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导写:于时代洪流中追寻英雄的价值(附:文题详解及范文展示)
作文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英雄”一词在古典诗词中经常出现,如杜甫《蜀相》“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辛弃疾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英雄无觅孙仲谋处”,呼唤英雄成了那个时代的声音。而今,时代变迁,
有人说,这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还有人说,这是一个没有英雄只有偶像的年代,你认为当今的时代还
有英雄吗?
读了以上的文字,你有什么感触或思考?请你准备一篇面向“复兴中学”全校同学演讲的稿件,表达你的
看法或认识。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不要套作,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700 字。
命题方向
人文底蕴:人文积淀、审美情趣
科学精神:理性思维、勇于探究
责任担当:社会责任、国家认同
学会学习:勤于反思
审题
限制性
1.真实情境的限制。题目提供的真实情境在于辩证分析当今的时代有没有英雄,题目中两个“有人说”,
给考生提供了一个讨论的场景,考生要阐释的是当今英雄的内涵、特质。“你认为当今的时代还有英雄吗”,
这就要求考生不能泛泛地谈古代英雄人物,作文的中心应是当今时代有无英雄。
2.典型任务的限制。“你认为当今的时代还有英雄吗?”这是考生必须回答的问题。“读了以上的文字,
你有什么感触或思考?”引导语要求考生结合材料展开联想和思考,不得脱离材料情境。文章体式是演讲
稿,要注意演讲稿的形式,写作对象是“复兴中学”全校同学,要有对象意识和交流意识。题目要求考生
表达“看法或认识”,文体以选择议论文为好。
3.价值判断的限制。材料体现的价值观是:青年学生应该树立正确的英雄观。虽然材料中给出了两种对立
的观点,但如果选择不需要英雄的观点,则价值判断错误,文章得分自然不会很高。但若能反思这一现象,
则立意点会上升一个高度。
开放性
1.立意角度自由。材料中给出了一组对立的观点,考生任选其一,只要能自圆其说即可。
2.联想和思考是开放的。选择英雄辈出观点的考生,可以进一步分析当今时代英雄的判定标准、内涵、特
质等;选择有偶像无英雄观点的考生,可以进一步探究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文章可以偏向“驳论”、偏
向“反思”。可选择新时代英雄的标准、时代与英雄的关系、偶像与英雄的区别等角度来论证。
解题
本题是典型的任务驱动型作文,主要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思辨能力和文化价值观。引导考生具备热点意
识,关注当今时代中有价值的英雄人物。考生要针对题目中给出的两种观点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阐释当
今时代对英雄的重新定义,点出其与古代英雄标准的区别。同时也可以反思当今社会对偶像的崇拜大于对
英雄的礼赞的社会乱象。参考立意
切题立意:
1.江山代有英雄出。
2.新时代需要英雄。
3.新时代成就英雄,英雄成就新时代。
4.以英雄气魄,奏时代强音。
5.于时代洪流中追寻英雄的价值。
……
偏题立意:
1.时代不需要英雄。(针对性出错,材料要求回答的是当今时代有没有英雄)
2.如何成为英雄。(材料要求回答的是当今时代有没有英雄)
……
下水文
于时代洪流中追寻英雄的价值
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很荣幸作为学生代表在此发言。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于时代洪流中追寻英雄的价值”。
这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因为时代造就英雄。
马克思有言,“每一个社会时代都需要自己的伟大人物”,从汶川地震逆灾而动的志愿者,到四川凉
山逆火而上的消防员;从台风利奇马逆风而行的武警官兵,到荆楚大疫逆毒而往的医护人员。他们虽然平
凡,却格外耀眼,因为他们是时代成就的璀璨星辰。当今时代,英雄的范畴不再是独立个体,而是整个群
体,他们用舍生取义的精神、坚毅果敢的斗志重新定义英雄二字。用逆行的身影点缀华夏大地,紧贴时代
的需要,焕发整个社会的英雄精神。
这不是一个没有英雄只有偶像的年代,因为偶像也可以是英雄。
在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众多偶像在社交平台呼吁大家守望和平;“哪里有灾难,哪有就
有韩红”,疫情期间韩红亲力亲为冲在运输前线,确保捐赠物资及时送至疫区。身为偶像,更要起到示范
表率作用,他们积极响应时代需求,合理使用自己的知名度,在历史长河中展现中华民族的英雄底蕴。
曾几何时,一些人以“还原历史”“重新评价”为借口,肆意抹黑民族英雄。在火中承受着肉体被
焚烧剧痛的邱少云违背生物学原理、雷锋好人好事的照片伪造等质疑声充斥网络,这不仅是对民族认同的
不尊重,更是对国家形象的损害。英雄是时代的脊梁,捍卫英雄形象是每个人刻不容缓的使命。抹黑英雄
的行为定将受到法律的严惩,因为英雄不容诋毁。
法捷耶夫曾说:“青年的思想愈被范例的力量激励,就愈会发出强烈的光辉。”英雄精神永远是引
领我们前进的霓虹灯。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定当树起心中的英雄纪念碑,牢记英雄人物对时代的贡献,
用英雄精神凝聚潮鸣电掣的力量。
无论在任何时代,英雄都是民族复兴的引领者,都是国家富强的领路人。冀于时代洪流中追寻英雄
的价值。
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学生代表:XXX
2020 年 10 月 1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