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鲁迅:正经是你们胡说的,调皮捣蛋才是真的我
加入VIP免费下载

纪念鲁迅:正经是你们胡说的,调皮捣蛋才是真的我

ID:353845

大小:197.8 KB

页数:11页

时间:2020-09-25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纪念鲁迅:正经是你们胡说的,调皮捣蛋才是真的我 1881 年的 9 月下旬,是大文豪鲁迅诞生的日子。今年,是鲁迅诞辰 139 个年头。毛泽 东同志曾在鲁迅八十诞辰的时候,写下两首七绝《纪念鲁迅八十寿辰》: 其一 博大胆识铁石坚,刀光剑影任翔旋。 龙华喋血不眠夜,犹制小诗赋管弦。 其二 鉴湖越台名士乡, 忧忡为国痛断肠。 剑南歌接秋风吟, 一例氤氲入诗囊。 毫不夸张地说,几乎每个中国人都看过鲁迅的文章。 然而因为一贯犀利批判的文风,和那总是不苟言笑的照片,让 90%的读者对鲁迅的印 象都是:严肃枯燥、不好亲近。但事实上,他是个有趣的硬核直男。不信?你看—— 早在三味书屋读书时,鲁迅就特别喜欢给人起绰号。 班上有个女生很爱哭,一哭起来就眼泪鼻涕齐下,眼泪两条,鼻涕两条,他从此就管 人家叫“四条”。 这辈子居然没有母胎 solo,可真是奇迹。 起绰号的套路一套又一套,说脏话这本事也没落下。 因为热爱脏话学,鲁迅还专门写过一篇杂文《论“他妈的!”》,归纳中国人的骂人方 式和“国骂”的悠久历史; 理论在于实践,被他怼过的人,堪称可绕地球三周:胡适、林语堂、周作人、徐志摩、 马寅初、梁实秋、郭沫若....... 其中最经典的,当属和郭沫若的对骂: 知道郭沫若抛妻弃子、不负责任后,鲁迅写了一篇专门骂郭沫若的文章。 郭沫若知道后也不甘示弱,还嘴道:鲁迅乃资本主义以前的一个封建余孽。 最后鲁迅淡定地回了十四个字:远看一条狗,走近一看,郭沫若先生。(鲁迅:这话还 真是我说的) 这还是他已经没有兴趣再与郭沫若相斗前提下说出的话,可真行! 最让人“敬佩”的是,他一生只留下过一张大笑的照片,除此之外都是不苟言笑、眉 头紧锁。 这个硬核直男,大概是在暗暗装酷吧。硬核归硬核,因为幽默风趣,喜欢开玩笑的性子,鲁迅让人一点儿都讨厌不起来。 好友章衣萍的太太回忆,有一天和朋友去找鲁迅玩,看到他正在往家走,就隔着马路 喊他。 鲁迅没听见,大家就撵到他家门口,说:“嘿!对着你喊好多声了呢!” 鲁迅连连回答:“噢!噢!噢!噢!噢!” 别人纳闷,为什么要说这么多回。 这时鲁迅笑着说:“你不是叫我好多声了么,那我得都还给你呀。” 光是随文字脑补一下,都要被他气笑。 好朋友叫川岛结婚的时候,鲁迅更是在送给他的书封上写道: “我亲爱的一撮毛哥哥呀,请你从爱人的怀抱中汇出一只手来,接受这枯燥乏味的《中 国文学史略》。” 真不愧是“什么都懂”的大文学家! 如果大家了解这样的鲁迅,哪怕要全文背诵他的文章,估计都不会觉得他让人头痛了 吧。 你以为鲁迅藏得太深了,大家才会这么多年都没看清他的“真面目”? 并不。《朝花夕拾》这本书,可没少揭露鲁迅从小就调皮捣蛋的真相。 在书中《狗·猫·鼠》一文中,鲁迅因为担心狗仇猫,而自己也仇猫,因此会被别人 得出他和狗是同类这种结论。于是为了撇清关系,居然认认真真翻书找狗和猫成仇的“动机”,以示自己和狗毫无瓜 葛。 把事情想得这么复杂好笑,也是没谁了。 而因为仇猫,鲁迅甚至立志报仇,从家里饲养的花猫起手,逐渐推广到遇到的所有猫, 都进行追赶、袭击,使得猫此后见他都走远。 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鲁迅更是把调皮捣蛋发挥得淋漓尽致: 听说何首乌吃了可以成仙,就常常去拔,因此弄坏了泥墙; 觉得上课无趣,和同学们一起偷偷溜到三味书屋后的百草园嬉戏玩耍,捉蟋蟀喂蚂蚁。 除此之外,《朝花夕拾》这本书还描写了小时候上课不想看教科书,把图画书页夹在课 本里偷偷看;想看热闹的迎神赛会,却被父亲困在屋子里背书的无奈等一系列青少年时期 的记忆。 真是看完这本书,才发现鲁迅原来被我们“误解”了这么多年! 《朝花夕拾》作为中小学新课标必读名著的同时,也是鲁迅唯一一部回忆性散文集, 书写了一代中国人共同的童年,成为现代回忆性散文的典范。 北京大学语文研究所所长温儒敏就评价说:“文中充满了抒情和幽默,其中《从百草 园到三味书屋》一文是作者回忆童年的文章,语言清新,充满了温暖,是鲁迅柔软的部分。” 《朝花夕拾》,给我们还原了最真实可爱的鲁迅。 鲁迅的一生除了文学,在推行木刻艺术也不遗余力。 他曾说:“要启蒙,即必须能懂。懂的标准,当然不能俯就低能儿或白痴,但应该着 眼于一般的大众。当革命时,版画之用最广,虽极匆忙,顷刻能办。” 为了让大众更易了解新文化运动,鲁迅决定从那个时代最基本的宣传方式——木刻版 画着手。为此亲自创办了朝花社、木刻讲习会来普及木刻艺术,并提供部分作品和资金举办木 刻展览,还自编画册。 他亲力亲为的坚定支持,使整个新兴版画运动开展得如火如荼。到他逝世前夕,已形 成全国规模。 因此,鲁迅被版画界公认为“新兴版画之父”。 鲁迅名言: 1、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 2、倘若只看书,便变成书橱。 3、 我好象是一只牛,吃的是草,挤出的是奶、血。(鲁迅说,许广平载于《欣慰的纪 念》) 4、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选自《故乡》) 5、哪里有天才,我只不过是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都用在工作上了。 6、惟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惟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 7、沉着、勇猛、有辨别、不自私。 8、愈艰难,就愈要做。改革,是向来没有一帆风顺的。 9、我们目下的当务之急是:一要生存,二要温饱,三要发展。 10、必须敢于正视,这才可望敢想、敢说、敢做、敢当。 11、曾经阔气的要复古,正在阔气的要保持现状,未曾阔气的要革新,大抵如此,大 抵! 12、人类总不会寂寞,因为生命是进步的,是天生的。 13、只要从来如此,便是宝贝。 14、事实是毫无情面的东西,它能将空言打得粉碎。 15、墨写的谎,决掩不住血写的事实。 16、其实先驱者本是容易变成绊脚石的。 17、贪安稳就没有自由,要自由就要历些危险。只有这两条路。 18、假使做事要面面顾到,那就什么事都不能做了。 19、时间就是性命。无端地空耗别人的时间,其实是无异于谋财害命的。20、做一件事,无论大小,倘无恒心,是很不好的。 21、死者倘不埋在活人心中,那就真正死掉了。 22、改造自己,总比禁止别人来的难。 23、只要能培一朵花,就不妨做做会朽的腐草。 24、当我沉默的时候,我觉得充实;我将开口,同时感到空虚。 25、过去的生命已经死亡。我对于这死亡有大欢喜,因为我借此知道它曾经存活。 26、死亡的生命已经朽腐。我对于这朽腐有大欢喜,因为我借此知道它还非空虚。 27、但我坦然,欣然。我将大笑,我将歌唱。 28、我自爱我的野草,但我憎恶这以野草作装饰的地面。 29、待我成尘时,你将见我的微笑! 30、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31、怀疑并不是缺点。总是疑,而并不下断语,这才是缺点。 32、纠缠如毒蛇,执著如冤鬼。激烈得快的,也平和的快,甚至于也颓废的快。 33、巨大的建筑,总是一木一石叠起来,我们何尝做做这一木一石呢?我时常做些零 碎事,就是为此。 34、宁可与敌人明打,不欲受同人暗算。 35、明言着轻蔑什么人,并不是十足的轻蔑。惟沉默是最高的轻蔑------最高的轻蔑是 无言,而且连眼珠也不转过去。 36、唯独革命家,无论他生或死,都能给大家以幸福。 37、凡事总需研究,才会明白。 38、生活太安逸了,工作就会被生活所累。 39、使一个人的有限的生命,更加有效,也即等于延长了人的生命。 40、我的确时时解剖别人,然而更多的是无情地解剖我自己。 41、走上人生的路途吧。前途很远,也很暗。然而不要怕,不怕的人面前才有路。 42、人生最苦痛的是梦醒了无路可走。 43、谦以待人,虚以接物。 44、自由固不是钱所买到的,但能够为钱而卖掉。 45、希望是附丽于存在的,有存在,便有希望,有希望,便是光明。46、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47、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喜剧将那无价值的撕破给人看。 48、伟大的心胸,应该表现出这样的气概——用笑脸来迎接悲惨的厄运,用百倍的勇 气来应付一切的不幸。 49、不满足是向上的齿轮。 50、只看一个人的著作,结果是不大好的:你就得不到多方面的优点。必须如蜜蜂一 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 51、中国虽发明火药,却只会用来放烟花炮竹;发明罗盘,也是用来看风水。 52、我一向不相信昭君出塞会安汉,木兰从军就可以保隋;也不信妲己亡殷,西施沼 吴,杨妃乱唐的那些古老话。我以为在男权社会里,女人是决不会有这种大力量的,兴亡 的责任,都应该男的负。但向来的男性的作者,大抵将败亡的大罪,推在女性身上,这真 是一钱不值的没有出息的男人。 53、中国一向就少有失败的英雄,少有韧性的反抗,少有敢单身鏖战的武人,少有敢 抚哭叛徒的吊客;见胜兆则纷纷聚集,见败兆则纷纷逃亡。战具比我们精利的欧美人,战 具未必比我们精利的匈奴蒙古满洲人,都如入无人之境。“土崩瓦解”这四个字,真是形容 得有自知之明。 54、即使艰难,也还要做;愈艰难,就愈要做。改革,是向来没有一帆风顺的,冷笑 家的赞成,是在见了成功之后…… 55、我们中国人对于不是自己的东西,或者将不为自己所有的东西,总要破坏了才快 活的。 56、在要求天才的产生之前,应该先要求可以使天才生长的民众。——譬如想有乔木, 想看好花,一定要有好土;没有土,便没有花木了;所以土实在较花木还重要。 57、以人为鉴,明白非常,是使人能够反省的妙法。 58、友谊是两颗心的真诚相待,而不是一颗心对另一颗心的敲打。 59、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 60、父母对于子女,应该健全的产生,尽力的教育,完全的解放。 鲁迅诞辰 139 周年:八段文字重温先生笔下的小人物《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狂人日记》《孔乙己》《阿 Q 正传》《故乡》……他的著作, 不知串起几代人的语文课本。 他的笔像是刀刃,一字一句犀利见血又真实深情。他笔下的“小人物”是我们永远的 镜子,他笔下的民族魂是我们永远的呐喊,每每读到,总会心头一热! 八段文字,重温鲁迅笔下那些人:重温先生的彷徨呐喊,让永远的民族魂,激荡在每 一个国人的心头。 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 瓜。 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地刺去。 那猹却将身一扭,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 ——《故乡》 阿 Q 没有家,住在未庄的土谷祠里;也没有固定的职业,只给人家做短工,割麦便割 麦,舂米便舂米,撑船便撑船。 工作略长久时,他也或住在临时主人的家里,但一完就走了。所以,人们忙碌的时候, 也还记起阿 Q 来,然而记起的是做工,并不是“行状”;一闲空,连阿 Q 都早忘却,更不 必说“行状”了。 只是有一回,有一个老头子颂扬说:“阿 Q 真能做!”这时阿 Q 赤着膊,懒洋洋的瘦 伶仃的正在他面前,别人也摸不着这话是真心还是讥笑,然而阿 Q 很喜欢。 ——《阿 Q 正传》 “我真傻,真的,”祥林嫂抬起她没有神采的眼睛来,接着说: “我单知道下雪的时候野兽在山坳里没有食吃,会到村里来;我不知道春天也会有。 我一清早起来就开了门,拿小篮盛了一篮豆,叫我们的阿毛坐在门槛上剥豆去。 他是很听话的,我的话句句听;他出去了。我就在屋后劈柴,掏米,米下了锅,要蒸 豆。我叫阿毛,没有应,出去口看,只见豆撒得一地,没有我们的阿毛了。他是不到别家 去玩的;各处去一问,果然没有。 我急了,央人出去寻。直到下半天,寻来寻去寻到山坳里,看见刺柴上桂着一只他的 小鞋。大家都说,糟了,怕是遭了狼了。再进去;他果然躺在草窠里,肚里的五脏已经都给吃空了,手上还紧紧的捏着那只小篮呢。……” 她接着但是呜咽,说不出成句的话来。 ——《祝福》 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他身材很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 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的胡子。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 也没有洗。 他对人说话,总是满口之乎者也,叫人半懂不懂的。因为他姓孔,别人便从描红纸上 的“上大人孔乙己”这半懂不懂的话里,替他取下一个绰号,叫作孔乙己。 孔乙己一到店,所有喝酒的人便都看着他笑,有的叫道,“孔乙己,你脸上又添上新伤 疤了!”他不回答,对柜里说,“温两碗酒,要一碟茴香豆。”便排出九文大钱。 他们又故意的高声嚷道,“你一定又偷了人家的东西了!”孔乙己睁大眼睛说,“你怎 么这样凭空污人清白……”“什么清白?我前天亲眼见你偷了何家的书,吊着打。” 孔乙己便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争辩道,“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 书人的事,能算偷么?”接连便是难懂的话,什么“君子固穷”,什么“者乎”之类,引得 众人都哄笑起来:店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 ——《孔乙己》 “哥儿,你牢牢记住!”她极其郑重地说。 “明天是正月初一,清早一睁开眼睛,第一句话就得对我说:‘阿妈,恭喜恭喜!’ 记得么?你要记着,这是一年的运气的事情。不许说别的话!说过之后,还得吃一点福橘。” 她又拿起那橘子来在我的眼前摇了两摇,“那么,一年到头,顺顺流流。” ——《长妈妈与》 我交出所抄的讲义去,他收下了,第二三天便还我,并且说,此后每一星期要送给他 看一回。我拿下来打开看时,很吃了一惊,同时也感到一种不安和感激。 原来我的讲义已经从头到末,都用红笔添改过了,不但增加了许多脱漏的地方,连文 法的错误,也都一一订正。这样一直继续到教完了他所担任的功课:骨学、血管学、神经 学。 ——《藤野先生》 “阿阿,阿发,这边是你家的,这边是老六一家的,我们偷那一边的呢?”双喜先跳下去了,在岸上说。 我们也都跳上岸。 阿发一面跳,一面说道,“且慢,让我来看一看罢,”他于是往来的摸了一回,直起身 来说道,“偷我们的罢,我们的大得多呢。” 一声答应,大家便散开在阿发家的豆田里,各摘了一大捧,抛入船舱中。双喜以为再 多偷,倘给阿发的娘知道是要哭骂的,于是各人便到六一公公的田里又各偷了一大捧。 ——《社戏》 “哈!这模样了!胡子这么长了!”一种尖利的怪声突然大叫起来。 我吃了一吓,赶忙抬起头,却见一个凸颧骨,薄嘴唇,五十岁上下的女人站在我面前, 两手搭在髀间,没有系裙,张着两脚,正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 我愕然了。 “不认识了么?我还抱过你咧!” 我愈加愕然了。幸而我的母亲也就进来,从旁说:“他多年出门,统忘却了。你该记 得罢,”便向着我说,“这是斜对门的杨二嫂,……开豆腐店的。” 哦,我记得了。我孩子时候,在斜对门的豆腐店里确乎终日坐着一个杨二嫂,人都叫 伊“豆腐西施”。但是擦着白粉,颧骨没有这么高,嘴唇也没有这么薄,而且终日坐着,我 也从没有见过这圆规式的姿势。那时人说:因为伊,这豆腐店的买卖非常好。但这大约因 为年龄的关系,我却并未蒙着一毫感化,所以竟完全忘却了。然而圆规很不平,显出鄙夷 的神色,仿佛嗤笑法国人不知道拿破仑,美国人不知道华盛顿似的,冷笑说: “忘了?这真是贵人眼高……” “那有这事……我……”我惶恐着,站起来说。 “那么,我对你说。迅哥儿,你阔了,搬动又笨重,你还要什么这些破烂木器,让我 拿去罢。我们小户人家,用得着。” “我并没有阔哩。我须卖了这些,再去……” “阿呀呀,你放了道台了,还说不阔?你现在有三房姨太太;出门便是八抬的大轿, 还说不阔?吓,什么都瞒不过我。” 我知道无话可说了,便闭了口,默默的站着。 “阿呀阿呀,真是愈有钱,便愈是一毫不肯放松,愈是一毫不肯放松,便愈有钱……”圆规一面愤愤的回转身,一面絮絮的说,慢慢向外走,顺便将我母亲的一副手套塞在裤腰 里,出去了。 ——《故乡》

资料: 1.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

推荐资源
天天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