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柳人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刘绍棠及其充满浓郁民族风格和审美情趣的乡土文学创作。
2.学习小说运用精彩的肖像、动作、语言描写塑造鲜明、丰满的人物形象的方法,并能概括欣赏人物形象,揣摩语言运用的高妙之处。
3.感受小说人物的美好品德和高尚情操,培养自己良好的审美趣味。
教学重点:诵读课文,把握人物性格,体会小说高妙的语言运用艺术,领会小说的艺术表现手法。
教学难点:体会小说高妙的语言运用艺术,领会小说的艺术表现手法。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生成问题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刘绍棠的《蒲柳人家》,让我们一起走近刘绍棠,走近他笔下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
二、知识梳理 夯实基础
1.作者简介
刘绍棠(1936—1997),当代作家。通县(今北京通州区)人。主要作品有《蒲柳人家》《京门脸子》《运河的桨声》《蛾眉》等。
2.生难字词
(1)字音
擀(gǎn) 剜(wān) 腌臜(ā zɑ) 烟囱(cōnɡ)
捯气(dáo) 呼哨(hū) 咔吧(kā) 嘬(zuō)
荣膺(yīng) 戏谑(xuè) 驾驭(yù) 腻歪(nì)
呱呱坠地(gū) 如坐针毡(zhān)
(2)词义
【妙手回春】称赞医生医术高明,能把垂危的病人治好。
【一气呵成】形容文章的气势首尾贯通;形容完成整个工作过程中不间断、不松懈。
【荣膺】光荣地接受或承当。
【望眼欲穿】快把眼睛望穿了,形容盼望殷切。
【不耻下问】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知识比自己少的人请教为可耻。
【咬文嚼字】过分斟酌字句,多用来指死抠字眼儿,也用来指对文字的使用反复推敲,十分讲究。
【如坐针毡】像坐在有针的毡子上一样,形容心神不宁。
【芒刺在背】像芒和刺扎在背上一样,形容坐立不安。
三、整体感知 走进文本
1.朗读指导。
同学们可以反复诵读,仔细体会,精彩的语句和段落还可背诵,使自己能深入领悟小说语言运用的妙处。
2.熟读课文,归纳文章层次结构。
第一部分:写何满子的奶奶一丈青大娘(开头到“一点儿也没有写字的兴致”);
第二部分:写何满子的爷爷何大学问(“何满子的爷爷,名讳已不可考”到结尾)。
四、合作探究 生成能力
1.文章写了哪些人物?
明确:何满子,何满子的奶奶——一丈青大娘,何满子的爷爷——何大学问,纤夫和船
2
老板,摆渡船的柳罐斗,钉掌铺的吉老秤,老木匠郑端午,开小店的花鞋杜四,何满子的父亲、母亲,书铺掌柜(姥爷),老秀才,在通州潞河中学念书的周檎。
2.何满子在文章中起什么作用?
明确:何满子是小说的主要线索人物,作者通过一个机灵顽皮、充满稚气的孩子的眼睛,串起整个故事。
3.“一交立夏就光屁股”,对此有同学说:真不文明!你是怎么看的?
明确:真实地写出了那个时代京东北运河一带农村小朋友的特点,极富乡土特色和生活气息。
4.何满子的奶奶为什么被称为“一丈青大娘”?
明确:奶奶个高脚大,身强体健,性格豪爽,爱打抱不平,与《水浒传》中的著名女将一丈青扈三娘颇为神似。
5.这篇文章的主题是什么?
明确:这篇小说以六岁小孩何满子为线索展开情节,透过一幅幅风俗画,热情地赞颂了那些淳厚朴实的劳动人民热诚正直的感情,以及那种肝胆相照、扶危济困、赤诚相见的美好品格和高尚情操。
6.文中充满乡土气息的句子有哪些?有什么作用?
明确:①何满子是一丈青大娘的心尖子,肺叶子,眼珠子,命根子。②何满子在奶奶身边长大,要天上的星星,奶奶也赶快搬梯子去摘。长到四五岁,就像野鸟不入笼,一天不着家,整日在河滩野跑。奶奶八样不放心,怕让狗咬了,怕让鹰抓了,怕掉在土井子里,怕给拍花子的拐走。两种色彩的语言有机结合,给小说增添了幽默诙谐色彩。
五、课堂小结
文中三个主要人物的成功塑造,倾注了作者深厚的感情,正是作者真挚朴实的情感,以及对故乡的父老乡亲的无限深情使得这三个人物得以成功塑造。
六、拓展延伸
写一个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人的片段。
示例:记得那是一个冬天下午,阴沉沉的,冻得我直打哆嗦。四点十分我们放学了。我知道妈妈要来接我,一抬头,果然看见妈妈。我看见妈妈担心的样子,心里很不好受。我到车前妈妈连忙脱下外套给我穿,我上了车子,妈妈才开始调转车头。一路上妈妈吃力地骑着车子,风太大,夹着雪片直往妈妈身上扑过来。这么多年了,我真后悔没有好好学习。到现在我都忘不了那风雪中的情景。
板书设计
蒲柳人家
2