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评精读 : 跟着人民日报学写作文(三篇)(附:精点细评)
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
李晓红
《人民日报 》(2020 年 09 月 21 日 09 版)
历史将永远铭记这一重要时刻。9 月 8 日,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
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总书记向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颁授勋章奖章
并发表重要讲话。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饱含深情、鼓舞人心、催人奋进。广大科
技工作者要深入学习领会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披荆斩棘、奋
勇前进。【开门见山,号召广大科技工作者要深入学习领会讲话精神。】
坚 守 奉 献 国 家 、 服 务 人 民 的 底 色 , 始 终 心 系 国 家 、 珍 视 荣 誉 。 【分论点 一:
要学习“奉献国家、服务人民”的精神。】宋代大儒张载将知识分子的使命概括
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句话是引
用,同时也是对分论点的阐释。】中国工程院广大院士作为知识分子的代表,作
为党和国家培养的工程科技人才,有着深沉的家国情怀和以天下为己任的责任担
当,无论在病患诊疗的前线,还是在防控隔离的后方,都积极贡献自己的力量。
表彰大会上,党和国家对在抗疫斗争中作出重大贡献的院士们给予崇高的荣誉和
礼遇,这对我们是极大鼓舞和鞭策。钟南山等院士用实际行动对“国家的财富、
人民的骄傲、民族的光荣”这一殊荣作出了生动诠释。他们身上最闪光之处,就
是心中时刻装着国家和人民。志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难者进。面向未来,我们更
应时刻心系党和人民,在祖国最需要的时候挺身而出、勇于担当,做奉献国家、
服务人民的“人民院士”。
彰 显 开 拓 创 新 、 科 技 报 国 的 本 色 , 始 终 赓 续 精 神 、 砥 砺 前 行 。 【分论点 二:
要学习“开拓创新、科技报国”的精神。】总书记指出:“崇尚英雄才会产生英
雄,争做英雄才能英雄辈出。”英雄模范是国家最耀眼的精神坐标,崇尚荣誉是引领时代的价值追求。在抗疫斗争的大考中,广大院士从各自专业出发,发挥自
身优势,为抗疫斗争殚精竭虑,交出了一份让国家和人民满意的答卷。他们在危
难时期以仁心大爱忘我奉献,在危急时刻以赤子之心为国分忧,为科学救治和科
技攻关积极贡献智慧与力量,为新时代科学家精神作出了精彩注脚。彰显开拓创
新、科技报国的本色,必须胸怀科学梦想,坚定走好脚下的路,发扬敢为人先、
攻坚克难的创新精神和全力以赴、大爱忘我的奉献精神,以“功成必定有我”的
担当肩负起科技界领军人物的历史责任,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写在中华民
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本段的引用很多,增添了文章的文采和感染力。】
增 添 科 技 支 撑 、 不 惧 挑 战 的 亮 色 , 始 终 勇 挑 重 担 、 建 功 立 业 。 【分论点 三:
要学习“科技支撑、不惧挑战”的精神。】总书记把“尊重科学”作为伟大抗疫
精神的重要内容,强调“尊重科学,集中体现了中国人民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
实践品格”,并充分肯定了科技对疫情防控的重要支撑作用。面对当前国内国际
的新形势新挑战,科技支撑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更加凸显。站在实现“两个一百年”
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我们要胸怀两个大局,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
果导向,切实发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作用,充分发挥院士群体优势,为统筹推进
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新的贡献。加快公共卫生科研攻关体系和能力建
设,围绕构建新发展格局,积极推动行业和产业创新驱动发展,聚焦“卡脖子”
技术难题加紧进行攻关,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
当 前 , 世 界 百 年 未 有 之 大 变 局 加 速 演 进 , 国 内 改 革 发 展 稳 定 任 务 艰 巨 繁 重 。
广大院士要更加紧密团结在党中央周围,大力弘扬伟大抗疫精神,大力弘扬新时
代科学家精神,矢志创新、砥砺奋进,努力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
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结尾再次发出呼吁。】
【跟人民日报学写满分作文】
1、本文思路清晰,三个分论点从三个角度,论证了当代科技工作者的应有
追求。
2、本文多处引用,增加了文章的文采和感染力。
3、本文题目有新意。“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典型的金句。袁隆平、
屠呦呦、钟南山等人,都是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人。
这个题目可以现学活用,例如下面这个截图,都是用这句话做标题。
作出无愧于人民、无愧于历史的抉择
——论在第 75 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重要讲话
《人民日报》( 2020 年 9 月 26 日)
“历史接力棒已经传到我们这一代人手中,我们必须作出无愧于人民、无愧
于历史的抉择。”在第 75 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当代领路人重申中国将
继续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呼吁各国团
结起来,坚守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推动构
建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同创造世界更加美好的未来。
【开头段通过引证,提出本文的中心论点。】
当 前 , 新 冠 肺 炎 疫 情 全 球 大 流 行 使 百 年 未 有 之 大 变 局 加 速 演 进 , 国 际 经 济 、
科技、文化、安全、政治等格局都在发生深刻调整,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人类
面临许多共同挑战,正站在新的十字路口,必须作出正确的抉择。这次疫情再次
表明,各国紧密相连,人类命运与共,重大危机面前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可以独善
其身,团结合作才是人间正道。面对各种全球性威胁和挑战,国际社会比以往任
何时候都更需要团结合作,更需要维护多边主义,更需要坚持国际公正和道义。
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只要世界各国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坚持多边主义、走团结合作之路,就一定能够共同应对各种全球性问题,共建美好地球家园。
【本段从“为什么”的角度论证,从历史和现实两个角度,论证“构建人类命运
共同体”的重要性。】
联合国 75 年不平凡历程充分表明,世界问题多得很、大得很,全球性挑战
日益上升,应该也只能通过对话合作解决。这次疫情不仅是对各国执政能力的大
考,也是对全球治理体系的检验,深刻启示我们要坚持走多边主义道路,维护以
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推进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完善。单 边 主 义 没 有 出 路 ,
任何国家都没有包揽国际事务、主宰他国命运、垄断发展优势的权力,更不能
在世界上我行我素,搞霸权、霸凌、霸道,应当坚持共商共建共享,由各国共
同维 护普遍 安全 ,共同 分享发 展成果 ,共同 掌握世 界命 运。各国关系和利益只
能以制度和规则加以协调,不能谁的拳头大就听谁的,大国更应该带头做国际法
治的倡导者和维护者,遵信守诺,不搞例外主义,不搞双重标准,也不能歪曲国
际法,以法治之名侵害他国正当权益、破坏国际和平稳定。靠冷战思维,以意识
形态划线,搞零和游戏,既解决不了本国问题,更应对不了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
要以对话代替冲突,以协商代替胁迫,以共赢代替零和,把本国利益同各国共同
利益结合起来,努力扩大各国共同利益汇合点,建设和谐合作的国际大家庭。面
对经济全球化大势,像鸵鸟一样把头埋在沙里假装视而不见,或像堂吉诃德一样
挥舞长矛加以抵制,都违背了历史规律,要秉持开放包容理念,坚定不移构建开
放型世界经济,维护以世界贸易组织为基石的多边贸易体制。【本段主要是驳论,
通过驳斥某些奉行“单边主义”国家的行为,从反面论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
重要性。】
中 国 是 世 界 上 最 大 的 发 展 中 国 家 , 走 的 是 和 平 发 展 、 开 放 发 展 、 合 作 发 展 、
共同发展的道路。主席强调:“我们永远不称霸,不扩张,不谋求势力范围,无
意跟任何国家打冷战热战,坚持以对话弥合分歧,以谈判化解争端。我们不追求
一枝独秀,不搞你输我赢,也不会关起门来封闭运行,将逐步形成以国内大循环
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为中国经济发展开辟空间,为世界经济复苏和增长增添动力。”中国宣布将向联合国新冠肺炎疫情全球人道主
义应对计划再提供 5000 万美元支持、将设立规模 5000 万美元的第三期中国—联
合国粮农组织南南合作信托基金等务实举措。中 国 立 场 、 中 国 担 当 、 中 国 贡 献 ,
充分彰显了中国始终做多边主义的践行者、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
坚定不移维护和引领经济全球化、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决心和信念,
充分展现了中国坚定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坚定维护以国际法为基
础的国际秩序、坚定维护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的核心作用的实际行动。【本段
和上段形成了强烈的对比,通过例证法,论述中国的主张立场,凸显构建人类命
运共同体的重要性。】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不可阻
挡。面对全球性威胁和挑战,国际社会扛起历史责任,展现时代担当,加强团结
合作,坚持多边主义,完善全球治理,就一定能共同促进地球村持久和平安宁,
共同创造更加繁荣美好的世界。【结尾段再次重申主题,发出呼吁。】
【跟着人民日报学写满分作文】
1、本文没有明显的分论点,段首句也不一定是本段的中心句,但是本文依
然思路清晰,遵循着“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思维。当然,如
果写考场作文,建议还是按照有分论点的模板来写。
2、本文的事例丰富,可以进行积累。无论是某些奉行“单边主义”国家的
行为,还是中国的措施,都是很好的素材。
从抗战史中涵养三种精神
9 月 3 日,是每个中国人都应该铭记的日子。75 年前,中国人民经过长达 14
年的浴血奋战、不屈不挠,最终赢得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今天,历史的硝烟散去,然而中华儿女百折不挠、舍身救国、坚持到底的抗战精神是我们不能忘却
的宝贵财富。战争是一面镜子,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伟大
的抗战精神,是中国人民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是永远激励中国人民克服一切艰
难险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强大精神动力。要从抗战史中汲取养
分,涵养三种精神。【开门见山,总领全文,提出了抗战精神的三种内涵。】
涵养百折不挠的斗争精神。“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十四年抗战史中,中
华民族饱经沧桑,但依然永葆顽强的生命力,凭的就是百折不挠的斗争精神,谱
写了感天动地、气壮山河的壮丽史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面临国内
和国际新发展中产生的新斗争,各级党员干部更要增强工作中的斗争意识,提高
斗争的本领,坚决打赢每个斗争主动仗,掌握主动权。善于从工作中发现问题,
分析解决问题,接最烫的山芋、挑最重的担子、啃最硬的骨头,在实践中培养和
保持顽强的斗争精神,加强思想淬炼,锤炼忠诚干净担当的政治品格。要敢于斗
争,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的顽强意志,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
的重重难关。【分论点一:抗战史涵养斗争精神。本段按照时间顺序,先回顾斗
争精神在当年抗战中的作用,再论证斗争精神在社会主义新时代的意义。】
涵 养 舍 生 救 国 的 奉 献 精 神 。 中 国 人 民 舍 生 忘 死 、 前 赴 后 继 的 民 族 奉 献 精 神 ,
让中华民族粉碎了侵略者的痴心妄想,保卫神圣的家园。奉献精神是中华民族千
百年来传承和弘扬的伟大品质,砥砺奋进新时代,需要我们用奉献精神点亮前
行征途。“追梦需要激情和理想,圆梦需要奋斗和奉献。”新时代强烈呼唤共产
党人的奉献精神。奉献没有休止符,任何时候都需要奉献。我们党要引领时代、
续写辉煌,必须大力弘扬奉献精神,因为奉献精神是党的先进性的重要内涵,也
是检验共产党员是否合格的重要标准。大力弘扬奉献精神,是新时代进行伟大斗
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的必然要求。【分论点二:抗
战史涵养奉献精神。本段也是按照时间顺序,从奉献精神对中华民族的意义和对
当下党员的意义两个层面,进行了论证。】
涵养坚持到底的自强精神。“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
德载物。”自强精神是我们党的政治本色,是我们党在干事创业过程中一直秉持
的重要精神力量。当前,我国正处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第
一个百年目标要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要开篇,我们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
兴的历史使命,任务的艰巨性百年不遇。在这紧要关头,每一个党员干部都要保
持锐意进取的精神,以自立自强的勇气担起历史使命和责任,用顶天立地的气魄
和奋楫扬帆的冲劲,踏平前进道路上的坎坷和曲折。【分论点三:抗战史涵养自
强的精神。着重论证自强精神的现实意义。】
【跟着人民日报学写满分作文】
1.本文思路清晰,分论点明确。
2.对每一个分论点的论证,基本上按照时间顺序,依次论证抗战精神在历史
和当下的价值意义,逻辑清晰。
3.语言富有感染力。文章多次运用引证,而且金句层出。例如,“接最烫的
山芋、挑最重的担子、啃最硬的骨头”生动形象地论证了共产党员勇于担当的形
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