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作文写作干货:引导孩子写出优秀记叙文的全套“话术”
加入VIP免费下载

中考作文写作干货:引导孩子写出优秀记叙文的全套“话术”

ID:354372

大小:18.78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10-11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中考作文写作干货:引导孩子写出优秀记叙文的全套“话术” 作文课上,我们一起来“聊天”! 每次,当我给出一个作文题,说:“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来写作文吧!”我就会看到 一些同学为了“写什么”的问题托着脑袋苦思冥想。有的同学说自己的生活太单调,没有 素材可写。有的同学说自己刚刚想出了几个素材又觉得不不合适,感觉很迷茫。同学们好 不容易找到了合适的素材,又不知道怎么样写才能够叙述完整,突出重点。也有的同学在 写作时投入了自己的感情,但文章读来却枯燥乏味,无法引发读者的共鸣。 遇到这样的问题怎么办呢?其实,和其他人"聊天"是一个学习写作文的好办法。 为什么聊天会有这样神奇的作用呢?一方面来说,写作文就是我们在回忆的过程当中 表达自己的思考和情感,而聊天的时候,老师通过问题不断启发学生,学生自然地在这个 过程当中提取重要的回忆,总结为合适的文章。另一方面,学生在完成一篇作文的过程当 中会遇到非常多的困难,而老师在聊天的过程当中,可以为他们一步步点拨解决的方法, 直到同学顺利完成一篇作文。 就以初中写作最基础的要求"学会记事"来说,“聊天”可以让我们找到理想的素材,确 定文章脉络,学会抒发自己的情感。 全班一起聊出“最值得写的事” 对于许多同学来说,没有素材或者总觉得自己想出的素材不合适是写作文时候遇到的 最头疼的问题。有些同学无奈之下,只能编造故事或者套用他人常写的素材,这样导致文 章失去了真情实感。 也有些同学不懂得如何选择素材,想到一个素材就匆匆下笔,或者不知道什么样的素 材是更理想的。 “学会记事”的第一步就是找到我们记忆中“最值得写的事”。我的作文第一课是怎么 样让学生找到最值得写的事情的呢?我组织了一场全班范围内的集体聊天,主要有三个环 节。 首先就是运用“催眠”来调动同学们尽可能多的回忆。对于学生而言,在他们的记忆深处有许多宝贵的回忆,但是平时的学习和生活让他们对这些渐渐遗忘甚至淡漠。所谓的 “催眠”就是让他们寻找到内心当中真挚情感。此外学生还可以借助思维导图这一工具, 帮助自己联想,把偶尔闪过脑海的灵感变成搜寻更多记忆的线索。比如在写作《那一次我 真____》这篇作文的时候,我让同学们以非常放松的姿态靠在椅背上或者趴在课桌上,伴 随柔和的音乐,思考我缓缓念出的问题,比如“从你记事开始,有哪些事情让你时常回想, 请你在纸上随意地以符号记录下这些事件”,又比如“在成长的过程当中发生过哪些事情曾 经影响了你的成长,触动了你的情感,引发了你的思考,试着一帧一帧地在你脑海当中回 忆这些往事,并且把它们记录下来”。写完之后,我们尝试用思维导图的方式,找寻与纸上 的记录相关联的故事,比如,如果纸上多次出现妈妈,那么再想想看有哪些和妈妈的回忆 对自己来说特别重要,又比如如果频繁地记录下小学的生活,那么对自己来说,小学生活 当中还有什么事件是重要的呢。 其次就是全班相互分享故事和自己的思考。每个人的生活看似相似,但是因为有不同 的家庭,不同的人生轨迹,所以每个人生命当中重要的事情是完全不同的。在分享的过程 当中,同学们收获了一个又一个的生命故事,丰富了自己的情感。但是每一个故事当中都 有一些共同的主题,比如亲情、友情、困惑、成长等等,这些主题或者蕴含主题的故事会 给倾听的同学们以巨大的启发,从而回忆起自己的往事。比如在《那一次我真____》这篇 文章的写作过程当中,有学生分享了自己在家乡参加全村共同庆祝一对老人金婚的故事, 他感受到了家庭的温暖以及民风的淳朴。而这也勾起了另外一位同学想起了自己弟弟抓周 的故事,他感动于父母对于弟弟的期待,以及新生命为家庭带来的无限希望。前一个故事 包含的是历经沧桑后的平淡温馨,另一个故事则蕴含了对于新生命迈向人生舞台的兴奋期 待,但是都让我们感受到家人的爱与生命的可贵。 发现自己的故事,倾听他人的故事之后,我们要开始挖掘对自己来说更重要的故事, 并且学会选择其中的一个作为我们的作文素材,选择的标准可以是情感的深度也可以是思 想的价值。比如同学们在写作《我们是一家人》这篇文章时,在自己回忆和同学启发的过 程当中将目光转向自己印象极为深刻的童年农村生活。他原先想写自己作为留守儿童在大 年夜期盼父母回家过年,通过“我们是一家人”来表达对于父母的思念以及对团聚的期盼。 但是在进一步思考之后,他在童年回忆当中选择了写另外一件事。他叙述了当他在城市读 了几年小学之后,从小照顾他的奶奶从农村来看望他,他却嫌弃奶奶土气、排斥奶奶的陪伴,直到吃到奶奶做的饭,才发现爱的味道是跨越城乡的界限的。他最终选择了这个素材, 因为他觉得此处“我们是一家人”表达的内涵更加深沉——他和奶奶永远都是一家人,即 使生活背景迥异、隔代观念差异,爱是最为坚固的纽带。 一对一深聊,学会表达情感 很多同学选择了一个自己有所感触的素材,但是写成了作文常常被评价为缺乏感情。 怎么解决这样一个问题呢? “学会记事”的第二步就是要把这件值得写的事情写出情感、写出思想价值。因此我 和每一位同学进行了一对一的深聊,主要从三个角度展开。 首先我会和学生聊在这个事件当中真正触动你的时刻以及那一刻你的感受。对于学生 来说,这个瞬间不单单印象深刻,蕴含了强烈的情感,而且如果能够挖掘这个瞬间所包含 的意义,那么就能以文章的深层次内涵来打动读者。比如我常常会问学生“在那一刻你感受 到了什么?”、“能不能用更清晰更准确地向我描绘你的感受?”、“如果借助一些文学手法 是否能够更加具体更加生动地表达?”、“在这些感受中你对引发这感受的人产生了什么样 的情感?”由此,学生在表达情感过程的当中会更加的细腻生动具体。 其次,我还会和学生聊你产生这种情感触动的原因。对于学生来说只有进一步地挖掘 产生情感的原因才能够一方面提升文章的立意,另一方面加强文章情感的深度。比如同学 们在描述友情时,常常写到自己对于做出伤害友情的行为的懊恼,但是这种懊恼如果不能 围绕同学的为人、自己的内心、自己对于友情的态度来写,必然无法打动人。我会追问同 学“在这段感情当中你为什么珍惜这段友情?”、“你觉得自己的什么因素影响了这段友 情?”、“这种因素如何影响了你对友情的守护?”有的同学我觉得自己是因为嫉妒而伤害 友情,而有的同学则在文章当中反思了自己不善于表达造成了彼此之间的隔阂。这样的文 章一方面体现了友情的真挚以及在与朋友交往过程当中产生的复杂的情感,更重要的是让 同学们更深入地思考了自己的成长,也思考如何去培养真正的友情。又比如同学在写《那 一次我真____》这篇作文的时候写到自己在大年初一为期末考试失利的哥哥放烟花,这其 中不但有希望哥哥快乐的心意,更重要的是体现了兄妹之间相互慰藉、彼此祝福的深厚情 谊,情感也就自然、感人。 第三个角度就是和学生一起关注、探讨他寄寓情感的那个“人”。对于学生而言只有深入理解了笔下所写的那个人,才能理解自己和那个人的生命关联,进而体会到彼此之间的 情感。比如有同学写《我们是一家人》这篇文章,原本他只能体会到自己对于顶撞奶奶的 歉意,我会追问同学“你觉得你的奶奶和其他人的奶奶有什么区别?”、“为什么你在伤害 她的时候会有强烈的愧疚感?”、“她身上的哪些特质引发了你的愧疚感?”、“理解了这种 愧疚感之后你是否对于你和奶奶的情感有了新的认识?”当他理解到奶奶坎坷的一生,理 解这位孤独的老人如何承受着病痛把最深沉的爱给予自己的孙子的时候,他才真正表达出 了对奶奶的情感。 不断追问,让学生寻找到主要脉络 在实际写作的过程当中,同学们常常遇到的问题是面对复杂的素材、繁杂的细节、深 厚的情感,自己如何既能够表达出真挚情感,同时又不为无用的细节所拖累,造成文章啰 嗦冗长?也就是说,对于学生来说,怎么样梳理出文章的关键性脉络。 “学会记事”当中极为关键的一步就是将事件以一定的顺序和线索交代清楚。我主要 用的方法就是不断地追问让学生自行理清文章的主要思路。我主要问学生三类问题。 首先,我会希望学生能够清晰地描述他的写作动力是什么。比如我会问他为何去选择 这个素材来写作,激发他写作的主要动力是什么。当学生投入情感进行描述的时候,我会 提醒学生抓住对他来说最重要的人、最重要的事,从始至终进行深入刻画。 其次,我会希望学生在描述的过程当中思考他要写的事件在完整性上是否有所缺失。 学生在复述的过程中,我常问是否可以添加某些部分来让叙述更有感染力。这样的提醒往 往能够让他意识到脉络的断裂或者缺失,比如有学生在表达情感的过程当中缺少适当的铺 垫,又或者在事件高潮时缺少充分的对于关键细节的描述。 第三,我会让学生思考他最想要表达的内容是什么,围绕这一问题学生自然就会把文 章的内容表述完整。比如有学生写自己在弹钢琴和练书法之间做艰难的抉择,但是他无意 于去探讨自己的兴趣,更重要的是叙述自己想要放弃书法的原因,原因的关键在于和书法 老师之间的矛盾,而这种矛盾产生的原因是他没有理解老师的苦心。我在一步步追问的过 程当中使得他发现了自己想要表述的核心是对于老师的理解和认同。

资料: 1.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