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训练的专项序列化(作文系统训练之 6 专项 3 大步)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高中尤其高三议论文写作训练,如何系统有效训练?首先
须在“预”上做文章,“预”得科学性可行性,是增速提效的关键。否则,别人怎么走,我
也怎么走---笼统地导,再笼统地练;简单地练,再简单地评---没章法,无体系,脚踩西瓜
皮---滑到哪儿是哪儿;甚至主要依据老师贫乏而有限的写作体验或感觉,想一曲是一曲,
想到啥就练啥,仿佛“打迷踪拳”一般,腾云驾雾,信马由缰,练来导去,如醉汉夜行,
晕晕乎乎,终会栽个鼻青脸肿。
那么,怎样科学高效地展开系统序列化训练?结合笔者多年的写作学研究,立足二十
年来对高中生议论文写作实际状况的调查研究,小结出以下训练方案:
高三高考议论文备考大战略:六大专项,三大步
基本功的训练,是夯实地基性的工作;地基不牢,大厦动摇。但是,议论文写作,地
基性的工作有哪些?以往,笔者也是“次次大总统”(大而总之,总而统之,美其名曰“综
合性训练”,随后是“综合性点评”),高一如此,高二如此,高三还如此,三年下来,议论
文“大总统”练成了---山还是那座山,河还是那条河,学生的写作水平不见什么提升。
如何化解这一写作训练耗时低效的迷局?痛定思痛,反复调试,笔者推出了“三大步,
六专项”议论文训练体系---化笼统训练为“专项与综合相结合,长线训练与短项训练相融
合”,“化‘一次性写与评’为‘三步优化纵深训练升级’”
一·六大专项
材料议论文写作六专项
专项之一:立意先行,审题立意硬过关
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训练与书写矫正提升,这是两个长线训练项目,贯彻始终,不
需间断。审题立意回回练,确保立意硬过关。书写矫正不大意,次次矫正求改进。同时,
这也是客观训练内容决定的,因为,每次写作训练的对象(材料)不相同,那么,审题立
意的基本原则与方法,也就需要再运用,再巩固。书写质量不高,更因为其成因的复杂性
和个性化,需徐徐而为之,慢工细活,日久方见功效。专项之二:事实胜于雄辩,空论祸文殃人
议论文内容,何谓充实?何为新颖?何谓有力?这是议论文写作的重头戏。其现实意
义尤其明显---言之无物,内容空洞;生拉硬扯,无病呻吟---这类习作,为数不少。“论据的
认识与论据的开发运用”必然成为议论文训练的重中之重,不专题,无以解之。
专项之三:议论说理重思辨,思路清晰理明白
怎么开头?怎么收束全文?这不是重点,重点在“议论思路如何设计”。目前高中生
议论文写作,普遍存在的短板是---不知道“议论说理为何物”,典型的表现是“三五个例子
(论据)随意堆”---这个问题就严重了。
首先厘清“议论说理”的基本内涵和要求,思辨的展开与推演,这需要进行必要的哲
学铺垫,例如,“全面辩证观”、“历史发展观”、“主次矛盾观”等基本哲学认识与分析运用
技能。而后,方是“议论思路的合理设计”。
专项之四:论法灵活多变,说理行云流水
“论证”是门学问,也是一门艺术。为达到“以理服人”的议论说服目标,如何论证?
必然成为议论说理桌面上的选项。当然,不是那么难以企及,高中生在这个领域还是有较
厚实的功底的。
专项之五:语言表达现个性 ,自是花中第一流
作文的本质在“思维”和“表达”两块基石之上。语言表达,这里说的是议论文的语
言表达,有什么特性?需要采用哪些手段才能创造或让学生达到这种表达特性的要求?不
唯如此,还有一个更高层级的追求---议论语言的个性化---这些目标,不进行专项的指导和
训练,绝不可能“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眼前的局势并不容乐观,议论语言的寒碜与苍白,抑或是议论语言的所谓“散文化”,
均是议论文写作前进道路上的绊脚石,得专项治理方能见成效。
专项之六:外树形象非小事 ,书写卷面添春色
议论文作品之“外树形象”,应包含两个方面的元素,一者“议论思路的设计”,这是
内在脏器对外在形象的影响,思路不明,则必然“形于色,发于声”,外现为议论结构的残
疾;二者,就是书写与卷面了,至于形式对内容的反作用力及其效果,不言自明,不可掉
以轻心,需长线训练以改进之。
如何实施“专项与综合相结合,长线训练与短项训练相融合”战略?笔者摸索出较为可行的路子:一周专题练,一周综合练;专题练专项,综合评重点(评作文时,勿面面
俱到,而是结合上次之专项训练,突出重点,主评一两点,并跟踪矫正修整,升级提质。)
实训示例: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60 分)
一代有一代之风度,一代有一代之生活。先秦时讲君子风范,有所为有所不为;魏晋
时讲风度与风骨,追求任性放诞、清俊通脱;汉唐时讲气象,以开放包容著称;宋明时将
风韵,追求趣味与性情……但是在现代风度上,大家发生了分歧,有的说是创新,有的说
是竞争,有的说是穷忙、宅、腐、控,还有说是休闲、旅游、健康…
你觉得现代风度是什么?请写一篇文章阐述你的看法。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标题;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体特征鲜明;③不少于 800
字;④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专项训练目标:
1·议论思辨与议论思路设计
2·审题立意(长线目标)
凤头(写清立意即可):
-----------------------------------------
-----------------------------------------
分论点 1:
-----------------------------------------
分论点 2:
-----------------------------------------
分论点 3:
------------------------------------------
二·三大步骤
写作如锻造宝剑。一柄好剑,材质得优,更需锻造,淬火重生,打磨抛光,如此过程,方得其锋利坚韧。作文亦如此。日常作文训练,多拘泥于“一次性”,笼统地练,笼统地评,
看似一条龙,实则过眼云烟,难留痕迹,难得积淀与升华。
如何让作文水平升级?答曰:二次,乃至三次评修,锻打锤炼,淬火再锻,打磨抛光,
在初写中尝试,在尝试中暴露,在品评中发现,在发现中矫修,在矫修中浴火重生。好东
西都是费劲的,此乃造育精品之不二法门。
至少可以做到,一次作文,两次训练。
第一步:第一次写作,形成初稿
第二步:品评,老师导评,生生互评,相互结合
第三步:以法(文法,作文之道)而动,修改升级
修改升级,六字练法---
1·修---议论语言,平淡无味者---生动、形象、麻辣、含情
2·调---句式单一呆板者----灵活多变,多问,多叹,多起伏
3·补---空论无据者----补充例证
4·删---废话、杂话者---删无赦
5·换---论据不典型,或陈旧者----换新颖时尚的
6·改---论法单调者----改进之,多法并用
7·正---字体、卷面残疾者----正字体,洁卷面
附:评改示例
论教育(标题)
【评价与修改】这个标题有特点---太“大气”,月满则盈,题“大”则“空”,这样空
洞抽象的大题目,800 字议论文不宜也;还是具体点,“小气”点好,不妨改为“教育:是
老师的独角戏吗”。
【修改,留给学生】
“ 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真理畅行,歪理也飞扬,例如,一
个听说还很出名的教育家说:“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真是,我的个
神啊,教师都成了神了!我们承认,在教育的地盘上,教师确实很重要,但也不能因此而
神化教师,而要以理性的眼光,正确看待教师,对待教育。【141 字】【评价与修改】区区 800 字议论文,这个“头”就 141 字,大了点,俗话说“凤头”,
以其小巧灵秀为美,岂可如此“大如牛头”,形式不美,精缩至 100 字左右为妙;另外,“ 这
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此等引用,言不及义,看上去挺美,实则干扰
中心,不如删去,随意引用或套用,这种文风得刹一刹。
【修改,留给学生】
教师不是万能的。
俗话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不可否认的是,每个行业都有精英和凡夫俗
子,但每一个职业人都不可能法力无边,“包治百病”,骗子除外。教师这一职业也是如此。
在教育日益普及的今天,教师的个人能力、品质无法都得到严格保障,实在是情理之中的
事。而不顾这些事实,给老师戴上灵魂工程师的大帽子,甚至得出“没有教不好的学生,
只有不会教的老师”的大结论,真是叫人匪夷所思。【178 字】
【评价与修改】设计好了第一个分论点,从“析原因”角度,并展开了分析,较成功。
但有不足,就是“空论”,宜添加典型论据,远至孔子,近到现实中的教师,均可。
【修改,留给学生】
得家庭教育者,可得人生之美好未来。
富二代,通常给人留下的印象就是吃喝玩乐、不学无术,但是,王思聪这个超级富
二代---大多数人对他的了解大概只是网上传来的花边新闻,以及打游戏中认识到的一个花
钱大手大脚的家伙。但是,事实并非如此,他从小就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其父王健林在
王思聪小的时候,就潜移暗化,给他“凡事要靠自己”的思想熏陶。长大后,他就自主创
业,父亲给的创业基金,在他门下已经翻了几十倍上百倍了。【181 字】
【评价与修改】设计好第二个分论点,从“析原因”角度,与第一个分论点形成互补,
说理清晰。同时,论据典型且新颖,增强了说服力。
【修改,留给学生】
拒绝“佛系”,奋斗赢未来。
“不经历风雨,哪里见彩虹”,不吃苦,不奋斗,哪能长风破浪灿烂人生?特别是在
年青的时候。材料中小罗虽然天资良好,却“只想考个二本”,如此“佛性”,小小年纪,
不思拼搏奋斗,只想轻松悠游,实为我背之耻!遥想马云当年,高考失败,可他于失败之中,
奋发打拼,继续奋斗,终于跨过高考这道坎,为阿里巴巴帝国的崛起做下了有利的铺垫。在时代日新月异的今天,“佛性青年”已无法在时代发展的洪流中站稳脚跟。只有拼出来的
未来,没有“佛”出来的成功。只有奋斗,只有流尽了汗水,才能让我们的青春无悔!【235
字】
【评价与修改】这一部分,问题严重。分论点设计,游离了中心论点(或中心话题“教
育问题”),跑偏了---实际上,这部分的论据是完全可以纳入到中心话题轨道上的,马云事
例无非要证明“自我教育,自我成长,才是教育的真谛”,如果这样写的话,很合乎逻辑,
与前两个分论点之间也构成了递进关系,也指出了“教育问题”的根本之计。可惜的是,
作者从分论点到论证分析,在文字表述上,越走越偏。
这一部分,本心很好,针对现实,针砭时弊,本可以增强本文的说服力量。
【修改,留给学生】
要想孩子成为一个优秀的人,学校老师的教育固然重要,但,成长和成功,更多的
力量来源于家庭教育,还有个人的主动努力。【56 字】
【评价与修改】这个结尾,简洁明快,我看行。当然,如能在议论语言方面,增点情,
加点文采,效果会更好。
【修改,留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