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选粹」梦中的城市——天堂?地狱?
导语:
城市有它的形象、个性和精神气质,它汇集了众多人的审美理想,但它决不是单纯以景
观招徕众生的。城市就像一个招魂师,蛊惑着我们向它奔赴。它将各种梦幻人生制成标本,
让我们误以为我们也可以那样的过一生。这时的城市已不再是城市,而是我们的梦想栖居地。
可当我们学着那些过来人发出“城市容不下灵魂,故乡安放不了肉体”的喟叹时,我们已然不
得不拿人生为此献祭。生存给了我们太多的选择,可因为我们对于“梦想城市”的执着,竟无
处可去,而情愿选择困兽犹斗的姿态,与“梦想城市”纠缠一生,而最终风干成为它的另一个
标本。或者也会被涂上颜色,去蛊惑另一个灵魂吧。
披文入情
我的梦中城市
①它是沉默的,我的梦中城市,清冷的、静穆的,大概由于我实际上对于群众、贫穷及
象灰砂一般刮过人生道途的那些缺憾的风波风暴都一无所知的缘故。(以反向视角解读对城
市的认知,扩大了“梦中城市”的内涵和外延。)这是一个可惊可愕的城市,这么的大气魄,
这么的美丽,这么的死寂。有跨过高空的铁轨,有象狭谷的街道,有大规模升上壮伟城市的
楼梯,有下通深处的踏道,而那里所有的,却奇怪得很,是下界的沉默。又有公园、花卉、
河流。而过二十年之后,它竟然在这里了,和我的梦差不多一般可惊可愕,只不过当我醒来
时,它是罩在生活的骚动底下的。它具有角逐、梦想、热情、欢乐、恐怖、失望等等的哗鸣。
通过它的道路、峡谷、广场、地道,是奔跑着、沸腾着、闪烁着、朦胧着,一大堆的存在,
都是我的梦中城市从来不知道的。
繁复的描写,突出城市“可惊可愕”的特点。“可惊可愕”本是源于内心受到冲击的一种感
受,却用了一种极其平淡的调子叙写出来,彰显其客观而真实的存在。
②关于纽约,——其实也可以说关于任何大城市,不过说纽约更加确切,因为它曾经是
而且仍旧是大到这么与众不同的,(恰当的插说,突出了纽约的代表性。)——在从前也如
在现在,那使我感着兴味的东西,就是它显示于迟钝和乖巧,强壮和薄弱,富有和贫穷,聪
明和愚昧之间的那种十分鲜明而同时又无限广泛的对照。
美文选粹
我的梦中城市
③我有一次看见一个可怜的、一半失了神的而且打皱得很厉害的小小缝衣妇,住在冷街
上一所分租房子厅堂角落的夹板房里,用着一个放在柜子上的的火酒炉子在做饭。在那间房
的四周,也有着充分空间可以大大地跨三步。
形象的描写,表现了小缝衣妇悲惨的生活处境,表现了“我”内心的同情。
④“我宁可住在纽约这种夹板房里,不情愿住乡下那种十五间房的屋子。”她有一次发过
这样的议论,当时她那双可怜的没有颜色的小眼睛,包含着那么的光采和活气,是我在她身
上从来不曾看见过,也从来不再见到的。(语言描写具有代表性,和她的处境形成反差,引
人追问。她的眼睛和光彩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心里的价值观给她的生活带来的力量,为下
文阐述作者的认识做铺垫。)她有一种方法贴补她的缝纫的收入,就是替那些和她自己一般
下等的人在纸牌、茶叶、咖啡渣之类里面望运气,告诉许多人说要有恋爱和财气了,其实这
两项东西都是他们永远不会见到的。原来那个城市的色彩、声音和光耀,就只叫她见识见识,
也就足够赔补她一切的不幸了。
照应前文,解答释疑,凸显城市的魅力带给人的无形的价值和抚慰。
⑤而我自己也不曾感觉到过那种炫耀吗?现在不也还是感觉到吗?(承上启下,自然过
渡,由人及己,感同身受。)百老汇路,当四十二条街口,在这些始终如一的夜晚,城市是
被西部来的如云的游览闲人所拥挤。所有的店门都开着,差不多所有酒店的窗户都张得大大,
让那种太没事干的过路人可以看望。这里就是这个大城市,而它是醉态的,梦态的。一个五
月或是六月的月亮将要象擦亮的银盘一样高高挂在高墙间。一百乃至一千面电灯招牌将在那
里霎眼。穿着夏衣戴着漂亮帽子的市民和游人的潮水;载着无穷货品震荡着去尽无足重轻的
使命的街车;象嵌宝石的苍蝇一般飞来飞去的出租汽车和私人汽车。就是那轧士林也贡献了
一种特异的香气。生活在发泡,在闪耀;漂亮的言谈、散漫的材料。百老汇路就是这样的。
繁复而精彩的细节描写,精当而有趣的比喻,形象再现了城市的繁华迷人。⑥及到十二月,那末同是这条马路上又将皮货、地毯陈列得多么傲慢,对你大喊着风雪
快要来了,其实你那时从山上或海边回来还不到十天哩。你看见这么一幅图画,看见那些划
开了上层的住宅,总以为全世界都是非常的繁荣、独出而快乐的了。然而,你倘使知道那个
俗艳的社会的矮丛,那个介于成功的高树之间的徒然生长的乱莽和丛簇,你就觉得这些无边
的巨厦里面并没有一桩社会的事件是完美而沉默的了!
鲜明的对比,引导人们越过繁华看到“乱莽和丛簇”,为下文阐发作者的见解做铺垫。
⑦我常常想到那庞大数量的下层人,那些除开自己的青春和志向之外再没有东西推荐他
们的男孩子和女孩子,日日时时将他们的面孔朝着纽约,侦察着那个城市能够给他们怎样的
财富或名誉,不然就是未来的位置和舒适,再不然就是他们将可收获的无论什么。啊,他们
的青春的眼睛是沉醉在它的希望里了!于是,我又想到全世界一切有力的和半有力的男男女
女们,唯一的志向就是要去达到一个地位,可以靠他们的财富进入而留居纽约,支配着大众,
而在他们认为是奢移的里面奢侈着。
真实而深刻的记叙,剖开城市喧嚣和浮躁的内核,为揭示它虚幻的本质做铺垫。
美文选粹•我的梦中城市
⑧你就想想这里的幻觉吧,真是深刻而动人的催眠术哩!(承上启下,点明城市虚幻惑
人的本质。)强者和弱者,联明人和愚蠢人,心的贪馋者和眼的贪馋者,都怎样的向那庞大
的东西寻求忘忧草,寻求迷魂汤。我每次看见人似乎愿意拿出任何的代价——拿出那样的代
价——去求一啜这口毒酒,总觉得十分惊奇。他们是展示着怎样一种刺人的颤抖的热心。怎
样的,美愿意出卖它的花,德性出卖它的最后的残片,力量出卖它所能支配范围里面一个几
乎是高利贷的部分,名誉和权力出卖它们的尊严和存在,老年出卖它的疲乏的时间,以求获
得这一切之中的不过一个小部分,以求赏一赏它的颤动的存在和它造成的图画。你几乎不能
听见它们唱它的赞美歌吗?
篇末点题,批判了人性中的贪婪和欲望。排比行文,语言直白而有力。反问结尾,表达
了作者内心的沉痛和哀伤。
作者:德莱塞(美国)
文章珠玑它是沉默的,我的梦中城市,清冷的、静穆的,大概由于我实际上对于群众、贫穷及象
灰砂一般刮过人生道途的那些缺憾的风波风暴都一无所知的缘故。这是一个可惊可愕的城市,
这么的大气魄,这么的美丽,这么的死寂。
原来那个城市的色彩、声音和光耀,就只叫她见识见识,也就足够赔补她一切的不幸了。
然而,你倘使知道那个俗艳的社会的矮丛,那个介于成功的高树之间的徒然生长的乱莽
和丛簇,你就得这些无边的巨厦里面并没有一桩社会的事件是完美而沉默的了!
思考探究
1.结合全文,简析文章三、四段描写缝衣妇的意图。
2.为什么说,我每次看见人似乎愿意拿出任何的代价去求一啜“这口毒酒”,总觉得十分
惊奇?结合现实,谈谈你对“城市梦”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