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说课的基本步骤和方法(建议收藏)
“说课”是一种常见的教研形式,指执教者在特定的场合,在精心备课的基础上,面对同
行或教研人员讲述某节课(或某单元)的教学设想及其理论依据,然后由听者评议,说者答辩,
相互切磋,从而使教学设计趋于完善的一种教研活动。
说课也可以说是一种教学的艺术表现。说课不仅要说清“怎样教”,而且要说清“为什么这
样教”。这是提高教师教学素养,增强教学能力的一种有效的教学活动,现在已经成为师资
培训的一种有效的组织形式。
“说课“是在备课的基础上,面对同行或专家领导,在规定的时间内,针对具体课题,采
用讲述为主的方式,系统地分析教材和学生等,并阐述自己的教学设想及理论依据,然后由
同行评议,达到互相交流,共同提高的一种教研活动。
说课的基本步骤和方法
一、 精心搜集和选用材料是使说课深刻生动的根基 课题确定后,你的说课能否深刻、
生动,从而吸引人、说服人,那么材料的搜集和选用是最关键的一步。
否则,说课的内容不充实,只能显示出一种浅薄,而缺乏一种厚重感。应依据哪些标准?
选取哪些材料呢?
1. 教学课标中的教学目标,教参对教材内容的分析。
2. 有关的教育教学理论及教学原则。
3. 学生的起点行为情况。这包括学生原有的知识、技能、能力、学习方法、学习态度等非
智力因素情况。
4. 为了突破或分散本节难点,而需要的有关铺垫材料。
二、 削枝强干,锤炼说课内容是使说课深刻充实的保证 说课的显著特点在于说理,即
内容与说理的有机融合要体现在整个说课过程中。
这样,靠内容的充实和环环相扣,使说课具有科学性、逻辑性、深刻性。要给听者留下
深刻的印象,必须做到“说主不说次”、“说大不说小”、“说精不说粗”。所以要对说课的内容
进行锤炼,削枝强干。怎样锤炼说课的内容呢?
1. 要具有清晰的结构 能抓住听者心弦的说课,必须有一个经得起推敲的逻辑结构,要在
注意把握教材自身内容联系的条件下,组织好说课的结构。 2. 要确定明确的教学目标 依据课标、教材和学生实际,从知识、技能、能力、思想品德
等方面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果说教材是说课的“血肉”,结构就是说课的“骨架”,那么,
教学目标是整个说课的“灵魂”。也就是说,目标确定后,说课的整个安排,一切一切都要服
从于教学目标,目标不能虚晃一枪,不能和教学内容脱节,还要具体、明确而全面。
3. 要分析准确重点难点 要结合教材的地位、作用、内容与学生的起点行为情况分析教材
重点、难点,尤其要注意分析难点的位置、程度、成因和突破难点或分散难点的关键与措施,
以及在难点的教与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策略。
4. 要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教学方法的选择要有效,即要根据教材和学生实际
选择能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能有利于培养学生能力,尽可能适应学生个别差异的教学方法,
即所选择的教法能和学生心中的弦对准音调,能在学生心中弹奏。另外,教学手段的采取要
从正确发挥教学作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出发。
5. 要设计有目标控制的,有启发性的教学过程 为了确保既定教学目标的实现,在设计教
学程序时,从新课引入——归纳小结,每一个环节的设计都要随时注意教学目标的控制,要
与教学目标相呼应。也就是说,使教学目标的控制必须落到实处,不搞形式,不搭花架,一
锤一音,一步一印。着眼于各个环节去实实在在地完成任务。要依据教学目标对全部教学内
容进行取舍,剪辑,逐一“审查”,该详则详,该略则略,主次分明,重点突出。教学过程的
设计,既要注意强化目标控制,又要注意具有启发性,要始终面向全体学生,根据自己学生
的实际水平,选择恰当的教学起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去启发引导,让每个学生都能达到
大纲规定的基本要求。
三、 组成系统,形成说稿是形成课者思维模式的关键 将经过锤炼的说课内容按照它们
的内在逻辑组合成一个完整的系统,在整理过程中使内容与说理有机融合,体现在整个说课
中。
这个过程,对于准备说课的老师来讲,是对其大脑组合能力的锤炼过程。
它需要而又使人得到的是认识能力的深化,尤其是对某些现象作出本质的揭示,从而使
说课显现出雄辩的本质力量和巨大的说服力;
它需要而又使人得到的是思想的精确缜密、看问题的周详全面,精当恰切;
它需要而又使人得到的是思路之敏捷,可以随时捕捉一些现象迅速组合在说课的主体里,
使之骤然生辉,发生效应; 它需要而又使人得到的是情感的丰富,对学生对事物所含的情愫体察入微,移入字里行
间辅助理念,以情感人;
它需要而又使人得到的是逻辑的力量,把一节课的教学,如茧抽丝,层层剥落,展现内涵。
总之,它需要说课者能加工处理成说课的各种要素,并使之相互关联容纳于说课范畴和
轨道之中的思考能力和方式、方法。
这种能力和方法是在说课讲稿写作实践中形成和练就的,所以组成系统,形成说稿对于
形成说课的思维模式起着关键的作用,也从而可使说课更加深刻、更加熟练。
四、 恰当的使用视觉材料是使说课生动精彩的阶梯 并不是说课者在形成了说课的思
维模式之后,他的说课就一定会精彩了。
当然,说课者的语言(音量、音调、音速)及非语言(表情、目光、姿势),都会影响
说课的效果。
应当强调,光靠说者单调的说,听者处于被动接受信息的状态,难免不“走神”,要抓住
听者的注意力,调动听者的兴趣,刺激听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并被说明接受,可灵活采用视
觉材料恰当的组合在说课的主体中,将会使说课呈现生动、精彩的局面。
统计表明,听者如果仅使用其听觉的话,接受的信息在 3 小时后仅能保持 70%,3 天
后仅能保持 10%;听者如果仅使用其视觉的话,其接受的信息处理 3 小时后只能保持 72%,3
天后,却还能保持 20%;但听者如果结合使用视觉和听觉的话,其接受的信息在 3 小时后
能保持 85%,3 天后仍然能保持 65%。
可见视觉材料在说课中的重要性。
所以在说课前还要设计出使用视觉材料的时间、手段。如将板书、投影仪、演示、实验、
特制的复合投影片,不同颜色的图片、图表、直观教具,实物或实物图的展示,多媒体等等,
恰当的组合在说课中,可促进听者思考,诱发听者的参与意识,使之跟着说者的思路去理解
说课的内容,从而会取得最佳的说课效果。
总之,只有有了这样准备充分的说课,才能使您的说课既具有科学性、逻辑性,又具有
说服力和感染力,充实、深刻、熟练、生动,给听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说课中应遵循的原则
说课是教师用语言表达具体课时的教学设想及理论依据,也就是一位教师在独立备课的
基础上,向其他教师或教研人员系统地说出自己的教学设想及其理论依据,然后由听者评议,以达到相互交流、共同提高的一种教研形式。
它是教师自身表态思维活动及心理、生理活动的综合体现,是教师对教育学、心理学和
教育理论的再学习、再深化、再提高的过程。
作为说课者不仅要说出“教什么”和学生“学什么”、“怎样教”和“怎样学”,更要从理论的高
度说出自己为什么这样教和学生为什么这样学。
因此,说课不仅能反映教师的教学功底,而且能体现教师的教学理论水平,是教师教学
准备情况和整体教学水平的一个比较全面的综合的外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