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写作:春天的怀念 导写(附:素材加油站及范文点评)
1
名师点题
什么文章好看?有句老话总结得好,“文似看山不喜平”,文字有起伏才有美感,也才
能吸引人。因此在设计情节或构思文章结构的时候,可以采用情感变化,抓住几个词语埋
在文字下面,那么文章不仅有了一条情感暗线,也会有起伏,有戏剧张力,自然也更容易
吸引读者一边吃瓜一边看下去。
2
作文真题
请以“春天的怀念”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3
进阶秘笈
春天的怀念
主题词:童心;慈善;助学
三月,初春的裙边,浸透粉妍,晕开远处桃花点点(抓住春天特有的景物“桃花”,呼
应了题目中的“春天”)。微风乍起,花影婆娑。朦胧间,我仿佛听到了当初那群孩童的欢
声笑语……
(朦胧与仿佛两个词语互相呼应,引发作者对往事的回忆)
那年初春,母亲与我去外地助学。“真是的,不在家里好好待着,去外地助什么学啊?”
刚上车的我心怀不满。
(句中的“不满”与后文的感动形成鲜明对比,这个词语也是作者情感变化的支点)
我把头歪向窗外,一旁,景换若水流,不断地向农村进发。
不知不觉间已来到了目的地。缓缓走下大巴车,目之所及,平地上几株桃花迎风招展,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给这原本朴素的村庄增添了几分别样的色彩(“别样”一词暗含小作者情感的转折)。“我们此行的目的地是这里的民族小学。”母亲说着,用手拂过我额间的
几缕发丝。其笑语盈盈间,似乎也抹去了我初来此地的几分烦闷。
通往民族小学的道路异常泥泞,尽是坑坑洼洼。这里的孩子难道每天都要从这里上下
学吗?念及至此,心头也不由得沉重了几分。
(作者情感再一次发生了变化,从上一段的“烦闷”转入到 “沉重”,间接写出了道
路的难走)
“到了,就是这儿。”步行数百步,我们来到了民族小学。几座平房已是方圆之中最高
的建筑。走进教室,映入眼帘的是几个蓬头垢面的孩子(从后文来看,使用“蓬头垢面”
有些不妥,建议更换),他们的衣服颜色暗淡,陈旧无光,漆黑的双眸直勾勾地看着我,带
着几分惊愕。
“来,这是这一次的助学人员。”校长将我们引到他们身边。似乎是听了校长的话,原
本一双双局促的目光渐渐变得柔和起来。我心中最柔软的地方仿佛被轻轻触碰。
“大哥哥。”前面的一个小女孩指着黑板。转过身来,只见黑板上歪歪扭扭写着几个字:
欢迎爱心人士。
(歪歪扭扭的四个字“爱心人士”营造了情感场景,提升了文章主旨,最动人的情感
在碰撞中产生)
我的鼻头不禁微微一酸,回眸望去,那几个孩童的瞳仁仿佛是这个世界上最晶莹的宝
石,将我的心照得一尘不染(运用比喻的修辞,对孩子们的眼神进行描写,生动形象)。我
俯下身来说:“哥哥来教你们写字吧。”我握住一个女孩的手,一笔一画地写下了她的名字,
字迹娟秀。
那女孩抬起头,一双澄澈的眸子里仿佛倒映着窗外的万顷苍穹。“哥哥,我一定会好好
学习,到城里去找你!”我心中微微一颤,不自觉重重点下了头。
“哥哥,这个送给你。”那个女孩塞给我一个桃花做的书签,上面写了她的名字。“还
有我的……”一旁的孩子纷纷将礼物送给我。一时间,我竟芬芳满怀。
细碎的阳光静静流淌在手边。远处,一棵桃花树在风中轻舞,那一瓣瓣娇艳的桃花(作
者借助桃花,引出后文孩子的笑脸,这样的处理,隐含作者的情感和祝愿),那一张张孩子
的笑脸,也许便是这春天里,最美好的怀念。
(结尾呼应题目,突出主旨)4
素材加油站
(南朝)江 淹:
春草碧色,春水渌波,送君南浦,伤如之何!
(宋)王沂孙:
波暖绿粼粼,燕飞来,好是苏堤才晓。鱼没浪痕圆,流红去,翻笑东风难扫。荒桥断
浦,柳阴撑出扁舟小。回首池塘青欲遍,绝似梦中芳草。和云流出空山,甚年年净洗,花
香不了?新绿乍生时,孤村路,犹忆那回曾到。余情渺渺,茂林觞咏如今悄。前度刘郎归
去后,溪上碧桃多少。
简 媜:
无论如何,请你满饮我在月光下为你斟的这杯新醅的酒。此去是春、是夏、是秋、是
冬,是风、是雪、是雨、是雾,是东、是南、是西、是北,是昼、是夜、是晨、是暮,全
仗它为你暖身、驱寒、认路、分担人世间久积的辛酸。你只需在路上踩出一些印迹,好让
我来寻你时,不会走岔。
顾 城:
因为你要做一朵花,才会觉得春天离开你;如果你是春天,就没有离开,就永远有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