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情境要求,突出文体特征----高考作文特点及2021作文备考对策
加入VIP免费下载

关注情境要求,突出文体特征----高考作文特点及2021作文备考对策

ID:354544

大小:18.14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10-28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关注情境要求,突出文体特征----高考作文特点及 2021 作文备考对策 《中国高考评价体系》倡导“应用性”试题,要求“以贴近时代、贴近社会、贴近生 活的生活实践或学习探索问题情境为载体,将陈述性知识与程序知识的有机整合和运用作 为考查目标,设计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结合生活情境的应用写作,这正是《中国高考 评价体系》要求的“应用性”试题的体现。 2020 年作文题既有对常见应用文体的考查,如全国Ⅰ卷要求写一篇参加“历史人物评 说”主题班会的发言稿,全国Ⅱ卷要求写一篇“携手世界,共创未来”的演讲稿,全国Ⅲ 卷要求给高一新生写一封“如何为自己画好像”的信;也有相对“陌生”的应用文体的考 查,如新高考Ⅱ卷要求学生以《中华地名》节目主持人身份,写一篇“带你走近 _________”的主持词。 综观以上 2020 年高考作文,试题设计方面有呈现两大特点: 1. 注重情境设计。2020 年高考作文命题更加注重情境设计。全国Ⅰ卷将考生发言置于 “班级计划举行读书会”的特定情境,班内全体学生成为写作对象,使发言更具共享、交 流的性质。全国Ⅱ卷将考生演讲置于“世界青年与社会发展论坛”的特定情境,要求考生 作为“中国青年代表”与世界“世界青年”对话,根据“携手同一世界,青年共创未来” 的演讲主题,内容应该涉及如何正确认识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如何认识青年在推动中国与世 界的关系中的重要作用等,要求考生要有崇高境界和宽广的视野,表现青年在中国与世界 关系的发展中所承担的责任。 2. 突出应用要求。发言稿、演讲稿、书信、主持词等都具有应用性特点,要求考生写 作时既要把握好外在的行文格式,又要根据对象、场景、表达观点、交流情感的不同,选 择合适的词语、句式,以达到交流看法、激励听众、表达情感的目标。如全国Ⅰ卷要求以 “鲍叔让贤”故事为基础内容写“发言稿”,并给出“齐桓公、管仲和鲍叔三人,你对哪个 感触最深?”的具体任务指令。这就不同于一般地表达自己对“鲍叔让贤”故事的看法, 而是要求在三个人物中选择一个“感触最深”的作为写作对象,结合历史人物所处的背景、 贡献、人格精神、现象意义等方面,形成自己的观点,用温和的方式,与全班同学进行交 流,分享。 2021 备考攻略: 关注试题情境,突出文体特征 应用文写作,要关注情境化、实用性两大基本特征。具体写作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1.体现外在特征。演讲稿、书信、主持词等应用文体,都有固定的格式要求,考生写 作必须遵守。如试题要求写信,考生必须按照书信的格式要求完成作文。 2.体现情境要求。作文题要求写演讲稿、书信、主持词等应用文体,往往设定具体情 境,即时代背景、受众对象、场所按排、特定身份、人物关系等,这些因素对考生遣词造 句、描写场景、表达情感等都会有特别的要求,适合这些要求,方能语言得体,达情有致。 3.彰显人文素养。书信、演讲稿、主持词等应用性文体,首部有称谓要求。称谓的选 择也有讲究,也是文章表达情感的重要环节,考场作文要借此彰显人文素养。如称呼老师、 父母,可加“您”,表现敬重;称前辈、有重要贡献或影响的人物,可加“尊敬的”,表示 敬意;称同辈、同学等,可加“亲爱的”,表示亲切;根据辈份,亦可称大伯、爷爷等,表 示尊重。 【运用示范】 尊敬的各国青年朋友们: 大家好! 非常荣幸,能参加此次“世界青年与社会发展论坛”,并以中国青年代表的身份演讲。 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青年携手,共创未来”。 青年携手,共创未来的基础是大爱。墨子说:“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 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这告诉我们,真正的大爱是没有疆界的,在面对人类共同的 困难时,世界各国应尽可能的彼此帮助,阳光才有可能刺破苦难的阴霾直达大地。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同气连枝,共盼春来” 2020 年的春天,这些寄 言印在国际社会援助中国的物资上,表达了世界人民对中国的支持。同样,“山和山不相遇, 人和人要相逢。”“消失吧,黑夜!黎明时我们将获胜! ”印在中国援助其他国家的物资上, 寄托着中国人民对世界的祝福。疫情期间,中国与其他国家的互相支持、互相鼓励,就是 大爱的一种体现。 青年朋友们,只有认清各国之间紧密相连,处于同一命运共同体的关系,才能解决好 各种国际突发事件;只有摒弃自私狭隘的利己主义,树立大局观,才能真正促进本国发展、世界繁荣;只有在危难时刻互相支持、互相鼓励,世界才能战胜危机,重归稳定。 (选自全国 II 卷高分佳作《青年携手,共创未来》) 称谓选择“尊敬的青年朋友们”,兼以“大家好”“非常荣幸”“以中国青年代表的身份 演讲”等短语,既切合“世界青年与社会发展论坛”的情境要求,又能表现中国青年代表 的谦恭礼让。引入墨子名言,结合疫情背景阐述大爱无疆精神的现实意义,易打动世界青 年的心。疫情期间国际社会相互支援的动人事例与富有人文情调的诗句,展现出同甘共苦 的深情。“青年朋友们”的呼告,拉近了中国青年与世界青年之间心理距离,“只有……, 才……”的排比句式,深入阐述秉承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树立大局观、互相支持,对战 胜危机、稳定世界的重大意义,富有鼓动性、感召性。 4. 抒写真挚情感。书信、发言稿、演讲稿、等应用文体,与一般议论文不同,它要有 情感的交流,怎样达成情感交流的效果呢?一是化抽象为具体,叙述事件、描写场景,从 小处着手,将浓郁的情思融入到细小的事物当中;二是采用呼告的方式,拉近发言者与听 众之间的距离;三是要采用设问、反问、感叹句式,增强情感色彩。 【运用示范】 新冠肺炎流行期间,爸爸和妈妈都去驰援武汉。我被留在家里,我不看书,不学习。 埋怨妈妈一点也不关心我。 一天,妈妈终于抽时间打来视频电话。妈妈看我一眼,说:“你先照照镜子,然后再 聊。” 我走近镜子一看。天啦,十七岁的大姑娘了,披头散发,精神萎靡、神情倦怠…… 洗脸梳头之后,再与妈妈聊天。可是妈妈已身穿防护衣,头戴防护罩,准备到隔离病 房照顾病人了。“妈妈现在很忙,你每天看看新闻就明白妈妈为什么顾不上管你。还有,不 要只顾打游戏。” 手机挂了。我收到一个视频。视频里有一位看似与我年龄相仿的女生,她穿病号服, 戴口罩在病床上看书。她感染了新冠肺炎,但她仍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坚持学习。 我被这位女生的坚强、乐观感动了。于是,我以她为镜,在这面镜子中看到了我的颓 废、懒惰的状态。从那以后, 我便安心“宅”在家里,每天自己做饭,自觉学习,坚持阅 读,坚持运动,关注疫情的发展,彻底戒掉了熬夜的坏习惯。(2020 年高考贵州考生《镜子伴我成长——写给高一同学的一封信》) 考生将真挚的情感融入精巧的构思,将故事置于“疫情”这个考验人性的关键时刻, 重点描写两个人物(两面镜子)——逆行武汉,心怀挚爱,阻击疫情的妈妈;顽强乐观, 带病坚持学习的女孩。写妈妈,采用欲扬先抑的手法,先写对妈妈的“埋怨”,再通过妈妈 “身穿防护衣,头戴防护罩,准备到隔离病房照顾病人了”的特写,突出妈妈面对疫情的 勇敢无畏和奉献精神,最后通过妈妈简短的交代与用心良苦的视频发送,表现她对女儿的 挚爱与关心。视频中的女孩与生活中的“我”形成鲜明对比,撼动了“我”的心灵,改变 了“我”对待生活、学习的态度,使“我”振作精神,奋而前行——叙事、写人,着眼细 节,在对比中展现人物情感、心理变化,娓娓道来,以情动人。

资料: 1.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