精神是可歌可泣、值得赞颂的,但从女性自身的角度
考虑却不能不说是悲哀的。女性过多的自我牺牲,不是勇敢,倒是怯弱。她们只求给予不
求回报的行为方式中,分明是女性自我意识的泯灭,是对自我人格、自我尊严的主动放弃。难道女人真是亚当身上的一根肋骨,注定要为男人牺牲?不是只有以爱情为基础的婚姻才
是合乎道德的吗?
路遥已经清醒地认识到中国女性处于新旧交替的进步时刻,在这一历史时期,传统思
想与现代思想在女性这一群体领域中开始了激烈的争夺。相当数量的知识女性,在急剧变
革的社会生活中,向往与追求成为人格独立的现代人。但是,某些封建传统思想的残余依
然像浪花飞扬下难以流传的磐石停滞在女性思想的温床上。“她们既是旧传统、旧文化的
变革者,又是旧规范、旧观念的载体,面临着二律背反的命题,处于两难选择之间。”正
如,田润叶的心声,所谓的婚姻把她和这个人拴在一条绳索上,而解除这条绳索以及传统
的道德伦理观念,是千万条绳索在束缚着她的手脚,解除这些绳索就不那么简单了。更可
悲的是,在所有这些绳索之外,也许最难挣脱的是她自己的那条精神上的绳……是呀,她
们脚踏在中国的大地上,自然不得不经受传统和现代文化思潮的煎熬,在传统和现代之间
挣扎与徘徊。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