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著细读】《老人与海》节选:优雅的“硬汉”
【作品简介】
《老人与海》是美国作家海明威于 1951 年在古巴写的一篇中篇小说,于 1952 年出版。
该作围绕一位老年古巴渔夫与一条巨大的马林鱼在离岸很远的湾流中搏斗而展开故事的讲
述。它奠定了海明威在世界文学史上的突出地位,这篇小说相继获得了 1953 年美国普利策
奖和 1954 年诺贝尔文学奖。
原文解析
未曾谋面的对手
文本节选自《老人与海》,此段讲述的是老人在 84 天没有钓到鱼之后首次有鱼上钩的情节。
①他想不起来他是什么时候第一次开始在独自待着的时候自己跟自己说话了。以往他独
自待着的时候曾经唱歌来着。有时候在夜里唱,那是在小渔船或者捕海龟的小艇上值班掌舵
时的事了。他也许是在那孩子离开了他、他独自待着的时候开始自言自语的。(孩子离开了他,
他只好开始自言自语,在后文中,老人也时常想起孩子并说着“那孩子在就好了”的话,孩子对于老人来说不只是排解孤单的伙伴,
在一定程度上也是老人的精神慰藉,尤其是在离开孩子独自与马林鱼对战时,正是对于孩子的幻想鼓舞着他,使他在寂寞疲惫中
一次次重新燃起斗志。)不过这些他都记不清了。
这段描写展示了老人的孤独,没有人可以与之说话交流,只有自言自语、自己唱歌, “他
都记不清了”一方面表明老人已经上了年纪,一方面突出老人生活的枯燥乏味,将一个常年
在海上漂泊的水手形象刻画得十分深刻。
②他和孩子一块儿捕鱼的时候,他们一般只在需要说话的时候才说话。有时候,他们会
在夜深人静睡不着的时候说话。要不就是在碰到坏天气,被暴风雨困在海上的时候。没有必
要不在海上说话,被认为是种好规矩。老人一向深以为然,并始终遵守它。但是这会儿他把
心里想说的话说出声来有好几次了,这是因为现在没有旁人会受到他说话的打扰。(老人恪守
着海上除非必要不讲话的规则,但现在又时常一个人自言自语。这里表明原因,解释了老人自言自语的合理性,为下文老人的自
言自语做了铺垫,同时写出老人的孤独现状。)
③“要是别人听到我在自言自语,会当我发疯了,”他又开始念叨了,“不过既然我没有
发疯,我才不管那么多呢,就是要说。有钱人的船上有收音机为他们谈话,还把棒球赛的消
息告诉他们。”现在可不是思量棒球赛的好时候,他想。现在只应该考虑一桩事。那就是我
生来就一直在干的那桩事。那个鱼群周围很可能有一条大的,他想。我只逮住了一群正在吃
小鱼的金枪鱼群中的一条失散的。但是它们正游向远方,游得很快。今天凡是在海面上露面的都游得非常快,向着东北方向。难道一天的这个时候就该如此吗?或者说,这是什么我现
在还不知道的天气征兆?
④他现在已经看不见海岸的那一道绿色了,只看得见那些像积着白雪的山峰,和山峰上
空像是高耸的雪山一样的云块。海水的颜色深极了,阳光在海水之中幻化成彩虹一样的七色。
那数不清的斑斑点点的浮游生物,由于此时此刻太阳升到了头顶上空,都看不见了。眼下老
人看得见的仅仅是蓝色海水。和海水深处幻成的巨大的七色光带,还有他那几根笔直垂在足
有一英里深的水中的钓绳。(景物描写由远及近,远处的山峰白云、近处的海水鱼群,阳光在海面上闪耀,呈现了一
幅十分美好的画面,最后落笔在水中的钓绳,又回到了钓鱼这一主题上。)
⑤渔 夫 们 把 所 有 这 种 鱼 都 叫 做 金 枪 鱼 , 只 有 等 到 把 它 们 卖 出 去 , 或 者 用 来 换
鱼 饵 时 ,才 分 别 叫 它 们 各 自 的 专 用 名 字 。这 个 时 候 它 们 又 沉 下 海 去 了 。阳 光 很 热 ,
老 人 觉 得 脖 颈 上 被 晒 的 热 辣 辣 的 。 他 依 然 在 划 桨 , 划 着 划 着 , 就 觉 得 汗 水 一 滴 滴
地 从 背 上 往 下 淌 。 ( 天 气 炎 热 , 但 老 人 一 个 人 在 海 上 漂 流 , 没 有 想 过 放 弃 , 老 人 的 硬 汉 形 象 在 细 节 处
体 现 。 )
⑥其实我大可以随波逐流,他想,干脆我睡过去,事先把钓绳在脚趾上绕上一圈,等有
动静的时候可以把我弄醒。但是今天是第八十五天,我应该一整天好好钓鱼。(没有为了塑造形
象一味地强调老人的坚韧勇敢,描写老人懈怠的想法,但是很快就自我否定了,这个心理说明了老人作为一个人的本能反应,突
出了故事的真实性。)就在这个时候,他发现钓竿之中有一根挑出在水面上的绿色的钓竿猛地往水
中一沉。
⑦ “来啦,”他说,“来啦。”他一边念叨着,一边从桨架上取下双桨,动作非常利落,
没有让船颠簸一下。他伸手去拉钓绳,把它轻轻地夹在右手的大拇指和食指之间。他觉得钓
绳并没有抽紧,感觉也没什么分量,于是轻松地握着。紧接着它又动了一下。这回是试探性
的一拉,拉得既不紧又不重,他心里就完全明白这是怎么回事了。在一百寻(寻是航海用的深度单
位,一寻等于 6 英尺长,通常是在航海用的海图上测量水深。)的深处有条大马林鱼正在吃包住钓钩尖端和钩
身的沙丁鱼,这个手工制作的钓钩是从一条小金枪鱼的头部穿出来的。(通过动作描写展现出老人
的熟练,仅凭对钓绳的一握一拉,就能判断出一百寻深处的鱼的种类,以及钓钩钩住鱼的方法,可见老人经验丰富、技艺纯熟。)
⑧老人轻手轻脚地攥着钓绳,然后用左手把它从竿子上轻轻地解下来。他现在大可以让
它穿过他手指间滑动,却不会让鱼觉得一点儿牵引力。(这段描写也突出了老人技艺的高超,只有对鱼非
常了解,对海钓非常有经验才能做到如此。)
⑨在离岸那么远的地方,它长到现在这个时节,个头一定已经很大了,他想。快来吃鱼
饵吧,鱼啊。吃吧。请你吃吧。这些鱼饵多新鲜。而你啊,独自待在这六百英尺的深处,在这漆黑黑的冷水里。在黑暗里再绕个弯子,去转一圈,然后回来把它们吃了吧。(老人已经八十
多天没有钓到过鱼,这段描写体现了老人对于钓到鱼的深切渴望。)
⑩他觉得微弱而轻巧地一拉,跟着相比之下有点猛烈地一拉,然后没有一丝动静了。
《老人与海》塑造了圣地亚哥这一硬汉形象,如海明威所说,文章中的文字和形象是所
谓的八分之一,描写出来的只有极少部分,而剩下的则隐藏在文字的深海里,马林鱼、狮子
的梦境、男孩马若林、鲨鱼,这么多的意象共同组成了这个“八分之七”,需要读者去细心感
受和想象。本文大量白描和象征手法简练地传达了其精神内涵,在简练的文笔中,我们可以
感受到海明威的“冰山风格”。
能力测评
A 识记
1.《老人与海》的作者是 (国家)作家 ,曾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2.《老人与海》的主人公是一个叫 的老渔夫。
3.《老人与海》中最典型的一句名言是“ ”。
B 理解
4.下列关于原文理解不正确的是 ( )
A.没有必要不在海上说话,大家认为这是个好的规矩是因为说话会打扰到别人。
B.第③段中说他“一直在想的那件事”,但并没有表明是哪件事,所以读者也无法得知。
C.老人没有随波逐流是因为他已经很久没有钓到鱼,所以下决心要好好钓鱼。
D.试探性的一拉就知道鱼在海中的样子,看得出老人经验丰富、技艺高超。
C 综合分析
5.试析第③自然段中画线部分在文中的作用。
D 鉴赏评价
6.第⑦自然段突出了老人什么样的特点?请分析。
E 表达应用7.有人说老人最终没有钓到鱼,算失败了;有人说老人虽然没有钓到鱼,但是不屈服的
精神却是胜利的。你怎么看?谈一谈你的想法。不少于 300 字。
F 探究
8.20 世纪中美两位作家不约而同地塑造了硬汉形象,路遥塑造了孙少安,海明威塑造了
圣地亚哥。请结合两本小说,谈谈这两个硬汉的异同。
相关链接
《 老 人 与 海 》 中 桑 提 亚 哥 精 神 解 读 ( 节 选 )
王 桂 林
(一)勇敢精神。在《老人与海》小说的开头之中,便以直接的叙述方式讲述了主人公
桑提亚哥的生活环境以及现实情况,针对桑提亚哥的困境描写对于老人勇敢精神的体现有着
极为重要的衬托作用。在海上捕鱼的过程中,桑提亚哥面临着随时会发生变换的情况,孤身
一人的桑提亚哥无人可以沟通且无人能够帮助他。捕鱼的过程艰难不仅在于孤独与辛苦,未
知的危险是真正值得人们胆怯的事情。《老人与海》中桑提亚哥即使身处危险之中,但是依
旧选择勇敢前往且毫不放弃,这种精神是骑士精神与英雄精神的体现,展现在大海之中平凡
老者的英雄气概与勇敢精神。其次,在小说中描写第八十五天时,桑提亚哥的骑士精神在困
难压抑的环境中得到释放,大马哈林鱼的出现使得小说进入高潮,而桑提亚哥也将面临生存
和死亡的极限较量。在与大马哈林鱼的搏斗之中,桑提亚哥并未退缩,反而激起了斗志,桑
提亚哥依靠着自身的骑士精神与英雄主义情怀与大马哈林鱼进行搏斗,并最终降服大马哈林
鱼。而当鲨鱼出现时桑提亚哥又爆发出惊人的能量与过人的勇敢,即使最终并未带回完整的
马林鱼,但是在与鲨鱼的斗争过程中,桑提亚哥已经展现出了过人的能力与勇敢的信念。
(二)冒险精神。桑提亚哥的生活环境与生存条件是艰苦的,但是这位老人并没有屈服
于年龄的限制,而是依旧充满着冒险精神以及挑战精神。首先,在桑提亚哥的价值观念中,
他并不想落后于年轻人,年轻人能够完成的事情,桑提亚哥通常也能够做到,并且在每次出
海捕鱼的过程中,桑提亚哥并不会在离海岸线近的地方,而是不断给自己增加难度,前往离
海岸线较远的地方进行捕鱼。在某种程度上距离海岸线越远的地方,存在的危险性与未知性
就会变得越高。但是桑提亚哥不惧怕环境的险恶,而是喜欢冒险与挑战,由此可见桑提亚哥
的骑士精神与英雄情怀。其次,《老人与海》中桑提亚哥的冒险精神还体现在当他面对大马
哈林鱼以及鲨鱼时并未选择放弃。在老人已经经历了几十天的饥饿之后,依旧选择去远海地域捕鱼,这种行为和决定是勇敢的,而已经体力透支且筋疲力尽的老人在面对大马哈林鱼及
留鱼时,更是勇敢地面对危险及挑战,这种选择以及行为举止,是由于桑提亚哥具有强烈的
冒险精神以及挑战精神。
(三)斗争精神。在《老人与海》中桑提亚哥与生活、大马林鱼、鲨鱼的斗争之中,能
够充分展现出桑提亚哥的意志品质。首先,桑提亚哥的生活环境以及生活条件较为艰苦,并
且孤身人的桑提亚哥没有完整的家庭以及依靠,老人依旧自食其力并且认为自己不输年轻人,
在出海捕鱼时从不选择近海,而是选择远海迎接未知的挑战,这种与生活、岁月、年龄的抗
衡,是老人斗争精神的一种体现。其次,在整部小说中并未出现有利于桑提亚哥的场景或是
情形,但是桑提亚哥最终还是获得了某种意义上的胜利,这正是老人具有的斗争精神以及斗
争意识。小说最终以老人带着大马哈林鱼骨归来为结尾,这是老人在与鲨鱼进行斗争失败的
结果,却是桑提亚哥已经超越常人的意志精神品质的折射,这种斗争的精神具有巨大的力量,
能够给予读者强烈的精神及心灵震撼。
延 伸 阅 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