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读后感及图书推荐 课件(15张PPT)
加入VIP免费下载

写作:读后感及图书推荐 课件(15张PPT)

ID:354317

大小:2.94 MB

页数:15页

时间:2020-10-09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写作:读后感/观后感写作任务 根据你读过并留下深刻印象的一本书∕一篇课文,或你观 看过得一部电影和电视剧,思考为什么它给你的印象最深?你 从中得到什么启发?就此写一篇读后感/观后感,题目自拟。 不少于800字。写读后感,要注意以下几点: 1.引——围绕感点,引述材料 读后感重在“感”,而这个“感 ”是由特定的“读”生发的,“引”是“感”的落脚点。所谓“引” 就是围绕感点,有的放矢的引用原文:材料精短的,可全文引述;材 料长的,可摘录“引”发“感”的关键词、句,或概述引发“感”的 要点。不管采用哪种方式引述,“引”都要简练、准确,有针对性。 2.议——分析材料,提炼感点 在引出“读”的内容后,要对所 “引”的内容作一番分析。要选择感受最深的一点,用一个简洁的句 子明确表述出来。这个观点句表述的,就是这篇文章的中心论点。“ 观点句”在文中的位置是灵活的,可以在篇首,也可以在篇末或篇中。 3.联——联系实际,纵横拓展  联,就是要紧密联系实际,由此及彼地联系现实生活中相类似 的现象。 4.结——总结全文,升华感点  可以回应前文,强调感点;也可以提出希望,发出号召。图书推荐 国内著作: 1. 《红楼梦》 (清)曹雪芹 2. 《三国演义》 (明)罗贯中 3. 《聊斋志异》(清)蒲松龄 4. 《边城》 沈从文 5. 《围城》钱钟书 6. 《平凡的世界》 路遥 7. 《家》 巴金 8. 《心灵七游戏》 毕淑敏 9. 《三体》 刘慈欣 10.《流浪地球》刘慈欣 国外著作: 1. 《童年》 高尔基 2. 《巴黎圣母院》 (法)雨果 3. 《大卫•科波菲尔》 (英)狄更斯 4. 《雾都孤儿》 (英)狄更斯 5. 《双城记》 查尔斯•狄更斯 6. 《呼啸山庄》 (英)艾米莉•勃朗特 7. 《老人与海》(美)海明威 8. 《简爱》(英) 夏洛蒂·勃朗特 9. 《傲慢与偏见》 (英)简•奥古斯丁 10.《飘》 玛格丽特•米切尔 11.《荆棘鸟》(澳)考琳•麦卡洛 12.《达芬奇密码》 (美)丹•布朗 13.《天使与魔鬼》 (美)丹•布朗图书推荐 《骆驼祥子》讲述的是中国北平城里的一个年轻好强、 充满生命活力的人力车夫祥子三起三落的人生经历。 祥子来自农村,是个破产的青年农民,勤劳、纯朴、 善良,保留着农村哺育他、教养他的一切,却再也不愿意 回农村去了。从农村来到城市的祥子,渴望以自己的诚实 劳动买一辆属于自己的车。做个独立的劳动者是祥子的志 愿、希望、甚至是宗教,凭着勤劳和坚忍,他用三年的时 间省吃俭用,终于实现了理想,成为自食其力的上等车夫。 但刚拉半年,车就在兵荒马乱中被逃兵掳走,祥子失去了 洋车,只牵回三匹骆驼。祥子没有灰心,他依然倔强地从 头开始,更加克己地拉车攒钱。可是,还没有等他再买上 车,所有的积蓄又被侦探敲诈、洗劫一空,买车的梦想再 次成泡影。图书推荐 当祥子又一次拉上自己的车,是以与虎妞成就畸形的婚姻为代价的。好 景不长,因虎妞死于难产,他不得不卖掉人力车去料理丧事。至此,他的人 生理想彻底破灭了。再加上他心爱的女人小福子的自杀,吹熄了心中最后一 朵希望的火花。连遭生活的打击,祥子开始丧失了对于生活的任何企求和信 心,再也无法鼓起生活的勇气,不再像从前一样以拉车为自豪,他厌恶拉车, 厌恶劳作。 被生活捉弄的祥子开始游戏生活, 吃喝嫖赌。为了喝酒,祥子到处骗钱, 堕落为“城市垃圾”。最后,靠给人干红白喜事做杂工维持生计。祥子由一 个“体面的、要强的、好梦想的、利己的、个人的、健壮的、伟大的”底层 劳动者沦为一个“堕落的、自私的、不幸的、社会病胎里的产儿,个人主义 的末路鬼”。 这本书深刻揭露了旧中国的黑暗,控诉了统治阶级对劳动者的剥削、压 迫,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向人们展示军阀混战、黑暗统治下 的北京底层贫苦市民生活于痛苦深渊中的图景。《风雨哈佛路》 莉丝•默里 《纽约时报》2010年度超级畅销书 图书推荐作者简介: 莉丝·默里(Liz Murray) 1980年出生于纽约市布朗克斯区, 父母吸毒,15岁莉丝便无家可归。 她在居无定所,流浪街头的日 子里,用两年时间完成了高中四年的学业,以全优的成绩考入哈 佛,并获得"《纽约时报》一等奖学金"。莉丝还曾获得"白宫计划 榜样奖",及美国脱口秀女王奥普拉·温弗瑞特别颁发的"无所畏 惧奖",更受到美国前总统克林顿的接见。 2003年莉丝的故事被 搬上荧幕,该片获得第55届艾美奖三项提名。 如今,莉丝在全球 各地发表演说,以激励人们跨越困境去追寻心中的梦想,赋予人 生意义,实现自我价值。1980年9月出生于美国纽约布朗克斯区街头的莉丝•默里有一个在常人看来完全 是恐怖的家庭,她的爷爷有暴力倾向。父亲吸毒,Liz父亲后来成了街头混混, 勉强进入纽约市中心的一所大学修心理学。但不到两年就休学。Liz的母亲也是 瘾君子,两个毒瘾者有两个孩子:1980年的Liz和姐姐:1977年出生的Lisa;父母 靠卖"止痛药"来维持一家人的生活,同时还接受救济款。在Liz的回忆中,每个 月的前一段时间,两姐妹可以有充足的食物来填饱肚子。父母也可以"飘飘欲仙 "。而一旦这段时间结束,就是漫长的挨饿。最饥饿的时候,两姐妹只好用一管 牙膏来当做晚餐,与此同时也体会了牙膏那种入肚那种冰凉刺骨的感觉。母亲 的毒瘾越来越大,一年过节,祖母寄来一张贺卡。贺卡里加了一张五美元的钞 票来当做节日礼物,可是这点钱都被母亲偷走去买毒品。 她在毒品、艾滋、饥饿充斥的环境中度过童年。因为没有机会洗澡,她的头 上长满了虱子,在学校的一次的听写测试课上,她头上的虱子一不小心掉在了 试卷上,全教室的同学都沸腾了,她开始逃学来躲避同学对她的异样眼光。 在逃学的日子里,她只好睡在地铁上,从城市一边的终点站"坐"到另一个终 点站。"如果我不睡在地铁上,我就没有没有地方可以去睡觉了。" 15岁时,莉丝•默里的母亲死于艾滋病。父亲进入收容所。贫穷的丽斯需要出 去乞讨,和一些朋友流浪在城市的角落,生活的苦难似乎无穷无尽。莉丝知道, 自己的生活之外,还有一个光鲜明亮的世界,只是她与那世界始终相隔。 一次偶然的机会,Liz认识了一个女孩:佩吉。佩吉也过过这种生活。但是现 在她有一份工作,和几个朋友合租的公寓。Liz非常羡慕她,她知道,只有读书 成才方能改变自身命运,走出泥潭般的现况。她决定利用两年时间学完高中课程。 她用最真诚的态度感动了高中的校长,争取到了读书的机会。然后,丽斯在漫漫 的求学路上开始了征程。她一边打工一边上学,用两年时间学完了高中四年的课 程。 终于,Liz Murray,这个瘾君子的孩子,以全优的成绩考 上美国哈佛大学。中间她有一段时间去照顾身患艾滋病的父 亲,此时Liz的母亲已经去世。等到父亲因艾滋病去世才重回 校园。有趣的是,Liz的姐姐Lisa也完成了大学学业,现在是 一名教师。 贫困并没有止住丽兹前进的决心,在她的人生里面,勇往 直前的奋斗是永恒主题。她的故事已经成为了永不放弃、自 强不息的代名词。 一次偶然的机会,她和同学在老师的带领下去哈佛大学参观。学术味道 浓厚的哈佛大学让她深深着迷,她决定抛弃过去那种逃学、居无定所的生活, 考上哈佛。她尝试申请各类奖学金,只有纽约时报的全额奖学金才能让她念 完大学,于是她努力并申请到了这份奖学金。思考: 1.同样出生在社会低层,为什么祥子最终走向了堕落,而莉丝• 默里却可以逆袭成功?  他们所处的时代不同。祥子生活在黑暗的旧社会,凭借个人 的力量难以抵抗统治阶级的剥削和压迫,而莉丝•默里生活在较 为自由民主的年代。 2.莉丝•默里凭借什么考上了哈佛?她是怎样改变命运的?你的 感想是什么?你从中得到了什么启示?  执著、意志坚强、不向命运屈服、不断地进取 3.你的生活比她更糟吗?你的努力与她相差多远呢? 你尽力了 吗? 评论: • 她出生于贫民窟,却拥有世界上最阳光的笑容。 • 她爬出了深渊,沐浴到阳光。 • 这是让人震撼的力量,我们从来没有像莉丝一样无路可退过, 所以,我们缺乏改变的勇气和力量。 • 挫折和逆境不是用来看轻的。它们都是生活的一部分。 • 我们都是平凡的人,但可以让自己的生活不平凡。学生习作朗诵与点评

资料: 1.9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