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9 篇 请坚持用汉语说话
【名题呈现】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费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60 分)
材料一:“表情包”是一种通过图片来表示感情的方式,年轻人的社交方式是所谓“天
可不聊,图不可不给”,几乎任何对话都会出现表情包。
材料二:一位教授说,现在学生都喜欢用表情包,有时他劝学生几句,学生回一个表情
包;表扬或批学生几句,他们也是发来一个表情包,表情包简直是结束聊天的“利器”。
材料三:专门研究语言符号的艾伯顿·梅热比曾提出公式:沟通双方互相理解=语、语
速(38%)+表情、姿态(55%)+语言内容(7%)。
对“表情包”,你有什么看法?请写一篇文章。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
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材料解读】
本题为多则材料作文,带有明确的任务指令,选取日常生活中出现频率颇高的“表情包”
作为写作话题,大大拓宽了写作空间。题目包括三则材料,第一则材料概述表情包在当今社
会的影响,第二则材料举个体实例表达表情包对沟通交流产生的作用,第三则材料则直接引
用沟通领域相关学者的理论知识。三段材料从共性到个性,由现象到本质,构成一个关于表
情包的有机整体。
材料是一种纯客观的叙述,并无褒贬的倾向,同学们可从肯定、否定两个方面立意。
从肯定的角度考虑,表情包可涵盖表情、姿态和语言内容,“一图抵千言”,更贴近人
际沟通的需求。表情包简单易懂,既省时省力,还能缓解聊天中的尴尬,具备幽默功能,能
促进社会和谐和人际关系。青少年在人前难以彻底传达的喜怒悲欢,在表情包中得到了全面
宣泄,现实生活中饱受压抑、煎熬的心灵得到了慰藉与补偿。表情包的创作和开发门槛降低,
人人都可以成为表情包的创怍者,充分发挥自己的独特个性与创造性。
从否定的角度考虑,表情包助长了我们表达的惰性,削弱了我们的文字表达能力,久而
久之,靠它可以含糊应对的事情,我们就懒得用语言说清楚。相对于语言表达的无穷无尽,
表情包是有限的、制式化的,当我们的表达依赖于千篇一律的表情包时,思维就会出现同质
化倾向。很多表情包都带有恶搞属性,配图和文字的强烈反差,具有引人发笑的效果,滥用
表情包助长了娱乐恶搞之风。不是所有的悲伤,都能用文字诠释,但是一些悲伤,能从文字
中得到安慰,这是表情包所不能给予的魅力。当然,还可以从辩证分析的角度立意:表情包不失为一种新的语言补充,也的确具备一
定的叙事功能,但其内核是孤独与思想的贫乏,缺乏精致的美感与对时代的沉思洞见。
【立意指导】
1.表情包便于缓和尴尬,促进和谐;2.表情包便于情感宣泄,慰藉心灵;3.表情包便于
发挥自己的独特个性与创造性;4.表情包助长人们表达的惰性,削弱文字表达能力;5.表情
包缺乏精致的美感与对时代的沉思洞见;6.增强使用祖国语言的自觉性;等等。
【参考素材】
坚持讲母语的民族
我国的一个招商团访问欧洲,他们所到过的国家大都属于英语语系,他们所接触到的政
府官员也好,还是普通百姓,几乎都会讲英语,但是他们在与中国人交流时,却没有一个人
用英语与你交谈,使用的都是本民族的语言。
在希腊的卡瓦拉市,我国的一个招商团与卡瓦拉的 ASKO 公司就合作事宜进行谈判,参
与谈判的人员几乎都会讲英语,但在谈判时,希腊方面的官员和企业方面的代表却都在讲希
腊语,最后只得靠两名翻译将希腊语翻译成英语再翻译成汉语。事后代表团有人不解地问翻
译,为什么希腊人会讲英语而不用英语,翻译告诉他说,在欧洲,每一个国家的公民都认为
自己本民族的语言是最优美的语言,尽管他们都会讲英语,但在外交上却从来不讲英语。
【佳作展示】
请坚持用汉语说话
现在,网上流行表情包。有人一本正经地劝你,你同意也罢,不同意也罢,给他
一个表情包,表情包含蓄而丰富,就让他去慢慢领悟吧;别人表扬你或是批评你,何
必绞尽脑汁,苦苦寻觅回敬的言辞,给他一个表情包,岂不省事?
表情包简单易懂,省时省力,具备幽默功能,既能缓解聊天中的尴尬,又能促进社会和
谐和人际关系。一图抵千言,表情包贴近人际沟通的需求。但是,表情包远不如文字丰富多
彩,相对于语言表达的无穷无尽,表情包是有限的,当我们的表达依赖于千篇一律的表情包
的时候,实际也就取消了个性化表达。
想起一个故事。在朋友家里喝酒,主人先醉了,客人只得先走。第二天,主人在微信里
写道:“李白《山中与友人对酌》云: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我醉欲眠卿且去,
明朝有意抱琴来。你看他的“我醉欲眠卿且去”,和我何其相似乃尔!”客人随即答道:“敢
问汝等是何人,也学诗仙狂放身?难忘醉罢呼声起,孤我独自出尔门!”短短的一段应和,
或引诗,或作诗,有调侃,有友谊,其丰富的文化底蕴和个性化的表达,是任何表情包都无法企及的。
表情包比文字更易于表达喜怒哀乐,但是表情包只能含糊地应对,而不能精准、精细地
表达自己的的感情。习惯用表情包来作含糊的表达,久而久之,我们就懒得用语言作精准和
精细的表达。表情包便于喜怒哀乐,却也容易助长我们表达的惰性,削弱我们的文字表达能
力。不久前,有关部门发布了“2017 年度十大网络用语”,其中有“打 call”“你有 freestyle
吗?”网上出现大量非汉语言的符号,正是汉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削弱的表现。
世界上有过许多文明,都先后消亡了,唯有中华文明一直香火未断。巴比伦文明虽然古
老,却没有任何存档。至于埃及文明,生活在那块土地上的人们,如今连什么是象形文字都
无人知晓。印度文明看起来什么都在,其实早先的佛教在印度已经消亡了,现在他们的佛教
是倒传进去的。唯有中华民族从 4200 年前进入文明以后就没有中断过,一个几岁的儿童就
能背 2500 年的诗歌。我们为古老的中华文明而自豪,但是我们决不能让它在在我们这一代
人手里遭到破坏。
一个民族的自信,首先是对民族语言的坚守,都德的《最后一课》早就说出了这个意思。
同胞们,我们是炎黄子孙,请坚持用汉语说话,慎用表情包,慎用一切非汉语言符号!
【名师点评】
文章先描述使用表情包的情况,然后从个性化表达、文字表达能力、维护传统文化
三个方面阐释长期使用表情包的危害,最后从民族自信发出号召,归结点明中心。文章材料
丰富而鲜活,有历史知识,有现实情况,有网络流行语,有典型的现实故事。文章始终在表
情包和文字表达的比较中进行阐述,对比鲜明,中心突出。在分析表情包的作用时,首先肯
定其积极意义,然后分析其消极影响,客观辩证,颇有说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