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新读写:雅趣说“秋”:秋的绚烂与深沉
加入VIP免费下载

高考语文新读写:雅趣说“秋”:秋的绚烂与深沉

ID:354276

大小:84.24 KB

页数:6页

时间:2020-10-08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高考语文新读写:雅趣说“秋”:秋的绚烂与深沉 正如黄转绿意味着夏取代春,当满目青葱转为苍翠欲滴,似乎也预报了秋的登场。夏 的激情澎湃、热情似火、浓墨重彩、酣畅淋漓,让人大呼快哉。然而,与秋相比,夏毕竟 显得单调了些,少了几分情调、几许况味。 秋给人的直观印象莫过于它的绚烂,线条错杂,色块斑斓。秋的主色调无疑是黄,甚 至可以说,非秋无以致黄。有人说,春也有黄。不错,但那是娇嫩、明艳的鹅黄,好看但 味道淡了点儿,只有饱经风霜的秋才拥有绚烂夺目的金黄,耐人寻味。田野里那金黄的谷 穗,梨树上那金黄的果实,银杏林那金黄的落叶……这诸多的金黄,没有风吹雨打,没有 岁月磨砺,没有长程孕育,是无以呈现的。 秋的色调是丰富多彩的,除了黄,还有红,还有紫,还有蓝,还有橙,还有绿。红于 二月花的霜叶,让万山红遍、层林尽染;葡萄、乌桕、紫叶李,让“秋紫愁红满故园”;秋 高气爽、天高云淡的天空格外蓝,蓝得澄澈、蓝得迷人;橙子、橘子的橙黄,则让秋天走 进橙色的世界;而经历了世事和风雨、可以调进生命的苍绿,却如深渊之水般浓稠、凝重。 这一切成就了秋的绚烂,让它与丰收、丰硕、丰满、丰腴、丰美、丰姿、丰采、丰赡、丰 华等等“丰”字头的美词结下了不解之缘。尽管没有春天姹紫嫣红、花团锦簇的明媚、娇 艳,秋日的色彩却更绚烂、更饱满、更大气。 有道是“绚烂至极,归于平淡”,极尽风光、备享荣华之后,秋也便开始从容离场,转 向平淡和深沉。平淡不好吗?很好,平平淡淡才是真。当然,这平淡是绚烂之后的平淡, 不是稀松平常的平、寡淡无味的淡。至于深沉,则更有况味,唯有经历过绚烂,才能真正 进入深沉的境界。 其实,从“天凉好个秋”开始,秋便融入了深沉的意蕴。秋凉似水,迢迢无尽。古人 多愁善感,从七月流火开始,便平添了几分愁绪;及至秋风起、秋雨落,天气由暖转凉, 草木由荣转枯,悲秋的情绪自是愈来愈浓。宋玉在《楚辞·九辩》中兴叹:“悲哉,秋之 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似乎由此开了古诗文悲秋的先河。“万里悲秋常作客” “风凋碧柳愁眉淡”“老去悲秋人转瘦”……悲秋之作不绝于耳。清末女革命家秋瑾更是借 用一句“秋风秋雨愁煞人”抒发一腔愁绪、万千悲愤,把悲秋情绪推向极致。萧瑟苍凉固然深蕴在秋之深沉中,但换个视角看,经历了辉煌、绚烂之后回归平淡、 简朴、本真,是很自然的归程。秋的删繁就简,秋的高远深邃,秋的辽阔广袤,秋的淡泊 静谧,在阐释着深沉的意旨。如若只是满怀愁绪,便淡化了秋之深沉,那样的秋,还有深 长的意味、沉静的韵味吗? 四季轮换,总给人带来许多思索、许多感慨,其中最让人牵挂、最惹人动情的无过乎 春与秋。因为春是生机盎然的,秋是萧瑟肃杀的,这两个季节在人们眼里自是非同寻常, 古往今来以春秋代指岁月的道理或许就在于此吧。尽管悲秋之作、悲秋之情甚多,对秋的 另一方面体悟却也不可忽视,比之悲凉凄怆,秋的绚烂与深沉也许更能体现它的本色,至 少可以丰富人们对秋的解读吧。 湖蟹鲜、桂花甜、山果香,解秋馋 秋天就像一个万花筒,一时间好像所有的美味都刷刷地从山里、湖里、树梢上、田野 里探出头来,轮番勾引着人肚子里的馋虫。小时候馋的是香甜的果子,一天天眼巴巴地望 着:石榴什么时候熟啊?柿子可以吃了吗?树上的枣子怎么还不红啊? 后来,去过许多地方,这馋虫的见识也跟着广阔起来,几颗果子已经不能打发它了。 这不,秋凉刚刚知味,它便开始蠢蠢欲动起来:满觉陇的桂花什么时候开?阳澄湖的大闸 蟹可以吃了吗?新鲜的莲蓬上市了吧?……要说这世间,唯美食与爱不可辜负。每个人悬 在心间的那道菜可能不一样,但是当它划过口腔的一瞬间,便已慰藉了秋凉,也温暖了人 生。 秋是凉薄的,也是多情的,就循着馋的方向,往那深情处去寻觅吧。 “秋风起,蟹脚痒,九月圆脐十月尖,持螯饮酒菊花天。”说的是农历九月雌蟹的黄最 满,十月公蟹的膏最足,是吃蟹的“黄金时间”。 中国自古有“不时不食”的传统,就是说吃东西要按照时令季节,到什么时候吃什么 东西,这样人与天地自然的节律是同步的。不过对于现在的我们来说,时令更多意味的是新鲜与口感。于蟹,便是那浓鲜流油的 蟹黄,透明丰腴的蟹膏。光想想就要流口水啦。 彼时《红楼梦》中一场蟹宴,不知馋煞多少人:“极肥极大”的蟹,简单清蒸,蘸姜 醋,配热酒,一厢人边吃边赋诗,实乃人间快活。 这清蒸的吃法最能保持蟹的鲜味。打开冒着热气的蒸笼,但见红鲜诱人,蟹香早已窜 进鼻中。顾不得烫,赶紧取一只来,一边呼着手,一边除掉蟹腿,剥开蟹壳,灿灿流油的 蟹黄便露了出来。吃到口中,沙沙若蛋黄,鲜香在唇齿间满溢,所有期待在那一刻得到满 足。 继续探索,便见白玉般的嫩肉,一丝一丝扯下,蘸取姜醋料,送入口中,细腻滑嫩, 人间至味。 这一口鲜香不知道招惹了古今多少吃货,如李白“蟹螯即金液,糟丘是蓬莱”,如陆游 “一尺轮围霜蟹美,十分潋艳杜醅香”。但要说最馋这蟹香的,定是李渔。 "予嗜此一生。每岁于蟹之未出时,则储钱以待;因家人笑予以蟹为命,即自呼其钱为 ‘买命钱’"。螃蟹还没上市呢,李渔就开始攒钱等着了,还自称这钱是"买命钱";等到蟹 上市呢,每天吃都嫌不够,还要屯一批做“醉蟹”,恨不得跟蟹相伴一生。果真是“嗜蟹如 命”的人。 对于吃蟹,李渔也有一番自己的领悟。首先必须要清蒸。在他看来,蟹“鲜而肥,甘 而腻,白似玉而黄似金”,本身就已经是色香味的巅峰,掺进任何别的东西来,都是多余。 更不要提什么炖蟹、煎蟹,简直就是对蟹的侮辱。蟹蒸熟了一定要自己剥来吃。剖一只吃 一只,掰一条腿吃一条腿,这样蟹的香气和味道才不会有丝毫泄漏。从螃蟹的壳里出来, 直接到人的肚子里,才是饮食最深刻的真谛。 不过到袁枚呢,就觉得这蒸的吃法太寡淡了,要用淡盐水煮着吃才好。当然,蟹还有 许多风味。如果口味偏重,可以做香辣蟹,葱油蟹,红烧蟹,蟹肉煲;如果不想自己动手, 一笼蟹黄汤包也已足够满足味蕾。不管何种吃法,最重要是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感。 秋天的幸福就是这么简单而奢侈,简单到几只蟹就可以满足;奢侈到再怎么吃都还觉 得不够,必得去到苏州,尝尝那地道的阳澄湖大闸蟹才算罢休。毕竟,“不是阳澄湖蟹好, 人生何必住苏州”啊。如果说螃蟹是“小鲜肉”,那桂花便是带着幽香的甜美少女。说不清哪一天,你走在街 道上,幽幽地就飘来一阵桂花香。你耸耸鼻子,想去寻找香味的源头,它却忽然又不见了; 而在你放弃寻找时,不经意一个转身,却看见那棵桂花树正对着你盈盈微笑。 慢慢地,满街都是桂花香了。各式桂花甜点、菜品也供应得火热起来。单桂花糕就有 许多种,像是椰汁桂花糕、水晶桂花糕、藕粉桂花糕、软炸桂花糕等等,每一种都对应不 同的口感。 最爱的当数椰汁桂花糕。颜值好看是一方面,桂花像是凝固在透明水晶之中的精灵, 与白色椰浆部分层层交替,有一种建筑的的韵律感。咬一口,清凉 Q 弹,像是布丁,浓郁 桂花香包裹着椰香在口腔之中弥漫开来,有细密的甜却又带着十足的清新,不至于让人腻 味。于口腔融化之后,便余下悠长余味,让人忍不住再来第二口。真是人间小甜心呐。 桂花满枝头,莲藕出淤泥,两者相遇便有了桂花糖藕。桂花糖藕是江南地区独具特色 的中式甜品之一。藕切开一端——最佳是西湖的白花藕,将糯米灌入,然后与红枣、枸杞 等经过漫长时间的熬煮,最后浇之蜂蜜,辅以桂花,入口是绵软甜香。桂花是这道菜的点 睛之笔。如果没有,则太实太厚,加之有了灵动,有了嗅觉与味觉的辉映,有了秋日桂花 飘落的浪漫想象,于是一道菜找到了它的灵魂。 至南京便可吃到桂花鸭,也就是“金陵盐水鸭”。这盐水鸭一年四季均可制作,但是唯 在桂花盛开时节,鸭子肉内好像融入桂花香,味道才算到达了巅峰。南京人民对于鸭子的 热爱是自古以来的,远在春秋战国时期,南京就有了“筑地养鸭”的记载。有人统计,南 京人一年至少要吃掉一亿只鸭子,其中光是盐水鸭就有 4000 万只。这“桂花鸭”,便是“盐 水鸭”中的极品。 其实,这“桂花鸭”中并无一味配料是桂花。张通之先生的《白门食谱》中有记载: “金陵八月时期,盐水鸭最著名,人人以为肉内有桂花香也。”妙就妙在“以为”二字上。 农历八月时,桂花飘香,或许是鸭子闻了桂花香为之迷醉,或许是在小火慢焐时浸润 了桂花香,也或许是人在食用时周围煨着桂花香。总之,鲜香白嫩的鸭子与桂花相遇了, 反倒是在这若有似无的、嗅觉与味觉的迷乱中,诞生了这道佳肴。不能忘的还有那一盅桂花酿。桂花酿是用桂花酿的酒,却不似一般的酒。细碎的花瓣 铺陈杯底,入口是绵甜悠长,像是一朵桂花在心中绽放。这清清浅浅的味道适合一人小酌, 在酒与桂花香中安放所有的心绪;也适合两三好友相聚言欢,与故事一起入口,喝许多也 不会醉。 秋日的桂花是甜蜜蜜的,在鼻息间,唇齿间,消解了人生所有的苦涩与哀愁。 既是惹人的秋味,当然不能少了山里乡间的果儿们。你看柿儿一串串挂在枝头上,像 一个个红灯笼。取一个来吃,汁水浓郁饱满,浸着山间的凉意,沁人心脾。还可以将它晒 成果干,绿色无添加,是孩子们最喜欢的零嘴儿。 满树的枣子也散发着诱人的信息。还记得小时候,屋子后面有一棵大枣树,从果实绿 豆大点就开始盼,终于等得那果儿有了一点羞红的意思,与小伙伴们对视一眼便谋定了计 划。趁中午大人们午休,这计划便开始实施了:有人在胡同口放哨,有人举着竹竿打枣, 有人拿着袋子收捡。那些青红相间的枣子在童年的笑声里掉啊掉,忍不住捡起一颗塞进嘴 里,真脆真甜啊。 石榴也是秋天的念想之一。小时候就盼着到八月十五,外婆会把笑得咧嘴的石榴摘下 来,与月饼一起成为中秋的佳宴。晚饭后,外婆就坐在灯下剥石榴,小辈儿的孩子们跑进 屋来,抓一把红玛瑙一样的石榴粒塞到嘴里,咀嚼间,清甜的汁水都要溢出来。 重头的板栗当然不能忘。谁没有在板栗摊前排过队呢?看着它们在高温中旋转、跳跃, 终于被装进了属于自己的牛皮纸袋,真是开心啊。不过等板栗变凉的过程也很考验耐心就 是了。除了糖炒,板栗烧鸡也是绝味。当鸡肉的嫩滑遇上板栗的甜糯,好吃到停不下来。 秋天果儿们的香是山花野草的香、是清风雨露的香,这香沁入心脾,好像将人带入山 野间,心中尘埃都涤净了。 如今,虽然四季物产已足够丰盛,但总有几种味道,独属于秋天,是人工无法复制的 鲜美与浓烈。它们沉淀着春的萌发,夏的盛放,也为即将到来的寒冬,奉上一季绵长盛宴。 秋日馋,馋的便是那湖中的蟹,树上的花,山中的果。谁叫它们最好的时光就在此刻呢?吃不到可就要等来年咯。 这个秋天你最馋的,是什么呢?

资料: 1.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

推荐资源
天天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