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素材:梁启超、鲁迅、王国维等10位名家谈真正“好的教育”
加入VIP免费下载

高考作文素材:梁启超、鲁迅、王国维等10位名家谈真正“好的教育”

ID:354483

大小:19.73 KB

页数:6页

时间:2020-10-14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高考作文素材:梁启超、鲁迅、王国维等 10 位名家谈真正“好的教育” 我体会,“好的教育”首先是启发人的学习兴趣,学习的自觉性,培养人的上进心,引 导人们好学,和不断完善自己。要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教育,让他们潜移默化。这方面 榜样的作用很重要,言传不如身教。 梁启超 必须引导孩子的趣味 梁启超作为家长典范,其九个儿女品格出众、才华横溢,各有建树!关于教育,梁启 超说:必须引导孩子的趣味! 感官快乐通常都是短暂的,一顿美食或一场 Party 带来的快乐很难持续,且遵循收益递 减规律,阈限会逐渐提高,快乐越来越难,只能通过不断增加刺激和惊喜来实现,满足后 又难免落入空虚;而基于价值体验的幸福却可以持续很久。 人生在幼年青年期,趣味是最浓的,成天价乱碰乱迸;若不引他到高等趣味的路上, 他们便非流入下等趣味不可。 我们主张趣味教育的人,是要趁儿童或青年趣味正浓而方向未决定的时候,给他们一 种可以终身受用的趣味。 鲁 迅 保护孩子的怀疑精神 驯良之类并不是恶德。但发展开去,对一切事无不驯良,却决不是美德,也许简直倒 是没出息。“爸爸”和前辈的话,固然也要听的,但也须讲得有道理。假使有一个孩子,自 以为事事不如人,鞠躬倒退;或者满脸笑容,实际上却总是阴谋暗箭,我实在宁可听到当 面骂我“什么东西”的爽快…… 但中国一般的趋势,却只在向驯良之类———“静”的一方面发展,低眉顺眼,唯唯 诺诺,才算一个好孩子,名之曰“有趣”。活泼,健康,顽强,挺胸仰面……凡是属于“动” 的,那就未免有人摇头了……王国维 教育的宗旨是使人成为完全的人 教育之宗旨何在? 在使人为完全之人物而已。何谓完全之人物?谓人之能力无不发达且调和是也。人之 能力分为内外二者:一曰身体之能力,一曰精神之能力。发达其身体而萎缩其精神,或发 达其精神而罢敝其身体,皆非所谓完全者也。完全之人物,精神与身体必不可不为调和之 发达。 而精神之中又分为三部:知力、感情及意志是也。 对此三者而有真美善之理想:“真”者智力之理想,“美”者感情之理想,“善”者意 志之理想也。完全之人物不可不备真美善之三德,欲达此理想,于是教育之事起。 星云大师 家庭教育的六大关键 历史上,有很多名人所以能够功成名就,都要感谢有良好的家教。例如孟母三迁、岳 母教孝,再如王羲之练字、王冕习画,都是因为家庭教育成功,所以终能成为不世之才。 现在的家庭教育,最要紧的是儿童要养成: 处世的诚信 儿童从小如果养成说谎的习惯,无异为其前途埋伏了危机,所以养成处世的诚信,这 才是成功立业的根本。 良好的习惯 从小培养儿童爱好整洁、慈悲护生、随手关灯关门等良好的习惯,有了良好习惯,何 患将来做人不能圆满。 礼貌的品德 儿童从小就要养成他对人尊敬的习惯,甚至不但对长辈要有礼貌,对待任何人都要谦 恭有礼,所谓“敬人者人恒敬之”,能够待人以礼,将来自然也能受到别人的尊重。 接受的性格 有的学生不会读书、不会考试,这都是由于上课不能专心聆听,没有接受的习惯。没有接受的性格,犹如器皿覆盖,如何能承受天降甘露?所以从小要养成儿童接受的性格, 如此才能学习、进步。 勤劳的美德 “勤有功,戏无益。”儿童的心智未能健全,皆因好游玩,因此应该导引他们读书、工 作,养成勤劳的美德。 正常的生活 养成儿童正常的生活,包括三餐起居以及情绪的正常。生活正常有益于身心健康,对 于将来立身处世更是关系重大。 除了以上六点以外,尤其要维护儿童的自尊心,不可经常肆意地讽刺他、讥嘲他、责 备他、歧视他。 杨 绛 好的教育要启发兴趣 我体会,“好的教育”首先是启发人的学习兴趣,学习的自觉性,培养人的上进心,引 导人们好学,和不断完善自己。要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教育,让他们潜移默化。这方面 榜样的作用很重要,言传不如身教。 南怀瑾 做人第一等重要 教育孩子先教做人 一个人为什么要读书?传统中最正确的答案,便是“读书明理”四个字。明理,是先 要明白做人的道理。如果要问中华民族,中国人素来的教育目的是什么?让我们再重复一 句:是为了“做人”,而不是为了“生活”。 了解孩子的秉性 我认为古今中外的教育,大部分都犯一个错误,父母往往把自己一生做不到的愿望, 下意识地寄托在孩子身上,可是却忘记了自己子女的性向与本质。 教育,首先要知道孩子的性向,先了解一个孩子的性情方向。……教育只是一个增上 缘,老师尽量帮他,培养他,使他依靠自己的禀赋站起来,这是教育的目的。让孩子从做好小事开始 根据中国传统文化来说,真正的儿童教育学的是“洒扫应对”,小孩子在六岁至八岁之 间入小学,怎么扫地、抹桌子,怎么与老师、大人、朋友讲话的礼貌态度、规矩,这个最 重要。古代讲入小学开始学“洒扫应对”,是学做人的基础,教育的目的是做人。 你不要看扫地、抹桌子、端碗没什么了不起,这些都是一种生活的教育,生活教育会 了,以后长大去做事自然会了。基本的教育没有学好,而专门去读书,那叫学知识,把知 识学会了,而做人的基础没有,这个教育是失败的。 尊重孩子的爱好 一个喜欢工程的人,硬要他去学文学,是做不到的。有许多孩子,自小喜欢玩破表、 拆玩具,做父母的一定责罚他不该破坏东西。而在教育家的眼光中,这孩子是有机械的天 才,应该在这方面培养他。 莫 言 有好父母才有好孩子 对人影响最大的是家庭教育 每个人从生下来最早接受的就是家庭教育,受到影响最大的也是家庭教育,这种教育 有言传有身教,甚至我觉得身教重于言传。你生活在这个家庭里面,你的长辈,你的亲人, 他们是一种什么样的方式对待工作、对待他人,我想会对孩子产生非常直接的、潜移默化 的影响。因此,我觉得有好的家风,确实是对孩子的成长非常有利的。 好父母都是学出来的 没有天生的成功父母,也没有不需要学习的父母,成功的父母亲都是不断学习提高的 结果。我接触过这么多的杰出的父母,没有一个是轻易取得教子成功的。 好母亲防患于未然,而不合格的母亲是,孩子的问题已经很严重了,甚至教师都已经 找孩子谈话了,她还没有意识到问题的存在。 每一个人在做父母之前都要学习相关的知识,关于怎样做父母的意识和知识准备得越 早越好,越充分越好。 孩子的问题是父母问题的折射 优秀的孩子多是优质教育的结果,问题孩子多是问题家庭的产物。孩子的问题大多不是孩子自身造成的,而是父母问题的折射,父母常常是孩子问题的最大制造者,同时也是 孩子改正错误与缺点的最大障碍。 当务之急不是教育孩子,而是教育父母,没有父母的改变就没有孩子的改变。没有不 想学好的孩子,只有不能学好的孩子,没有教育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教育的父母。因此 在骂孩子之前骂自己,在打孩子之前打自己,只有这样才能彻底地改变自己。 帮助孩子适应应试教育 据统计,我国有近 1000 万“闲散”的未成年人。所谓闲散的未成年人,就是指理应在 学校读书而不愿读书,选择辍学的孩子,这其中 94%是学业失败的结果,学业落后、厌学、 逃学、离家出走成为当今未成年人犯罪的四步曲。 因此,帮助孩子适应应试教育也就成了我们父母的一份应尽的义务,而帮助孩子减负 的最好办法是我们父母增负,就是我们父母能够成为孩子的导师。 好沟通都是听出来的 优秀的父母,他们良好的沟通来源于自觉地遵循了以下这三条原则: 第一个步骤是倾听,就是让孩子把话说出来,并且听懂孩子话里的真实意思。 第二个步骤是理解,就是站在孩子的角度想想是不是有道理,结果往往是有道理的。 第三个步骤是建议,就是有道理孩子并不一定就能采取正确的行动,因此父母这里应 该给予建议。 在这三个步骤中,倾听是父母们做最差的。 让孩子养成大胸怀的方法 意志、胸怀、品德等这些最重要的因素不是通过父母的说教等“显教育”就能产生效 果的,而是通过父母的行为即“潜教育”化进孩子的血肉里的。 让孩子养成大襟怀的最好方式除了父母能做好的表率外,就是让孩子多读名著,多读 伟人的传记,让孩子从小学会用伟人的眼光来看社会和自己。 叶圣陶 教育就是培养习惯 通常说某人能力不强,就是说某人没有养成多少习惯的意思。比如说张三记忆力不强, 就是张三没有把看见的、听见的一些事物好好记住的习惯。说李四表达能力不好,就是说李四没有把自己的思想和感情说出来的习惯。因此,习惯养成得越多,那个人的能力就越 强。做人做事,需要种种能力,所以最要紧的是养成种种的习惯。 我们在学校里受教育,目的在养成习惯,增强能力。我们离开了学校,仍然要从多方 面受教育,并且要自我教育,其目的还是在养成习惯,增强能力。习惯越自然越好,能力 越增强越好。 钱 穆 教育的第一要务 教育的第一任务,便是要这一国家这一民族里面的每一分子,都能来认识他们自己的 传统。正像教一个人都要能认识他自己。连自己都不认识,其它便都不必说了。 今天,我们东方人的教育,第一大错误,是在一意模仿西方,抄袭西方。不知道每一 国家每一民族的教育,必该有自己的一套。 但这不是说要我们故步自封,闭关自守。也不是要我们不懂得看重别人,不懂得学别 人长处来补自己短处。但此种种应有一限度。切不可为要学别人而遗忘了自己,更不可为 要学别人而先破灭了自己。今天,我们东方人便有这样的趋势,亟待我们自己来改进。 蔡元培 决定孩子一生的东西 决定孩子一生的不是学习成绩,而是健全的人格修养。

资料: 1.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

推荐资源
天天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