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材料作文审题立意:思维流程之“两步走”
一·端正认知,檫亮眼睛
众所周知,大部分冤假错案的产生,多与司法程序的不规范不科学,存在千丝万缕的
联系;如果把司法程序纳入科学的轨道,冤假错案肯定会锐减。多材料作文审题立意,握
住“联系-整合”这把利剑仅仅是一个方面,在明晓“联系-整合”这一核心技能之后,为了
确保审题立意环节不产生“冤假错案”,首先要保证其思维流程科学无误,那么,这个思维
流程,又该如何设计呢?
答曰:两步走。
第一步:小综合---各个击破,对每则材料进行“综合”,全面综合抓重点,由表及里去
挖掘,剖析出每则材料的内涵,即其所蕴含的“理”。N 则材料自然就会析出 N 个“理”。
第二步:大综合---对这 N 个理再进行“联系-整合”---通过分析各个“理”之间的逻辑
关联,对它们进行“大综合”,最终全面而准确的总立意才能诞生。
二·实战示范,经典引路
实战示范 1:单则材料作文“小综合”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一群企业高管前往青海登岗什卡雪峰,有人问他们想去干什么,回答是“逃离城市”。
他们来到雪峰下向上攀登,一路攀登一路用微博直播,最终登上山顶,置身雪域绝美风景
之中,有人发了一条微博,“山顶风光真美,极目远望,莾莾苍苍……,周围坐着十来个男
人,每人都在低头看自己的手机,偶尔抬头,大家都会心一笑。”
具体一则材料的“综合立意”,是多则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基功,故先来一例,探究一
下如何“小综合”---这个材料很小,但结构未必简单:红色划线和黑色未划线两部分,且
二者内容上构成对比性关联。一个也不能少,这就是全面把握材料内容。
1·全面把握材料内容:
这个材料很小,但结构未必简单:红色划线和黑色未划线两部分,且二者内容上构成
对比性关联。一个也不能少,这就是全面把握材料内容。
2·重点把握材料重点内容:一般来说,文意重心向后倾斜,重点落在后面。上面材料,“人们为‘逃离城市’登上
雪上后却在玩手机”,这是材料内容的重点。
3·内容理解追求深刻---即“由表及里挖本质”,这是难点,也是重点。这则材料揭示
了什么社会或人性问题?“玩手机”暗含了“科技(现代文明)对人类交往方式、思想感
情和观念意识产生了重大影响”,“登雪上‘逃离城市’”蕴含了现代人对自然、自由的渴望
与追求---这些都是本质,或者说,都是这件事中所蕴含的“理”。
完成这三步,“小综合”可以竣工了,总立意自然形成了---科技(现代文明)对人类交
往方式、思想感情和观念意识产生了重大影响,我们在充分肯定其正面影响的同时,也应
对其负面影响保持一种审视,要警惕成为科技的奴隶”。
实战示范 2:多则材料作文的“小综合”和“大综合”两步走
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 分)
材料 1:点击链接就可以阅读美文,打开图片就可以欣赏风景,扫码支付就可以购买
时装……科学的发展使成果的共享变得更加便捷。
材料 2:对于国家而言,你可以共享别国科学发展的成果,只是很难共享他们独有的
关键核心技术。因为关键核心技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
材料 3:我们生活中并不缺乏“共享者”,同时,新时代的中国呼唤着更多的青年人成
为某一领域的独创者、独有者。因为,有什么样的青年,中国就会有什么样的未来。
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感悟或思考?请根据材料写一篇文章,表明你的态度,阐述
你的看法。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
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多则材料作文审题立意两步走---
第一步:三则材料各自的“小综合”,难度不大,不再赘述,见上图。
第二步:三则材料合体的“大综合”---在第一步的基础之上,对三则材料所蕴含的“理”
进行大综合---
理 1 是时代大背景,是总立意的议论基础条件。
理 2 从国家层面,指出“共享”的负面影响,又与理 1 形成正反对比关系。
理 3 与理 2 之间,属于“现实与长远”关系,从国家发展角度指出“青年应该怎么办”。
三者再大综合,总立意水到渠成:当代青年应合理利用共享,但不可依赖,要奋发有
为,成为独创者,为国家的腾飞贡献才智和力量。
三·拓展训练,生产技能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写作。(60 分)
材料一:正月初一,一部演绎中国历史传统诗词的综艺节目《经典咏流传》火爆荧屏。
节目以古诗词和部分近代诗词配以流行乐,即所谓的“和诗以歌’’,用歌声诠释诗词之美。
材料二:甘肃省肃北蒙古族自治县幼儿园开展蒙古族民间传统游戏——沙嘎。全园大、
中、小 9 个班级,330 多名幼儿和家长共同参加了活动。沙嘎是蒙古族氏间传统智力游戏
之一,该游戏可以促进幼儿智力发展,让孩子们在游戏中感受到竞争意识和合作、分享、
谦让以及成功的快乐。同时,在幼儿们的玩乐中传承、发展和保护蒙古族传统文化 a
材料三:1937 年 5 月,商务印书馆从《史记》《左传》《战国策》中撷取公孙杵臼、程婴、子路、荆轲等人的故事,编成《中华民族的人格》小册,向全民推广,激励全民以先
民为榜样,保全固有的精神,像典籍中记载的仁人义士一样,筑起血肉长城,保家卫国,
这在当时产生重大影响。
读了上面三则材料,你对传统文化传承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以其中两三则材料为
基础确定立意,并合理引用,使之形成有机联系,写一篇文章。
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 800 字。
【审题立意“两步走”提示】
第一步:分别确定三则材料的含意。材料一是传统文化以现代创意形式传承,材料二
是传承传统文化与学校教育的结合,材料三是传承传统文化与时代民族精神相结合。
第二步:确定两三则材料来立意,挖掘内在有机联系,进行整合加工。例如以材料一、
三来立意,可写传承传统文化要注重现实需要,与时代相结合;以材料二、三来立意可写
传承传统文化,从学校教育抓起,凝聚民族精神;等等。
拥有正确的整合技能,在配备科学的思维流程,二者联袂起舞,当然能舞姿翩翩,精
彩纷呈---之所以发大气力探讨这一点,还是源于部分同学审题立意的现实囧局---跟着感觉
走,逼得理性与科学方法无路可走!从这个意义上讲,多则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问题,不仅
仅是个技术问题,还需要在“改进思想方法,超越思维定势”方面拔毒去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