屡试不爽的现当代「爱国人物素材」,经典也能写出新花样!
“爱国”,是作文考试里常考的主题,写“爱国英雄”,我们用得比较多的是典型的人
物素材......
比如,写旧中国遭遇的苦难,我们会说鲁迅弃医从文,化笔为戈,以呼唤中国人民救
国志为己任。
但是,经典好用的爱国人物素材,不只有过去的历史伟人,还有为祖国默默奉献的“现
当代英雄人物”。
今天,就整理了现当代经典好用的爱国人物素材,保证用在作文里得心应手呀~
01
袁隆平:追逐禾下乘凉梦
▣ 荣誉成就:
杂交水稻之父、首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共和国勋章
▣ 事迹回放:
1953 年,23 岁的袁隆平申请“到最艰苦的地方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二十世
纪五六十年代,建国不久,又逢自然灾害,粮食短缺、物资匮乏。在农校教书的他,也曾
看到人们因饥饿而饱受折磨甚至殒命,这触动他愈发投入农作物的改良。
即便烈日炎炎、腹中空空,他依然坚持在田中作业,只为能找到提高粮食产量的有效
方法。最终,在偶然和必然之下,袁老于 1973 年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技术,解决了我国一
个人口大国的吃饭问题。
【示例】
扎根黄土地,亦取养于土地,食不可缺。袁隆平埋首农亩,躬耕不懈,以亩产破千的
杂交水稻解决粮食问题,人民得以更具气力地投身国家建设。
如今,肩负千载的血泪与寄望,你我立足于这片土地,为不负青春,为谱写华章,也
为国家贡献,当倾听时代动脉,弄潮前沿,逐浪至高点。02
余光中:赤子情怀总是诗
▣ 荣誉成就:
我国当代诗坛健将、散文重镇、卓越的批评家;“艺术上的多栖主义者”。
▣ 事迹回放:
余光中热爱祖国,也爱中国的传统文化,满满深情无不流露在他的作品中。他说:“蓝
墨水的上游是汨罗江”,“要做屈原和李白的传人”,“我的血系中有一条黄河的支流”。
二战时,一个美国人问流落到此的德国作家托马斯.曼,你远离祖国,感到孤独吗?作
家回答说:“凡我在处,就是德国。”余光中也说:“凡我在处,就是中国,中国读书人应
该有这样的自信。只要不放弃中文,这个文化同心圆的半径就始终在延续。”
余光中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有着浓郁的归属感的自豪感,他用无与伦比的文字艺术赋予
了中华传统文化深刻的内涵,也为两岸的和平共荣做出了贡献。
【示例】
中国范儿是文化的范儿,是源远流长的范儿,它从秦皇汉武的小篆中走来,历经千年
逐渐演化为形音义相配合的文字系统,方正,圆合,是一切历史记述的开始,正如余光中
先生所说:“中国文化乃一大圆,圆心处无所不在,圆周无处可寻,而以中文为其半径,
半径有多长,圆周就有多大。”
圆心是每一个写着中国字的你我,圆周是方块字的无穷尽的组合。我们要以自己的脚
下为圆心,脚步不断延伸,不断扩大中国文化圆周的半径,给予中国文化新的生命力。
03
钟南山:大国重器,国士无双
▣ 荣誉成就:
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呼吸病学专家、抗疫一线的国之大将
▣ 事迹回放:
1936 年,钟南山出生于南京一医学世家。钟家有两条家训,一是要永远有执着的追求,
二是办事要严谨实在。2003 年非典爆发时,67 岁的钟南山站了出来,他用铿锵有力的一句“把病人都送到我这里”给医护人员和大众注入信心,用敢医敢言的铮铮铁骨破除谎言,
成为人民心中的支柱。
2020 年新型冠状病毒爆发,这位耄耋老人又冲在了第一线,率先提出病毒“人传人”
的特性,在号召大众待在家中时,自己却逆行去了最危险的地方。
【示例】
鲁迅曾说:“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
有舍身取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钟南山承袭家训,始终心怀国家,为民奉献,用
实际行动诠释了何为医者仁心,用逆行的背影阐释了何为中国脊梁。
04
张自轩:两面红旗,一片中国心
▣ 荣誉成就:
国旗护卫队擎旗手
▣ 事迹回放:
2010 年,张自轩入选国旗护卫队,成为一名擎旗手。由于工作需要,他刻苦训练,七
年没有回过家。一次,父母前来北京探望,他却因正在进行国旗哨执勤,不能挥手致意,
甚至连一个简单的眼神回应都没有。执勤结束后,而父亲的一句:“你为何不理我?”却
让这个坚强的军人瞬间泪崩。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小家始终和大国紧密相连。张自轩在天安门广场升起五星
红旗时,几百公里外河南的一个小村庄中,张自轩的父母也在小院中升起一面国旗,整整
六年,从无间断。看着飘扬在风中的国旗,他们就像看到儿子扛着国旗,将责任放在肩上,
将荣誉冉冉升起。
【示例】
在国和家面前,张自轩毅然选择委屈小家,将国家荣誉扛在肩上,用铿锵有力的步伐,
走出令世人惊叹的“中国形象”,用日复一日的坚守表达对祖国最深沉的爱意。
一对父子两面国旗,一面是小家的思念,一面是国家的荣耀,张自轩一家用行动向我
们证明,国与家始终是不可分离的整体,而家国情怀也并非高谈虚论,而是存在于每个普通人心中的美好感情。
05
顾方舟:终生致力于“糖丸疫苗”
▣ 荣誉成就:
我国著名的病毒学家。
▣ 事迹回放:
1955 年,我国爆发脊髓灰质炎(即小儿麻痹症),儿童突然大规模地瘫痪、死亡,让
举国谈“脊灰”色变。刚从苏联留学回来的顾方舟迅速开展了脊灰病毒的研究工作。
最终,顾方舟带领团队成功研制出既方便运输,又获得孩子们喜爱的糖丸疫苗。2000
年,在“中国消灭脊髓灰质炎证实报告签字仪式”上,顾方舟教授作为代表,庄重地签下
了自己的名字,中国正式成为无脊灰国家。
【示例】
顾老医者仁心,用一粒粒糖丸,一步步跋涉,托举起中国的殷殷希望,书写了无声却
壮美的医术华章。正是无私奉献、刻苦钻研的精神,让顾方舟教授实现了个人价值与社会
价值的统一。
06
黄旭华:中国核潜艇之父
▣ 荣誉成就:
“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核潜艇之父。
▣ 事迹回放:
黄旭华出身于医生世家,原本是立志从医的。可是在日机的轰炸声中,在满目疮痍的
废墟中,少年黄旭华重新思考人生道路。
全国没人懂核潜艇的时候,黄旭华也只是接触过常规潜艇而已。他们就从国外的报刊
上搜罗核潜艇的信息,仔细甄别真伪,拼凑其轮廓,不放过一丝学习的机会。
志强便国强,带着这个梦想,黄旭华将一生都献给了中国核潜艇事业,经过千难万苦
实现了核潜艇的中国制造,使中国变得更加强大起来。【示例】
人们总是在实现自己价值的路上不断寻找和努力,把奉献、努力当作甘露,汲汲吸取,
为世界、国家散发自己微弱的光热。
为了让中国更加强大,黄旭华不畏万难千辛,突破国家核潜艇技术难关,为中国富强,
实现复兴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他们以拳拳爱国之心奉献于祖国建设,
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也是我们的骄傲。
在写“爱国”主题的作文时,你们最常用到的是哪个人物呢?
除了这些,还有哪些你百用不腻的人物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